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必需让每一个空间充满获得经验的机会,尽可能让环境具有自然和生命的气息。室内外通融,各种材料有序汇聚,引发幼儿做事。本文结合自己幼儿园周边的有利条件,努力挖掘、拓展多种本土资源,让其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激活课程创生力。
关键词:本土资源;课程;自然;生活;人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68-02
上世纪20年代,陈鹤琴基于“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派助手张宗麟对江浙一带的节日、气候、动植物、农事、风俗及儿童游戏等方面进行调查,并整理了一份“幼稚生生活历”(即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基于此,制定了课程计划。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我园也梳理了园内外的各种资源,形成多维的课程资源地图,以便开展各类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经验的发展。
1.拾自然之趣,寻觅生命之本真
理查德·洛夫说:“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对于孩子而言,自然世界蕴含着无穷的宝藏,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为孩子所喜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自然带来的美好和愉悦。我园地处江南水乡—太湖之滨,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从幼儿熟悉的本土环境中积极挖掘园内外资源,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进行课程内容的渗透。如我园教师与幼儿一起梳理园内植物树木与花卉的品种、数量,通过这些资源引入到活动,着实让活动更丰富、饱满。在活动《柚子的秘密》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探索、表现,一颗小小的柚子树便成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孩子们带来无穷乐趣和惊喜。在与柚子树的亲密接触后,孩子们通过讨论,明确自己想要探索的秘密:柚子树有分公的和母的?柚子树多少岁了?树上有多少柚子?柚子成熟要多久?柚子树的叶子和树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记录、实验、收集、品尝和探索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全面发展。
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游戏场地,孩子们无不喜爱源于自然的教学素材。我园将农村常见的“树”资源加以挖掘、利用,渗透到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我们利用园内小树林的自然环境生成了为期两周的主题区域活动“玩转快活林”。在这片快活林里有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设的音乐吧、草帽屋、陶泥地、玩沙池、绳索桥、探险路、小山坡……,有效地利用小树林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孩子们在这里所习得知识、所获得的经验,是在教室、课堂上远远无法比拟的。另外,室内我们还利用收集的树木资源在艺术区展示或精美或粗放的、充满童趣的艺术作品激发幼儿艺术联想、审美表达;在建构区利用木桩等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平衡等方面的练习;在科学区引导幼儿探究树的年轮、质地、纹理等,进而对树木生长的秘密产生兴趣;在木工坊让幼儿通过刨、锯、钉将木材加工成自己想要的物品......教师基于幼儿对自然界的已有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发幼儿喜欢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系列活动。
2.融人文之韵,绽放传承之本色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节日文化是幼儿园教育的无穷宝藏。虞永平教授曾指出:“幼儿园课程具有传递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功能。”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深入实践,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教育正不断跨越幼儿园的围墙,大自然、大社会都成为活教材。教师有效利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节日,比如,劳动节、三八节、重阳节等,与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进行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幼儿感受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端午节”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从中遴选能凸显端午节特色的元素,将龙舟、粽子、香囊等作为关键元素,结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以幼儿喜爱的、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在端午节活动中,大班组的教师寻找擅长包粽子的家长来担任家长助教,家长资源的介入不只是教孩子学会包粽子,而是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各样的粽子有不同的寓意:“枕头粽”因为小巧可爱又称为“美人粽”,“笔粽”象征“必中”,古代人考试之前都会吃一个笔粽;包粽子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粽子不需要棉线等任何辅助物,只用粽叶就可以包得严丝合缝不漏一粒米,这正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除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我园还将本地域特有的产业文化也纳入我们的课程。我镇盛产丝绸,每年的春秋之际,便是养蚕的季节。大班组利用家乡特色“蚕丝文化”生成了一系列的园本课程。根据五大领域目标与本班幼儿发展需求,年级组拟定出本主题目标,开展了语言活动“蚕丝从哪儿来”“好饿的蚕宝宝”,社会活动“参观蚕桑园”,健康活动“采桑叶”,科学活动“蚕宝宝的一生” “绿油油的桑园”,美术活动“茧子花”“茧子娃娃”等等。家长们也从家里带来蚕宝宝,与幼儿、老师共同饲养蚕宝宝。从幼虫开始一点一点进行喂养;然后是每天几次的喂桑叶;打扫残留桑叶及粪便;到最后为蚕宝宝做个家让其吐丝,结茧。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孩子们更加深刻了解了蚕宝宝由小小的卵变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后变成成虫(蛾子)的一生,体验了饲养蚕宝宝的快乐。我园还组织幼儿外出参观我镇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里面不仅有关于蚕的生长变化的图片、拉丝、抽丝等操作工具,还有茧子制作的各种工艺品等等。参观时,孩子们通过陈列室内一张张图片和工作人员的讲解,不仅知道了蚕的生长变化,还知道人们是如何将茧制成衣及制作各种艺术品。为了更进一步亲身体验,工作人员还带孩子们实际操作,进行抽丝剥茧的活动,感受从古至今的制作方法,孩子们不禁感叹现代工艺的伟大,萌发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回园后,大班组教师又围绕“蚕茧”开展了一系列区域活动,如美工区或是将茧子上色装饰编成挂饰,或是剪开做成蝴蝶、鲜花等作品,形成我园最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内容。
3.抓事件之细微,回归生活之本源
我园一直秉承“教育要回归生活”“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我们希望教师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把日常生活事件纳入课程。为了让教师有直接感受和体验,我们组织全园教研活动,让教师进一步审视一日生活,从课程视角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真实问题生成活动。比如,我园创设多个户外游戏场地,每天早上来园时,各班教师都会在晨检处插卡,然后组织班级到专区进行户外活动。但这些专区安排都是由老师制定的,孩子们不知每天轮到什么专区,以至于每天来园晚的幼儿找不到活动场地。通过教研,教师们意识到以往的做法都是成人视角,并未将孩子当成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未满足孩子的内在需要,“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快速找到班级的活动场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有着自身内在的逻辑,教师设计了“我的‘游乐场’”和“画地图找场地”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场地的标记和布局。在此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幼儿寻找便于自己记忆和辨认的标志物,并用自己的表征符号记录下来形成地图。后来孩子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插卡标记和地图,都能找到当天的活动场地。之后,还有些班级生成了“寻宝藏”“八幼探索记”等班本课程。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多是一些零碎、细微的事情,教师将幼儿生活中的事件视为课程资源,抓住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巧妙地解决了源于孩子生活的问题,教师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就是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之初,教师发现部分幼儿会关注有垃圾被丢到了垃圾桶的外面,并常常会来告诉老师。在解决孩子“小报告”的时候,教师带孩子讨论了“怎样处理好垃圾”这个问题。在讨论中教师发现,“乱丢垃圾”事件是个引入点,幼儿从这件事中又产生了很多兴趣点,教师借助幼儿对兴趣点的积极关注和探究,支持他们不断拓展活动范围和内容,逐步跟进支持,并联系本镇综合执法局的同志们开展了一次《垃圾分类进校园》的专题讲座,构建了班级微课程《环保小卫士》。本次活动的开展都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幼儿与教师通过对细微之处的关注,不断地丰富了班本课程资源的架构。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幼儿园要始终关注园所周边资源,以幼儿的现实关注为出发点,亲自然、亲生活、亲人文,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
关键词:本土资源;课程;自然;生活;人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68-02
上世纪20年代,陈鹤琴基于“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派助手张宗麟对江浙一带的节日、气候、动植物、农事、风俗及儿童游戏等方面进行调查,并整理了一份“幼稚生生活历”(即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基于此,制定了课程计划。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我园也梳理了园内外的各种资源,形成多维的课程资源地图,以便开展各类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经验的发展。
1.拾自然之趣,寻觅生命之本真
理查德·洛夫说:“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对于孩子而言,自然世界蕴含着无穷的宝藏,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为孩子所喜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自然带来的美好和愉悦。我园地处江南水乡—太湖之滨,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从幼儿熟悉的本土环境中积极挖掘园内外资源,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进行课程内容的渗透。如我园教师与幼儿一起梳理园内植物树木与花卉的品种、数量,通过这些资源引入到活动,着实让活动更丰富、饱满。在活动《柚子的秘密》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探索、表现,一颗小小的柚子树便成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孩子们带来无穷乐趣和惊喜。在与柚子树的亲密接触后,孩子们通过讨论,明确自己想要探索的秘密:柚子树有分公的和母的?柚子树多少岁了?树上有多少柚子?柚子成熟要多久?柚子树的叶子和树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记录、实验、收集、品尝和探索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全面发展。
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游戏场地,孩子们无不喜爱源于自然的教学素材。我园将农村常见的“树”资源加以挖掘、利用,渗透到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我们利用园内小树林的自然环境生成了为期两周的主题区域活动“玩转快活林”。在这片快活林里有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设的音乐吧、草帽屋、陶泥地、玩沙池、绳索桥、探险路、小山坡……,有效地利用小树林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孩子们在这里所习得知识、所获得的经验,是在教室、课堂上远远无法比拟的。另外,室内我们还利用收集的树木资源在艺术区展示或精美或粗放的、充满童趣的艺术作品激发幼儿艺术联想、审美表达;在建构区利用木桩等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平衡等方面的练习;在科学区引导幼儿探究树的年轮、质地、纹理等,进而对树木生长的秘密产生兴趣;在木工坊让幼儿通过刨、锯、钉将木材加工成自己想要的物品......教师基于幼儿对自然界的已有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发幼儿喜欢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系列活动。
2.融人文之韵,绽放传承之本色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节日文化是幼儿园教育的无穷宝藏。虞永平教授曾指出:“幼儿园课程具有传递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功能。”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深入实践,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教育正不断跨越幼儿园的围墙,大自然、大社会都成为活教材。教师有效利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节日,比如,劳动节、三八节、重阳节等,与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进行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幼儿感受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端午节”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从中遴选能凸显端午节特色的元素,将龙舟、粽子、香囊等作为关键元素,结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以幼儿喜爱的、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在端午节活动中,大班组的教师寻找擅长包粽子的家长来担任家长助教,家长资源的介入不只是教孩子学会包粽子,而是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各样的粽子有不同的寓意:“枕头粽”因为小巧可爱又称为“美人粽”,“笔粽”象征“必中”,古代人考试之前都会吃一个笔粽;包粽子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粽子不需要棉线等任何辅助物,只用粽叶就可以包得严丝合缝不漏一粒米,这正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除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我园还将本地域特有的产业文化也纳入我们的课程。我镇盛产丝绸,每年的春秋之际,便是养蚕的季节。大班组利用家乡特色“蚕丝文化”生成了一系列的园本课程。根据五大领域目标与本班幼儿发展需求,年级组拟定出本主题目标,开展了语言活动“蚕丝从哪儿来”“好饿的蚕宝宝”,社会活动“参观蚕桑园”,健康活动“采桑叶”,科学活动“蚕宝宝的一生” “绿油油的桑园”,美术活动“茧子花”“茧子娃娃”等等。家长们也从家里带来蚕宝宝,与幼儿、老师共同饲养蚕宝宝。从幼虫开始一点一点进行喂养;然后是每天几次的喂桑叶;打扫残留桑叶及粪便;到最后为蚕宝宝做个家让其吐丝,结茧。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孩子们更加深刻了解了蚕宝宝由小小的卵变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后变成成虫(蛾子)的一生,体验了饲养蚕宝宝的快乐。我园还组织幼儿外出参观我镇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里面不仅有关于蚕的生长变化的图片、拉丝、抽丝等操作工具,还有茧子制作的各种工艺品等等。参观时,孩子们通过陈列室内一张张图片和工作人员的讲解,不仅知道了蚕的生长变化,还知道人们是如何将茧制成衣及制作各种艺术品。为了更进一步亲身体验,工作人员还带孩子们实际操作,进行抽丝剥茧的活动,感受从古至今的制作方法,孩子们不禁感叹现代工艺的伟大,萌发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回园后,大班组教师又围绕“蚕茧”开展了一系列区域活动,如美工区或是将茧子上色装饰编成挂饰,或是剪开做成蝴蝶、鲜花等作品,形成我园最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内容。
3.抓事件之细微,回归生活之本源
我园一直秉承“教育要回归生活”“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我们希望教师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把日常生活事件纳入课程。为了让教师有直接感受和体验,我们组织全园教研活动,让教师进一步审视一日生活,从课程视角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真实问题生成活动。比如,我园创设多个户外游戏场地,每天早上来园时,各班教师都会在晨检处插卡,然后组织班级到专区进行户外活动。但这些专区安排都是由老师制定的,孩子们不知每天轮到什么专区,以至于每天来园晚的幼儿找不到活动场地。通过教研,教师们意识到以往的做法都是成人视角,并未将孩子当成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未满足孩子的内在需要,“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快速找到班级的活动场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有着自身内在的逻辑,教师设计了“我的‘游乐场’”和“画地图找场地”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场地的标记和布局。在此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幼儿寻找便于自己记忆和辨认的标志物,并用自己的表征符号记录下来形成地图。后来孩子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插卡标记和地图,都能找到当天的活动场地。之后,还有些班级生成了“寻宝藏”“八幼探索记”等班本课程。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多是一些零碎、细微的事情,教师将幼儿生活中的事件视为课程资源,抓住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巧妙地解决了源于孩子生活的问题,教师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就是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之初,教师发现部分幼儿会关注有垃圾被丢到了垃圾桶的外面,并常常会来告诉老师。在解决孩子“小报告”的时候,教师带孩子讨论了“怎样处理好垃圾”这个问题。在讨论中教师发现,“乱丢垃圾”事件是个引入点,幼儿从这件事中又产生了很多兴趣点,教师借助幼儿对兴趣点的积极关注和探究,支持他们不断拓展活动范围和内容,逐步跟进支持,并联系本镇综合执法局的同志们开展了一次《垃圾分类进校园》的专题讲座,构建了班级微课程《环保小卫士》。本次活动的开展都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幼儿与教师通过对细微之处的关注,不断地丰富了班本课程资源的架构。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幼儿园要始终关注园所周边资源,以幼儿的现实关注为出发点,亲自然、亲生活、亲人文,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