历史进程中的藏传佛教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佛教于公元七 世纪传入西藏,经 过与本教的长期斗 争和融合,扎根于 西藏,形成西藏化 了的藏传佛教,成 为藏族和蒙古族、 土族、裕固族等少 数民族所共同信仰 的重要佛教流派。 纵观藏传佛教的全 部历史,发现它始 终处在动态的发展 变化之中。特别是 1951年西藏和平解 放后,40多年来时 代的巨变更加速了 藏传佛教的变化进 程。在庆祝西藏自 治区成立30周年 之际,本文拟就这些变化作一些粗略的回顾。 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立 西藏是世界上著名的“佛法之地”。在整个藏区佛寺遍布,人民笃信佛教,历史上藏传佛教不仅是一股强大的宗教思想力量,而且也是一支经济力量。特别在西藏,对经济、政治和思想生活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从元王朝起,西藏纳入祖国的版图,萨迦派的八思巴成为西藏地区的政教首领,开始了“政教合一”统冶。同时,噶玛、直贡、蔡巴等噶举派亦备受尊崇。明、清两朝,仍袭元制,利用藏传佛教各派的宗教力量,来稳固对西藏的统治。但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有所变化,一度是政教分立的。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朝在西藏珠尔墨特那木扎勒事件后,针对西藏长期以来各种政治势力角逐最高权力引起社会动荡的实际和藏传佛教格鲁派深厚的群众基础,对西藏地方的行政体制进行重大改革,进一步提高达?
其他文献
针对主蒸汽温度存在较大的滞后、非线性问题,传统的PID控制无法满足高精度控制,而工厂现用DCS中又没有先进控制方法。通过对Simth预估器的匹配程度,利用Matlab仿真,表明预估
1瑞士哈弗莱公司的发展历程瑞士EmilHaefely&Cie公司始建于1904年8月1日,地址设在瑞士巴塞尔附近的Neuewelt。同年4月,EmilHaefely先生(1866-1939)在绝缘子的制造方法上取得了一项
思维是个难解的千古之谜。 从文明初开到近代,尽管科技条件有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身思维现象的研究。宏观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形式逻辑、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拉美特
设计韵律活动,要融合预设型和生成型课程理念。在整体设计上要重视幼儿的聆听与自发律动,在具体环节设计上可运用"加减法"原则。还要把握好韵律活动的几个实施要领:整体教学
本文通过对威尔第中后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段的分析,梳理出威尔第在此时期音乐风格的主要脉络,揭示了威尔第作品中所体现的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以及最终形成
随着计算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以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数字化地图制图,取代了传统手工地图制
研究了线阵CCD测径系统的硬件设计。从CCD传感器的电荷产生、转移原理入手,针对CCD传感器的信号特点进行系统硬件设计,完成CCD的驱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数据
介绍杜仲的特征特性,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
为了使管道机器人能够适应管径为400~650mm的管道,介绍了3种适应不同管径的常用调节机构。分析了每种调节机构的力学特性,给出了计算结果,比较研究了各种调节机构的优缺点。针
李隆基是一位兼演奏、创作、决策等于一生的杰出帝王音乐家,其音乐思想对于唐开元年间音乐文化的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其音乐教育、音乐管理等音乐思想做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