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网吧是继电子游戏室后又一个青少年的重要活动场所,青少年成为“网络一族”的主要人群。据调查,在我国近100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2.5%,18至24岁的青年占44%。因此,研究网吧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纵观近几年网吧的发展状况,网吧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途径,更加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电脑的热情。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十分严重。诸多由于网络网吧造成严重事件后果常见诸报端,令人深省。
对网吧管理不善,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特别对青少年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进行积极调控、整顿和管理。在当前形势下,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六种措施。
一、宏观控制经营布局
当前很多地方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周边地区出现了“网吧一条街”、“网吧大超市”等,使得网吧泛滥成灾,严重干扰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各职能部门一定要严把关口,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防止并解决网吧过多过滥的现象。对于不利于学习和生活的网吧,坚决不予审批;对于批准新的经营者开业,要根据本地区公共娱乐的需要、环境及周围群众的参与程度等进行科学的宏观规划,严格按照“两证一照”的手续办理,即电信部门的进网证、公安部门的安全许可证和工商局的营业执照。
二、规范网吧管理,取缔非法场所
针对这一新兴行业,当务之急是要规范管理,要本着“保护合法、打击违法、取缔非法”的原则,一方面要从严控制网吧数量,严格规定经营时间,如规定中小学生在禁止时段不允许进入网吧等。对于利用网吧经营电脑游戏,或将网吧出租、转让营业执照一律从严处罚或取消经营资格,扣缴、吊销执照,总之,非法经营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一定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对应该整顿的经营网点要坚决处理,保障网吧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三、加快互联网的立法进程,将网吧纳入法制轨道
目前有关互联网的规定有《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但是网络发展的迅速性和法制的相对滞后性给法律领域仍带来了挑战。因此,加快这方面的法制建设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美国正在酝酿制定网络法以保护青少年的网上合法行为,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已开始了网络法的制定和完善,它已成为国际法的一个重点。
四、利用高科技人才,开发网吧安全监控软件
在举国提倡科教兴警、科技强警的前提下,对网络管理需引进高科技人才已提上重要日程。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高科技,采用高科技手段,聘用高科技人才,开发网吧安全监控软件,对其24小时进行监控,发现提供邪教信息、黄色信息或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软件的网吧,立即查处,决不手软,使网民真正拥有一个清净、纯洁的环境。
五、依靠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强烈呼吁要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因此同其他场所一样,对网吧实行综合治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公安机关、电信部门要加强横向联系,互通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顿和净化文化市场;另一方面,政府应投资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如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使其远离不良网吧,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此外,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使网吧市场健康发展,对社会娱乐事业及科技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有效的网络德育工作
1.要坚持正面引导,把握网络环境下思想工作的主动性
根据“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工作的新特点,我们的思想工作,首先要善于“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工作要有全面的计划,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和短期行为,摒弃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坚持正面引导,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谨慎交友,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远离黄、赌、毒等等,并告诫学生:“网”上许多都是“虚拟空间”,真正的“香格里拉”是不存在的;现在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学习上,“聊天”只能作为短时间的消遣;将来结识异性的机会比考大学的机会要多得多等等。其次要善于“察言观色”,会发现“苗头”,要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把握“网络”环境下思想工作的主动性。
2.自建网站,运用“网络”新载体开辟思想工作的新天地,发挥德育功能
“网络”再也不能听从商业利润的摆布与炒作,青少年一代在“网络”环境下的成长也不能再让他们听任各种自发因素而自由发展,教育的主动介入是完全必要的。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校与许多学校一样自建了网站,运用“网络”新载体开辟思想工作的新天地。我们首先始终注意网络建设与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注意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服务,使学生接受网络文化的熏陶。其次开设了网络选修课,教给学生一些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再次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生存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第四组织学生制作一些小课件和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活动,弘扬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
在建设网站的同时,我们力求做到“四个上网”,以优化德育手段、德育过程和德育环境,丰富道德生活。
(1)德育内容上网,积极对抗消极文化的影响。教育者要对德育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及时将一些鲜活的德育信息传输上网,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的德育素材变得形象生动,为学生们自主学习提供喜闻乐见的素材以及精辟的导读评析等多种帮助,积极对抗负面的文化影响。例如:在我们的首页中设有“楷模人物”专栏,储备了像毛泽东、周恩来、雷锋等离学生生活年代比较遥远却又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国家领导人和榜样人物的丰富介绍,平时讲起来枯燥的故事,通过学生手指间的流动,则可达到理解知晓、记忆深刻的目的。
(2)德育活动上网,丰富网络道德生活的内容。我们将学校开展的各项特色活动发表在首页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功能,并做到随时更换内容。如“二十校庆”活动,我们将活动照片反馈在网上,培养学生树立校荣我荣的观念,激发争做优秀学生的决心。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和生活化等特征在网络中得以充分融合。
(3)德育服务上网,提供深入细致的辅导服务。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作为学校传统德育的延伸和补充,发挥了巨大的效用。通过网络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交往,使口头说教转化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网上互动更容易突破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障碍,实现深度交流。我们倡导教师将个人信箱、QQ号码、BBS等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公布,一些家长和高年级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交流的方式,他们把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对老师的看法等邮寄到校长、老师的信箱或进行QQ聊天或在BBS上留言;老师们则在网上提供各种热线服务,为学生答疑解惑、实施心理辅导,为家长找寻适合的教育方法。这里,成了沟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心灵的一座桥梁,成了开展民主治校的一条通畅的渠道。
(4)德育管理上网,以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效能。我们充分发挥网络在德育动态和管理信息发布、德育科研、德育交流、宣传表彰和舆论导向等方面的功能,让这些资源达到共享,切实提高德育管理的效能。
我们在赞叹网络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它对中小学生造成的各种消极影响。我们不要认为网络是“洪水猛兽”,就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一棒子打死”。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其负面影响,积极投入,引导、齐抓共管,这样,青少年学生就能在e时代里健康地成长,享受其乐趣。
纵观近几年网吧的发展状况,网吧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途径,更加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电脑的热情。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十分严重。诸多由于网络网吧造成严重事件后果常见诸报端,令人深省。
对网吧管理不善,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特别对青少年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进行积极调控、整顿和管理。在当前形势下,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六种措施。
一、宏观控制经营布局
当前很多地方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周边地区出现了“网吧一条街”、“网吧大超市”等,使得网吧泛滥成灾,严重干扰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各职能部门一定要严把关口,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防止并解决网吧过多过滥的现象。对于不利于学习和生活的网吧,坚决不予审批;对于批准新的经营者开业,要根据本地区公共娱乐的需要、环境及周围群众的参与程度等进行科学的宏观规划,严格按照“两证一照”的手续办理,即电信部门的进网证、公安部门的安全许可证和工商局的营业执照。
二、规范网吧管理,取缔非法场所
针对这一新兴行业,当务之急是要规范管理,要本着“保护合法、打击违法、取缔非法”的原则,一方面要从严控制网吧数量,严格规定经营时间,如规定中小学生在禁止时段不允许进入网吧等。对于利用网吧经营电脑游戏,或将网吧出租、转让营业执照一律从严处罚或取消经营资格,扣缴、吊销执照,总之,非法经营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一定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对应该整顿的经营网点要坚决处理,保障网吧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三、加快互联网的立法进程,将网吧纳入法制轨道
目前有关互联网的规定有《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但是网络发展的迅速性和法制的相对滞后性给法律领域仍带来了挑战。因此,加快这方面的法制建设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美国正在酝酿制定网络法以保护青少年的网上合法行为,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已开始了网络法的制定和完善,它已成为国际法的一个重点。
四、利用高科技人才,开发网吧安全监控软件
在举国提倡科教兴警、科技强警的前提下,对网络管理需引进高科技人才已提上重要日程。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高科技,采用高科技手段,聘用高科技人才,开发网吧安全监控软件,对其24小时进行监控,发现提供邪教信息、黄色信息或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软件的网吧,立即查处,决不手软,使网民真正拥有一个清净、纯洁的环境。
五、依靠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强烈呼吁要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因此同其他场所一样,对网吧实行综合治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公安机关、电信部门要加强横向联系,互通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顿和净化文化市场;另一方面,政府应投资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如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使其远离不良网吧,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此外,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使网吧市场健康发展,对社会娱乐事业及科技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有效的网络德育工作
1.要坚持正面引导,把握网络环境下思想工作的主动性
根据“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工作的新特点,我们的思想工作,首先要善于“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工作要有全面的计划,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和短期行为,摒弃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坚持正面引导,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谨慎交友,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远离黄、赌、毒等等,并告诫学生:“网”上许多都是“虚拟空间”,真正的“香格里拉”是不存在的;现在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学习上,“聊天”只能作为短时间的消遣;将来结识异性的机会比考大学的机会要多得多等等。其次要善于“察言观色”,会发现“苗头”,要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把握“网络”环境下思想工作的主动性。
2.自建网站,运用“网络”新载体开辟思想工作的新天地,发挥德育功能
“网络”再也不能听从商业利润的摆布与炒作,青少年一代在“网络”环境下的成长也不能再让他们听任各种自发因素而自由发展,教育的主动介入是完全必要的。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校与许多学校一样自建了网站,运用“网络”新载体开辟思想工作的新天地。我们首先始终注意网络建设与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注意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服务,使学生接受网络文化的熏陶。其次开设了网络选修课,教给学生一些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再次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生存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第四组织学生制作一些小课件和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活动,弘扬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
在建设网站的同时,我们力求做到“四个上网”,以优化德育手段、德育过程和德育环境,丰富道德生活。
(1)德育内容上网,积极对抗消极文化的影响。教育者要对德育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及时将一些鲜活的德育信息传输上网,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的德育素材变得形象生动,为学生们自主学习提供喜闻乐见的素材以及精辟的导读评析等多种帮助,积极对抗负面的文化影响。例如:在我们的首页中设有“楷模人物”专栏,储备了像毛泽东、周恩来、雷锋等离学生生活年代比较遥远却又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国家领导人和榜样人物的丰富介绍,平时讲起来枯燥的故事,通过学生手指间的流动,则可达到理解知晓、记忆深刻的目的。
(2)德育活动上网,丰富网络道德生活的内容。我们将学校开展的各项特色活动发表在首页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功能,并做到随时更换内容。如“二十校庆”活动,我们将活动照片反馈在网上,培养学生树立校荣我荣的观念,激发争做优秀学生的决心。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和生活化等特征在网络中得以充分融合。
(3)德育服务上网,提供深入细致的辅导服务。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作为学校传统德育的延伸和补充,发挥了巨大的效用。通过网络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交往,使口头说教转化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网上互动更容易突破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障碍,实现深度交流。我们倡导教师将个人信箱、QQ号码、BBS等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公布,一些家长和高年级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交流的方式,他们把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对老师的看法等邮寄到校长、老师的信箱或进行QQ聊天或在BBS上留言;老师们则在网上提供各种热线服务,为学生答疑解惑、实施心理辅导,为家长找寻适合的教育方法。这里,成了沟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心灵的一座桥梁,成了开展民主治校的一条通畅的渠道。
(4)德育管理上网,以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效能。我们充分发挥网络在德育动态和管理信息发布、德育科研、德育交流、宣传表彰和舆论导向等方面的功能,让这些资源达到共享,切实提高德育管理的效能。
我们在赞叹网络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它对中小学生造成的各种消极影响。我们不要认为网络是“洪水猛兽”,就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一棒子打死”。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其负面影响,积极投入,引导、齐抓共管,这样,青少年学生就能在e时代里健康地成长,享受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