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湿地CH4排放通量研究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6月到10月在三江平原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土壤水分状况或积水深度的毛果苔草沼泽、小叶章草甸以及灌丛进行了CH4排放的测定,结果为毛果苔草沼泽CH4排放通量(11.9 mg/m2·h)>小叶章草甸(8.5 mg/m2·h)>灌丛(0.75 mg/m2·h),差异达到高度显著水平(α=0.01),主要是由土壤水分状况不同而造成的.由于生境的差异,3种湿地类型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形式也不尽相同.温度、土壤Eh和毛果苔草生物量是影响CH4排放的重要
其他文献
吴忠军副教授撰写的<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一书28万余字,近日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长期以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投身于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的结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确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双引擎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创业板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活动,并成为技术创
研究性教学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普通高校施行研究性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促进高校的自身发
用定位实测法,系统研究了科尔沁沙地24龄人工固沙杨树(Populussimonii)林庇护区内土壤-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统中植物特征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与对照点(流动沙丘)相比较,林地迎风区6H(H为平均树高)、3H、林地中央、林地背风区林缘、6H和8H处0~20cm层土壤中的粗沙含量降低26%~69%,粉、粘粒含量增加539%~1731%。土壤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