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绘画主义流派在摄影艺术中,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讲。
广义上,该流派以绘画造型原则和美学追求规范自已创作的摄影艺术流派。狭义上,专指产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1857年达到顶峰,80年代已接近尾声,结束在1886年。它以当代拉斐尔前派为榜样,追求维多利亚艺术风格的摄影艺术流派,它被称作“高艺术”(HIGH ART)。是这一时期摄影艺术的主流。
这一摄影流派其创作题材大多是宗教教义或文艺作品,创作方法是主题先行,先画草图,请人扮演拍摄,再经暗房加工而成。故作品结构严谨,布局考究。特点是作品极富情节性、叙事性和寓意性。该摄影流派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如前所述,摄影一进入人类的社会生活,它以其能够“复写和留存” 现实景象的能力风靡社会,而它能不能以其“摹象传情” 的能力进入造型艺术的殿堂尚待人们开发和探求。
1847年,一幅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T .库蒂尔(T .GOUTURE)拍摄的题为《古罗马的没落》剧照,以其宏伟的场面和浓郁的文艺复兴时代艺术风格,被艺术史家誉之为维多利亚艺术风尚。使摄影家认识到摄影在“艺术领域” 里一定也会大有作为,其造型潜能和空间很大,从而开始体察到摄影的另一种特性 —— 造型性,启示和激发他们对这方面的探索热情。例如这一时期中著名女摄影家J·M·卡梅隆夫人(J·M·CAMERON)就明确表示要“坚决地跟着拉斐尔前派走” ,积极参与发起和组织成立名垂摄影史的“拉斐尔前派小组”的绘画主义摄影组织。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八年后的1855年,摄影家O·G·雷兰德(O·G·REJLANDER)摹仿T·库蒂尔拍摄剧照的方法 —— 摆布导演地拍摄出具有情节性的被评论家誉为“摄影艺术发轫时期的佳作” 和“用摄影来绘画”,代表作是《玩耍》;另一位绘画主义摄影家W·L·布拉斯(W·L·PRICE)的《唐吉珂德在他的书房中》亦相继问世。
同时期,1852年英国摄影家R .贝亚德(R·BEJADER)发明的“拼接合成法” 和1855年法国摄影家H·斯芬格尔(H·SFINGUER)发明的“修描照片” 等摄制工艺的普及与推广,无疑为“用摄影来绘画”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与空间。于是1856年, P·H·罗宾森(P·H·ROBINSON)创作出有“维多利亚艺术风格” 之誉的《黎明与落日》;第二年——1857年O·G·雷兰德就用了30张火棉胶底片,依照事先设计好的草图,花了六个星期,精心地在一幅400×800mm的蛋白相纸上摄制出绘画主义摄影流派的峰巅与扛鼎之作——《两条生活道路》,并在是年曼彻斯特举办的“艺术珍品展览会” 上展出,震动了当时的艺术界,将该摄影艺术流派推向了顶峰。
“高艺术” 所以于世纪末走完自已的艺术道路,原因在于它囿于成规,奉“拉斐尔前派”为圭臬, 不愿越雷池半步,脱离现实生活,从圣经、诗歌、历史中找题材,可谓“食古不化” 。为此,1886年前后,在P·H·爱默生的“批评” 声中落幕。
这一摄影艺术流派的著名摄影家有∶W ·L·布拉斯、J·M·卡梅隆夫人、F·H·戴(F·H ·DAY)、纳达尔(NADAR)、J·迈耶尔(J·MANYER)、H·P·罗宾森、O·G 雷兰德等人。摄影名作有:1856年的《黎明和落日》,《黑夜降临,无家可归》,1858年的《弥留》,1861年的《萨略特的女士》,1870年的《天使》,《佚题》,《高艺术》,1872年的《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1874年的《亚瑟王之死》,1880年左右的《上帝保佑爸爸平安回家》,1887年的《卡洛琳》等。
现在再来谈谈广义概念的“绘画主义”摄影艺术流派,即平常我们讲的“画意派” 摄影。
该流派虽然也尊重绘画的造型规则和审美取向,刻意追求摄影作品“有意味的形式” ,重视摄影作品“情” 的表达和“美” 的造型,但这一流派的摄影家却始终注意发挥摄影纪实这一本体特性潜能的挖掘和发挥,运用“选择” 这种造型手段进行“创造”。 拍摄时依靠自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晴,在现实环境中寻找题材。从事“画意派” 摄影的摄影艺术家讲究的是感受、发现与领悟。
早在1850年,D·O·希尔和R·阿丹森(R·ADAMMSON)就拍摄过一幅被评论家誉之具有典型的“十七世纪荷兰绘画风格” 的人像作品《玛丽露丝纹》。如果我们翻阅一下这个时期的作品,你会发现,一些“绘画主义” 中间摄影家也时有所作。可惜的是,这种创作方法被湮没于“高艺术” 的创作浪潮之中。
直到1886年,P ·H·爱默生发表了《摄影,一门富于画意的艺术》的讲话,和一本他自己拍自现实中的画册《诺福克开阔地生活和风景》的出版,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反思与重视。1889年,他又写了一本振聋发聩的著作《自然主义摄影》,鼓吹新的摄影理念,将摄影从“高艺术” 这条死胡同引了出来。
在下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新的社会思潮和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以渐进的方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产生新的摄影艺术流派,摄影艺术面貌为之一新。
广义上,该流派以绘画造型原则和美学追求规范自已创作的摄影艺术流派。狭义上,专指产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1857年达到顶峰,80年代已接近尾声,结束在1886年。它以当代拉斐尔前派为榜样,追求维多利亚艺术风格的摄影艺术流派,它被称作“高艺术”(HIGH ART)。是这一时期摄影艺术的主流。
这一摄影流派其创作题材大多是宗教教义或文艺作品,创作方法是主题先行,先画草图,请人扮演拍摄,再经暗房加工而成。故作品结构严谨,布局考究。特点是作品极富情节性、叙事性和寓意性。该摄影流派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如前所述,摄影一进入人类的社会生活,它以其能够“复写和留存” 现实景象的能力风靡社会,而它能不能以其“摹象传情” 的能力进入造型艺术的殿堂尚待人们开发和探求。
1847年,一幅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T .库蒂尔(T .GOUTURE)拍摄的题为《古罗马的没落》剧照,以其宏伟的场面和浓郁的文艺复兴时代艺术风格,被艺术史家誉之为维多利亚艺术风尚。使摄影家认识到摄影在“艺术领域” 里一定也会大有作为,其造型潜能和空间很大,从而开始体察到摄影的另一种特性 —— 造型性,启示和激发他们对这方面的探索热情。例如这一时期中著名女摄影家J·M·卡梅隆夫人(J·M·CAMERON)就明确表示要“坚决地跟着拉斐尔前派走” ,积极参与发起和组织成立名垂摄影史的“拉斐尔前派小组”的绘画主义摄影组织。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八年后的1855年,摄影家O·G·雷兰德(O·G·REJLANDER)摹仿T·库蒂尔拍摄剧照的方法 —— 摆布导演地拍摄出具有情节性的被评论家誉为“摄影艺术发轫时期的佳作” 和“用摄影来绘画”,代表作是《玩耍》;另一位绘画主义摄影家W·L·布拉斯(W·L·PRICE)的《唐吉珂德在他的书房中》亦相继问世。
同时期,1852年英国摄影家R .贝亚德(R·BEJADER)发明的“拼接合成法” 和1855年法国摄影家H·斯芬格尔(H·SFINGUER)发明的“修描照片” 等摄制工艺的普及与推广,无疑为“用摄影来绘画”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与空间。于是1856年, P·H·罗宾森(P·H·ROBINSON)创作出有“维多利亚艺术风格” 之誉的《黎明与落日》;第二年——1857年O·G·雷兰德就用了30张火棉胶底片,依照事先设计好的草图,花了六个星期,精心地在一幅400×800mm的蛋白相纸上摄制出绘画主义摄影流派的峰巅与扛鼎之作——《两条生活道路》,并在是年曼彻斯特举办的“艺术珍品展览会” 上展出,震动了当时的艺术界,将该摄影艺术流派推向了顶峰。
“高艺术” 所以于世纪末走完自已的艺术道路,原因在于它囿于成规,奉“拉斐尔前派”为圭臬, 不愿越雷池半步,脱离现实生活,从圣经、诗歌、历史中找题材,可谓“食古不化” 。为此,1886年前后,在P·H·爱默生的“批评” 声中落幕。
这一摄影艺术流派的著名摄影家有∶W ·L·布拉斯、J·M·卡梅隆夫人、F·H·戴(F·H ·DAY)、纳达尔(NADAR)、J·迈耶尔(J·MANYER)、H·P·罗宾森、O·G 雷兰德等人。摄影名作有:1856年的《黎明和落日》,《黑夜降临,无家可归》,1858年的《弥留》,1861年的《萨略特的女士》,1870年的《天使》,《佚题》,《高艺术》,1872年的《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1874年的《亚瑟王之死》,1880年左右的《上帝保佑爸爸平安回家》,1887年的《卡洛琳》等。
现在再来谈谈广义概念的“绘画主义”摄影艺术流派,即平常我们讲的“画意派” 摄影。
该流派虽然也尊重绘画的造型规则和审美取向,刻意追求摄影作品“有意味的形式” ,重视摄影作品“情” 的表达和“美” 的造型,但这一流派的摄影家却始终注意发挥摄影纪实这一本体特性潜能的挖掘和发挥,运用“选择” 这种造型手段进行“创造”。 拍摄时依靠自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晴,在现实环境中寻找题材。从事“画意派” 摄影的摄影艺术家讲究的是感受、发现与领悟。
早在1850年,D·O·希尔和R·阿丹森(R·ADAMMSON)就拍摄过一幅被评论家誉之具有典型的“十七世纪荷兰绘画风格” 的人像作品《玛丽露丝纹》。如果我们翻阅一下这个时期的作品,你会发现,一些“绘画主义” 中间摄影家也时有所作。可惜的是,这种创作方法被湮没于“高艺术” 的创作浪潮之中。
直到1886年,P ·H·爱默生发表了《摄影,一门富于画意的艺术》的讲话,和一本他自己拍自现实中的画册《诺福克开阔地生活和风景》的出版,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反思与重视。1889年,他又写了一本振聋发聩的著作《自然主义摄影》,鼓吹新的摄影理念,将摄影从“高艺术” 这条死胡同引了出来。
在下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新的社会思潮和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以渐进的方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产生新的摄影艺术流派,摄影艺术面貌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