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新时代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而“审辩式思维”又是其中的一个标志性参照数。小学中学段是个“承上启下的学段”,是思维由直观走向抽象的关键期,因此选择在中学段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是适切的,也是应然的目标。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小学中学段;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8-0052-02
引 言
审辩式思维的培养不应是无源之水,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支撑,需要找到“应然目标的起点”,因此,笔者对审辩式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做了细致分析与深入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审辩式思维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
一、理念提升到实践策略需要应然目标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
1.审辩式思维以培养倾向与意识为主
教师应知道审辩式思维包括两个方面:审辩式思维技能和审辩式思维倾向。但是要在小学中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審辩式思维能力,教师还要明白审辩式思维中的哪些知识适合在小学教并且教到什么程度,同时要明白小学中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倾向与意识为主[1]。
2.审辩式思维需要教师审辩式解读教材
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就必然要求他们能对文本进行审辩式阅读。首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报以质疑、开放的心态,要主动去寻找对文本的多元理解,而不是仅仅依赖教参或权威答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疑问,还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或看法。最后,教师要对新观点进行论证、分析和评估,从而判断自己的或是学生的解读是否合理。
3.审辩式思维需要课堂的审辩式教学方式
在小学中学段,让学生去质疑作者的论证很困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达,不管他们是在陈述自己观点还是在提问质疑时,一定要条理清晰且有相应的依据。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去理解、分析别人的观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观点,获得新的看问题的角度[2]。
二、聚焦审辩式阅读教学方法,让应然目标落地
1.质疑法,让审辩式思维由问题开始
杜威曾说:“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设疑:第一,指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第二,教给学生一个基本法则,在学习理解之后,再给他们举出不符合这一法则的事例;第三,提出有几种选择答案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母鸡》后,教师问:“读完课文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为什么是不敢呢?”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变化,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去文中发现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也能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在小学中学段,学生大部分的疑问可能是文中的字词句,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例如,可以从课文的题目、主题、情节、情感基调去发现问题,也可以从文章写作的方法、布局、意图等方面发现问题[3]。
2.比较法,让审辩式思维在对比中提升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将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对比教学。例如,《鸟的天堂》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教材编写删减前后的文章,并找出不同的地方;还可以将中外文章进行比较;将同一文章的不同翻译版本进行比较;将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等。从小的方面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课文的情节、人物、语言等。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分析过程,关注学生的判断是不是有理有据,还要让学生倾听别人的观点,不断反思自己[4]。
3.讨论法,让审辩式思维在讨论中形成
讨论法是课堂上常用的方法之一。讨论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还能使他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不同的观点,从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如有不赞同之处还可相互讨论,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去分析、反思、讨论、反驳等,从而达到培养审辩式思维的目的。比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讨论法训练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本课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本课表达的主题是珍惜友情。从鸟儿不停地寻找树可以看出鸟儿和树感情很深厚,鸟儿很珍惜与树的友情。
教师:还有别的观点吗?
学生2:我们认为课文要表达的主题是信守承诺。
学生3:我们小组认为这篇课文还表达了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这个主题。如果人们不随意砍伐树木,鸟儿就不会找不到树。其实,树不只是鸟儿的朋友,更是鸟儿的家。所以,我们小组认为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树木。
学生4:我们小组没有想到这点,但是我们赞同他的观点。我想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这样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理由去支撑自己的观点,并且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其看问题的不同角度,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结 语
总之,教师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让学生从小养成审辩式思维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武宏志.批判性思维:多视角定义及其共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01):5-14.
欧阳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汪馥郁.课堂中的逻辑味道 让理性引导教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琼(1988.9—),女,江苏常州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会思维课堂中的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小学中学段;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8-0052-02
引 言
审辩式思维的培养不应是无源之水,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支撑,需要找到“应然目标的起点”,因此,笔者对审辩式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做了细致分析与深入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审辩式思维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
一、理念提升到实践策略需要应然目标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
1.审辩式思维以培养倾向与意识为主
教师应知道审辩式思维包括两个方面:审辩式思维技能和审辩式思维倾向。但是要在小学中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審辩式思维能力,教师还要明白审辩式思维中的哪些知识适合在小学教并且教到什么程度,同时要明白小学中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倾向与意识为主[1]。
2.审辩式思维需要教师审辩式解读教材
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就必然要求他们能对文本进行审辩式阅读。首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报以质疑、开放的心态,要主动去寻找对文本的多元理解,而不是仅仅依赖教参或权威答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疑问,还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或看法。最后,教师要对新观点进行论证、分析和评估,从而判断自己的或是学生的解读是否合理。
3.审辩式思维需要课堂的审辩式教学方式
在小学中学段,让学生去质疑作者的论证很困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达,不管他们是在陈述自己观点还是在提问质疑时,一定要条理清晰且有相应的依据。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去理解、分析别人的观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观点,获得新的看问题的角度[2]。
二、聚焦审辩式阅读教学方法,让应然目标落地
1.质疑法,让审辩式思维由问题开始
杜威曾说:“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设疑:第一,指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第二,教给学生一个基本法则,在学习理解之后,再给他们举出不符合这一法则的事例;第三,提出有几种选择答案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母鸡》后,教师问:“读完课文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为什么是不敢呢?”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变化,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去文中发现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也能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在小学中学段,学生大部分的疑问可能是文中的字词句,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例如,可以从课文的题目、主题、情节、情感基调去发现问题,也可以从文章写作的方法、布局、意图等方面发现问题[3]。
2.比较法,让审辩式思维在对比中提升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将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对比教学。例如,《鸟的天堂》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教材编写删减前后的文章,并找出不同的地方;还可以将中外文章进行比较;将同一文章的不同翻译版本进行比较;将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等。从小的方面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课文的情节、人物、语言等。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分析过程,关注学生的判断是不是有理有据,还要让学生倾听别人的观点,不断反思自己[4]。
3.讨论法,让审辩式思维在讨论中形成
讨论法是课堂上常用的方法之一。讨论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还能使他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不同的观点,从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如有不赞同之处还可相互讨论,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去分析、反思、讨论、反驳等,从而达到培养审辩式思维的目的。比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讨论法训练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本课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本课表达的主题是珍惜友情。从鸟儿不停地寻找树可以看出鸟儿和树感情很深厚,鸟儿很珍惜与树的友情。
教师:还有别的观点吗?
学生2:我们认为课文要表达的主题是信守承诺。
学生3:我们小组认为这篇课文还表达了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这个主题。如果人们不随意砍伐树木,鸟儿就不会找不到树。其实,树不只是鸟儿的朋友,更是鸟儿的家。所以,我们小组认为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树木。
学生4:我们小组没有想到这点,但是我们赞同他的观点。我想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这样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理由去支撑自己的观点,并且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其看问题的不同角度,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结 语
总之,教师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让学生从小养成审辩式思维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武宏志.批判性思维:多视角定义及其共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01):5-14.
欧阳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汪馥郁.课堂中的逻辑味道 让理性引导教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琼(1988.9—),女,江苏常州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会思维课堂中的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