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滋味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匮乏年代,在我的家乡,匀出几分田种糯稻,是村民对自己及家人辛勤劳作一年的犒劳和奖赏。
  糯稻分早晚稻。每年农历六月、十月,糯稻成熟,收割、脱粒、晒干、碾制成米,贮藏起来,冬令节气,又或是农闲时候,就可以制作各种风味小吃了。

做饭团


  饭团只在重阳节前后上坟扫墓的时候做。要提前一晚将糯米浸泡好,次日一早,搁大镬头里蒸熟了,就开始搓饭团。搓饭团要趁热,备一只清油(花生油)盏,搓一个,蘸一点油花在手心,为的是防糯米黏手。讲究一些的人家,搓好了还要在饭团上点上“红痣”。搓好的饭团排列在簸箕里,圆润白胖,一团和气。
  带我们去上坟的通常是叔叔。他一头挑着香烛纸钱酒馔,一头挑着饭团,走在前头领着我们翻山越岭。累了饿了,就在坟地边上拿饭团来充饥。此时日已过午,山岭芒花白茫茫,四野空寂寂,叔叔自始至终沉默不语,伴随着染了日晒山野气的饭团滋味,是烙印在童年记忆中的黑白默片。

包粽子


  端午节暑气渐盛,“龙舟水”肆虐,家家户户门前挂起能辟邪祛瘟的艾草和芭茅叶,做能解暑湿的灰水粽。灰水的灰有讲究,用黄豆荚子烧的灰最好。用的时候,以清水泡开,待静置过滤后把灰水倒出来与糯米一起浸泡。煮熟的灰水粽呈金黄色,特别软糯,能防馊,暑天放三五日也没问题。吃时蘸蜂蜜水,甜蜜又芳香。
  冬至做的是米粽。做米粽比灰水粽麻烦一些,要浸泡糯米,还要准备馅料。我家做的米粽以红豆腩肉馅为主。红豆事先煲至烂熟,放油盐爆炒,锅铲再压至糜烂,五花腩肉切成长条,加炒香的小茴香和生抽、烧酒腌制一夜。阿婆和母亲只负责包粽子,烧火煲煮就交给我们了。煲粽子用的是耐烧的松柴,旺旺地烧了两灶,水就开始翻滚了,发出悦耳的噗噗声。此时灶中唯留一根大木柴,与炭火慢慢地煨着,将燃尽时再加柴。母亲每隔半小时左右来给粽子翻一次身,如此反复,总要半天的功夫。粽子渐熟,香气慢慢散发出来。记忆中的冬至总是霜天,户外日色清寒凛冽,唯家中厨房热气香气弥漫,驱尽寒气。
  过年做红豆粽子,也做红薯粽子。用红薯做粽子,是我阿婆的独创。红薯是冬月采挖的,放廊下让日色霜风软化了,淀粉转化为糖,去皮,大的整条,小的三两条排列包裹在糯米中,上锅久久熬煮。出锅的红薯烂熟如泥,糖分渗入糯米中,染成好看的绿茶色。阿婆爱吃,说“像熟透的芭蕉一样柔软香甜”,兄弟姐妹也说好吃。

搓汤圆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做汤圆。除夕中午就要把糯米泡好,拿到村里唯一的石磨房排队研磨。和水一起磨的糯米变成洁白的米浆,装入致密的布袋,搭在木桶提手上,慢慢沥干水分。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可以搓汤圆了。湯圆是一家人团团围在大铁锅前一起搓的,不放馅心,搓成圆的、方的、大的、小的,投进翻滚着糖水的锅里,不一会儿,汤圆发胖,浮上糖水面,就熟了。父亲胃不好,母亲总要另外磨一点儿粘米粉单做给他吃。我们嫌糯米汤圆黏牙,也要试试粘米汤圆。粘米汤圆口感粗糙、硌牙,果然比不上糯米汤圆的软糯香滑。阿婆斥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嘻哈笑着,不明所以。

打米饼


  米饼只在春节时打,但准备工作要从小年开始。首先是炒米,米以上好的粘米为主,糯米为辅,拌匀了用清水洗过,分次小火炒香。炒过的米硬,火气又盛,要摊在簸箕上,置于老房子的泥地上“打”几天“地气”,然后准备馅料。馅料有肥猪肉、鸡脂肪,切薄片以糖腌制入味,以鸡脂肪做的最为好吃。还要准备砂糖。那时似乎没有赤砂糖,白糖又不及黄糖香。要用刀把黄糖片刨成碎末,然后还要熬煮糖水,黄糖片加少量水,小火熬煮成糖浆。一切准备就绪,年初一吃过汤圆后,就可以打饼了。先是揉米粉。打过地气的炒米粉倒入糖浆,反复揉搓至柔软,然后成形。阿婆拿出刻有福禄寿字样的饼印,铺上一层米粉,压实,放一层黄糖花生馅,再放几片糖腌肉片,最后铺上一层米粉,用力压实,以刀铲去高于饼印平面的米粉,移到事先准备好的筛箕,把饼印翻转过来,用刀柄轻轻一敲,三只带有花纹和字样的米饼就稳稳当当地落在筛箕上了。不一会儿,筛箕就摆满了米饼。那边母亲已烧旺了灶火,把一筛箕的米饼搁上铁镬,隔水蒸二十分钟左右,揭锅,香气四溢。这时的米饼濡了水蒸气,出锅后还要晾上一晾才算大功告成。这耗时耗力的米饼,我有二十多年没吃了,至今仍记得它的滋味:表皮酥香,夹心甜糯。

做艾糍


  惊蛰日做艾糍。在我的家乡,艾糍的艾其实不是艾草,而是鼠麴草。鼠麴草腊月在稻田里萌发,经立春雨水滋润后长嫩芽,就可以掐来做糍粑了,尤以惊蛰日采摘的最好。村里老人说,这一天采摘的“艾”,吃了可以“撩(祛)老鼠毛”。我学医后才想到,这大概是防鼠疫的意思。鼠麴草有镇咳、祛痰、治气喘之功效,倒也不是毫无根据。鼠麴草采回来,捣碎捶烂,与糯米粉拌揉,包以花生红糖馅,或煎或蒸,口感柔韧绵密,有特殊的草香味。
  “惊蛰冇浸种,大暑禾未熟”。吃完惊蛰艾糍,一年的春耕也开始了。人们挽起裤脚,走下田垌,播下稻种,当然也不忘播下糯稻种。
  如此,从惊蛰到春节,从春节到惊蛰,乡村人家的岁岁年年,是可以由糯米串联起来的,便也如糯米的特性一样,柔韧绵软、温补滋养、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梁先,女,广西岑溪市人,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西江月》《梧州日报》《贺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百余篇。
其他文献
与徐霞客有着不解之缘的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大明山东麓,是一个以壮族人口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秦时为桂林郡地,唐武德四年(621年)始设上林县,县名来源于县治附近有洞口名为“上林”(壮语“有泉水流出的洞口”之意)。上林集天地之灵气、汇山水之精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沉淀悠久深厚。其中“广西庐山”大明山、“水上桂林”大龙湖、让大旅行家徐霞客流连忘返的三里洋渡,以及堪称壮民族文化瑰宝的唐城唐碑遗址和“岭
期刊
隆林各族自治县有个自然风景区叫野猪岭,位于德峨镇德峨村大水井屯,距县城32千米。野猪岭海拔1818米,极为险峻,形如一支如来神笔,高高耸立在大水井屯苗寨的寨门右边。当地人一直把它视为神山,不允许村民上山滥伐林木,这也许是野猪岭原始植被得以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也或许是有这样一座文笔峰的护佑,大水井屯苗寨出了作家杨文升、苗家音乐才子敖威等一批人才。我最初向往野猪岭,源于拜读杨文升老师的《长满苞谷的山寨
期刊
榄角,曾经是物质贫乏时人们用来下饭的好菜。如今,榄角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2016年,苍梧榄角制作技艺被列入梧州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一道寄托乡愁的美食。  榄角是一种健康食品,源自黑榄树的果实。黑榄树又叫乌榄树,属橄榄科,常绿乔木,其树冠宽大,枝干粗壮,树形优美,可做绿化树种。黑榄树寿命长,适应性强,适宜在丘陵山地、路旁、河边种植,粗生易管。黑榄树每年春季开花,挂果之初为青绿色,到秋天
期刊
桂北元宝山下散居着大大小小的苗族村寨,寨子里的苗家人喜欢住在干爽别致的吊脚楼里,这些吊脚楼或掩隐在云山雾罩的山岭上,或依偎在如诗似画的小河旁。吊脚楼保留着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建造的干栏式房屋的建筑风格,干爽防潮。吊脚楼不用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栅接合,那圆木柱上精致的宝葫芦,飞檐上的凤舞,雕窗木廊,竹栏楼榭——无不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还有吊脚楼旁边那悄然而立的竹晒篮,同样精巧别致,
期刊
对于季节的变化,人们通常是以气温来判断的。可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里,每一个季节都应该可以用一种基本色调来表达。哪怕这种基本色调只是一个色系里的一种色差,它也理应有一个足以成为一年中各季节的标志性的色差级。如果这种色差级不明显,甚至就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感觉不到这种色差,那么,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缺憾。  南宁就是个缺乏明显的季节性色差级的城市。在这里,一年四季
期刊
年少时,我曾一度很厌倦我的故乡。  在桂东南第一峰——大容山的余脉泥窝里,丘陵犹如肥硕的蘑菇,山岭夹着河蚌唇肉似的梯田,生长原生稻谷,活水汩汩的田头有黄鳝、泥鳅、菩萨鱼、塘角鱼、天星鱼,也有凶狠的吸血蚂蟥,有时还会碰见扭摆腰肢爬行的蛇或盲目逃窜的野鼠。灌木凤尾竹丛生,垦出一点耕地,种花生、包粟、木薯、蕃豆,人吃或喂养鸡鸭鹅猪,调味日子。最令人觉得乏味的是连绵的山岭、葱郁的林木,把天地“罩”了起来,
期刊
广西合浦县公馆镇是一个纯客家人乡镇,耕读传家的公馆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打造了三张富有客家风情的美食名片——粽子、扣肉和大月饼。  大廉山包裹下的公馆镇,山环水绕,村庄俨然,炊烟袅袅,娴静恬淡,一派田园风光。在我的家乡,更是围屋瓦房,四合小院;屋前种菜,自耕自食;屋后种树,花果飘香;山头吐月,虫声四起;月光对酌,微醺而返;清闲无事,坐卧随心;向晚庭院,闲话长短。那样的日子,淳朴自然,宁静谐美
期刊
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尤以樟、榕、龙眼树居多。有的矗立在城区的大街小院,有的散落在乡村郊野,它们大多常年葱绿,极具亚热带特色,是这座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生态名片。  “历经多少沧桑事,依旧悠擎头顶天”。古树经风历雨,见证这座城市的变迁。  北海老城区古香樟多,且多与古迹名胜相伴。自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开放为通商口岸,英、法、德、意等国均在旧城区设立过领事馆、教会、医院等一系列机
期刊
端阳粑叶吐芬芳,三角米粽味道香;  家家门前挂艾草,防虫毒害保安康。  端午米粽味道香,送给阿哥来品尝;  米粽是妹亲手做,吃了防病身健康。  端午艾叶做粽粑,药食同用利万家;  壮乡家家包粽子,所有野菜不如它。  防止邪毒端午节,端午艾草能驱邪;  门挂艾草能杀菌,能防害虫和毒蛇。  端午百草是药材,当天草药摆满街;  各取所需选一把,煮水沐浴防病灾。  百草药材摆满街,药农赶集把摊开;  黄精
期刊
烟雨朦胧的清明时节,我再次回到娘家。  家乡的一塘一隅、一草一木都笼罩在一望无涯、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山峰,屋宇,缥缈而绮丽,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然而家已不再是那个家,无人守候,无人开门迎接,无人回应我的呼唤;无人起灶,无人升起炊烟,无人蒸五彩的糯饭!家里没了往日的生机,格外冷清,只因母亲已不在这里!她住到地下的另外一个“家”了。  思绪涌起,母亲的笑颜又翻涌在我的脑海……筑宅守家的母亲  母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