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由此可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最有效的学习。但受到不同地区、条件、观念的影响,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达到生活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最高境界,那不妨把目标分成阶段性进行实施。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第二步才是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好第一步,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呢?在教学中有几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1.课堂上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情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促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勇敢、自信、主动地去学习,不断获得成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教学合力,
是把生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措施之一。
1.1学生与教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在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中,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或相近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对生活的零碎体验,可能是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点滴心得,可能是一现即逝的、而且永远不会再有、但可以回味的一种心灵感悟,也可能是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感悟找到与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对教学的效果来说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在教师与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的时候,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种状态下,可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馈言。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只学语文,而是敞开心扉,用“心”和学生对话,用“心”和学生交谈,让“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激起学习的火花。
1.2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共鸣。
教材编排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教材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其实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剪影,一个不经意间从眼前滑过的生活画面。只是我们不是有心人,没有能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而已。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这些画面又会很自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这时,能利用这一瞬间抓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
1.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学生之间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可以谈天说地,可以天南海北,可以东拉西扯,可以……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是同龄人,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顾及到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感受,只是把学生引导到老师早已设定好的“圈子”,是教师对教材的再体验,是重复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所以,一堂课结束,学生学得更累,教师教得也不轻松。如果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学习语文。
2.善用教材,让教材走进生活
如何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这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2.1传统考评制度给教学带来的误区。
传统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教材的讲解,增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功利主义的侵袭和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形成了“以本为本”教学思想,禁锢了教者的思想,不敢超越教材,教材成为教学的依赖。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只要有可能成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都灌输给学生。相反,那些很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但不可能在考试时遇到、无法用分值来衡量教学效果的内容则成为选学内容,抑或不讲,抑或略讲。这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大相径庭。
2.2善用教材,不依赖教材。
教材是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我们教学素材的参考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论平台,是教育科研人员以及教学一线的工作人员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积淀的经验编写而成,有着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知识的系统性。所以,教材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依赖于教材,被教材的编排思想和内容束缚住手脚。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组合教材、运用教材,让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2.3教师教学中的定位与思考。
实施《标准》的主渠道是教学。这一过程是由教师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观念的转变尤其重要。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手段)的组织者,教学教程的设计者和教学效果的检测者。
但是,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的能力提高而工作,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形成而努力。教学中,要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共同分析学习材料,共同选择学习方法,共同享受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导为主,但要还给学生主动权,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辨识、品味、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从细微处入眼,在求同存异中找到学生思想、智慧的闪光点。教师应把每堂课的教学看成是一次新的体验,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把自己的智慧融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并由此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表现自己多样化的学习效果,并由此实现基于自由的成长意志,让个性的思想在文本中自由驰骋,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在诵读中尽情展示,在探究中不断享受,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每一个个性生命在语文课堂上展现出活力。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适合于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到让语文走向生活,实施好第一步——让生活走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收稿日期:2010-04-30
1.课堂上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情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促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勇敢、自信、主动地去学习,不断获得成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教学合力,
是把生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措施之一。
1.1学生与教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在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中,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或相近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对生活的零碎体验,可能是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点滴心得,可能是一现即逝的、而且永远不会再有、但可以回味的一种心灵感悟,也可能是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感悟找到与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对教学的效果来说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在教师与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的时候,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种状态下,可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馈言。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只学语文,而是敞开心扉,用“心”和学生对话,用“心”和学生交谈,让“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激起学习的火花。
1.2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共鸣。
教材编排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教材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其实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剪影,一个不经意间从眼前滑过的生活画面。只是我们不是有心人,没有能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而已。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这些画面又会很自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这时,能利用这一瞬间抓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
1.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学生之间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可以谈天说地,可以天南海北,可以东拉西扯,可以……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是同龄人,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顾及到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感受,只是把学生引导到老师早已设定好的“圈子”,是教师对教材的再体验,是重复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所以,一堂课结束,学生学得更累,教师教得也不轻松。如果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学习语文。
2.善用教材,让教材走进生活
如何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这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2.1传统考评制度给教学带来的误区。
传统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教材的讲解,增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功利主义的侵袭和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形成了“以本为本”教学思想,禁锢了教者的思想,不敢超越教材,教材成为教学的依赖。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只要有可能成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都灌输给学生。相反,那些很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但不可能在考试时遇到、无法用分值来衡量教学效果的内容则成为选学内容,抑或不讲,抑或略讲。这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大相径庭。
2.2善用教材,不依赖教材。
教材是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我们教学素材的参考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论平台,是教育科研人员以及教学一线的工作人员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积淀的经验编写而成,有着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知识的系统性。所以,教材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依赖于教材,被教材的编排思想和内容束缚住手脚。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组合教材、运用教材,让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2.3教师教学中的定位与思考。
实施《标准》的主渠道是教学。这一过程是由教师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观念的转变尤其重要。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手段)的组织者,教学教程的设计者和教学效果的检测者。
但是,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的能力提高而工作,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形成而努力。教学中,要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共同分析学习材料,共同选择学习方法,共同享受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导为主,但要还给学生主动权,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辨识、品味、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从细微处入眼,在求同存异中找到学生思想、智慧的闪光点。教师应把每堂课的教学看成是一次新的体验,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把自己的智慧融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并由此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表现自己多样化的学习效果,并由此实现基于自由的成长意志,让个性的思想在文本中自由驰骋,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在诵读中尽情展示,在探究中不断享受,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每一个个性生命在语文课堂上展现出活力。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适合于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到让语文走向生活,实施好第一步——让生活走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收稿日期:201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