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行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通过太行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能发扬太行精神,又能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使大学生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通过突出太行精神的特色、讲述太行精神故事、走进太行革命老区、创新太行精神时代内涵、构建太行精神融入机制,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生命力及持久力,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关键词:太行精神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引导人们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和决心”[1]。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需要大力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太行精神正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产生的,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大学生是青年中庞大的群体,必须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一、太行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审视
  (一)太行精神为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提供正确价值取向
  “太行精神的产生、发展和丰富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从迷茫困惑走向坚定成熟,从追寻真理、坚持真理到不断发展真理的过程”[2]。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带领太行儿女在国家危亡时刻勇挑重担,以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心中怀着拯救国家的大志,拿着远比敌人落后的武器奋战,挥洒心中对侵略者的怒火。正是他们的坚毅,让太行儿女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同其他社会团体的不同, 中国共产党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即使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也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解放全中国做好准备。抗战期间, 共产党人一方面带领太行儿女与侵略者进行军事斗争,另一方面号召太行儿女组织生产,为抗战提供必备的条件,同时努力发展经济,改善太行军民的生活。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有他们的坚信,太行军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敌。这些伟大事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来的不怕艰难、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太行精神为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提供有效素材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进行理论灌输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是极具特点的群体,在教育过程中不可一味地迎合大学生进行教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学生必须学习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十四年抗战,太行军民不怕艰难、敢于拼搏的干劲凝练为太行精神,直到今天,太行精神仍然散发着魅力。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十四年抗战中太行军民浴血奋战、自力更生的事迹,这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而言,是生动、令人动容的鲜活的教学资源之一。把课堂搬到八路军纪念馆,通过这些饱含太行精神的历史资料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太行精神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素材的作用,用鲜活的事迹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太行精神内涵的理解,感受理想信念对于国家、民族及个人的重要性。
  (三)太行精神为营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氛围提供情感支撑
  太行精神蕴含着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无数先烈的事迹展现了当国家有难、民族处于危难时刻,作为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十四年抗战中,太行军民之间不抛弃、不放弃的这种情谊令人感动,危难来临时,共产党总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种“人民至上”的铁律令人动容。理想信念教育是有必要的,通过讲述太行精神的英雄事迹,了解党和国家成立的艰辛历程,感悟国家的伟大,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同理想。
  二、太行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突出太行精神特色,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
  “近些年,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思想交流与交锋的重要场域,并在潜移默化中为理想信念教育建起了更具创新性、开放性、自由性的传播环境,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根据当下社会的發展作出及时回应与适当调整”[3]。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能仅仅是泛泛而谈,而要有突破点,既要做好历史的传承者,用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用情感唤起大学生的共鸣,又要启发引导大学生知国家难、有家国情、怀报国志。以太行精神为突破点,将太行军民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事迹展现给大学生,以此鼓励大学生不仅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当前我国创新创业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4]。这一重要论述为太行精神引领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契机,以革命时期的创业故事为出发点,采用更贴近大学生的方式讲述太行精神中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故事,通过对比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知难而进的精神。通过学习“在根据地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之时”[5]中国共产党仍然能够时刻想着群众,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贯彻到底的事迹,结合图片、视频、VR 教学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带领群众开荒种菜,帮助群众抢种庄稼、剿灭蝗害;为改善人民生活,帮助群众打井一万眼,修筑漳南、漳北两条大渠的事迹引入课堂。这些史料生动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太行军民的艰苦生活,通过这些富有特色的史料学习,促使大学生怀报国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讲述太行英勇事迹,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
  大学生是极具特点、充满朝气的一个群体,对其进行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该抓住大学生的特点,丰富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融合教育。以太行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太行英勇事迹,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更好地触动大学生心底的家国情怀,引导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讲好英勇事迹,如何真正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要求教育者必须对太行故事有深入的了解。高校可以聘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培训,亦可以成立太行故事研究小组,用有趣、生动的语言讲好太行故事。以英雄人物故事更好地激起大學生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融洽关系的形成。以讲述英雄事迹的方式丰富理想信念教育, 用更加具有亲和力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三)走进太行革命老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说服力
  社会发展迅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仅仅是“纸上谈兵”式的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当下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高校不仅要有理论上的灌输, 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致知于行,从实践中感悟, 利用太行革命老区资源为大学生上一堂真正有意义的课。
  课堂的氛围影响一堂课的效果,营造氛围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革命老区的存在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走进革命老区,用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利用革命老区教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初心,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落脚点。通过走访革命老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说服力,可让信仰驻在每个大学生的心中。
  (四)创新太行精神时代内涵,焕发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 唯创新者胜;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6]。这一论述说明了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太行精神的时代内涵,是针对教育环境变化作出的改变,是为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力的必然选择,是跟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如何创新太行精神的内涵,政府要大力支持相关研究者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充分挖掘研究史料,通过政府与高校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宣传能力,挖掘太行新故事,弘扬太行精神,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结合VR、AR 教学,更新教学方式,焕发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命力。
  (五)构建太行精神融入机制,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持久力
  第一,构建融入的人才机制。以太行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高校需要完善人才机制,对教育者严格把关。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育者的素质尤为重要,教育者要先受教育。首先要考察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7],因此,教育者的政治素质要过硬。其次要对教育者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实践能力进行培训考核,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需要高校领导的作为,高校领导要正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师资质量问题,大量吸引相关的高素质人才,从根源上把好人才关。
  第二,构建融入的校内外联动机制。讲好太行故事,传播好信念之声,是一项复杂而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性公益活动,需要不同团体集中贡献智慧。构建校内外联动机制要求高校与社会各团体协同合作,共享资源。高校应充分认识到“三微一端”对发扬太行精神的重要作用,借助平台广泛宣传太行精神,教育广大学生学习太行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2020-11- 03].http://cpc.people.com.cn/n1/2020/1104/c64094-3191778 0.html.
  [2]张民省. 太行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财富[J]. 党史文汇,2020(9).
  [3]白毅,贾茹. 网络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困境与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6).
  [4]石丽,李吉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优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2).
  [5]王雷平. 太行精神: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象征[J]. 党史文汇,2009(9).
  [6]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EB/OL][.  2017-07- 14].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714/c40531-2940 4232.html.
  [7]新华网评:让教育者先受教育[EB/OL][. 2018-05-03].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c_1122777472.htm.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国家强调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背景下,高校加强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將相应的思政元素融入相关的法学专业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还有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目前,部分高校法学教育课程中存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思政元素、法学专业的教师队伍缺乏相应的思政理念、法学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程度较低等问题。需要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思政元素在法学
摘 要:仪式感是仪式活动中主体内在的感性活动,仪式感在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政治活动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认同,引起学生党员情感共鸣,坚定学生党员意志信念,有积极作用。本文立足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探讨仪式感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困境及重建途径。  关键词:仪式感 基层 党支部 政治生活  基层党支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担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基层全面落实的职责,承载实现中国特色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精心组织集体备课、重视教学改革、搭建科研平台等方面提出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素养的措施,培养了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摘 要:本文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分析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并将党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指出目前党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党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党史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更应该强调继承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
摘 要:高校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建对明确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夯实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重大。随着思政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标准化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党建活动缺少特色等问题。要想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党建工作质量,须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强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一体化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深化服务功能。  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加持下,国家和社会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被提出,以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职业人才培养的使命,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文阐述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发展“课程思政”的必
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文本的意义是主体通过解读历史性地获得的。从玄学艳情诗被“封圣”的现代主义语境出发,颠覆这一核心概念对玄学艳情诗作出现代解读。
摘 要:处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剖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影响力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影响力及影响力不足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探索提升其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影响力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青年 马克思主义者 影响力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自共青团中央在2007 年5 月正式推出以来,高校作为推进“青马工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学生疲于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于“互联网+思政课”模式缺少学习主动性与自制力的教学情况,现场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在“体验+感悟+研讨”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知识获得感,还可以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本文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