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出发,掌握儿童学习的心理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发掘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丰富教学内容和改进音乐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音乐;音乐教育;心理;兴趣
音乐教育是学校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对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的分析,阐述如何从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入手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一、儿童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
1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是兴趣与好奇心
儿童心理学分析,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他喜欢的就学,不喜欢的就不学,或不爱学,即使你强迫他学,一般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儿童时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思维和判断,也不会像成年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只是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好奇心,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带动下去学习,而且这种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有可能逐步淡化。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与之相仿,因此,要使学生真正用心去学习音乐,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从好奇心的角度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成绩的提升也会较为明显。
2感性认识是儿童音乐学习反应的主要形式
儿童的理解能力较成年人差,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一旦儿童对一项活动有了好奇心,他们便会用心去模仿,包括教师的口型、面部表情以及手足动作,他们都会尽力去使自己模仿得比教师还要“潇洒”。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儿童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理性认识的提高,较快地促进儿童对知识的掌握。
3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个性差异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先天而来的个性,儿童也是如此,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儿童的个性特征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兴趣会越来越丰富。例如:东北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二人转”,而中原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豫剧,这和地域熏陶是分不开的。所以儿童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受音乐的熏陶,就会喜爱健康的音乐,形成良好的个性。
二、如何从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入手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以音乐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以优美的歌声展示出所要学习的歌曲,从而激发学生也想歌唱的愿望;以熟练的技巧为学生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学生们就会迫切地也想要学。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2)引导学生探索音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起始于对声音的探索。第一节课就要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如我们的敲门声、脚步声等都蕴涵着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不只是唱歌、演奏,它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通过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音乐感性体验
(1)让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音乐课的学习要通过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进行,这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要把学生的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让学生听的目的明确,在聆听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在音乐中找到答案,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音乐。如一曲优美的儿歌给我们带来欢乐;一首口琴曲让学生成为一名小小演奏家。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生体验到音乐美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3根据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儿童发散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与联想力。 儿童的发散思维不够丰富,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可以拓宽他们思维空间,使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加强,从而使他们逐步具备独创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进一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
(2)引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创新,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要使学生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多参加音乐方面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把实践和自己的想象相结合,使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 勃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精神因素方面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
[2]傅丽娜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儿童音乐;音乐教育;心理;兴趣
音乐教育是学校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对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的分析,阐述如何从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入手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一、儿童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
1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是兴趣与好奇心
儿童心理学分析,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他喜欢的就学,不喜欢的就不学,或不爱学,即使你强迫他学,一般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儿童时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思维和判断,也不会像成年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只是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好奇心,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带动下去学习,而且这种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有可能逐步淡化。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与之相仿,因此,要使学生真正用心去学习音乐,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从好奇心的角度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成绩的提升也会较为明显。
2感性认识是儿童音乐学习反应的主要形式
儿童的理解能力较成年人差,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一旦儿童对一项活动有了好奇心,他们便会用心去模仿,包括教师的口型、面部表情以及手足动作,他们都会尽力去使自己模仿得比教师还要“潇洒”。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儿童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理性认识的提高,较快地促进儿童对知识的掌握。
3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个性差异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先天而来的个性,儿童也是如此,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儿童的个性特征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兴趣会越来越丰富。例如:东北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二人转”,而中原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豫剧,这和地域熏陶是分不开的。所以儿童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受音乐的熏陶,就会喜爱健康的音乐,形成良好的个性。
二、如何从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入手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以音乐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以优美的歌声展示出所要学习的歌曲,从而激发学生也想歌唱的愿望;以熟练的技巧为学生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学生们就会迫切地也想要学。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2)引导学生探索音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起始于对声音的探索。第一节课就要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如我们的敲门声、脚步声等都蕴涵着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不只是唱歌、演奏,它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通过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音乐感性体验
(1)让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音乐课的学习要通过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进行,这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要把学生的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让学生听的目的明确,在聆听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在音乐中找到答案,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音乐。如一曲优美的儿歌给我们带来欢乐;一首口琴曲让学生成为一名小小演奏家。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生体验到音乐美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3根据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儿童发散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与联想力。 儿童的发散思维不够丰富,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可以拓宽他们思维空间,使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加强,从而使他们逐步具备独创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进一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
(2)引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创新,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要使学生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多参加音乐方面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把实践和自己的想象相结合,使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 勃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精神因素方面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
[2]傅丽娜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