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论中越边境跨国婚姻建立的基础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越边境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两国关系得到改善以来,中国与越南毗邻村屯边民之间缔结的跨国婚姻数量呈快速上升的态势,越来越多的越南妇女嫁入到中国家庭。本文着力探讨中越边境跨国婚姻建立的基础,同时关注这些嫁入中国家庭并生育子女的越南妇女的处境。由于制度等各种条件限制,她们难以有正常的婚姻登记,最终沦为尴尬的“无国籍女人”,这对中越边境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关键词】跨国婚姻;中越边境;认同;身份
  【作 者】罗柳宁,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057-005
  Discussing the Established Foundation of Trans-national Marriage in Sino-Vietam Frontier Region with Some Examples
  ——Discussing Identity Status of Women
  of No Nationality Simultaneously
  Luo Liuning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since late 1980’s,more and more People living on Sino-Vietam frontier region villages have concluded trans-national marriage relationship,and the situation of quantity amount is zooming, more and more Vietnamese women have marride into Chinese family.This text puts forth effort on discussing the established foundation of trans-national marriage in Sino-Vietam frontier ,at the same time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se Vietnamese women’s plight, who have marride into Chinese family and reared their children.Because of various limiting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institution ,they are hard to have normal marriage registration,and they become embarrassed women of no nationality ultimate final.these produce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 on stable social order in Sino-Vietam frontier region.
  Key words: trans-national marriage; Sino-Vietam frontier region;identity; identity status
  
  中越两国绵延 2449公里的陆地边界线,按中国方面已确定的民族成分来计算, 有壮、傣、布依、苗、瑶、汉、彝、哈尼、拉祜、仡佬、京、回等 12 个民族跨国境线居住。在现代国家建立以前, 中越两国边境两侧的跨国婚姻已经源远流长,即使是当时的统治者已颁布法令要约束其放任自流的状态,但却“禁而不止,且聚众既多”。现今两国边境地区相互毗邻的村寨,超过一半的家庭在四代以内都有跨国姻亲关系,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广西段约有1.2万越南媳妇,云南文山州的马关、麻栗坡两县,与中国边民通婚人数就有816人。跨国婚姻家庭在中越边境线上普遍存在,跨国婚姻关系能够达成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一、受到现代国家关系制约的跨国婚姻
  
  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边民的国家边界、领土意识在逐渐增强,边民的通婚关系受到国家关系变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大。上世纪50~60年代,中越两国是 “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这一时期双方的嫁娶频繁.与越南高平省通农县还烟社、保乐县常春社相接壤的那坡县平孟镇念井村, 50年代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在当地能上户口,并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留证”,中国政府对她们的合法身份、地位给予了特殊照顾与政策保证。60至70年代中期,越南与美国交战,中越依旧延续和发展着这种“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两侧居民在当时互相走动密切,“真正地不分中国与越南”,“哪边生活好过就去哪边”,所以在中国经济困难时期不少的念井村姑娘嫁往对面的越南村屯,念井村吞盘屯就有一半住户举家迁往越南一侧。 当时越南受到苏联的帮助,物资要比中国丰富得多,很多中国家庭得到了越南家庭的无私帮助, 所以才会有许多“老同”(异姓兄弟)分布两侧,中国姑娘也纷纷嫁往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越南一侧, 越方也是善意对待和安置她们,念井村的中老年人至今还经常记苦思甜,对对面的越南村屯怀着感激之情,真正体现了胡志明同志所说的“中越关系是唇齿相依,山连山,水连水,同志加兄弟”。1975年越南统一以后散布“北方威胁论”,中越边界争端不断发生,特别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越交恶,当时边民如若再通婚就相当于“叛国”,两侧的互访与通婚嘎然而止,中国也取消了给越南妇女的户口配给制度,单是念井村就有迁居越南的300多人被赶了回来,双方毗邻村屯十年间没有一例“婚姻事件”。甚至原有的跨国婚姻家庭因为夫妻双方长时间的隔离,而各自被迫在本国的一侧又重新组建家庭。中越邦交正常化后,现在念井村不少中老年男子又与对面越南的 “老同”来往密切,他们在越南除了有“爸同”、“妈同”外,还有了更多的“伯同”、“叔同”、“哥同”、“弟同”、“姐同”、“妹同”,所以现在“过越南喝酒肯定是被人扛着回家,分不清哪里是自己的家。”“国界就像村界一样,一步就能过去,怕什么”,这正体现了中越两国边民对彼此国家的相互认同与信任,处于这种大环境下的边境跨国婚姻也容易得到小环境的宽容与理解.。
  目前念井村辖区内有118号至124号共7块界碑,边境线长达24公里,有11条小路直接通往越南。位于123号界碑附近的念井屯有一边境互市,是中越两国群众经商往来、洽谈生意的边境贸易点, 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小台湾”。由于两国关系正常发展,政治气候以和平友好为主, 所以即使念井村是那坡县边境线最长、界碑最多、争议最多、最复杂的边境一线村,但也不妨碍两侧边民的交流往来, 农历逢五逢十,念井边贸互市点总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在那坡县平孟镇一带,人们一般不说村屯的名字,只说界碑的名字,介绍越南人就说是某界碑对面的, 大家就心照不宣了。由于长期征战,越南青壮年男性人口大量损失,越南的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女多男少,许多越南妇女就进入中国境内结婚。目前在念井村辖区内15个自然屯440户里,在最近10年内嫁入到中国家庭的越南妇女就有20人以上。由于两国制度上的差异, 越南媳妇丧失了越南的国籍、户籍(一旦查到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就到中国一侧结婚,三个月不回者,取消户籍国籍),也没能取得中国的国籍、户籍,成了真正的“黑人黑户”,并且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方将没有婚姻登记、没有中国国籍、没有居留证的越南媳妇强行驱逐出境,于是念井人说“只有笨蛋,不会谈恋爱才要越南老婆”,但这并不妨碍“笨蛋们”前仆后继地产生,这其实与国家关系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好的时候,赶了我还可以再跑回来,又没有人动手打我”, “现在越南中国好了,上头也没人会赶了,没有户口,我一样能够生活”,“讲什么越南人中国人的,大家熟悉了就好了”,有这种想法的越南媳妇在中越边境地区绝对不在少数,特别是年长的越南媳妇.所以说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的多寡是现代国家关系发展的“情雨表”, 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受到现代国家关系制约的跨国婚姻家庭,随着两国互利互信关系的构建,其稳固度也在得到夯实。
  
  二、建立在地域认同基础上的跨国婚姻
  
  中越边境地区跨国婚姻与其他诸如涉外婚姻的跨国婚姻明显不同,它存在特殊的地理人文因素。中越边境两侧北高南低,跨越边境高原山区,就是地势平坦的越南红河平原。越北山区与中国边境相连,在地形地貌上完全相似,地理位置条件为边民跨境通婚提供了便利。中越边境地区与内陆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的隔绝,所以在客观上促成了跨国婚姻的发展。历史上同一个村子被国界线一分为二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龙州县金龙镇和上思县十万大山边境村屯就多有这样的情况。 龙州县金龙镇金龙峒的下其逐屯与越南的上其逐屯鸡犬相闻,反映出相互毗邻、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的纽带是一种亲属联系的纽带,而这种源自共同血缘、起源和部族的血缘纽带是排他性的,它往往强调的是历史根源,而地缘上的联系比起血缘上的排他性具有更大的宽容性。如果我们将中越两国之间的国界线隐去,就会发现中越两国边民在互相支持和地域合作实践中形成的地缘纽带是广泛存在的,双方边民在危机来临之际往往采取自发的行动,互相援助,这类行动往往不是官方的。这种援助行为不是因为什么特殊的习俗、历史或责任,而纯粹是出于一种好意,这种好意已经超出了血缘联系的纽带,是超国家的地域认同,这也是跨国间地缘政治经济合作的先决条件。
  在田野调查中,经常能够听到“土人”(本地人)和“生人”(外地人)的区分,这种区分不是建立在国族或民族的基础上,而是以对某一地域的熟悉与依赖程度作为标准。比如越南的苗族瑶族虽然从体质形态上显然属于“生人”一类,但是他们长期到中国一侧走动,听得懂而且会说壮话,对当地情况也很熟悉,所以中国的边民不会把他们归入“生人”这一行列,而是当成了“土人”,但是对于非边境地区的内陆人,虽为中国同胞,但还是被当“生人”看待,这种划分就是基于地域认同。成边境地区 “男人交友,女人嫁人”,反映出族内或族际交往的密切程度,中越双方人员往来时,“不分民族、不分国家、不分工种”体现的是一种地域上的“天下大同”,这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共融意识,他们在介绍新朋友时从来不说哪个国家,一方面反映了彼此对国界一侧的状况较为清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在思想上也意识到了“国家”,这种政治上的划分会影响彼此间的信赖程度,所以有意隐去双方在“国籍”上的差别,干脆就以界碑为地标,或以“这边”、“那边”为区别,营造一种“本地人”的地域联合。“打老同”则是通过虚构的兄弟关系,互相帮助,互相依靠, 多发生在同一民族不同成员间虚拟血缘关系的构建。现在“打老同”不仅可以在壮族各支系之间,他们如果与越南一侧的越(京)、苗、瑶等族的同龄人性情相投, 一样能够构建这样一种虚拟的血缘关系, 使之更加密切。因此笔者认为“同”除了亲缘构建外,还有“认同”之意。现在念井人称越南对面的苗、瑶为“老苗、老瑶”变成了一种习惯的称呼,并没有轻慢之意,恐怕这也是基于“本地人”的认识,也把他们当成了异族的朋友,所以才把“老同”的“老”加在其族称的前面吧!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在那坡的平孟、百都、百南、百省等乡镇,“壮加瑶”、“壮加苗”这种异族的跨国婚姻形式并不少见,反而是“壮加岱”的数量很少,念井村人说“布岱哪里是壮族啊,他们在家里说越南北京话(越语)”,“那坡对面的布岱住平地种水田,这里住高山种玉米,人家怎么回嫁来这里”,但是在龙州县却是大量岱族姑娘嫁到中国这边.究其根源,“布岱挂金链条,壮侬挂银链条”的历史传说,揭示了“壮加岱”婚姻形式数量少的原因与那坡对面的岱族占据优势地理位置有关。岱族他们迁移得早,山谷平地、沿河两岸已被耕作为水田,岱族姑娘所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所以她们更倾向于红河平原那些地势更为开阔平坦的地方来择偶。壮(布侬) 、苗、瑶来得晚,只能依山傍岭居住,不成为岱族姑娘择偶范围。念井人说岱人讲的是“越南北京话”(就类似于汉语普通话一样,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所以念井人把北京当成普通话的标准),言下之意是岱族已经“越化”,就类似于汉化一样。“吃稻谷”和 “吃玉米”、“住平地”和“住山上”当然存在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那么那坡对面的岱族就不可能像龙州对面的岱族一样被认同为本地人,他们来中国走动的频率就少,在念井互市点,就很少能看到岱人的身影,连经济生活都脱了钩,就更不用说跨国婚姻关系的达成。
  所以说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并非纯粹是经济上驱使,而是出自对地域认同的一种完全的信赖。作为自然人,在熟悉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自在感与安全感,大多数跨国婚姻家庭的女方就是中国边境附近村寨的越南人,就近选择可以规避“文化震撼”带来的各种心理上的不适应,有效降低陌生环境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保证自身处于安全状态,这种安全即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正如非边境地区的外地游客,在没有相关手续的办理和身份的证明下,断然不会越过国界,特别是有界碑或界线这种外在警示的地域,所以嫁入中国一方的越南的边民对非边境地区这些陌生地方也会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安,她们害怕面对未知的世界,以及不确定的危险,她们的婚姻选择更多是出自对地域和自己熟悉的各种生活经验或经历的一种信赖,至少大多相邻村寨的越南女性在面临婚姻选择时是这样的情况,出于经济利益的权衡当然也在其中,但不是唯一的权重,因为越南的边境地区并不像大多数媒体所报道的那样穷困,至少中国一侧的家庭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一个封闭的小地域中,或者就那么几十户甚至不到十位数的自然屯, 与大自然搏斗中,国籍的身份显得那么轻微,生存下去才是最为实际与迫切的,又怎么会介意到国籍身份呢?只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外面的世界根本无法影响一个跨国婚姻家庭正常的生活生产运作。说到底,地理环境的封闭与隔绝,他们生活当中政治因素的影响已经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偶尔的各种相关登记才会把政治因素提到一个明显的位置,绝大部分的时间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就和边境地区普通的农村家庭一样,日升日落般按照生活的轨迹行驶。
  
  三、以族群信任为纽带的跨国婚姻
  
  跨国民族是指地域相邻或不相邻,属世居或规模迁徙形成,一般在边界线两侧或附近地区,在族源、语言、传统文化特征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感,而在国家归属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认同要求,被现有政治地理边界线所分割,分属于不同国家政治实体的同一文化民族或族群。因为历史渊源的关系,两国在社会、家庭、居住、饮食、服饰、工艺、道德以及婚嫁、岁时(节日)、丧葬、信仰、礼仪、娱乐等习俗方面,都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特别在节庆或岁末,两国边民更是情同一家人。
  中越两国战事期间,政治上的大门紧紧关闭,但是民间的“后门”却在虚掩,双方亲戚依然悄悄来往。念井这里的人很少人在当年的知情者面前谈这段往事,双方的老人也尽量不提旧事。是什么样的原因,在国家交恶、双方“只认敌人,不认亲戚朋友”的对峙状态下,也没有阻断同一族群内部双方成员冒死前来探望? 正式这种源于天然的亲缘、族缘情感,是残酷的战争也无法割断的,特别是在上了年纪的人身上这种族群认同更加凸显。共同的文化是维系民族关系的纽带,也是跨国婚姻能够达成的基础。越南媳妇在同一族群文化的中国家庭中更容易适应,更容易获取家庭带来的安全感与满足感,所以在中越边境地区,“黄牛跟黄牛,水牛更水牛”,以族群信任为纽带的跨国婚姻类型占据着主要地位。
  在那些非法拐卖等异化了的跨国婚姻背后,“自愿行径”的达成多与同一族群的信任程度有关,于是她们就成为中国边民口中的“你是牛吗?拉你就走”。那些中国边境线上的旅游景区,比如大新县德天瀑布的德天村、东兴市京族三岛、龙州县的美女村等,有四分之一以上的访谈对象表示自己曾经或多次被“媒子”欺骗过,那些“媒子”几乎都是她们的亲戚或同民族的人。好在景区的生活条件不错,不少越南媳妇更是将“越南婆”这样的污名进一步外化,变成一个具有经济增殖潜力的标签,她们索性在自己的小摊位上挂上“越南婆档位”的牌匾,成为与中国媳妇商业竞争中获胜的招徕术。而那些僻远的边境山区,越南妇女跟着“媒子”一起过来,除了有侥幸心理外,也包含了族群信任的成分。她们发现“这里跟越南一样山”,自己被哄骗以后,也很少有人逃跑,除非是真的过得很不如意,因为“越南男人抽烟、喝茶、吃酒,越南女人种地、盖房、经商”,她们也承认中国丈夫是比越南丈夫勤劳肯干,自己不必像家中姐妹那样“十项全能”, 这大概也是以族群信任为纽带的跨国婚姻类型占据着主要地位的又一个原因了。
  四、思考和结语
  与越南毗邻的中国边境大多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石山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先天不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不相协调形成恶性循环,石漠化的蔓延.一些有条件的中国适婚女子纷纷嫁往县城附近的村屯或生产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平峒地区,亦或结伴到山外的大城市务工以期新的发展,再加上人为原因导致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中国边境不少地区出现青年男子婚姻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状况,引发了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越南一侧女多男少的现状恰好能够弥补中国一侧的需求。随着中越两国关系的改善,基于地域认同和族群纽带构建下的跨国婚姻只会越来越多,跨国婚姻家庭有可能在某一地域某一时段呈井喷式发展。
  从目前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社会基础来考察,跨国婚姻缺乏合法化的程序。跨国婚姻无法正常登记,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不能入户籍,跨国婚姻家庭生育子女的合法性也必将受到置疑,因此这类婚姻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她们成为身份尴尬的“无国籍女人”。从家庭内部来看,跨国婚姻家庭成员在精神上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家庭关系,越南妇女也参与生产劳动,承担家务、照顾孩子及父母等方面的任务。但是,来自外部的制度因素,迫使这类家庭丧失了社会安全保障。家庭中的成员尤其是越南妇女,她们作为中国男人的妻子,中国孩子的母亲,中国父母的儿媳,经常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危险”。特别是在中越边境广大的贫困山区,在没有外来收入的情况下,家庭成员只能依赖有限的土地产出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跨国婚姻家庭中,由于越南媳妇没有取得当地户籍而不能分田分地,就无法享受国家现行的任何社会保障待遇,他们与普通中国家庭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得本来贫困家庭更加无法摆脱贫困。同时跨国婚姻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功能也相对弱化,大新县德天完小的老师普遍反映跨国婚姻子女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最好的成绩是2A1B,但比例很小,绝大多数集中在1A2B和3B这样的成绩段,原因是越南媳妇不会汉语拼音,在孩子打基础的低年纪阶段,根本无法像其他中国家长那样进行辅导。另外其社会身份的不明确导致其地位地位低下的现实,这多少在孩子心中形成阴影,也影响了孩子身心的成长.孩子们普遍对非法与合法的概念模糊,面对非法入境、非婚生子、走私等行为,出现思想和行为上的混乱,将会产生国家认同冷漠情绪。
  从相关的法律规定可知,中越边民跨国婚姻中的越南妇女要加入中国国籍,两种途径:一是作为“中国人的近亲属”,一是 “定居在中国”。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规定和申请程序,缺乏实践操作性。据南宁市公安局外事民警告知,如果是选择“定居在中国”来申请入籍,需要在取得永久居留资格以后3年才有资格申请,而要取得永久居留资格必须首先有婚姻关系存续满五年、在中国连续居留满五年的前提条件。这样的话,要取得中国国籍,至少要结婚8年以后。笔者主张中国社会有必要积极考虑已经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的入籍问题,并且像跨国婚姻登记向边境地区倾斜一样,在加入中国国籍的条件和程序方面也向她们倾斜。可以采取一些分期交款办证、直接在口岸设立跨国婚姻登记受理机构、简化办理的手续缩短办证时间等更为人性化的措施,以适应当前中越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的现状。
  
  参考文献:
  ①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2;
  ①罗文青:《和平与交往:广西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问题初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
  ③潘艳勤:《布岱人的“桥”仪式与“不落夫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6)
  ④王晖、黄家信: 《无国籍女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族群》, 《百色学院学报》2007(1);
  ⑤周健、刘东燕:《越南的民族政策及其对我国边境民族地区的影响》,《东南纵横》2004(11)。
  
  〔责任编辑:覃彩銮〕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西南地区地连西北,东接中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康乾时期,这一地区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交织,叛服无常,成了清朝内陆国防的隐忧。但由于国内政局未稳、边疆亦复多事,使得清前期西南施政决策经历了由康熙时期的“绥抚”之策,到雍乾时期大力推行政治军事改革的调整过程。这一决策调整最终为西南边防的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关键词】西南地区;漠西蒙古;驱准保藏;土司制度  【作者】马
期刊
【摘 要】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对民间艺术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东巴艺术从“民间艺术”转变为“旅游艺术”,旅游环境触发民间艺术产生了当代的变异。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由族内转向大众,其功能也由祭神与自娱变为追求时尚化体验和经济利益;甚至它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也凝缩成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而这些变化都是东巴艺术在后现代语境中所遭遇的现代性结果,并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特色。  【关键词】东巴艺术;旅游艺术;旅游开发;变
期刊
读了黄兴球博士著的《壮泰族群分化时间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即其研究成果为解决国际泰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傣泰民族起源问题作出的新贡献。  本文所说的傣泰民族即是国际上所称的Tai系诸民族,包括今分布在中国云南边疆地区的傣族和分布在越南西北地区的泰族、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缅甸的掸族、印度东北部地区的阿洪姆人以及这些民族的诸多支系,他们
期刊
【摘 要】“峇峇娘惹”又可称为“帕拉纳坎”, 是东南亚的土生华人族群,这个族群的根源是中华文化,但是他们无论是在语言、宗教信仰、文化习俗,还是文化和身份认同上,都已经形成了自有的独特文化。东南亚的土生华人族群已经和中国大陆的根源文化产生了差异,因此,绝对不能简单地以中华民族进行归类,也不能简单地以“中国人”进行称呼。本文在于对“峇峇娘惹”等土生华人族群的来源和文化习俗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与东盟诸国
期刊
【摘 要】 文章在梳理龙脊古壮寨社区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贫困村寨的参与式发展问题,认为整体贫困制约着龙脊村民自主参与古壮寨旅游开发,社区主体居民参与程度不够,非物态的当地社区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展示较少,龙脊古壮寨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可能路径是延伸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消化农闲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升贫困地区农村社区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现代生产与传统技
期刊
【摘 要】壮、汉民族间的相互同化是广西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在民族间的相互同化历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壮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将汉族同化的一个少数民族。本文以弄兰村为个案就“壮化”表现与成因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壮族;汉族;同化  【作 者 】马世英,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中心博士研究生;梁世甲,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中心硕士研究生。兰州,730000  【中图分类号】C
期刊
【摘 要】岑毓英无论抚滇、抚黔、他修复书院,加广学额,增加束修膏火,招商创收,保证文教经费,补贴进京会试举人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云贵地区文化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他把文化教育全面推行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并用制度予以保证,对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民族和睦,有着划时代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恢复乡试;修复书院;加广学额;束修膏火;厘定章程  【作 者】施铁靖,广西河池学院教授。广西宜州,546300 
期刊
【摘 要】从《尼萨》这部民族志出发,本文探讨了民族志写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真实性、代表性、田野伦理和口述史资料整理等人类学理论和方法问题。  【关键词】个人叙述;访谈法;生活史  【作 者】张丽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博士研究生;胡鸿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
期刊
【摘 要】红水河流域是广西乃至我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该区域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森林覆盖率低,生态承载力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造成这一地区贫困的资源因素之一。  【关键词】自然资源;红水河流域;穷困  【作 者】邵志忠,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172-007
期刊
【摘 要】乡村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村寨中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得民间艺术从隐形民俗生活状态走向旅游景观的场景中,在改变自身文化特质和外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旅游产品或旅游景观的样式得以存显。就湘西德夯苗族村寨而言,其拥有的民间艺术是基于苗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村寨日常生活文化运行机制而生成和存显的,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受制于乡村旅游的影响,苗族传统民间艺术强烈的地方性知识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