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疃是著名的丝绸之乡,如何依托地域特色,让绸乡的孩子们浸润丝绸文化,将丝绸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途径。
一、多渠道挖掘丝绸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1)让学生感受自然,認识自然奥秘。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告诉我们万物生生不息的奥秘,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进行“桑野蚕忙几度春—认识桑树”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旁边的实践活动基地“桑梓园”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认一认,真真切切地去观察桑树的变化,感受春的气息。采摘桑叶,去“蚕花居”进行喂养蚕宝宝的活动。初夏时节,还进行了采摘桑椹的活动。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还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认识到大自然中蕴涵无穷的科学知识。学生在大自然中参与对自然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和潜能。
(2)让学生参与社会,感受世间万象。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我校借助华信丝绸公司、华裕丝绸公司等当地传统企业、丝绸市场,带领学生去了解柳疃丝绸的制造过程;了解丝绸制品的价格与销路;对柳绸工艺大师进行采访,探求名人成长经历,剖解名人情怀,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全人格发展。
(3)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劳动技能。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让学生真正地在劳动中学会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我们开设了手工制作课,以丝线、布绸等为原料,让孩子们进行布贴画、编中国结、缝制沙包、给布娃娃设计服装等活动。
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指导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途径要多样化。由于学生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对如何广泛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会很茫然,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选取相应的调查、采访、上网、查书等方式获取信息,使其最终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或能力。
(2)指导学生记录活动情况的方式要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照片、录像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自己的体验体会,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活动总结与评价提供依据。
(3)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眼光要有发展性。当活动遇到困难时,要引导学生将问题、将认识引向深入,激发他们继续活动的信心。、
三、采取绿色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再次探究的欲望
建立一套切实灵活的评价机制,是搞好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采取切实的评价手段,让孩子通过评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肯定自我与他人,养成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因此,采取多元评价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时体现多方位、多层次、多层面的原则。同时,多种方式展示、交流和评价学习效果,丝绸文化品质内化为学生的良好素质和文明行为。
评价方法灵活:自评、他评、教师评、家长评……
评价内容广度:参与态度(自愿、主动、被动……);参与积极性(积极主动、推三阻四……);能力提升(收集资料、亲身参与、与人交往、辨别事物……);评价形式多样:等级制、评语制、标志制…
实践活动如同一汪海,浩瀚无边,层浪迭起。每位实践活动教师便是海中的弄潮儿,我们在传承丝绸文化的时候,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课程资源,并做好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多元评价,就会在万顷碧波中游刃有余,渐行渐远。
一、多渠道挖掘丝绸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1)让学生感受自然,認识自然奥秘。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告诉我们万物生生不息的奥秘,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进行“桑野蚕忙几度春—认识桑树”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旁边的实践活动基地“桑梓园”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认一认,真真切切地去观察桑树的变化,感受春的气息。采摘桑叶,去“蚕花居”进行喂养蚕宝宝的活动。初夏时节,还进行了采摘桑椹的活动。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还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认识到大自然中蕴涵无穷的科学知识。学生在大自然中参与对自然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和潜能。
(2)让学生参与社会,感受世间万象。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我校借助华信丝绸公司、华裕丝绸公司等当地传统企业、丝绸市场,带领学生去了解柳疃丝绸的制造过程;了解丝绸制品的价格与销路;对柳绸工艺大师进行采访,探求名人成长经历,剖解名人情怀,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全人格发展。
(3)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劳动技能。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让学生真正地在劳动中学会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我们开设了手工制作课,以丝线、布绸等为原料,让孩子们进行布贴画、编中国结、缝制沙包、给布娃娃设计服装等活动。
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指导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途径要多样化。由于学生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对如何广泛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会很茫然,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选取相应的调查、采访、上网、查书等方式获取信息,使其最终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或能力。
(2)指导学生记录活动情况的方式要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照片、录像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自己的体验体会,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活动总结与评价提供依据。
(3)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眼光要有发展性。当活动遇到困难时,要引导学生将问题、将认识引向深入,激发他们继续活动的信心。、
三、采取绿色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再次探究的欲望
建立一套切实灵活的评价机制,是搞好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采取切实的评价手段,让孩子通过评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肯定自我与他人,养成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因此,采取多元评价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时体现多方位、多层次、多层面的原则。同时,多种方式展示、交流和评价学习效果,丝绸文化品质内化为学生的良好素质和文明行为。
评价方法灵活:自评、他评、教师评、家长评……
评价内容广度:参与态度(自愿、主动、被动……);参与积极性(积极主动、推三阻四……);能力提升(收集资料、亲身参与、与人交往、辨别事物……);评价形式多样:等级制、评语制、标志制…
实践活动如同一汪海,浩瀚无边,层浪迭起。每位实践活动教师便是海中的弄潮儿,我们在传承丝绸文化的时候,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课程资源,并做好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多元评价,就会在万顷碧波中游刃有余,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