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闻线索 途径
生活中处处有新闻。要想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好新闻,首先必须从捕捉新闻线索入手。对于初学者,最大的困惑莫过于不知写什么,或者说不知如何获得新闻线索。说句实话,笔者也常常为找不到好新闻线索而着急。一些通讯员也常抱怨,我们那么点大的单位,除了会议和日常工作就没啥可写。根据笔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几年体会,获取新闻线索可以从以下三大途径入手:
一是可以从文件、会议材料、工作总结中找线索。一般情况下,这些材料都很程式化,读起来很枯燥,但只要认真阅读,总会有所发现,一些闪光点往往就存在其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当中。如何在枯燥的公文中发现新闻?那就要具备记者的“第三只眼睛”——新闻敏感性。公文中是不是就没有新闻呢?不是,关键是没有发现。内部文件本身不是新闻,但往往隐含有新闻线索;内部文件不能随便改成新闻稿件,但其中有些内容可以通过顺藤摸瓜,捕捉“活鱼”。此外,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也是提供新闻线索的便捷通道。当缺少新闻线索时,不妨向企业或政府部门领导索要采写题目。由于他们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时可以提供有质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许多记者和通讯员不喜欢开会,不愿意去采访会议。其实,参加会议往往是获取新闻线索的好时机。会上,领导的发言,群众的意见,观点的分歧,会议的材料文件等,都可能成为获取新闻的途径;会议内外的花絮,会议之后对会议精神和决议的贯彻落实,也可成为新一轮的采访重点
去年,笔者在所在市纪委采访一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会议,在会上一份不起眼的工作简报中看到,淮北、沈阳等城市刚刚被评为“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的信息,感到是个好题材,会后立即去市外资办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很快写出了《全力优化发展环境 诚挚服务招商企业 淮北首获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称号》的消息,在本报一版刊发的同时,《安徽日报》第二天也在显著位置刊发了。还有一次,笔者拿到了本市一份交通工作总结,洋洋洒洒万把字,初拿回来时,也感到没啥价值。后来笔者仔细琢磨了一番,从重点省道路网改造、村村通油路和村村通班车工程建设的角度入手,并结合淮北作为安徽省四个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大背景,写出了《淮北加快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一稿,被多家省市报刊采用,收效良好。
二是可以从平常观察中获取线索。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有的记者和通讯员手边新闻线索不断,好稿频出,而有的却找不到线索,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有无新闻敏感。记者和通讯员一定要培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不论是在平常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交往中,要比旁人多一份心眼,时刻留意不要让到手的素材溜走。在我们四周,新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有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一个平常的场面,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事,都可能成为新闻线索或由头。这些新闻的由头或线索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留心,就可能永远失去采写的机会。
仅仅发现新闻线索还不够,还要快出手,因为慢了就不是新闻了,有些题材你出手慢了,别人就抢先了。今年4月,笔者从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恒源煤电重大资产重组和皖北煤电煤业资产整体上市方案获得通过。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题材新闻,于是迅速采访了该集团董事长、总会计师、投融资部部长等新闻当事人,连夜写出了《皖北煤电煤业资产整体上市获准实施》一稿,很快在笔者所在的媒体头版头条刊用,同时《中国煤炭报》《中国企业报》《安徽日报》等媒体也刊发了此稿。
三是可以从读报上网中捕捉线索。每一时期,报纸都有报道侧重点。记者和通讯员要想发稿件,就必须围绕报道中心采写稿件。平时,记者和通讯员都应通过自己阅读或收听、收看媒体的报道或节目,了解该媒体的宣传动向和需求,从而确定自己的选题方向。当我们有了写作时间而没有写作素材时,不妨翻翻最近的报刊和资料,分析一下最近什么内容最热门,什么问题虽点到了却没有说透,哪些问题还值得连续报道等。譬如今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那么我们就必须突出宣传好建国以来本地本部门出现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
此外,一年四季的变化和报社工作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譬如,每年的元旦、春节、国庆以及诸多的传统节日,都能启发我们找到写作的提示和灵感。但凡事要想到前面,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老是动作“慢半拍”,也不能老是照抄过去已经登过的东西,年年要有自己的新特点。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笔者根据当时媒体报道的重点,深入安徽恒源煤电公司采访了一篇“加快生产保电煤”的文字报道,新华网安徽频道、人民网安徽视窗、安徽商务之窗、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日报》等都给予了关注。
总之,做新闻报道就要围绕热点、难点、疑点,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虑所盼来聚焦,要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找到更多的新闻线索,写出更好更多的新闻报道。■
(作者单位:淮北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
生活中处处有新闻。要想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好新闻,首先必须从捕捉新闻线索入手。对于初学者,最大的困惑莫过于不知写什么,或者说不知如何获得新闻线索。说句实话,笔者也常常为找不到好新闻线索而着急。一些通讯员也常抱怨,我们那么点大的单位,除了会议和日常工作就没啥可写。根据笔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几年体会,获取新闻线索可以从以下三大途径入手:
一是可以从文件、会议材料、工作总结中找线索。一般情况下,这些材料都很程式化,读起来很枯燥,但只要认真阅读,总会有所发现,一些闪光点往往就存在其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当中。如何在枯燥的公文中发现新闻?那就要具备记者的“第三只眼睛”——新闻敏感性。公文中是不是就没有新闻呢?不是,关键是没有发现。内部文件本身不是新闻,但往往隐含有新闻线索;内部文件不能随便改成新闻稿件,但其中有些内容可以通过顺藤摸瓜,捕捉“活鱼”。此外,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也是提供新闻线索的便捷通道。当缺少新闻线索时,不妨向企业或政府部门领导索要采写题目。由于他们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时可以提供有质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许多记者和通讯员不喜欢开会,不愿意去采访会议。其实,参加会议往往是获取新闻线索的好时机。会上,领导的发言,群众的意见,观点的分歧,会议的材料文件等,都可能成为获取新闻的途径;会议内外的花絮,会议之后对会议精神和决议的贯彻落实,也可成为新一轮的采访重点
去年,笔者在所在市纪委采访一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会议,在会上一份不起眼的工作简报中看到,淮北、沈阳等城市刚刚被评为“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的信息,感到是个好题材,会后立即去市外资办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很快写出了《全力优化发展环境 诚挚服务招商企业 淮北首获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称号》的消息,在本报一版刊发的同时,《安徽日报》第二天也在显著位置刊发了。还有一次,笔者拿到了本市一份交通工作总结,洋洋洒洒万把字,初拿回来时,也感到没啥价值。后来笔者仔细琢磨了一番,从重点省道路网改造、村村通油路和村村通班车工程建设的角度入手,并结合淮北作为安徽省四个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大背景,写出了《淮北加快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一稿,被多家省市报刊采用,收效良好。
二是可以从平常观察中获取线索。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有的记者和通讯员手边新闻线索不断,好稿频出,而有的却找不到线索,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有无新闻敏感。记者和通讯员一定要培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不论是在平常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交往中,要比旁人多一份心眼,时刻留意不要让到手的素材溜走。在我们四周,新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有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一个平常的场面,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事,都可能成为新闻线索或由头。这些新闻的由头或线索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留心,就可能永远失去采写的机会。
仅仅发现新闻线索还不够,还要快出手,因为慢了就不是新闻了,有些题材你出手慢了,别人就抢先了。今年4月,笔者从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恒源煤电重大资产重组和皖北煤电煤业资产整体上市方案获得通过。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题材新闻,于是迅速采访了该集团董事长、总会计师、投融资部部长等新闻当事人,连夜写出了《皖北煤电煤业资产整体上市获准实施》一稿,很快在笔者所在的媒体头版头条刊用,同时《中国煤炭报》《中国企业报》《安徽日报》等媒体也刊发了此稿。
三是可以从读报上网中捕捉线索。每一时期,报纸都有报道侧重点。记者和通讯员要想发稿件,就必须围绕报道中心采写稿件。平时,记者和通讯员都应通过自己阅读或收听、收看媒体的报道或节目,了解该媒体的宣传动向和需求,从而确定自己的选题方向。当我们有了写作时间而没有写作素材时,不妨翻翻最近的报刊和资料,分析一下最近什么内容最热门,什么问题虽点到了却没有说透,哪些问题还值得连续报道等。譬如今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那么我们就必须突出宣传好建国以来本地本部门出现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
此外,一年四季的变化和报社工作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譬如,每年的元旦、春节、国庆以及诸多的传统节日,都能启发我们找到写作的提示和灵感。但凡事要想到前面,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老是动作“慢半拍”,也不能老是照抄过去已经登过的东西,年年要有自己的新特点。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笔者根据当时媒体报道的重点,深入安徽恒源煤电公司采访了一篇“加快生产保电煤”的文字报道,新华网安徽频道、人民网安徽视窗、安徽商务之窗、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日报》等都给予了关注。
总之,做新闻报道就要围绕热点、难点、疑点,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虑所盼来聚焦,要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找到更多的新闻线索,写出更好更多的新闻报道。■
(作者单位:淮北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