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即我的肖像”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线的明与暗,笔墨的浓与淡,画师款款几笔便能勾勒出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这种细致入微的具象描绘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无疑是最直观的。音乐虽然看似抽象,没有具象的肖像描绘,但它却有着肖像的意识形态和灵魂。
  在漫漫的音乐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每位作曲家都可以将音乐作为自己的肖像。而二十世纪的法国作曲家普朗克就是一位将自己写入音乐,并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作曲家。

死亡是永恒生命的开始


  普朗克青年时代父母双亡,后来他唯一挚爱的妻子不幸离世,身边的朋友也纷纷因意外或疾病逝世,可以说不幸追随着普朗克的一生。“经历”了种种死亡的普朗克开始在信仰间徘徊。1936年,他恢复了天主教信仰,之后创作了大量的宗教作品。
  《圣母悼歌》创作于1950年,是普朗克为纪念因车祸而逝世的画家好友克里斯蒂安·贝拉德(Christian Bérard)、根据同名宗教题材创作的合唱作品。原诗歌有二十个诗节,普朗克将其融入到了音乐的十二个乐章中。其中,第一、第六和第十二乐章运用了相同的主题构思,以这三个乐章作为循环点,将十二个乐章分为了两个部分,前六个乐章与后六个乐章在速度与节拍上相互呼应,由此形成了主题动机不断循环的效果。


普朗克

  在普朗克信仰的天主教中,“死亡”是现世生命的结束,但也永恒生命的开始。人死并非如灯灭,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转变,生命依然延续。普朗克在《圣母悼歌》中,将这种观念以结构的形式呈现出来,赋予主题动机以双重含义,既象征着受难,也象征着复活,象征着生命的永无止境。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普朗克的大多数作品中很难感受到悲观色彩的原因。

“僧侣”与“孩子”


  法国音乐评论家克劳德·罗斯丹(Claude Rostand)认为普朗克的音乐中交织着世俗与宗教两种灵感来源,“时而是僧侣,时而是顽皮的孩子”。
  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塑造了一个滑稽天真的普朗克,所以普朗克的早期音乐令我们感受到的是诙谐幽默的“孩子”。到了青年时代,父母双亡、朋友离世等种种经历渐渐褪去了这个不谙世事的青年身上的稚嫩,普朗克的音乐风格逐渐转向严肃深沉的宗教音樂,似“僧侣”一般,音乐中常常有着强烈的情感对比。不过,普朗克心中那个古灵精怪的“孩子”并未被生活的压力完全抹去,它一直在与社会环境下塑造的“僧侣”做斗争,这种矛盾感在普朗克的晚期作品中尤为强烈。苏联音乐家阿列可谢耶夫说,普朗克的音乐“仿佛极欲告诉听者,人生是一种离奇古怪的光明与黑暗的结合,这两种成分缺一则不复存在,一度存在的欢乐幸福终归要被忧伤不幸涤去”。“僧侣”与“孩子”两个人物形象的双重叠合可以说是普朗克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其作品风格的高度概括,他本人曾说过“我的音乐即我的肖像”。
  在《圣母悼歌》中,两个人物形象性格间的矛盾以具有双重性、叠合性的音乐语汇,多调性、复合和弦等在原有调性和弦基础上叠加不同调性和弦的方式呈现。普朗克运用二十世纪的音乐语汇,将歌唱性的旋律与不协和的半音连接相结合。同主音大小调频繁转换,是普朗克心中两个人物形象的矛盾对比,仿佛在两者间不断徘徊。即使整个乐章都在调性的动荡与不安中度过,但作品最终仍然回归到了调性的主和弦上。一切都在建立,一切又都在规避与破坏,就像普朗克一样,既在塑造社会下的“僧侣”,又被自己内心的“孩子”所冲破,普朗克成为了“僧侣”与“孩子”这两个看似格格不入的形象的统一体,他们纠缠在一起,这就是普朗克和他的音乐。


普朗克

为谁而歌?


  《圣母悼歌》这首诗歌在罗马天主教会礼拜仪式中保留至今。诗歌内容是圣母玛丽亚在十字架下为圣子耶稣的受难哀悼,为耶稣的受难而歌。圣母的这种痛苦激起了普朗克内心对于朋友意外逝世的悲伤,于是他选择了《圣母悼歌》为题材创作了这部宗教合唱作品来纪念他的朋友。
  古往今来,以《圣母悼歌》为题材创作的音乐作品不在少数,最早可以追溯至巴洛克时期,甚至更早。那时,作曲家更多地是为教会而作,为仪式而歌,其目的是让众教徒感受到耶稣的无私伟大和圣母的慈爱痛苦。而普朗克的《圣母悼歌》不同,其不同除了体现在音乐的特征上,如半音化进行、调性手法的多样性、和弦材料的复合性以及在功能进行上的“没有调性”、避免主属的存在等,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意义上。事实上,普朗克的《圣母悼歌》是借用圣母哀悼圣子的痛苦,来表达自己对于朋友车祸逝世的痛苦,更是为自己而歌。同时,十二个乐章串联起来,更像是他对自己一生的的总结,对生命的脆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在二十世纪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挖掘各种新音响、新音色的情况下,普朗克却并不为时代所动。他的音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能映出外貌肖像,更能映出普朗克的内心。
其他文献
采访中,我问奥登萨默:“在你的新专辑中,你最喜欢哪一首作品?”  “你有孩子吗?假如你有两个孩子,那么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呢?”他狡黠地反问道,“就像食物一样,如果有人问你,你在接下去的人生中只能吃一种菜,你想吃什么?”  ……  这就是奥登萨默,一个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演奏家,一个总是给人以惊喜的演奏家。奥登萨默与王羽佳  2019年3月,奥地利单簧管演奏家安德列斯·奥登萨默(Andreas Otte
期刊
提起音乐家舒曼,你会想到什么?是代表了克拉拉主题的五音动机?是很多钢琴大师在晚年最喜欢弹奏的返璞归真的《梦幻曲》?还是优美但有些神经质的《诗人之恋》?抑或是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大卫同盟组曲》?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舒曼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大多创作于1840年以前,而这一年,正是舒曼与克拉拉走向婚姻殿堂的年份。婚后的舒曼更多的是被精神疾病所困扰,创作灵感大不如前。那你是否知道,舒曼还有哪些不为我们所知晓的
期刊
彼得·麦瑟纪念  马勒对乐团来说一向都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比如从拉斐尔·库贝利克的那些录音中你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当然,马勒的作品也是马里斯·杨松斯保留曲目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但比这些事实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短片中,你能够感受到我们失去了怎样一位奇妙的指挥家。音乐被创造出来那一刻的清晰和纯净,让我们亲身经历后“全然无法忘却”。  2019年12月1日,指挥家马里斯·杨松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巴伐利亚
期刊
从2019年3月起,钢琴家李坚将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国举办系列独奏会,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成为国内钢琴家中完成这一壮举的第一人。如今已过知天命的他,虽已褪去了早年“神童”的光环,却依然在“天路”历程中行走,“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此次巡演音乐会的标题是“自由—真我”,在与李坚的交谈中,我感到这个标题确实表达了他的心声。“我不想把这次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称为挑战……理解贝多芬不
期刊
时值法国浪漫主义的高潮期,小提琴奏鸣曲是一大批作曲家异常钟爱的体裁。可以注意到,它们往往能代表作曲家们最崇高的艺术追求,不管是圣桑、拉威尔,还是弗朗克、福雷的作品。具体而言,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允许了作曲家将各自成熟的乐思明确化与体系化——虽然不少人都只创作了一首而已,可是那一首的质量,却总是不容小觑。  假若你要问,其中有没有哪首全然没有经历“缓慢燃烧”的发展历程,而是瞬间就绽放出了光华,我一定
期刊
如果一位钢琴家将贝多芬、勃拉姆斯、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同时放在一场音乐会中,那可是绝对的高难度,但更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2019年4月28日,国际知名钢琴家封颖就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呈现了一个这样的音乐“梦幻之夜”。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听她的现场演奏,但从上座率可以看出封颖对沪上听众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封颖绝对称得上是钢琴界的“全能演奏家”,她从小到大获奖无数,并且有着丰富的求学和演奏经
期刊
2019年6月8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太仓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太仓市音乐家协会协办,太仓美术馆承办的“蛙声十里出山泉——2019纪念中国第一本儿童吉他教材出版二十周年展览及座谈会”在太仓举行。  用“蛙聲十里出山泉”作为此次展览及座谈会的名称,朱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绘画大师齐白石九十一岁时为中国文学家老舍创作的一幅水墨画。画中一条湍急的溪流夹在两壁山涧中,六只小蝌蚪顺流而
期刊
纵观世界音乐史,以城市为名的交响乐作品有许多,从海顿的《伦敦》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等。然而,除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是描述了发生在这个城市的战争故事外,其他作品其实与城市自身并无必然联系。  不过,2018年11月在成都音乐厅上演的交响套曲《成都》,却是一张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作曲家崔炳元接受成都交响乐团的委约,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创作的这部作品运用了富有地域色彩的音乐语言,以交响乐
期刊
墨西哥籍波兰裔小提琴家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1918—1988)自幼在柏林习琴,师从匈牙利小提琴教育大家卡尔·弗莱什(Carl Flesch,1873—1944)。谢林的演奏风格鲜明,经典、稳重且忠于作品,本文介绍的这张专辑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三个特点。  专辑中除了舒曼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外,其他曲目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比如巴托克的《六
期刊
三  欣赏者是好看的。每去音乐厅、美术馆,我总喜欢痴看席位上端坐着的和停步赏画的观者,好像耳边音、眼前画都不重要了。半年前,饶有机会于巴黎短留几日,见缝插针地攀步蒙马特高地,如今忆起,居然也不曾对长久神往的街巷、古建印象深刻,却是身旁悄然路过的旅人画面再现。他们步履不同、形态各异,不时驻足拍照,试图留住时间。我拍照不多,却在记忆里留住了妄图留住时间的他们——不知道这算不算留住时间的一种方式?印象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