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丽人行》作为独立舞段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提名,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爱。笔者深入叙述该舞蹈的造型、意象、舞蹈语汇的创新方面去解析该舞蹈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丽人行》;造型;意象
舞蹈《丽人行》是大型舞剧《杜甫》中的一个舞段。该舞段灵感源自杜甫的诗词《丽人行》。诗词大约创作在唐天宝753年,该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踏春游玩的情景,从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统治阶级的生活现状。舞蹈运用写意的创作手法,再现了当时宫中贵妇出游的极奢景象,同时也以该舞来暗讽当时的宫廷奢侈糜烂,并与底层人民“路有冻死骨”的悲惨遭遇形成对比。
《丽人行》作为独立舞蹈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提名,收获了观众的喜爱,并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模仿热潮,说明该舞蹈的审美是符合普罗大众的视觉美感的。笔者深入叙述该舞蹈的造型、意象、创新之处,解析该舞蹈被观众喜爱的原因。
1 “以形写神,形神兼具”——造型之美
“形”即形象、造型等,是舞蹈的物质形式与视觉的外在形式的呈现。“形”是舞蹈可以被感知的外在运动,是舞蹈的基础构成部分,具有特点的舞蹈形象,可以准确地让观者定位人物的身份地位。
该舞蹈在造型和服装上都极其考究,舞蹈的服装设计者看了大量历史资料、古画、泥俑等,在保留唐代服饰元素的基础上做了艺术的加工处理,秉承一种“极简即奢”的概念,选择了较为淡雅的颜色,所以最终呈现的服装并没有“绣罗衣裳”“蹙金孔雀银麒麟”这种视觉审美上的华丽奢侈之感,但是其拖地四五尺的长裙又显示它的奢侈。它的存在的作用完全是为了显示女性的妖娆姿态和养尊处优的生活。
由于服装的限制,演员无法完成大幅度的动作,所以在A段,我们看到的舞蹈都是极为克制的,这种克制造就了舞段的“造型之美”。舞段伊始,贵妃身着拖地长裙从舞台幕前缓缓走向舞台中,与众佳丽回眸的刹那,百媚横生,停在这一帧,便是一幅活脱脱的美人图。手部作揖,广袖遮腕,抬头环颈的动作,更显其慵懒的姿态,这种慵懒的姿态像极了唐代张萱的传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该画的高明之处在于“游春不画春”,而是刻画人物轻松的动态与神情,马蹄的轻举缓步,在“静态”中使人感受到盎然的春天气息。《丽人行》的巧妙之处也在于“游春不跳春”,通过“静态”传达春意阑珊的意境和贵妇的慵懒造作之势。
造型容易让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让观众对演员的身份有准确的把握,并把观众拖入演员所营造的环境中,调动其想象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造型带给舞蹈的先天优势。在整段舞蹈作品中,富有典型意义和性格特征的姿态和造型往往要比舞蹈动作的叙述过程更能打动人心,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就是造型“静态”的魅力。
孙颖先生的汉唐舞经典之作《踏歌》是汉代民间舞的完美再现,表现了一群女子在阳春三月联袂而舞的景象,演员塑造了活泼可爱的女子形象,传达给观众一种动态的、积极向上的感觉。舞蹈中也有许多典型的汉唐造型,让人印象深刻。《丽人行》中的游春,同是在阳春三月,但是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演员们的造型给观众传达的是一种静态的,媚而不献,高贵懒散的女子形象。演员对每个造型的塑造都尽显高贵,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来自静态的、定势的美。演员通过造型的身体姿态与画面的高低起伏变化,完成“动”与“静”之间的结合,给人营造了画中舞、画随人而动的画面感和意境感。
2 “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暗喻的意象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了一句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就是情,情就是景,有景有情就有“意象”。舞蹈的“意”是作品的价值指向,是编导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核心价值观。立意是舞蹈表达的前提。意对于舞蹈来讲,直接关系到动作的创编和风格的把握。
舞蹈《丽人行》描绘了贵妇们踏春出游的场景,通过演员们极具唐代特色的神情动作演绎,将唐朝贵妇娴静,柔媚,容态慵懒怡人的女子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再现了唐代恢宏大气的盛况和宫中奢靡的生活。编导者对这一舞段采取了“重写意、轻写实”的做法,立足于审美意象的表达,摒弃了唐代歌舞原有的洋洋洒洒、厚重大气的模样,只使用了足以体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乐舞景象的部分。
虽然舞段只展示了贵妇们踏春的生活情景,但是却把暗喻和反讽做到了最大化,是“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的最高境界,诗句中所描写的“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道出了统治阶层只知吃喝享乐,自私自利,全然不顾底层人民生死的事实。他们奢侈的生活与底层人民“路有冻死骨”的现实情况形成对比,直指当时的社会痛处,为整场舞剧的发展做足了铺垫,堪称整场舞剧中的亮点。
3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舞蹈语言的创新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与突破,一成不变或“旧瓶装新酒”都会造成缺乏新鲜感,让舞蹈舞台艺术停滞不前。现在国内很大一部分舞剧使用的舞蹈动作语言都是些“虚话”“套话”,演员换了服装,舞蹈换了音乐,把该舞蹈的演绎解释为另一个故事或情节也是完全成立的。这对于舞蹈和舞剧的发展显然是尴尬的,使用千篇一律的舞蹈语汇去阐述故事,新的题材变成了旧的舞蹈,那我们还创作什么?还谈什么创新?
在观看舞蹈的时候,笔者特别害怕看到舞蹈演员在台上炫技,跳一些不符合人物设定,不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套话”。但当笔者看到《丽人行》的时候就对它印象深刻,后来它作为群舞参赛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提名,并收获了大部分观众的喜爱,足以说明这个舞段的成功。
其实,它被观众喜爱的原因很简单,这个舞蹈把“老话”说“活”了,把“旧话”说“新”了。编导运用了西方的现代舞语汇和表现技巧,结合了汉唐的动势,又融入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创作出了专属于这个人物的“舞蹈语言”,创新发展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语汇。
舞蹈的创新需要立足于时代大背景,不拘泥于现有的舞蹈语汇,敏锐地探索这个时代的气质,不是单纯地从汉画像、舞俑来建构这一舞段。封建时期的女性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她的命运依附于权贵、势力与政治生活。她们是王权富贵的装饰物。编导曾说《丽人行》这一舞段,选取“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作为舞蹈的语言依托,其目的只是为观众的视觉美感提供一个坐标,她更想诠释的是在这个时代,这一阶层光鲜亮丽、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下女性极为悲惨的命运。《丽人行》中姿态娇贵的贵妇们不仅仅是在演绎自己的命运,更是在呈现编导对这一历史时期、这一阶层的感悟。舞段的画龙点睛之笔在于众丽人轻轻褪去衣裳,踱步而去,贵妃装扮些许后,众丽人一并向前的大舞段。这是《丽人行》非叙事化,情景化的呈现,是一个阶层在这一时代所经历过的车尘马迹。
4 结语
舞蹈《丽人行》不论是作为独立的舞蹈,还是作为舞剧中的片段都是一个成功之作。它在舞蹈的立意、造型、创新上都有独特的一面。舞蹈作品区别于诗词文本性的表达,它并不能直接传递编者的意图,而是要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将信息传达给观众,将人物的精神和状态这些形而上的东西直白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挖掘人物的特性,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思考与回味,这就是舞蹈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于平.情圣的痛苦诗史的根——大型舞剧《杜甫》观后[J].艺术评论,2016.
[2] 张怡雯.史诗绝唱叙长安——观舞剧《杜甫》有感[J].大舞台,2017.
[3] 张华,黄凯迪.《舞剧》杜甫引发的三个问题[J].舞蹈,2017(03).
[4] 王海涛.中国艺术精神与当代表达——评舞剧《杜甫》[J].中国文艺评论,2017(09).
[5] 唐白晶.周莉亚舞剧创作述評——兼论舞剧的审美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2017.
[6] 于平.共筑舞剧的追求与担当——周莉亚舞剧创作研讨[J].民族艺术研究,2017(06).
[7]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 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富阳(1994—),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关键词:《丽人行》;造型;意象
舞蹈《丽人行》是大型舞剧《杜甫》中的一个舞段。该舞段灵感源自杜甫的诗词《丽人行》。诗词大约创作在唐天宝753年,该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踏春游玩的情景,从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统治阶级的生活现状。舞蹈运用写意的创作手法,再现了当时宫中贵妇出游的极奢景象,同时也以该舞来暗讽当时的宫廷奢侈糜烂,并与底层人民“路有冻死骨”的悲惨遭遇形成对比。
《丽人行》作为独立舞蹈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提名,收获了观众的喜爱,并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模仿热潮,说明该舞蹈的审美是符合普罗大众的视觉美感的。笔者深入叙述该舞蹈的造型、意象、创新之处,解析该舞蹈被观众喜爱的原因。
1 “以形写神,形神兼具”——造型之美
“形”即形象、造型等,是舞蹈的物质形式与视觉的外在形式的呈现。“形”是舞蹈可以被感知的外在运动,是舞蹈的基础构成部分,具有特点的舞蹈形象,可以准确地让观者定位人物的身份地位。
该舞蹈在造型和服装上都极其考究,舞蹈的服装设计者看了大量历史资料、古画、泥俑等,在保留唐代服饰元素的基础上做了艺术的加工处理,秉承一种“极简即奢”的概念,选择了较为淡雅的颜色,所以最终呈现的服装并没有“绣罗衣裳”“蹙金孔雀银麒麟”这种视觉审美上的华丽奢侈之感,但是其拖地四五尺的长裙又显示它的奢侈。它的存在的作用完全是为了显示女性的妖娆姿态和养尊处优的生活。
由于服装的限制,演员无法完成大幅度的动作,所以在A段,我们看到的舞蹈都是极为克制的,这种克制造就了舞段的“造型之美”。舞段伊始,贵妃身着拖地长裙从舞台幕前缓缓走向舞台中,与众佳丽回眸的刹那,百媚横生,停在这一帧,便是一幅活脱脱的美人图。手部作揖,广袖遮腕,抬头环颈的动作,更显其慵懒的姿态,这种慵懒的姿态像极了唐代张萱的传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该画的高明之处在于“游春不画春”,而是刻画人物轻松的动态与神情,马蹄的轻举缓步,在“静态”中使人感受到盎然的春天气息。《丽人行》的巧妙之处也在于“游春不跳春”,通过“静态”传达春意阑珊的意境和贵妇的慵懒造作之势。
造型容易让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让观众对演员的身份有准确的把握,并把观众拖入演员所营造的环境中,调动其想象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造型带给舞蹈的先天优势。在整段舞蹈作品中,富有典型意义和性格特征的姿态和造型往往要比舞蹈动作的叙述过程更能打动人心,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就是造型“静态”的魅力。
孙颖先生的汉唐舞经典之作《踏歌》是汉代民间舞的完美再现,表现了一群女子在阳春三月联袂而舞的景象,演员塑造了活泼可爱的女子形象,传达给观众一种动态的、积极向上的感觉。舞蹈中也有许多典型的汉唐造型,让人印象深刻。《丽人行》中的游春,同是在阳春三月,但是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演员们的造型给观众传达的是一种静态的,媚而不献,高贵懒散的女子形象。演员对每个造型的塑造都尽显高贵,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来自静态的、定势的美。演员通过造型的身体姿态与画面的高低起伏变化,完成“动”与“静”之间的结合,给人营造了画中舞、画随人而动的画面感和意境感。
2 “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暗喻的意象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了一句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就是情,情就是景,有景有情就有“意象”。舞蹈的“意”是作品的价值指向,是编导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核心价值观。立意是舞蹈表达的前提。意对于舞蹈来讲,直接关系到动作的创编和风格的把握。
舞蹈《丽人行》描绘了贵妇们踏春出游的场景,通过演员们极具唐代特色的神情动作演绎,将唐朝贵妇娴静,柔媚,容态慵懒怡人的女子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再现了唐代恢宏大气的盛况和宫中奢靡的生活。编导者对这一舞段采取了“重写意、轻写实”的做法,立足于审美意象的表达,摒弃了唐代歌舞原有的洋洋洒洒、厚重大气的模样,只使用了足以体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乐舞景象的部分。
虽然舞段只展示了贵妇们踏春的生活情景,但是却把暗喻和反讽做到了最大化,是“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的最高境界,诗句中所描写的“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道出了统治阶层只知吃喝享乐,自私自利,全然不顾底层人民生死的事实。他们奢侈的生活与底层人民“路有冻死骨”的现实情况形成对比,直指当时的社会痛处,为整场舞剧的发展做足了铺垫,堪称整场舞剧中的亮点。
3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舞蹈语言的创新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与突破,一成不变或“旧瓶装新酒”都会造成缺乏新鲜感,让舞蹈舞台艺术停滞不前。现在国内很大一部分舞剧使用的舞蹈动作语言都是些“虚话”“套话”,演员换了服装,舞蹈换了音乐,把该舞蹈的演绎解释为另一个故事或情节也是完全成立的。这对于舞蹈和舞剧的发展显然是尴尬的,使用千篇一律的舞蹈语汇去阐述故事,新的题材变成了旧的舞蹈,那我们还创作什么?还谈什么创新?
在观看舞蹈的时候,笔者特别害怕看到舞蹈演员在台上炫技,跳一些不符合人物设定,不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套话”。但当笔者看到《丽人行》的时候就对它印象深刻,后来它作为群舞参赛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提名,并收获了大部分观众的喜爱,足以说明这个舞段的成功。
其实,它被观众喜爱的原因很简单,这个舞蹈把“老话”说“活”了,把“旧话”说“新”了。编导运用了西方的现代舞语汇和表现技巧,结合了汉唐的动势,又融入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创作出了专属于这个人物的“舞蹈语言”,创新发展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语汇。
舞蹈的创新需要立足于时代大背景,不拘泥于现有的舞蹈语汇,敏锐地探索这个时代的气质,不是单纯地从汉画像、舞俑来建构这一舞段。封建时期的女性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她的命运依附于权贵、势力与政治生活。她们是王权富贵的装饰物。编导曾说《丽人行》这一舞段,选取“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作为舞蹈的语言依托,其目的只是为观众的视觉美感提供一个坐标,她更想诠释的是在这个时代,这一阶层光鲜亮丽、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下女性极为悲惨的命运。《丽人行》中姿态娇贵的贵妇们不仅仅是在演绎自己的命运,更是在呈现编导对这一历史时期、这一阶层的感悟。舞段的画龙点睛之笔在于众丽人轻轻褪去衣裳,踱步而去,贵妃装扮些许后,众丽人一并向前的大舞段。这是《丽人行》非叙事化,情景化的呈现,是一个阶层在这一时代所经历过的车尘马迹。
4 结语
舞蹈《丽人行》不论是作为独立的舞蹈,还是作为舞剧中的片段都是一个成功之作。它在舞蹈的立意、造型、创新上都有独特的一面。舞蹈作品区别于诗词文本性的表达,它并不能直接传递编者的意图,而是要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将信息传达给观众,将人物的精神和状态这些形而上的东西直白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挖掘人物的特性,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思考与回味,这就是舞蹈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于平.情圣的痛苦诗史的根——大型舞剧《杜甫》观后[J].艺术评论,2016.
[2] 张怡雯.史诗绝唱叙长安——观舞剧《杜甫》有感[J].大舞台,2017.
[3] 张华,黄凯迪.《舞剧》杜甫引发的三个问题[J].舞蹈,2017(03).
[4] 王海涛.中国艺术精神与当代表达——评舞剧《杜甫》[J].中国文艺评论,2017(09).
[5] 唐白晶.周莉亚舞剧创作述評——兼论舞剧的审美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2017.
[6] 于平.共筑舞剧的追求与担当——周莉亚舞剧创作研讨[J].民族艺术研究,2017(06).
[7]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 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富阳(1994—),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