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录取通知书”很讲究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yj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高考通知书都是由学校印制,填上考中者的姓名,由邮政快递送达即可。而在古代,高考通知书无论是做工,还是送达,都比现在复杂、隆重。
  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唐代把金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称为“榜贴”。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时第一名毕渐,当时榜帖,偶然脱去渐字旁点水,天下遂传名云毕斩 。”
  最早的榜帖是泥金帖子,“泥金”手法是中国传统的高档装涂工艺,可见其重视程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至文宗朝,遂寖削此仪也。” 宋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都提到的是泥金帖子。而杨万里诗中的淡墨榜又为何物呢?原来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用淡墨书榜,称为“淡墨榜”。
  后来出现了金花帖子,被视为“正式版”科举录取通知书。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当时称为金花帖子。”“黄花笺”是一种洒金粉的顶级用笺,用此来书写通知书,可见其珍贵。宋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 宋朝吴郡士登科者,始于龚识 ,其家居昆山黄姑 ,犹藏登第时金花榜帖,乃用涂金纸,阔三寸,长四寸许。”到了清代,就出现了刻板印制的科举通知书了。
  在古代,送通知书也比较隆重,是一种官府行为。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喜人骑上高头大马,高举旌旗,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犹如现在男子结婚迎亲一般。如《儒林外史》描写报榜的情景:“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报的到来。有专人在门口等候,真是望眼欲穿,一旦报喜的人到了,即大呼小叫向主人报喜。报喜是个好差事,碰到大户人家能赏一些红包,也就是“喜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排上一桌,赏些酒喝,衙门里的公差争破头想干这差事。古人收到榜帖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如同现在上级颁发的奖状或与领导人合影一般,让来访的客人进门便能看到,以此炫耀一番,光宗耀祖。
其他文献
远程车载导弹需要着重强调的主要前提是,如果地面车辆和直升机两者都采用一种单一的系统,那么直升机平台的作战要求就是主导因素。然而,直到最近,仍然认为把第二代半自动瞄
AIM: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cirrhosis on trauma patients and define the factors predicting death.METHODS:The data on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trauma center f
体育运动,是人类对于自我极限的不断挑战。对学生来说,体育课是一门能够全方位塑造一个人的课程,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这些精神品质正是一个人健
火药发明于古代中国,但中国历史上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用于战争的时间不会早于元代。明王朝视火器为神器,自永乐年间起,火器的研制由中央政府严格控制,甚至连京师之外的
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词汇,“终身学习”逐渐成为超国家的政策中心字眼,然而在政策话语中,却存在把终身学习视为标准真理的虚夸言辞,它
在超音速风洞中进行了从母导弹有控制抛撒子导弹的试验。具有不同刚度、质心和铰支释放角的截头锥形蒙皮板块,用行程和压力可调的预加载压缩气体作动器弹出。蒙皮板块依靠用
发作性睡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综合征,以具有发生异常睡眠的倾向为特征,包括白天嗜睡和经常性夜间睡眠异常,出现病理性快动眼睡眠表现。研究者在实验中观察了自主神经平衡和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赵振华分析,受长期以来思维惯性的影响,我们总是把按资分配与剥削等同起来,进而与资本主义相等同。按照这一逻辑,社会主义既然要消灭剥削,就必然排斥与剥削
前文考证了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对中南海进行大规模修建的情况。此后,乾隆皇帝还于乾隆二十五年和乾隆三十六年对紫光阁和万善殿进行过两次较大的修建。这两次修建,文献上
本文叙述了采用直升机牵引自由飞模型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等幅值的极限环振荡,通过理论计算,找到了出现极限环振荡的临界速度和消除该振荡的几种可取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