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将书剑许明时:试析李白诗歌的时间意识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白的诗歌中体现着他对时间的态度和意识,一方面,咏史之作蕴含了他对历史的清醒认识,也书写着对现实的冷静观察,另一方面,李白对当前个人生命状态思考的诗歌,在对“永恒”的追求中通过似真似幻的方式传达出对于自由、理想的向往。他对历史的理解与认识往往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因此并未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对于现实生命状态的把握带有强烈的“惜时”特点,即便风格潇洒隐逸的诗作,实际上也是对现實苦闷的一种有意识的调和。从根本上来看,李白诗歌中传达出的时间态度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始终立足于诗人与国家一体的命运。
  关键词:李白;诗歌;时间意识
  作者简介:吴姗珊(1997-),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北京大学2015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3
  时间包括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人类的时间观念主要来源于“观察到的自然运动(含天体运动)和人文运动(含历史进程)的有序性,来源于此等有序运动的节律性或律动性。”“可观察感知的物象世界的有序性运动及其周而复始、循环渐进的节律或律动,是人类形成时间观念的真正源泉。”李白的诗歌中体现着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和观念,
  一、“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李白咏史诗中的现实关照
  咏史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从班固“不加藻饰”、直言其事的《咏史》开始,发展到左思、庾信等人的咏史之作,诗人们开始在叙述历史时加入自己对兴亡得失的感慨和评论,通过借古讽今的方法,隐晦表达对现实政治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抱负,李白的咏史诗就比较鲜明地体现了这一发展特点。
  李白的咏史诗中一部分是对历史事件做出的评论,如《古风》五十一和五十三,分别写比干死谏、屈原投水、战国纷乱、田氏代齐等事件,在对史实的陈述中鲜明表达了自己对奸臣乱党的憎恶,言有尽但诗意无穷,实际上是对当时朝廷内某些乱象的批评,最后落脚点在于对现实政治状况的不满与抨击。除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的诗作以外,李白还善于通过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点评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人格,经常引出诸葛亮、谢安和鲁仲连等形象,以对他们的欣赏、惋惜来委婉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
  以对英雄人物功绩和德行的欣赏为例,李白有诗《读诸葛武侯传书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前半部分不惜笔墨,描写诸葛亮作为不世出的“卧龙”在汉末群雄争霸的特殊时期“壮志吞咸京”的博大胸襟和慷慨壮志,最后直言“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将诗句中的政治热情从英雄人物落到自身。这首诗中描写武侯功绩的诗句气势惊人,颇有吞吐四海、胸怀天下之势,但转到抒发自己胸臆的部分就稍显气弱,这与诗人自己仕途不顺的经历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诗作里,李白往往直言自己的政治抱负,用“拯物情”来定位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不再用一般干谒诗里经常采用的“沐圣恩”作为理由解释自己必须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原因,这是诗人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须的内在动力。
  在众多内容丰富、用典广博的咏史诗中,李白实际上传达出了自己对待“历史”这一特殊时间概念的一般态度:征引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书写现在,这一写作方式中流露出诗人强烈的现实关照。李白的咏史诗从不单纯地评论历史事件,而是要将落脚点放在现实政治中去,古今交融、以古写今,他对于历史人物的描写也往往选用符合自身政治抱负的形象,作为抒发胸臆的感情切口,如《梁园吟》中提到的谢安,“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正是诗人自己所极力追求的“功成身退”式的理想化人物。
  李白在青年时期“去蜀辞乡”,远离父母亲人,后来辗转到达都城长安希望入仕,满怀政治抱负和热情,这一身份与苏秦、张仪等先秦纵横家存在相似之处,都是以自身才华作为政治敲门砖,希望通过得到君主的赏识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官职和地位,李白“性倜傥,好纵横之术”,思想中的任侠情结也是对纵横家们言辞游说之术的继承与改造,诗作中“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等引先贤用以自况的例子,也表明了他对这一身份相似性的认同。
  李白所追求的最理想政治家形象是谢安、商山四皓式的人物,他们首先都有过杰出的政治成就,突出表现为曾经以解救者的形象解决君主的政治困境,其次都在实现自身价值以后选择回到山林之中,“高卧东山”隐居不出,李白虽然一生向往隐逸山林,但他的终极目标绝不是单纯的“隐”和“清净”,而是“功成身退”式的隐居,如果不能做到功成名就、实现自身价值,就无法真正甘心回到山林中去。因而李白咏史诗中所称颂的“隐者”其实都是隐居的“英雄人物”,他在书写对历史评价的过程中实际上把选择题材的眼光放在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最终呈现出的诸葛亮、谢安等形象都是诗人自身理想人格的体现。李白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一生之中有相当漫长的时间都在各地奔波求仕,直到晚年也依然想要为国效力,一心谋求职位。相比青年时期,李白在经历了更多的政治挫折之后,咏史诗的数量越写越多,一方面是由于对社会现实的见解更加深入,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先贤的经历勉励自己,决不放弃“功成还林”的人生理想。
  历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时间概念,李白在大量咏史诗中所体现的时间态度是比较特殊的,他追忆历史的著名事件,却并不像史学家一样具有相对客观、冷静的评论立场,他评论历史的英雄人物,完全站在自己政治追求的立场上对这一题材的书写加以选择;李白在面对漫长历史的时候不像陈子昂一样能感受到“天地悠悠”式的时空绵延感,他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历史观,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进行勾连的唯一纽带就是自身表达政治抱负、思想情感的需要,所形成的对待过去时间的看法就不免碎片化。
  在真正实现“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钩”之前,李白始终接受着历史对自身的勉励,这实际上也为经受现实挤压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寻求内心清静的途径,他所写的历史实际上是眼见的现实,因此李白一方面肩负着实现自我价值的使命,一方面又承担着历史的责任,永远要追随诸葛亮、谢安等人的身影,直到最后达到“功成身退”,才能为他心中的隐逸提供条件。   李白对历史的态度其实始终是从现实出发的,他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的历史观,却一直在对历史的认知中为自己提供现实生活的精神慰藉,也就因此承担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责任。
  二、“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李白诗歌中紧迫的惜时意识
  盛唐气象慷慨达观、刚健豁达,一方面为李白诗中的潇洒俊逸、爽朗不羁提供了生长沃土,一方面又因其催人奋进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使诗人的思想和创作都体现出紧迫的惜时态度,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时间和生命的珍惜。
  李白诗歌中的惜时特点,首先表现为一些意象的使用,如月、流水、白发、镜、美人等。中国诗人使用“月的永恒”来对照人类自身生命、时光的易逝,并不是从李白才开始,但李白对这一意象的运用已经强烈地带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如著名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虽然在思考方式上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极为相似,但落脚点却放在了末句的“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为如何捕捉永恒的月亮提出了自己的回答:金樽盛之,在茫然无尽的时间流逝中豁达地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方式,体现出慷慨达观的盛唐气象。在《秋思》这一被普遍书写的主题中,李白的展开方式也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他并不直接从秋日的凋零说起,而是以“春阳如昨日”起笔,先写旧春之繁茂,为秋日的萧瑟张本,然而春日虽然繁茂,依旧是昨日之春,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光不可重来的叹息意味,“飒尔”流逝的秋天无法再来,人的时光也一去不返,通过春秋对比,更加显示出春日的珍贵。李白虽然描写秋日之悲,但是他始终没有将自己放在真正的“秋天”里,他为自己找到的存在状态永远是“当荣君不来”(《可叹东篱菊》):没有真正迟暮,但已经因为缺少君王的恩泽而心急如焚。直到人生的晚年,李白仍然怀有积极入仕的心态,他的一生实际上都处在对“秋日”降临的抵抗之中,始终以待价而沽的姿态等待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治生涯的春天。
  李白对现实时间的把握始终带有紧迫感,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干谒诗和感遇诗中。《秦女卷衣》将自己对君主的情感用宫人对皇帝的向往、爱慕诠释出来,温顺恭贞的女儿情态实际上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忠君心迹,而《孤兰生幽园》则是典型的感遇之作,“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暗示着诗人虽然身处盛世却无人赏识的抑郁之情,诸如美人、孤兰的意象,先天带有短暂易逝的特征,与李白迫切希望受到重用、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担忧永远不得其门而入的心理状态不谋而合。
  李白在看待现实生活时表现出紧迫的惜时态度,这与他无法割舍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有关,时间流逝、功业无成的冰冷现实也促进了他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对自身才华的强大自信和不屈斗志使他不肯向庸碌的环境低头,与外界之间始终保持着精神世界的独特与自立。李白的政治楷模是谢安、诸葛亮、商山四皓式的人物,共同点是都带有某些“帝师”的特点,他对政治的追求和热情实际上不是渴望权力,而是迫切希望能以政治家的身份,通过报效国家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终极理想,因此他在对当下自身生命态度的认识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意识:一方面,他对自身能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如早年在《嘉禾隐丰草》这一感兴诗中点明的一样,他始终相信自己是“嘉禾”,只待农人一双慧眼就可以从杂草中得到解脱,将自己的处境看作是“摧残槛中虎,羁绁?上鹰”(《赠新平少年》),这种对自身才华的深信不疑也正激励着他不断进取,早日实现远大抱负;另一方面,在现实挫折与强大自信的挤压和冲突中,李白身上高扬的精神和不驯的个性一再受挫,由此也造成了他身上的怀才不遇气质,但这种怀才不遇并不是完全失意灰心的,即便在独坐昏馆、走投无路的时刻,李白纵然写出“此人已成灰”的诗句,也依然要以“功成拂衣去”的美好期望收尾,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
  三、“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李白时间观念的儒道之辩
  《别匡山》一诗被《四川通志》记载为李白的“出山诗”,表明了二十四岁的青年李白在离开家乡前后的心理状态。
  诗的后两联写道:“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其中“失鹤池”极有意味:虽然山中景物清幽寂静,但是池中之鹤依然无法在此停留,就如同李白自己注定无法隐逸山林,必然离开闲适清净的家乡,到政治中心寻求入仕的法门,从江湖到庙堂,李白本人就如同池中之鹤,因为怀揣着济世报国、辅佐君王的远大抱负,必定无心做一个真正的隐者,而“书剑许明时”不仅说明了他对自身实力的确信,更体现出对时代的信任,认定一番大事业就在眼前,所以青年李白最终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别匡山》一诗所体现的是青年李白的思想状态,在他的情感之中,显然已经带有一定的道家思想,对于隐逸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追求,但是这种对于潇洒避世的渴望依旧被压倒在对于报效国家、跻身庙堂的热情之下。及至诗人正式加入道籍成为一名道士,依然一方面用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勉励自己不断奋发,一方面用齐死生、同万物的道家观点调和现实挫折带来的苦闷之情,“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的思想显然已经是儒道调和之后的结果。
  李白的诗歌中另外具有一种平衡虚幻与现实的思考,诗人用对“永恒”的描写表达对精神自由和生命本真的追求,体现出的正是道家对现实痛苦的超脱意识。李白在《赠裴十四》中写道:“徘徊六合无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在《赠僧行融》中写道:“大海乘虚舟,随波任安流”,两首赠诗名为赠人,实际上都是张扬自己心志之作,将浮云的飘逸潇洒和大海的壮阔无边纳入胸中,表现出无拘无束、任性自然的生命姿态,既模糊了空间束缚,也一定程度上消解、缓和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焦虑不安,这种充盈、自由的时空想象实际上打通了诗人对现实和虚幻的认识与把握,为缓解政治生活的苦闷和挫折提供了途径,归根结底还是立足于对现实忧虑的排遣。其他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类笔触奇幻、想象奇特的诗作,更是体现了诗人潇洒不羁、豁达充盈的精神状态,在对广袤自然的认识中包含着对自身生命状态的思考。
  李白虽然晚年加入道籍,一生以“谪仙人”自居,诗风也带有强烈的潇洒飘逸 、清新自然之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道家的审美追求,但在他的思想内部始终是儒家“济世救国”、为帝王师的思想占上风,终其一生都在为政治目标而努力,在这个层面上,李白对现实时间的态度虽然相对立体、飘逸,但依旧无法摆脱其调和现实苦闷的根源,道家思想在他心中虽然是生命本真,但始终要向儒家庙堂低头。
  总体而言,李白对历史的理解与认识往往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因此并未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对于现实生命状态的把握中带有强烈的“惜时”特点,即便风格潇洒隐逸的诗作,实际上也是对现实苦闷的一种有意识的调和,所描写的“永恒”是现实生活的无限延展。李白对时间的态度从不同的层面来讲,实际上都是从他的现实命运出发的,而由于诗人始终将“书剑许明时”作为自己活动的注脚,其命运就与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的命运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参考文献:
  [1]李白.李太白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
  [2]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林庚.诗人李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宜府办发[2016]5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和《省人民政府关
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三位作家为代表,以其公开发表的作品为切入点,结合人物生平、情感经历等因素研究现代女性作家的忧愁情绪,着眼于作家身处的历史时代环境并结合现在的研
摘 要:中日近现代写实主义文学比较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写实主义的基本概述,接着进行了中日现代写实主义文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  关键词:中国;日本;现代写实主义;文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中日近现代写实主义文学是文学创造的一种全新表现形式,其与西方的批判现实主义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虽然这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表达语言张力的同时,编织着一个又一个奇幻的景象,让人们流连其中,感受宛若平行世界的魔力。  小说最初的产生,是为了表现市民社会的生活趣味,不同于以展现语言魅力为目的的诗歌,不同于展现古老神迹和高雅趣味为目的的史诗,故事的主人公从神逐渐降到了人的地位;随着市民阶层地
期刊
摘 要:冯骥才的市井小说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故事性,它始终以一种奇特的艺术笔法展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小说最真实的一面。在冯骥才的小说中,我们能够读出市井小市民最平凡又悲剧的一面,这正是现实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态。可以说,冯骥才的市井小说具有较强的现实性,这与其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将对冯骥才市井小说中的叙事性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冯骥才;市井小说;叙事性;艺术性  作者简介:
摘 要: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这个特殊的朝代更迭时期,受魏晋时期玄学影响,他本人深谙老庄思想,仕途上的不顺也让他“随我”的选择归园田居。他个性自由,将玄学“委运任化”的哲学思想付诸在人生中。老庄哲学深刻地影响着陶渊明的处事态度、诗文创作。  关键词:玄学;老庄哲学;陶渊明;诗文  作者简介:张达(1990-),男,汉,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人,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三国演义》中,刘备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在人性上表现为非常复杂的人物。《三国志》中并没有突出刘备的“仁君”形象,而仅仅是作为一名英雄进行描写。《三国演义》中将刘备作为“仁君”,其中不乏政治层面的寄托。本论文针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展开研究。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
摘 要: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高似孙〈纬略〉校注》,其中注释颇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参以相关资料,从《高似孙〈纬略〉校注》中择出22处似欠妥之注释,敷衍成文,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高似孙;《纬略》;注释商榷  作者简介:熊伟(1978-),男,汉族,贵州纳雍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职于中国电信昆明市分公司,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史记》,其中在《刺客列传》中,以荆轲、聂政、豫让、曹沫和专诸为主要人物进行历史故事发展。司马迁从多角度的观点分析了刺客的忠诚信义,本文介绍了刺客的概念界定,以及刺客形象在《史记》中精神内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史记》中描写的刺客形象。  关键词:《史记》;刺客形象;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
摘 要:本文以朝代发展和更迭为线索,探讨了《古文观止》中的田园山水描写。从南北朝时期到唐、宋时期,列举了一些名家作品,由此展开分析。希望能为高中生提供参考,深化对《古文观止》中田园山水文章的理解。  关键词:《古文观止》;田园山水;描写手法  [中圖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田园山水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寄寓人生、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