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
20世纪60至80年代,藤县境内出土铜鼓20件,其中藤县博物馆馆藏10件,自治区博物馆馆藏6件。因为在藤县濛江镇新城冷水冲出土,经专家考证,铜鼓为东汉早期之物,遂命名为冷水冲型铜鼓。县境出土铜鼓多为冷水冲型,也有北流型和灵山型。
广西是铜鼓之乡,这里的人们使用铜鼓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如今收藏的铜鼓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藤县,秦以前属百越地,即众多部落聚居地。1963年广西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到藤县进行考古时,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10多处,证明距今约1万至4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在藤县博物馆有一面冷水冲型铜鼓品相完好,最为醒目,是馆藏重器。铜鼓鼓身通高42厘米,底部最大直径80厘米。“鼓面精雕细镂,纹饰清晰。图画充满诗情画意。是全国研究铜鼓八个类型标准器之一,被列为国宝。”这面冷水冲型铜鼓鼓面为太阳纹,周边有8个青蛙钉分布在露面的八方,上部有8个扁形耳环,鼓身上小下大,品相端庄,是典型的秦汉时期百越铜鼓样式。
何谓“百越”?在先秦古籍中,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南部地区的众多部族常统称为“越”,实际这些“越”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南方众多部族的统称,所以又称为“百越”。百越大体分为东越(又称东瓯或瓯越)、闽越、南越、骆越和西瓯等几个部分。东越在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以温州一带为中心。闽越的势力以今福建的福州为中心,南越分布在今广东的南部、北部和西部地区,西瓯活动于今广东的西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骆越则在今广西百色和河池一带。
铜鼓是百越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器物,鼓身装饰反映当时人们战斗、狩猎、祭祀和生活的场景,图案生动传神。有文献记载:有鼓一二都可称王。在田野考古中发现,广西地区的骆越、西瓯一些古国部族实际上就是通过铜鼓来反映身份地位的。
铜鼓是一种祭器,也是一种打击乐器,百越人经常用铜鼓与铜钟合奏。曾有专家做过测音的试验,铜鼓和铜钟组合在一起可以奏出动听的二声部乐曲,直至今天人们仍然用铜鼓演奏。
在古代,百越人在打仗时使用铜鼓以鼓舞士气。在秦汉时期,急促的铜鼓声在岭南大地频频响起,《史记》等文献也因此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篇章。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岭南,兵发岭南,与当地的邦国部族发生激战。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臣史祿修通灵渠,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得以贯通,从此中原文明在岭南地区广为传播。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征战百越,在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攻势下,百越各邦国部族纷纷归附,全部归入汉朝版图,百越的历史由此落幕。随后汉王朝全力开发西南地区,在各地置官设治、修筑驿道、开通商路,这条商路发展为后人熟知的西南丝绸之路,繁荣了百越地区。
百越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涉及的地域也非常广大。通过铜鼓等青铜器只是看到百越文化的冰山一角,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百越文明的灿烂。百越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百越文明却没有因此消失,一件件青铜器穿越时空,展示着百越文化昔日的繁荣。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体积更大、品相更好的、同为北流河流域的容县出土的冷水冲型铜鼓作为百越文化标志物展出。
铜鼓,让千年后的人们似乎看到了百越先人的乐声舞影,看到古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号角铮鸣,也看到百越文化的流光溢彩和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周羽兵,广西藤县人。广西直属机关文联文学协会会员,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中国公路》《广西日报》《广西交通》《梧州日报》《西江月》《贺州日报》等报刊发表。曾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获得藤县政府文艺奖、藤县金茂文艺奖。代表作有散文《秋韵?养路人?大路和小站》《那一抹绿的邀约》《等闲识得桂江水》和小小说《远方在望》《杨三酿酒》《喝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