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可分为三种:一是学习问题学生。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上进心,无远大理想目标,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等等。二是思想品德问题学生。表现为自由散漫,无纪律性,无集体观念,对待学习漠不关心,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感情冲动,逞能好强,行为习惯不良等等。三是心理问题学生。表现为性格乖戾、孤僻,集体意识差,甚至有“自闭”倾向等。
  可以说,学困生的心态比较复杂,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却由于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往往表现出胆怯和自卑。一些问题学生虽然外表装作对什么都无所谓,有时还自视孤傲,但内心常常很自卑,没有自信心,始终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
  我们应怎样教育这些孩子呢?
  一、研究学生,找出原因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就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
  二、降低门槛,激发兴趣
  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作为教师,我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殿堂,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每次布置作业时,我会让学困生做常规作业(如朗读课文与抄写、听写生字词),让学困生能轻松地完成作业,培养学习兴趣。
  三、主动出击,帮扶前进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正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作为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主动去帮助他们。
  (一)建立学生“一帮一”学习小组。各班在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建立“一帮一”辅助网络,让学困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接对同学,让优等生辅导学困生释疑解难,温故知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注意设计帮扶学困生的环节,设计一些符合学困生实际水平能解答的问题去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二)开展教师“一帮多”活动。教师与多个学困生结对子,建立师生帮教网络。规定每周帮教的次数,合理地安排好指导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读、背诵课文,背单词,默写单词,陪着他们—起完成家庭作业。另外,对待学困生照抄作业的现象,我注意做到不一味地斥责,而是大力“提倡”。
  引导学困生们知道:“一个能够想方设法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的学生,当然是一个好学生。不过,你照抄的不应该是他人的结果,而是要照抄别人的方法。你在完成作业时,照抄一遍,然后再自己做一遍,这样,你每次的作业就等于做了两遍,就加深了印象,学习不就进步了吗?”我也引导把作业给别人抄的同学知道:“你们不能光让他照抄你的作业,而应该主动的帮助他们,讲清做题的方法,尽力帮助他们自己完成作业,这才是真正帮助同学进步的方式。”
  这样,学困生在“照抄作业”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学习进步了,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四、开展活动,助力成功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开展很多的学习竞赛、评比活动。如:每单元1次单词竞赛,每个模块1次的单词挑战赛等等。对于学困生,背单词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任务,因此在这些竞赛中学困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还及时给予奖励,使他们在点滴进步中,通过“奖励”这一导火线,帮助他们点燃“渴望进步、渴望成功”的强烈学习欲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是既喜欢物质奖励,又喜欢精神奖励。因此,我对学生的奖励可分为四种:(1)发表扬信;(2)发奖品;(3)作业减量;(4)测验加分。
  五、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我会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们做,甚至是一些难题,连学习好的学生也难以完成的题也让他们进行尝试。有可能学习好的同学做不到的题、回答不了的问题,学困生通过激发思维,激发灵感,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一旦他们的答案接近或类似正确的答案的时候,马上予以肯定,并引导他们向前迈进,直达正确的彼岸。这样,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形成。
  六、自定目标,超越自我
  让学生给自己定下学习的目标。制定目标并不是简单的定下自己要达到的等级,而是具体的分数及要求和水平层次,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学困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次小测和单元测验中制定目标,超越自我。当然,我还对达到目标的同学发奖品奖状。
  总之,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学困生,特别是不能把们他当成是永久的学困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自觉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学困生转变成为“不学就困”的好学生。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可能改变这个学生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其他文献
诗人说:教育是人们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香气四溢,艳丽迷人。  歌唱家说:教育是人们心中经久不衰的歌谣,激越澎湃,和谐优雅。  哲学家说:教育是人们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绚丽多彩,令人神往。  伟人说:教育是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壮丽辉煌,令人遐想。  历史的车轮走进这金秋十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科学知识的日新月异,法律意识的深入人心。当前,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教育问题,说得最多
期刊
所有的农村中学现在都碰到了同样的困境:学校条件差,待遇低,难以留住好教师;教师“走教”严重,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进城借读泛滥,生源不稳定;学生素质较差,管理难度大;因而学校管理工作难度大,教学质量亦难以提高。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在这种艰难中求生存,实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共创良好环境,提高师生教、学动力  (一)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积极性的发
期刊
出席嘉宾:  陶西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吴遵民华东师大终身教育中心主任  李烈国务院参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  张基广湖北武昌实验小学  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容器。”陶行知先生说:“育的最高目的不是要培养人上人,也不是培养人下人,而是要培养人中人。所谓人中人,就是具有人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大型项目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当地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群众及利益相关方造成一定影响,这些影响会产生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进而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更好的开展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有效识别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根据存在的风险制定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社会风险等级,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出和谐的社会环境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家
自2007年开始,我国的会计财务报告准则向国际趋同.在此形势下,本文研究我国A+H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其年报所展示出来的净利润、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三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评估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效果.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显著,但仍有一小部分的差异,研究表明这些差异与中国的制度相关,需要进一步结合时事政策和中国国情进行完善更新.
沿边地区是我国当前新发展格局的开发开放战略前沿.设立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试点旨在支持沿边地区贸易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兴边富民,但是其政策效果如何有待验证.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69个沿边县域的面板数据,将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视作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和检验了政策试点对沿边县域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沿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使实验组比对照组提升约18%.进一步分析发现,重点开发开放区政策试点的建设,尚未对邻近地区产生正
标准化建设在联合站管理工作中是重要的基础,而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更为重要,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在确保环保、安全、无意外事故的基础上,强调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联合站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文章分析联合站工作场所特征,阐述联合站标准化管理的意义.联合站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首先应确保资料完善、其次完善奖惩制度,并在实际管理当中培养职工标准化方面的意识形态,从而保证标准生产.
结合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坚持“一个标准”  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学困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学困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若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
期刊
一、幼儿园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实践  熊猫集团幼儿园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延续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在幼儿园新视野全面质量管理层的指导下,成立了三个全面质量管理团队,即学习活动质量管理团队、游戏活动质量管理团队和生活活动质量管理团队。全面质量质量管理团队的作用是: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加强、有利于全园参加管理、有利于发现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有有利于保教人员岗位成材、有利于改善幼儿园与家长、教师与幼儿之间
期刊
前些天,我和几个毕业的学生聊天。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谈到了校长,赞誉之词自不,必说,单就一口一个“我们校长”“咱校长”都让人惊叹不已。那语气似乎在说校长是他们的亲人,仿佛校长仅属于他们这些毕业生一般。惊叹之余我又不禁纳闷儿,是什么原因让这群孩子对校长总是念念不忘而且还显得那么亲近呢?  有了这个疑问,我就开始注意观察校长的举动。我发现,课间,校长常在校园里转悠,他还经常走到玩耍的孩子中间,看他们玩,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