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好“四阶梯” 打开阅读新视野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梯,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搭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四层阶梯”,从体验、积累、理解、写作这几个方面深入探究,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借着阅读这个学习阶梯努力“攀爬”,使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
  小学中年级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本文以小学语文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从整体上把握阅读能力培养的内涵,搭好阅读教学的“四层阶梯”,从而帮助学生打开阅读新视野。
  一、优化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较多,知识面涉及较广,当学生面对大量的阅读内容和知识点时,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方法,没有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进步,也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在推进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或其他趣味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益。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这一课时,首先,笔者用有关纸的谜语进行课堂导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笔者播放动画,展示古人文字记录方式的缺点和纸的发展过程,将学生带入“文字演变”的情境体验之中,引导学生对现今用的纸张进行比较。接着,笔者向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明纸的优点。最后,笔者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匀板、纸浆、盒子、过滤布、过滤板、底座、匀板把手、搅拌棒等,向学生展示造纸术小实验的过程。(1)将纸浆放入杯中,倒水泡发;(2)安装过滤板底座放入盒子中,上面铺过滤布;(3)搅拌纸浆至糊状,均匀倒在过滤布上,再铺一层过滤布,安装匀板,用匀板压干水分;(4)揭开过滤布,拿出纸张,用吹风机烘干。通过实验的制作,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成果。
  二、引导积累,优化阅读拓展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对中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习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课外阅读是一个积累知识的手段,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能够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助力学生搭建好积累这层“阶梯”,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拓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完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琥珀》一课后,教师要注重课堂知识的迁移,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直接、有效地进行阅读,也有利于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又如,在学完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整理一些描述田园风光的诗词,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并将其中精彩的词句进行摘抄。学生在搜集、积累和摘抄的拓展阅读过程中,不仅积累了阅读量,还有利于下一阶段的继续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科学的课后阅读计划,设计科学的阅读参考书目,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增加知识量。另外,为了保证阅读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定期开展“阅读打卡”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三、深度理解,优化阅读过程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语言文字传达着各种含义,想要明白这些含义,就要求学生拥有有效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交流中,不断地去感悟和思考问题,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之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有效的阅读技巧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细节,理顺思路,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时,通过第一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中这所大青树下小学的美,接着,教师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教学中,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大青树下小学的美。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本剧表演的方式,有效地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更为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深入体会文本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和道德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此外,在阅读技巧和方法上,教师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在阅读前,告知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对于重点词句等要做好摘抄、记录。教师还可以定期地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评比等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积极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加强写作,优化读写迁移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而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高一层阶梯。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处于习作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将读写进行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也探索到创作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完《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后,笔者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这所边疆的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學的知识。接着,笔者通过提问,让学生畅想自己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迁移模仿。随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描写的这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将自己的学校生活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有的学生结合自己学校的环境特点,模仿课文中对学校环境的描写,写出了一串美妙的句子;有的学生根据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的团结精神,描写了一段自己班级的团体活动……由于有具体的方法指引,学生在模仿例文介绍自己的学校时,有话可说,语言也生动有趣。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好体验、积累、理解、写作这“四层阶梯”,并引导学生不断努力“攀爬”,为学生打开阅读新视野。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信息
  福建教育出版社网址:www.fep.com.cn
其他文献
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小朽。这样传奇般的生命,在地球上,在植物界,到哪里去寻?  “寻找胡杨?去新疆吧,到塔里木盆地,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才有真正的胡杨树。”一位摄影家鼓动我。    据说,胡杨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胡杨树是唯一能在干旱荒漠中形成森林的乔木树种,所以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就慷慨地接纳了胡杨树。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胡杨树生长在塔里木河流
期刊
七千多年前一个“大漠孤烟直”的黄昏,一支驼队几十峰骆驼叮叮当当地从和田出发返回中原。这本来是中原商人完成了一次普通的西域之行踏上归乡的路程,然而。这次不同的是,驼背上驮的是一种产在和田的奇石,就这样叮当的驼队无意间踩出了一条“玉石之路”。穿河西走廊,过三秦大地,一路向东向东,将玉石文化的神秘面纱,像清风一样轻轻撩开,于是,中原大地的王宫贵族们沸腾了……  据说,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就是由最初的
期刊
新疆北部的富蕴县盛产宝石,尤其是海蓝宝石。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宝石的故事,最奢侈的传说是这样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开采绿柱石矿,遇到结晶特别好的大块海蓝宝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这些晶莹剔透的家伙混入绿柱石中。他们采用的办法很简单——将宝石砸碎,然后掺进绿柱石中,以每公斤两元的价格卖给矿山企业。据说,可可托海3号矿开采最红火的时候,富蕴县许多居民家的院子里,都堆放着成堆的被认为是绿柱石矿废
期刊
安溪县第十九小学因地处山灵水秀的午峰山下,仰望午峰,有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之意,故提炼出学校的办学发展主题——“卓雅教育”。“卓”就是卓越、卓尔不群的意思,是一种内在素质;“雅”就是典雅、儒雅,是一种外在表现。具体来说,内强素质是要提高学校师生的内在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知识、心理、能力等四个方面;外立形象是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提升全校师生的修养,做到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卓雅教育追求的是教师“业卓止
期刊
葡萄  因为有了心事  变成了酒  发酵的是青春  陈酿的是心情  不可喝不可喝  一喝就醉  那种叫做慕萨莱思的酒……  关于慕萨莱思酒的发明,虽然没有留下详细的史料记载,但在人们中间一直流传着慕萨莱思源于爱情和友情的传说。  关于爱情的传说是源于一个叫阿曼古丽的维吾尔族女子。  传说美丽的阿曼古丽居住在叶尔羌河边,一次偶然的邂逅,老天让温柔的阿曼古丽和剽悍的刀郎汉子买买提一见钟情。  可当时的
期刊
一、红领巾研学的政策背景与意义分析  红领巾研学指少先队员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这是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少先队员到校外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旅行体验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活动。2020年,新修订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将“研学”增写入“我们的活动”,研学成为了新时代少先队校外体验教育的重要形式。乡村小学开展红领巾研学有助于乡村少先队员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
期刊
“乌伦古湖”是蒙古语,翻译过来是“云雾”的意思,但让人记住它的却不是云雾,而是冬捕。  乌伦古湖又名“布伦托海”、“福海”,位于新疆淮噶尔盆地北部,福海县城西北“布伦托”,突厥语意为“灌木丛生”。乌伦古湖是中国上大淡水湖之一,由面积165平方公里的吉力湖(小海子)和面积730平方公里的布伦托海(大海子)两个水域组成,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流入其中,是主要水源。湖水平均深度8米,北岸断崖,与额尔齐
期刊
【摘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活动是学校构建全面科学培养人才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各地中小学在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方面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课程内容浅层单一、研学导师严重不足、意外防范体系薄弱、研学经费保障不足等五大问题急需破解,本文就此寻找对策。  【关键词】研学旅行 中小学研学旅行 问题 对策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此句通俗质朴之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统编版教科书对低年级识字部分的编写原则是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生字主要以三种渠道呈现:识字单元的集中识字,课文单元的随文识字,“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趣味识字”等的板块识字。生字所属渠道不同,但
期刊
关于怎样提高后进生的习作水平,许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有的从写法上进行指导,有的甚至从记忆上进行强迫性训练。这些研究在短期内都实现了提高后进生习作水平的效果,但在长期指导中都遇到了瓶颈,特别是在以下三方面遇到了比较大的障碍。缺乏习作自信心,厌恶习作;想要提笔进行书写,结果言之无物;积累了素材,却言之无序,最后往往变成记流水账。针对以上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多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