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能力,诊断学生遇到的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提问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一、精心设计提问
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这个问题包括教师的设疑、启疑、答疑和学生的怀疑、质疑、解疑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平等中的首席”,即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动者。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
2.提问要关注问题的角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处理好问题大小、多少的关系。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3.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叶圣陶先生说:“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成。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投石击破水底天,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其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但开放性提问如何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思维呢?可以使用追问、聚焦、转化等策略,引导学生正确深入地思考。
二、正确了解学生
课堂提问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为了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教师在精心设计提问的同时,还应全面了解提问对象,知道面对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认知水平,从而找到与学生契合的思维衔接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思维水平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所关注的、思考的都不同,所以教师在对待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层次应做到“因人而异”。
三、准确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要问得适时,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
1.在所学知识的关键处提问。所谓“关键处”,是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这时提问,可以把学生带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中,促进其积极思考,顺利掌握所学知识或形成技能技巧。
2.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问。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好“桥梁”,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学生学习的疑惑处提问。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若能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及时提问,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的运用时机,课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科学引导回答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而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正确叫答是一种艺术,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耐心等候。有些教师怕等候会时间不够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留给学生的等候时间太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关键的策略是控制时间,既不浪费时间又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教师如果能在提问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那么,你给学生空间,孩子将给你惊喜。
2.学会倾听。真正有效的提问,其实只是倾听,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教师心里往往装着自己的“备课答案”,对学生的倾听不够,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倾听和尊重。其实,学生一旦开始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3.及时评价。在学生会的提问以后,教师一定要做总结和评定,总结必须明确具体等指出学生学习知识的优缺点,教师的评价对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提问的效率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评价中由“供给者”转向“激励者”,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真正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从提问走向对话,是对提问进行改革的方向,对话更趋向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之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完善自己的提问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精心设计提问
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这个问题包括教师的设疑、启疑、答疑和学生的怀疑、质疑、解疑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平等中的首席”,即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动者。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
2.提问要关注问题的角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处理好问题大小、多少的关系。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3.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叶圣陶先生说:“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成。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投石击破水底天,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其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但开放性提问如何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思维呢?可以使用追问、聚焦、转化等策略,引导学生正确深入地思考。
二、正确了解学生
课堂提问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为了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教师在精心设计提问的同时,还应全面了解提问对象,知道面对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认知水平,从而找到与学生契合的思维衔接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思维水平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所关注的、思考的都不同,所以教师在对待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层次应做到“因人而异”。
三、准确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要问得适时,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
1.在所学知识的关键处提问。所谓“关键处”,是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这时提问,可以把学生带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中,促进其积极思考,顺利掌握所学知识或形成技能技巧。
2.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问。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好“桥梁”,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学生学习的疑惑处提问。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若能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及时提问,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的运用时机,课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科学引导回答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而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正确叫答是一种艺术,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耐心等候。有些教师怕等候会时间不够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留给学生的等候时间太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关键的策略是控制时间,既不浪费时间又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教师如果能在提问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那么,你给学生空间,孩子将给你惊喜。
2.学会倾听。真正有效的提问,其实只是倾听,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教师心里往往装着自己的“备课答案”,对学生的倾听不够,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倾听和尊重。其实,学生一旦开始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3.及时评价。在学生会的提问以后,教师一定要做总结和评定,总结必须明确具体等指出学生学习知识的优缺点,教师的评价对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提问的效率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评价中由“供给者”转向“激励者”,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真正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从提问走向对话,是对提问进行改革的方向,对话更趋向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之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完善自己的提问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