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进行语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走进高中校园,很难再听到朗朗书声。今天的语文课堂,朗朗的书声被老师无休止的分析所取代,被铺天盖地的试卷、练习替代,诵读教学在教学课堂中不同程度地弱化,致使学生朗读的水平也每况愈下。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当前不科学的课堂评价机制,主要看教师分析、诱导得深不深透不透,致使很多老师津津乐道于“讲”;另一方面,教学成为考试的奴隶,考试考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使诵读教学陷入了困境。其影响有:
1.诵读地位无足轻重,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分析语法、修辞特点,只分析文章的内容层次和写作特点,使诵读成为点缀附庸,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大减。
2.诵读内容严重失衡,诗歌、较短的文言文等要求背诵的篇目,积极去读;而小说或记叙文特别是议论文、说明文等篇幅较长或内容枯燥的篇目,因为影响老师的讲解,成为一种负担,干脆不读。
3.对朗读指导不利,学生诵读少,教师对诵读的指导相应不多,即便有指导也大多停留在字音是否正确,有无增减字等一般的层面上,真正的深层次情景阅读指导少。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从健全人格的角度看,诵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美育功能:新的教学大纲,更注重学生个人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加重了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课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来看,要搞好语文教学必须得重视诵读训练,正确认识其作用和意义。
一、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对于诵读的作用,古人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而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以声传情,因声会义。宋代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汉语大师王力教授也主张:“只有熟读一二百篇古文,然后感性知识丰富了,许多书本上所未讲到的理论知识,都可以由自己领悟得来,这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地掌握了古代汉语。”
自古至今,在汉语的学习中,至理有诸多文人名家的劝诫,至行可见古代启蒙教学的过程。诵读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诵读教学有助于艺术作品的感性理解,符合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
汉语言重意合、重虚实、重意象,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拥有自身的节奏性和审美性,在目前的高中教材中所择取的大量的现当代散文、历代文言作品、各个时代的诗词等,它们充分展现出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感情真挚、语句精粹等特点。“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诵读诗文时,作为一位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通过诵读从字句中攫取音韵节奏,并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作品的气势神韵以及营造的精美意境,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胸怀抱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学习唐代杜甫《登高》时,笔者先以沉郁的音乐渲染出苍凉悲怆的气氛,进而以声情并茂的诵读,将学生导入到那个秋肃临天下的情境之中,先以较强的节奏,使开阔的气势一泻而出,继而将“木”“江”适当延长,“悲”“常”“病”“独”予以重读,使学生领会到诗人内心的悲苦。该诗在缓慢、沉重的诵读语调中,诗人百感交集的心态跃然画面之中,无需多语,学生自然感悟到诗人的思想情怀。
三、诵读教学有助于语言素材积累,阅读理解和写作创造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相当大程度取决于个人的语文积累。如何积累,最主要的还是一条——读书,尤其要诵读。要将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熟读成诵,消化领悟,多积累一些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这才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从当前高考的考点来说,字音题的备考,文言文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的识记、理解以及文学作品的揣摩品读、作文素材的积累,都需要通过诵读来完成。
分析人的生理因素,诵读与记忆,诵读与创造都要沿经相同的生理过程,三者关系非常密切。通常所说的诵读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朗读,由此激发记忆,使那些规范的书面语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系统的和较为深刻的印象,使得那些丰富多彩的词汇,通畅协调的句式,意味深长的情境等等在大脑中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当学生一遇到外在或内在的语言刺激,就能凭借这个积淀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词语色彩、句子正误、表达的优劣以及实现语言文字的创造性写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
总之,诵读教学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随着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传统文化、经典美文等的大量增加,如何诵读,如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出色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改的喧哗与骚动中冷静地面对这一并不全新的课题,正确地认识并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手段。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当前不科学的课堂评价机制,主要看教师分析、诱导得深不深透不透,致使很多老师津津乐道于“讲”;另一方面,教学成为考试的奴隶,考试考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使诵读教学陷入了困境。其影响有:
1.诵读地位无足轻重,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分析语法、修辞特点,只分析文章的内容层次和写作特点,使诵读成为点缀附庸,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大减。
2.诵读内容严重失衡,诗歌、较短的文言文等要求背诵的篇目,积极去读;而小说或记叙文特别是议论文、说明文等篇幅较长或内容枯燥的篇目,因为影响老师的讲解,成为一种负担,干脆不读。
3.对朗读指导不利,学生诵读少,教师对诵读的指导相应不多,即便有指导也大多停留在字音是否正确,有无增减字等一般的层面上,真正的深层次情景阅读指导少。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从健全人格的角度看,诵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美育功能:新的教学大纲,更注重学生个人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加重了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课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来看,要搞好语文教学必须得重视诵读训练,正确认识其作用和意义。
一、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对于诵读的作用,古人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而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以声传情,因声会义。宋代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汉语大师王力教授也主张:“只有熟读一二百篇古文,然后感性知识丰富了,许多书本上所未讲到的理论知识,都可以由自己领悟得来,这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地掌握了古代汉语。”
自古至今,在汉语的学习中,至理有诸多文人名家的劝诫,至行可见古代启蒙教学的过程。诵读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诵读教学有助于艺术作品的感性理解,符合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
汉语言重意合、重虚实、重意象,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拥有自身的节奏性和审美性,在目前的高中教材中所择取的大量的现当代散文、历代文言作品、各个时代的诗词等,它们充分展现出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感情真挚、语句精粹等特点。“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诵读诗文时,作为一位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通过诵读从字句中攫取音韵节奏,并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作品的气势神韵以及营造的精美意境,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胸怀抱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学习唐代杜甫《登高》时,笔者先以沉郁的音乐渲染出苍凉悲怆的气氛,进而以声情并茂的诵读,将学生导入到那个秋肃临天下的情境之中,先以较强的节奏,使开阔的气势一泻而出,继而将“木”“江”适当延长,“悲”“常”“病”“独”予以重读,使学生领会到诗人内心的悲苦。该诗在缓慢、沉重的诵读语调中,诗人百感交集的心态跃然画面之中,无需多语,学生自然感悟到诗人的思想情怀。
三、诵读教学有助于语言素材积累,阅读理解和写作创造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相当大程度取决于个人的语文积累。如何积累,最主要的还是一条——读书,尤其要诵读。要将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熟读成诵,消化领悟,多积累一些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这才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根本。从当前高考的考点来说,字音题的备考,文言文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的识记、理解以及文学作品的揣摩品读、作文素材的积累,都需要通过诵读来完成。
分析人的生理因素,诵读与记忆,诵读与创造都要沿经相同的生理过程,三者关系非常密切。通常所说的诵读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朗读,由此激发记忆,使那些规范的书面语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系统的和较为深刻的印象,使得那些丰富多彩的词汇,通畅协调的句式,意味深长的情境等等在大脑中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当学生一遇到外在或内在的语言刺激,就能凭借这个积淀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词语色彩、句子正误、表达的优劣以及实现语言文字的创造性写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
总之,诵读教学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随着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传统文化、经典美文等的大量增加,如何诵读,如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出色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改的喧哗与骚动中冷静地面对这一并不全新的课题,正确地认识并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