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强大的支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合理、科学、创新的教学设计,多角度、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抗挫能力、审美能力、协作能力等,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综合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63
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这给学校体育教学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要以培养优秀社会人才的目的去考虑学校体育的目标,将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以及增强学生的体质作为基础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作为升级目标,教学中贯穿“育人为首”的意识,不断摸索和实践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体育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呢?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予以简单论述。
一、强化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它在发明创造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是按照教材大纲和内容,依据教材提供的方式、方法实施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只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堂训练,没有表达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新课改的推行,转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被凸出,身心得以解放。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大胆创新,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深度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生经常地、系统地受到这样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不断增强,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教学时,教师应避免生搬硬套的灌输,在每一模块或者每一节课上,可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切身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利用学生对NBA球星的崇拜,通过多媒体将球赛中的经典片段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自我练习和追求更高目标的潜在动力,鼓励他们学习球星身上适合自己的练习和展示方式,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二、鼓励良性竞争,增强抗挫能力
人们说到体育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体育比赛。通过体育比赛可以自然真实地将个人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并且通过各种比赛锻炼能使学生的性格往好的方向发展。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高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仅好学上进,而且争强好胜,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适当地展开竞争,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竞争环境,培养学生良性的竞争意识。既然是竞争必然会有胜负之分,学生一旦遭遇失败,必然会产生很强烈的心理活动。如果学生可以及时调整心态,就能够对失败形成一种良好的态度。鉴于此,高中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是不可多得的“挫折教育”。比赛竞争是非常适合引入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展各种体育竞赛,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之中。
竞争不仅是战胜对手,更是一种自我挑战和超越。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学生应以人为镜,根据对手的表现来发现自身的缺陷,审视自我,反省自我,从而自我调整,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例如,长跑训练中,学生会因为过程的枯燥、身体的疲劳而无法坚持到最后,或在面对众多优秀对手的情况下,偶尔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些不良体验和挫折感会不断地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从而强化自身抗挫能力。
三、挖掘体育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观对于身心日益成熟的高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着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即将成型的学生人格而言,美育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众所周知,美育与体育联系密切,体育中渗透着大量的美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可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比如形体之美、动作之美、力量之美、心灵之美等。现观高中学生整体表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诠释是有失偏颇的,他们更多从仪容仪表或者特立独行的个性来展现对美的追求,而忽视了身体美和情感美的展示。长此以往,对于健全的人格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及时准确地引导他们建立健全审美意识,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贯穿美育,以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美的教育应是有意识的,潜移默化的。这就对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培养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理解美,掌握审美常识。这样才能将积极健康的美育贯穿于体育之中, 通过优美的形体展示、连贯的动作示范、清晰简练的讲解、灵活自如的教学方法等,使学生体验体育中“美”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向上的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会生活和认识世界。
四、加强团队合作,强化协作能力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社会中没有人可以绝对独立地存在,个体之间相互依存、依靠,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体育活动的集体性特征尤为突出,活动中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关系,还存在着重要的合作关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积极创设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活动小组。自行组织的竞技活动刚开始肯定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学生乐于其中。让他们在活动中相互磨合、取长补短、相互协作,进而组成合力最强的队伍,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逐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在集体协作中团结互助,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高中生锋芒毕露,敢于表现自己,好胜心较强,这种性格特点是一把双刃剑,教师要合理巧妙地发挥出此特点的正面效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团队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特点,同时又能保证团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活动中一旦出现摩擦或者矛盾,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处理,让学生理解适当包容和退让的必要性,这对于学生以后进入和适应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以篮球赛为例,学生最为享受的是投篮命中的成就感,但得分靠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团队的通力协作和默契配合,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焦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任务分配,以最大化实现团队的合力。
五、拓展教学空间,促成终身体育
现代社会中体育已逐步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首选项目,也是生活中的时尚谈资。因此,人们对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正确态度和能力。终身体育还要强调学生实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指挥能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处置简单的运动损伤的能力等等。因此,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空间,摆脱课堂教学的束缚,将体育教学延伸至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无形中爱上体育,从而坚持体育锻炼。例如可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学校或社会团体组织的体育比赛,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强化学生比赛所需的各项能力,并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是学生顺利步入社会的基石,学生步入社会后无论从事哪行哪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展现更闪耀的自己。
(责任编辑 袁 妮)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综合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63
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这给学校体育教学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要以培养优秀社会人才的目的去考虑学校体育的目标,将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以及增强学生的体质作为基础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作为升级目标,教学中贯穿“育人为首”的意识,不断摸索和实践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体育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呢?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予以简单论述。
一、强化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它在发明创造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是按照教材大纲和内容,依据教材提供的方式、方法实施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只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堂训练,没有表达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新课改的推行,转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被凸出,身心得以解放。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大胆创新,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深度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生经常地、系统地受到这样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不断增强,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教学时,教师应避免生搬硬套的灌输,在每一模块或者每一节课上,可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切身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利用学生对NBA球星的崇拜,通过多媒体将球赛中的经典片段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自我练习和追求更高目标的潜在动力,鼓励他们学习球星身上适合自己的练习和展示方式,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二、鼓励良性竞争,增强抗挫能力
人们说到体育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体育比赛。通过体育比赛可以自然真实地将个人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并且通过各种比赛锻炼能使学生的性格往好的方向发展。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高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仅好学上进,而且争强好胜,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适当地展开竞争,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竞争环境,培养学生良性的竞争意识。既然是竞争必然会有胜负之分,学生一旦遭遇失败,必然会产生很强烈的心理活动。如果学生可以及时调整心态,就能够对失败形成一种良好的态度。鉴于此,高中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是不可多得的“挫折教育”。比赛竞争是非常适合引入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展各种体育竞赛,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之中。
竞争不仅是战胜对手,更是一种自我挑战和超越。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学生应以人为镜,根据对手的表现来发现自身的缺陷,审视自我,反省自我,从而自我调整,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例如,长跑训练中,学生会因为过程的枯燥、身体的疲劳而无法坚持到最后,或在面对众多优秀对手的情况下,偶尔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些不良体验和挫折感会不断地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从而强化自身抗挫能力。
三、挖掘体育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观对于身心日益成熟的高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着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即将成型的学生人格而言,美育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众所周知,美育与体育联系密切,体育中渗透着大量的美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可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比如形体之美、动作之美、力量之美、心灵之美等。现观高中学生整体表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诠释是有失偏颇的,他们更多从仪容仪表或者特立独行的个性来展现对美的追求,而忽视了身体美和情感美的展示。长此以往,对于健全的人格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及时准确地引导他们建立健全审美意识,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贯穿美育,以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美的教育应是有意识的,潜移默化的。这就对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培养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理解美,掌握审美常识。这样才能将积极健康的美育贯穿于体育之中, 通过优美的形体展示、连贯的动作示范、清晰简练的讲解、灵活自如的教学方法等,使学生体验体育中“美”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向上的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会生活和认识世界。
四、加强团队合作,强化协作能力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社会中没有人可以绝对独立地存在,个体之间相互依存、依靠,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体育活动的集体性特征尤为突出,活动中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关系,还存在着重要的合作关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积极创设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活动小组。自行组织的竞技活动刚开始肯定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学生乐于其中。让他们在活动中相互磨合、取长补短、相互协作,进而组成合力最强的队伍,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逐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在集体协作中团结互助,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高中生锋芒毕露,敢于表现自己,好胜心较强,这种性格特点是一把双刃剑,教师要合理巧妙地发挥出此特点的正面效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团队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特点,同时又能保证团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活动中一旦出现摩擦或者矛盾,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处理,让学生理解适当包容和退让的必要性,这对于学生以后进入和适应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以篮球赛为例,学生最为享受的是投篮命中的成就感,但得分靠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团队的通力协作和默契配合,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焦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任务分配,以最大化实现团队的合力。
五、拓展教学空间,促成终身体育
现代社会中体育已逐步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首选项目,也是生活中的时尚谈资。因此,人们对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正确态度和能力。终身体育还要强调学生实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指挥能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处置简单的运动损伤的能力等等。因此,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空间,摆脱课堂教学的束缚,将体育教学延伸至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无形中爱上体育,从而坚持体育锻炼。例如可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学校或社会团体组织的体育比赛,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强化学生比赛所需的各项能力,并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是学生顺利步入社会的基石,学生步入社会后无论从事哪行哪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展现更闪耀的自己。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