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探寻到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转增长、转需求、转支撑、转资源和转结构等五个“转”。结合兰州市当前面临的政策机遇、区域位次、发展难题和发展态势等,文章认为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转结构”上。可以通过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重点抓好“三区”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着力支持和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等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着力点 转结构 多元支柱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32-0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在哪里?这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只有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可能在实际中真正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地位,切实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并根据其理论内涵探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分析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发展。本文以兰州市为例,尝试一种新思路,换一种角度,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涵义探寻兰州市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在兰州当前的市情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力求找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子。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
自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词在祖国大江南北迅速普及,成了公众在工作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不过笔者发现在使用这个词时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有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很多普通百姓言必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好像不管说什么都可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联系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似乎成了包罗万象的一件锦衣;另一种现象是有些人在讲话中或者文章中时而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而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而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人摸不清头脑,非常迷惑,这时又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同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似乎又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件新马褂。在这两种使用现象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沦为政治官话套话、社会俗语之迹象。很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挂在嘴上经常使用的人,也许并不太清楚其真正内涵。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涵义,只有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可能在实际中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很长时间经济发展被等同于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劳务增长在内的实际产出的增长。二战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着数量、结构与质量的变化、提高的过程。经济发展中包括着经济增长,即经济活动产出量的增加;同时还包括着相应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演进、优化升级,比如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演进、合理化、高度化;包括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包括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包括社会物质福利的增进,比如有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物质福利的增进;经济发展还是一个制度变迁与进步的过程,包括着有关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各种发展机制的完善和创新等。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结合、消耗并产生效益的具体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增长、形成经济结构、进行收入分配、表现生活质量、影响生态环境等具体方式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方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公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等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有历史渊源,但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底转什么?笔者认为根据其理论内涵可以探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包括五个“转”:转增长,转需求,转支撑,转资源,转结构。即从突出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持续稳定适度增长转变;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从技术引进倚赖型经济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从资源高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向产业结构优化型经济转变等,同时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
二、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分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条知易行难的漫漫长路。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只有以加快转变方式为主线,才可能跳过一些阶段,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实现目标。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在哪里?通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尽管近年来兰州的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但主要经济指标无论在全国省会城市、西部省会城市还是西北省会城市中的排名都比较靠后,全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也呈持续下降态势。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速度不快、综合经济实力不够强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率先跨越发展。“十二五”时期,国家西部开發、支持甘肃发展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各项政策、市委实施再造兰州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政策措施,为兰州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结合兰州市当前面临的政策机遇、区域位次、发展难题和发展态势等,笔者认为,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不应该放在“转需求”上,因为兰州市目前外需很少;暂时也不能把重点放在“转支撑”上,因为兰州市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尚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应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放在“转结构”上,在“转结构”过程中“转资源”,最后实现“转增长”。因此笔者认为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是“转结构”。所谓“转结构”是指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型经济转变。经济结构有比较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等。具体来讲,兰州市可以通过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重点抓好“三区”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着力支持和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等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就产业结构看,应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近年来,兰州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多元支柱产业培育不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市的产业结构已呈现出“三二一”的倒金字塔形态,按照经济学原理,这是一种合理的经济结构,但就产业内部结构来讲,还不尽合理,主要表现是: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精深加工型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原材料产业多、高端产业少。兰州市的工业发展还处在初期加工阶段,总量不足,增速较慢,产业链条短,精细化工和高科技产品很少,特别是属于兰州自己的工业品太少。因此,通过加快培育多元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带动兰州发展仍然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支柱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作用的关键性产业。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不同,客观上需要多元支柱产业作为支撑。因此必须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对于兰州市来说,努力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才能破解当前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就是要从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出发,准确把握多元支柱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着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逐步推动产业发展由初级开发向深度开发转变,由重化主导向新兴产业转变,由分散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由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自我发展向全面开放转变,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规模明显壮大、产业层次明显提高、产业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第二,就區域结构看,应重点抓好“三区”建设。贯彻落实甘肃省委“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认真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再造兰州”战略是兰州市委立足新起点,着眼新跨越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兰州要实现率先跨越式发展,面临的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展平台问题。“再造兰州”战略就是立足于寻求新一轮率先跨越发展的平台。要把兰州新区和兰州高新区、经济区“三区”开发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来抓。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园区建设与多元支柱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条件和最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在全市范围内调控园区项目建设,明确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增强竞争的同时加强协调,使之成为推动兰州市跨越发展的强大平台;三是尽快理顺3+8经济板块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要理顺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与各县区所建园区产业之间的关系,理顺它们之间的管理体制和财政税收关系,避免因争抢发展政绩和税源归属而产生内耗。
第三,就所有制结构看,应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十一五”期间兰州市非公经济年均增长19.7%,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实现增加值42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但和发达地区相比,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非公经济是富民经济,兰州市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居后,与非公经济比重偏低有着直接关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一是可以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非公有制经济范围、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等,为其构建公平的外部环境;二是可以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三是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家能力、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等实现管理突破。三管齐下,发展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群体,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第四,就企业组织结构看,应着力支持和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15年完成多元支柱产业架构体系,形成80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和7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支持和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把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要依托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把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形成产业集群,整体提升企业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水平。一方面,要全力支持现有的一些大中型企业通过扩能改造,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国字号大企业、国内外有实力的大财团,特别是500强企业,加速形成大的企业集群。与此同时,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发展具有当地特色和品牌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围绕兰州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下大力气进行研发和开发,特别是要围绕富硒高原夏菜、百合、玫瑰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创品牌、增效益;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不仅要积极开发省内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更要开发国内乃至国外都有市场的驰名品牌,不断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走出一条用特色品牌提升产业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中国共产党兰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N].兰州晚报,2010.11.18
3.崔治龙.中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兰州发展有颇多启示[N].兰州日报,2011.3.8
(作者单位:中共兰州市委党校 甘肃兰州 730030)
(责编:贾伟)
关键词:着力点 转结构 多元支柱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32-0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在哪里?这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只有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可能在实际中真正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地位,切实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并根据其理论内涵探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分析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发展。本文以兰州市为例,尝试一种新思路,换一种角度,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涵义探寻兰州市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在兰州当前的市情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力求找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子。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
自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词在祖国大江南北迅速普及,成了公众在工作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不过笔者发现在使用这个词时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有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很多普通百姓言必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好像不管说什么都可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联系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似乎成了包罗万象的一件锦衣;另一种现象是有些人在讲话中或者文章中时而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而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而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人摸不清头脑,非常迷惑,这时又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同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似乎又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件新马褂。在这两种使用现象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沦为政治官话套话、社会俗语之迹象。很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挂在嘴上经常使用的人,也许并不太清楚其真正内涵。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涵义,只有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可能在实际中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很长时间经济发展被等同于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劳务增长在内的实际产出的增长。二战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着数量、结构与质量的变化、提高的过程。经济发展中包括着经济增长,即经济活动产出量的增加;同时还包括着相应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演进、优化升级,比如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演进、合理化、高度化;包括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包括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包括社会物质福利的增进,比如有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物质福利的增进;经济发展还是一个制度变迁与进步的过程,包括着有关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各种发展机制的完善和创新等。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结合、消耗并产生效益的具体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增长、形成经济结构、进行收入分配、表现生活质量、影响生态环境等具体方式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方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公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等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有历史渊源,但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底转什么?笔者认为根据其理论内涵可以探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包括五个“转”:转增长,转需求,转支撑,转资源,转结构。即从突出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持续稳定适度增长转变;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从技术引进倚赖型经济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从资源高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向产业结构优化型经济转变等,同时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
二、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分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条知易行难的漫漫长路。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只有以加快转变方式为主线,才可能跳过一些阶段,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实现目标。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在哪里?通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尽管近年来兰州的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但主要经济指标无论在全国省会城市、西部省会城市还是西北省会城市中的排名都比较靠后,全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也呈持续下降态势。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速度不快、综合经济实力不够强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率先跨越发展。“十二五”时期,国家西部开發、支持甘肃发展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各项政策、市委实施再造兰州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政策措施,为兰州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结合兰州市当前面临的政策机遇、区域位次、发展难题和发展态势等,笔者认为,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不应该放在“转需求”上,因为兰州市目前外需很少;暂时也不能把重点放在“转支撑”上,因为兰州市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尚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应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放在“转结构”上,在“转结构”过程中“转资源”,最后实现“转增长”。因此笔者认为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是“转结构”。所谓“转结构”是指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型经济转变。经济结构有比较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等。具体来讲,兰州市可以通过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重点抓好“三区”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着力支持和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等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就产业结构看,应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近年来,兰州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多元支柱产业培育不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市的产业结构已呈现出“三二一”的倒金字塔形态,按照经济学原理,这是一种合理的经济结构,但就产业内部结构来讲,还不尽合理,主要表现是: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精深加工型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原材料产业多、高端产业少。兰州市的工业发展还处在初期加工阶段,总量不足,增速较慢,产业链条短,精细化工和高科技产品很少,特别是属于兰州自己的工业品太少。因此,通过加快培育多元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带动兰州发展仍然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支柱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作用的关键性产业。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不同,客观上需要多元支柱产业作为支撑。因此必须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对于兰州市来说,努力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才能破解当前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就是要从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出发,准确把握多元支柱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着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逐步推动产业发展由初级开发向深度开发转变,由重化主导向新兴产业转变,由分散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由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自我发展向全面开放转变,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规模明显壮大、产业层次明显提高、产业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第二,就區域结构看,应重点抓好“三区”建设。贯彻落实甘肃省委“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认真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再造兰州”战略是兰州市委立足新起点,着眼新跨越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兰州要实现率先跨越式发展,面临的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展平台问题。“再造兰州”战略就是立足于寻求新一轮率先跨越发展的平台。要把兰州新区和兰州高新区、经济区“三区”开发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来抓。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园区建设与多元支柱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条件和最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在全市范围内调控园区项目建设,明确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增强竞争的同时加强协调,使之成为推动兰州市跨越发展的强大平台;三是尽快理顺3+8经济板块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要理顺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与各县区所建园区产业之间的关系,理顺它们之间的管理体制和财政税收关系,避免因争抢发展政绩和税源归属而产生内耗。
第三,就所有制结构看,应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十一五”期间兰州市非公经济年均增长19.7%,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实现增加值42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但和发达地区相比,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非公经济是富民经济,兰州市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居后,与非公经济比重偏低有着直接关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一是可以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非公有制经济范围、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等,为其构建公平的外部环境;二是可以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三是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家能力、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等实现管理突破。三管齐下,发展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群体,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第四,就企业组织结构看,应着力支持和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15年完成多元支柱产业架构体系,形成80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和7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支持和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把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要依托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把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形成产业集群,整体提升企业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水平。一方面,要全力支持现有的一些大中型企业通过扩能改造,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国字号大企业、国内外有实力的大财团,特别是500强企业,加速形成大的企业集群。与此同时,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发展具有当地特色和品牌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围绕兰州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下大力气进行研发和开发,特别是要围绕富硒高原夏菜、百合、玫瑰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创品牌、增效益;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不仅要积极开发省内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更要开发国内乃至国外都有市场的驰名品牌,不断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走出一条用特色品牌提升产业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中国共产党兰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N].兰州晚报,2010.11.18
3.崔治龙.中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兰州发展有颇多启示[N].兰州日报,2011.3.8
(作者单位:中共兰州市委党校 甘肃兰州 73003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