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管理好一个班级,让学生在其中学习和成长,可以说是班主任的首要之务。文章探讨了技工院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问题。
关键词: 技工院校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繁杂,对于初次当班主任的人来说,看似摸不清头绪,但总结起来就八个字:“累加,减少,放大,缩小。”只要正确理解和使用这八个字,在今后的管理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累加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1.完整收集学生相关信息。
在校内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详细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学历信息、家庭信息、个性信息等,并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记录成卡片,保存在档案夹中,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可以以数据的方式存储在电脑数据库中。这些工作是学生在入校的头一个月中要做到的。而在随后的时间里,班主任要与每一个学生谈话,记录学生每学期成绩,以及个人日常行为,并随时更新。这样在和学生沟通时,才会得心应手。在某些场合,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与关心,自然就会消除抵触情绪,敞开心扉。
2.班主任的自身学习。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只有掌握大量信息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在不断习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针对技工院校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快的特点,班主任更不能走在学生之后,要想以身作则,勤学不辍,唯有不断地学习,获取知识。
3.经验不断地积累才是成功的关键。
管理班级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工作,班主任应在平时做好经验的积累,积累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横向积累”取他人长处,补己之短;“纵向积累”不能一味低头向前,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回头看看,反省,不断总结经验。只有不断地横向和纵向积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二、减少是为班集体管理减负
1.为班主任减负,让学生自主管理。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就要进入大社会,要为他们步入社会打好基础,此时班主任要利用收集到的学生信息,进行资源的整合,制订班级管理制度,选出学生信任的班委成员,把日常工作完全下放给学生自己,给他们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班委作为班主任的左右手要管理好班集体,而此时班主任则是一个配角。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又能减轻负担。要注意,减少亲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由前台转向后台,给自己腾出大量时间去完成其他工作。
2.注意学生两极分化,正确处理。
在抓学习时,就会发现,若一个班一半以上的同学不爱学习,那么,剩下的一小半也会被带到“沟里去”。所以,首先要在绝大多数学生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风,那么一些表现一般的同学也会受到熏陶和感染。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后,就会发现学生开始有所分化,在此可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班主任日常工作量大,不能面面兼顾,因此要着重培养“优等生”,教育“学困生”。事实证明,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管理模式,非常辛苦,而收效又不明显。在处理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核心关键点,减少旁支细节。
3.减少批评。
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犯错在所难免,由于学生自尊心较强,自我意识浓,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减少对学生的批评,特别注意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而要从正面鼓励、激励和赞扬。对学生的尊重也会换来学生对班主任的尊重。
三、放大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1.时刻宣扬班级内的积极向上的事件。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时每刻都有发光的事件。发现好人好事及时向班级通告。放大积极事件,不断宣扬。学生会在此种氛围中定会有所进步。好人好事可以表现在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诸如品德好、讲卫生、有爱心等。营造这种氛围,不但能激励学生,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放大“情商”的影响。
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现代行为科学认为:决定人成功与否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班主任应时刻告诫学生:你们就要走向社会去施展才华,但能力体现于多方面。不能仅仅用学习成绩来决定。在学校内我们应该摘掉用成绩来判断学生的“有色眼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诸如球类比赛、运动会、智力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个别学生的领导能力,提高情商。班主任应对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协作、组织能力等大加赞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情商”的作用和感染力。
四、缩小是班集体管理的关键
1.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
首先,班主任端正在班级中的位置,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分子,不要让学生感觉班主任与自己的距离很远,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在班主任面前成了“哑巴”,掩盖了班级内真实的问题,班主任无法客观、真正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动向,对问题的解决有正确的导向,而迷失了方向。此时,班主任(尤其是缺少经验的年轻人)应把握角色的转变,课堂上老师是管理者,课下是朋友,是哥哥姐姐,在学生遇到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时,能热情地帮助他们。长此以往,学生认为班主任是朋友,自然会把心里话告诉班主任。得到学生认可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由于家庭因素、生活习惯、个人爱好的不同会根据同类原则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小团体,比如,学习好的会聚集在一起,爱好足球的会聚集在一起,同乡也会聚集在一起,等等。这种现象很普遍,有利有弊,好处在于小团队内学生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互相帮助;不利之处在于与团队在一起,势必减少了与其他团队在一起交流的时间。这种小团队不利于增强班级整体的凝聚力。班主任要时常告诫学生,一直在团体内会有局限性,要更多地了解别人,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培养团体协作能力是有利的。在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可以借助班级活动,如:联欢、春游等,有意把他们固定的分组打散,重新组织,形成新的团体,这相当于给他们一个重新认识新朋友的机会,让他们发现其实平时不喜欢的人也有优点。通过不断地组合打乱,学生就会重新团结在一起,发现这是一个大家庭。有意识地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和不同的人交流合作,为今后进入社会打基础。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和总结经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杰.论班主任的表扬艺术.考试周刊,2011,(5).
[2]杨姗.师生关系与课堂管理.考试周刊,2011,(5).
关键词: 技工院校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繁杂,对于初次当班主任的人来说,看似摸不清头绪,但总结起来就八个字:“累加,减少,放大,缩小。”只要正确理解和使用这八个字,在今后的管理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累加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1.完整收集学生相关信息。
在校内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详细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学历信息、家庭信息、个性信息等,并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记录成卡片,保存在档案夹中,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可以以数据的方式存储在电脑数据库中。这些工作是学生在入校的头一个月中要做到的。而在随后的时间里,班主任要与每一个学生谈话,记录学生每学期成绩,以及个人日常行为,并随时更新。这样在和学生沟通时,才会得心应手。在某些场合,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与关心,自然就会消除抵触情绪,敞开心扉。
2.班主任的自身学习。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只有掌握大量信息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在不断习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针对技工院校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快的特点,班主任更不能走在学生之后,要想以身作则,勤学不辍,唯有不断地学习,获取知识。
3.经验不断地积累才是成功的关键。
管理班级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工作,班主任应在平时做好经验的积累,积累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横向积累”取他人长处,补己之短;“纵向积累”不能一味低头向前,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回头看看,反省,不断总结经验。只有不断地横向和纵向积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二、减少是为班集体管理减负
1.为班主任减负,让学生自主管理。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就要进入大社会,要为他们步入社会打好基础,此时班主任要利用收集到的学生信息,进行资源的整合,制订班级管理制度,选出学生信任的班委成员,把日常工作完全下放给学生自己,给他们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班委作为班主任的左右手要管理好班集体,而此时班主任则是一个配角。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又能减轻负担。要注意,减少亲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由前台转向后台,给自己腾出大量时间去完成其他工作。
2.注意学生两极分化,正确处理。
在抓学习时,就会发现,若一个班一半以上的同学不爱学习,那么,剩下的一小半也会被带到“沟里去”。所以,首先要在绝大多数学生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风,那么一些表现一般的同学也会受到熏陶和感染。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后,就会发现学生开始有所分化,在此可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班主任日常工作量大,不能面面兼顾,因此要着重培养“优等生”,教育“学困生”。事实证明,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管理模式,非常辛苦,而收效又不明显。在处理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核心关键点,减少旁支细节。
3.减少批评。
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犯错在所难免,由于学生自尊心较强,自我意识浓,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减少对学生的批评,特别注意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而要从正面鼓励、激励和赞扬。对学生的尊重也会换来学生对班主任的尊重。
三、放大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1.时刻宣扬班级内的积极向上的事件。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时每刻都有发光的事件。发现好人好事及时向班级通告。放大积极事件,不断宣扬。学生会在此种氛围中定会有所进步。好人好事可以表现在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诸如品德好、讲卫生、有爱心等。营造这种氛围,不但能激励学生,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放大“情商”的影响。
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现代行为科学认为:决定人成功与否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班主任应时刻告诫学生:你们就要走向社会去施展才华,但能力体现于多方面。不能仅仅用学习成绩来决定。在学校内我们应该摘掉用成绩来判断学生的“有色眼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诸如球类比赛、运动会、智力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个别学生的领导能力,提高情商。班主任应对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协作、组织能力等大加赞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情商”的作用和感染力。
四、缩小是班集体管理的关键
1.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
首先,班主任端正在班级中的位置,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分子,不要让学生感觉班主任与自己的距离很远,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在班主任面前成了“哑巴”,掩盖了班级内真实的问题,班主任无法客观、真正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动向,对问题的解决有正确的导向,而迷失了方向。此时,班主任(尤其是缺少经验的年轻人)应把握角色的转变,课堂上老师是管理者,课下是朋友,是哥哥姐姐,在学生遇到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时,能热情地帮助他们。长此以往,学生认为班主任是朋友,自然会把心里话告诉班主任。得到学生认可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由于家庭因素、生活习惯、个人爱好的不同会根据同类原则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小团体,比如,学习好的会聚集在一起,爱好足球的会聚集在一起,同乡也会聚集在一起,等等。这种现象很普遍,有利有弊,好处在于小团队内学生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互相帮助;不利之处在于与团队在一起,势必减少了与其他团队在一起交流的时间。这种小团队不利于增强班级整体的凝聚力。班主任要时常告诫学生,一直在团体内会有局限性,要更多地了解别人,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培养团体协作能力是有利的。在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可以借助班级活动,如:联欢、春游等,有意把他们固定的分组打散,重新组织,形成新的团体,这相当于给他们一个重新认识新朋友的机会,让他们发现其实平时不喜欢的人也有优点。通过不断地组合打乱,学生就会重新团结在一起,发现这是一个大家庭。有意识地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和不同的人交流合作,为今后进入社会打基础。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和总结经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杰.论班主任的表扬艺术.考试周刊,2011,(5).
[2]杨姗.师生关系与课堂管理.考试周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