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要求,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推行的财务管理措施得到越来越严格的落实。为了整体上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证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要求,又逐步开始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但是,在集中核算的实际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推行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集中核算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153
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任务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持续推动各方面系统改革的同时,一直不断深入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体制进行改革。作为当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整体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特征
会计集中核算,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实行的一种改进和创新。简单来说,就是指由行政事业的主管单位组建集中统一的财务核算中心,来履行下属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职责。其操作组织方式、分工清晰明确,具体体现在:①在保证下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權、债务债权关系不动的情况下,将下属单位所有财务人员全部集中到核算中心,开展独立的会计业务工作。由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统一履行会计核算、账面监督、风险监管等管理职责。②下属单位不再设立会计部门,只单独设立出纳岗位。出纳人员职责,则是根据本单位实际的资金收付和固定资产价值增减情况,将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类票据和资料,负责移交给主管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心,并向本单位领导提交核算中心反馈的各类信息和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对本单位开展财务检查时,涉及本岗位的有关工作。
2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优势
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集中会计核算,具有以下四方面管理优势。
2.1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 信息质量可全方位提升
行政事业主管单位实施集中核算,因会计人员集中到财务中心进行专业管理,可以通过统一制度、流程和标准,来对各下属单位实现财务核算的科学管控,其优势如下三点。
(1)在账务层面,可彻底改变过去在做账上“唯领导吩咐、唯领导指示是从”的典型人治状况,真正实现“依法做账”。
(2)在技术层面,由于规范了整个核算的基础性工作,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独立性,进而确保了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合法、完整和及时性。
(3)在管理层面,因会计人员人事关系纳入核算中心进行管理,工资待遇与绩效考核,必定与原来所属单位脱钩,这又便于中心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培训和考核,利于其遵守财经纪律、依法依规办事,不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可更精准反映所核算单位的运营活动。 由于集中核算,方便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可靠管控,促使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规范、安全和有效,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2.2 强化财务会计监督职能, 从源头遏制贪污腐败
会计集中核算,在具体操作上,具备更为严格的资金使用监督能力,具体表现在:①对于违反法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定的支出,可通过不予报销及通报批评等方式,及时制止支付行为,或对其违规行为进行警示,有效堵塞财务管理漏洞。②对于不规范填写报账单、发票信息不完整、附件资料不齐全的支出;或在政府财务大平台上面,出现的经济科目使用混乱、摘要填写失实、无法进入审核程序的上报资料等。可通过指导填写或退回完善的方式,进行资料规范。这些严格的标准化操作,可有效减少铺张浪费、杜绝弄虚作假和截留、挪用资金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纪和贪污腐败的滋生。
2.3 节约人力资源配置成本,高精准打造业务团队
实施集中核算的单位,可以将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集中在一起办理业务。改变了以往下属单位会计人员身兼数职、分工不明的现象,实现机构精简和人力资源的节约,降低整体运行成本。同时,也容易给所有财务人员提供集中学习专业知识、政策法规的机会,并易使大家在工作中,不断通过交流经验教训,分享心得体会,分析思考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工作新思路,有利于全面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4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进一步优化资金结构
集中核算以前,由于缺乏制约机制,下属单位各自为政,财务管理不规范。集中核算后,行政事业主管单位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下属单位实施严格有效的财务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管理制度、明确标准和流程,督促严格遵照执行;
(2)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
(3)进行固定资产精细管理,避免长期呆滞闲置造成损失;
(4)督促及时足额地收缴入库各项收入;
(5)推进政府采购制度的普遍实施,降低成本支出;
(6)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跟踪管理,堵塞财务漏洞。
由于集中管理的上述优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和风险管控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国家投入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能力,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保障。
3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集中进行财务核算管理,其优越性不言而喻。但是,同时也存在如下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倘若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对下属单位组织高效的业务运营活动必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六个层面。
3.1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起步较晚,立法滞后的情况较为普遍。直到目前,仍缺乏一套完整的、包括详尽操作规范的配套法规,用于专门规范指导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推行。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虽然较多,如《会计法》《预算法》和《政府会计制度》等,但各主管单位建立集中核算的规章制度时,选择的途径仍然有所不同:如有的主管单位,是依据这些法规,结合自身情况,在探索中制定有关集中核算的规章制度;而有的单位,则直接照搬外单位现成的规章制度。因此,在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各单位规章制度设计的水平差异,对实际操作的指导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中核算必须具备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这给集中核算的推进带来了新的挑战。 3.2 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工作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受限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水准和执业原则。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如果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欠佳,则难以避免工作失误;如果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缺乏,就会存在惰性,态度不积极欠认真,影响工作进度;如果不敢坚持原则,审核力度不够,致使单位产生违规支出,可能引发资产和廉政风险;如果欠缺职业道德,不能很好保守财务秘密,有可能给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甚至混乱。这些都会给财务集中管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3.3 财务核算与下属单位的经济活动出现脱节
会计集中核算,虽能比较公正地从凭证和账面上实现对资金集中管理和监控,但并不能准确掌握各单位具体的经济和业务活动状况,因而面对审计时仅靠会计资料,难以清楚解释每项经济事项来龙去脉。同时,从下属单位来看,由于自己没有使用权和控制权,资金的安全和稳定性虽然得到了提升,但一旦面临必须灵活或紧急处理某些具体经营问题时,由于集中的刚性财务管控,必然束缚其手脚,增加其工作推进阻力和降低工作效率,反过来挫伤下属单位合理的经营积极性。有时,甚至会导致下属单位错失一些发展良机。
3.4 会计职能受到限制未能得到全面发挥
目前的会计集中核算,更多的是将其职能限定在“核算”的环节,这使得大量的会计工作仅仅停留在这个基础层面上。这不仅导致相关财务数据信息难以充分利用,难以为下属单位的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反馈和建议,而且还易导致监督管理弱化、预测和决策职能受到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资金使用的风险预判和全面预算的执行。
3.5 责任的划分不明确易造成推诿扯皮
现阶段,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加快,单位也越来越重视绩效考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下属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和监督权被收走,但其应该承担的具体财务责任并没有被明确划分。下属单位负责人,经常存在“要查账去找集中核算部門”思想。与此同时,核算中心的人员也存在“我只管做账和审核,不负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的思想。一旦在审计或者上级巡查中检查出问题,比如因财务审核疏忽,给单位造成了资产损失,或者影响了廉政形象,集中核算部门和下属单位就会互相推卸责任,都认为出现问题的责任应该由对方来承担,从而激化了两者的矛盾,这无疑给集中核算的推行形成了障碍。
3.6 可能造成下属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难点
对于大型主管单位,因下属单位众多,开展会计集中核算,财务人员往往配置不足,这时主管单位就会利用权力,强行从下属单位抽借人员来扩大队伍。这对推进集中核算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却削弱了被抽借单位的工作力量。由于抽借人员往往素质和工作经验丰富, 这样极易造成被抽借单位的人才缺失,间接增加其管理成本。另外,对被抽借者来说,自己在抽调单位工作,但人事关系却在原单位,由于占用了原单位的编制,不仅被抽借单位仍需为其支付工资和福利, 而且还引发两个需要解决的联发问题:一个是从短期来看,被抽调者编制在原单位,其年终业绩考核必须在原单位进行,这会让原单位领导难以处理;另一个则是从长期看,被抽调者人事关系滞留原单位,还会影响其未来在职级晋升和工资、福利等调整方面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从而直接影响被抽调人员对工作的态度。
4 会计集中核算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对策措施
4.1 宏观层面——国家财政应该采取的措施
4.1.1 建立健全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
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家对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力行推出的一项先进管理模式。为了保证推广运行不面临根本性的阻碍,其前提就是,必须拥有强大的法律法规配套支持。因此,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从宏观上加快立法步伐,对现有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修订、增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有法可依。
4.1.2 通过试点不断探索更科学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会计集中核算的改革,是一项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从法规完善到实际运行各个方面、阶段、繁多项目的综合协调,它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求不断完善,不能一蹴而就,只有这样,集中核算的路才能越走越稳定。
因此,建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组织政策研究人员和专家,对上市公司或者大型企业,在集中核算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在充分吸取其成功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实际情况的考察研究,去粗取精、务实求真、分门别类,设计出适合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科学管理模式,完善出台配套的具体法规和操作细则,并在各类单位、组织操作试点,及时解决理论与操作问题,待试点成功后,再向全国普遍推广。
4.2 微观层面——具体单位应该采取的措施
4.2.1 提高领导层的集中核算意识
领导层的意识,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走向。加强领导层对会计集中核算重要性的宣传与普及,对强化相关人员的集中核算意识,全面理解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具有显著和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下属单位的领导,应该从自己思想观念上,转变对核算中心的认识,并积极发挥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坚决要求下属配合核算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 维护会计核算中心与事业单位的协调合作关系。
4.2.2 加强单位财务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对于下属单位来说,资金控制权上交了,也不能甩手了事。下属单位“一把手”,应该在实行集中核算管理后,带头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和完善本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同时,以身作则,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审批单位每一笔支出,发现不合理的,及时制止和纠正,并积极配合核算部门,定期开展财务检查、整改情况“回头看”,从源头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4.2.3 增强财会队伍水平建设
集中核算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增强队伍建设力量。对主管单位:其一,应要求定期开展或组织外出财务知识的培训,提升人员的专业能力;其二,加大财务培训的资金支持,设立适当奖惩措施,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对下属单位来说:其一,要加强对出纳的会计知识培训。在集中核算中,充分发挥出纳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其二,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筑牢财务管控的底线思维和纪律意识。
4.2.4 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
随着集中核算的逐步推进,主管单位领导应下大力气,重视会计集中核算部门的组织机构建设。在完善用人机制方面,通过合理增设编制、招考、遴选、选调等方式,给予集中核算部门足够的人力支持。对“抽借”这类只能在过渡期解决人员来源的暂时性方式,不应长期存在。在集中核算部门组建全面完成后,对“抽借”人员,应尽快通过编制渠道,明确其人事关系定位,实现人、岗位与人事关系的统一。在过渡时期,被抽借单位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编制招考人员,努力解决抽调人员调出后出现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5 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将更有效筑牢财务防线,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降低廉政风险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当然,尽管在实际中,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具有诸多管理优势,但总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很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要不断通过健全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推进职能职责转变,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职业和道德素养,不断推进单位组织管理的优化和改进,就一定能确保会计集中核算这一模式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促进财务会计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卢建国.乌兰察布气象局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及改进措施[J].财会学习,2018(1):102-103.
[2]刘姝彤.浅议会计集中核算在地方财政工作中的局限性[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8):31-32.
[3]郭瑛.关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时代金融, 2015(11):171,175.
[4]周程.论政府机关的借调现象——编制背后的利益博弈[J].法制与社会, 2011(9):198,200.
[5]万欣慰.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问题[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3):67-69.
[6]杨晓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1):93-94.
[作者简介]付丽涵(1988—),女,四川乐山人,四川省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中级会计师。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集中核算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153
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任务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持续推动各方面系统改革的同时,一直不断深入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体制进行改革。作为当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整体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特征
会计集中核算,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实行的一种改进和创新。简单来说,就是指由行政事业的主管单位组建集中统一的财务核算中心,来履行下属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职责。其操作组织方式、分工清晰明确,具体体现在:①在保证下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權、债务债权关系不动的情况下,将下属单位所有财务人员全部集中到核算中心,开展独立的会计业务工作。由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统一履行会计核算、账面监督、风险监管等管理职责。②下属单位不再设立会计部门,只单独设立出纳岗位。出纳人员职责,则是根据本单位实际的资金收付和固定资产价值增减情况,将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类票据和资料,负责移交给主管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心,并向本单位领导提交核算中心反馈的各类信息和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对本单位开展财务检查时,涉及本岗位的有关工作。
2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优势
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集中会计核算,具有以下四方面管理优势。
2.1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 信息质量可全方位提升
行政事业主管单位实施集中核算,因会计人员集中到财务中心进行专业管理,可以通过统一制度、流程和标准,来对各下属单位实现财务核算的科学管控,其优势如下三点。
(1)在账务层面,可彻底改变过去在做账上“唯领导吩咐、唯领导指示是从”的典型人治状况,真正实现“依法做账”。
(2)在技术层面,由于规范了整个核算的基础性工作,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独立性,进而确保了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合法、完整和及时性。
(3)在管理层面,因会计人员人事关系纳入核算中心进行管理,工资待遇与绩效考核,必定与原来所属单位脱钩,这又便于中心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培训和考核,利于其遵守财经纪律、依法依规办事,不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可更精准反映所核算单位的运营活动。 由于集中核算,方便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可靠管控,促使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规范、安全和有效,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2.2 强化财务会计监督职能, 从源头遏制贪污腐败
会计集中核算,在具体操作上,具备更为严格的资金使用监督能力,具体表现在:①对于违反法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定的支出,可通过不予报销及通报批评等方式,及时制止支付行为,或对其违规行为进行警示,有效堵塞财务管理漏洞。②对于不规范填写报账单、发票信息不完整、附件资料不齐全的支出;或在政府财务大平台上面,出现的经济科目使用混乱、摘要填写失实、无法进入审核程序的上报资料等。可通过指导填写或退回完善的方式,进行资料规范。这些严格的标准化操作,可有效减少铺张浪费、杜绝弄虚作假和截留、挪用资金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纪和贪污腐败的滋生。
2.3 节约人力资源配置成本,高精准打造业务团队
实施集中核算的单位,可以将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集中在一起办理业务。改变了以往下属单位会计人员身兼数职、分工不明的现象,实现机构精简和人力资源的节约,降低整体运行成本。同时,也容易给所有财务人员提供集中学习专业知识、政策法规的机会,并易使大家在工作中,不断通过交流经验教训,分享心得体会,分析思考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工作新思路,有利于全面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4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进一步优化资金结构
集中核算以前,由于缺乏制约机制,下属单位各自为政,财务管理不规范。集中核算后,行政事业主管单位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下属单位实施严格有效的财务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管理制度、明确标准和流程,督促严格遵照执行;
(2)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
(3)进行固定资产精细管理,避免长期呆滞闲置造成损失;
(4)督促及时足额地收缴入库各项收入;
(5)推进政府采购制度的普遍实施,降低成本支出;
(6)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跟踪管理,堵塞财务漏洞。
由于集中管理的上述优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和风险管控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国家投入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能力,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保障。
3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集中进行财务核算管理,其优越性不言而喻。但是,同时也存在如下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倘若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对下属单位组织高效的业务运营活动必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六个层面。
3.1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起步较晚,立法滞后的情况较为普遍。直到目前,仍缺乏一套完整的、包括详尽操作规范的配套法规,用于专门规范指导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推行。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虽然较多,如《会计法》《预算法》和《政府会计制度》等,但各主管单位建立集中核算的规章制度时,选择的途径仍然有所不同:如有的主管单位,是依据这些法规,结合自身情况,在探索中制定有关集中核算的规章制度;而有的单位,则直接照搬外单位现成的规章制度。因此,在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各单位规章制度设计的水平差异,对实际操作的指导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中核算必须具备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这给集中核算的推进带来了新的挑战。 3.2 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工作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受限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水准和执业原则。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如果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欠佳,则难以避免工作失误;如果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缺乏,就会存在惰性,态度不积极欠认真,影响工作进度;如果不敢坚持原则,审核力度不够,致使单位产生违规支出,可能引发资产和廉政风险;如果欠缺职业道德,不能很好保守财务秘密,有可能给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甚至混乱。这些都会给财务集中管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3.3 财务核算与下属单位的经济活动出现脱节
会计集中核算,虽能比较公正地从凭证和账面上实现对资金集中管理和监控,但并不能准确掌握各单位具体的经济和业务活动状况,因而面对审计时仅靠会计资料,难以清楚解释每项经济事项来龙去脉。同时,从下属单位来看,由于自己没有使用权和控制权,资金的安全和稳定性虽然得到了提升,但一旦面临必须灵活或紧急处理某些具体经营问题时,由于集中的刚性财务管控,必然束缚其手脚,增加其工作推进阻力和降低工作效率,反过来挫伤下属单位合理的经营积极性。有时,甚至会导致下属单位错失一些发展良机。
3.4 会计职能受到限制未能得到全面发挥
目前的会计集中核算,更多的是将其职能限定在“核算”的环节,这使得大量的会计工作仅仅停留在这个基础层面上。这不仅导致相关财务数据信息难以充分利用,难以为下属单位的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反馈和建议,而且还易导致监督管理弱化、预测和决策职能受到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资金使用的风险预判和全面预算的执行。
3.5 责任的划分不明确易造成推诿扯皮
现阶段,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加快,单位也越来越重视绩效考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下属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和监督权被收走,但其应该承担的具体财务责任并没有被明确划分。下属单位负责人,经常存在“要查账去找集中核算部門”思想。与此同时,核算中心的人员也存在“我只管做账和审核,不负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的思想。一旦在审计或者上级巡查中检查出问题,比如因财务审核疏忽,给单位造成了资产损失,或者影响了廉政形象,集中核算部门和下属单位就会互相推卸责任,都认为出现问题的责任应该由对方来承担,从而激化了两者的矛盾,这无疑给集中核算的推行形成了障碍。
3.6 可能造成下属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难点
对于大型主管单位,因下属单位众多,开展会计集中核算,财务人员往往配置不足,这时主管单位就会利用权力,强行从下属单位抽借人员来扩大队伍。这对推进集中核算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却削弱了被抽借单位的工作力量。由于抽借人员往往素质和工作经验丰富, 这样极易造成被抽借单位的人才缺失,间接增加其管理成本。另外,对被抽借者来说,自己在抽调单位工作,但人事关系却在原单位,由于占用了原单位的编制,不仅被抽借单位仍需为其支付工资和福利, 而且还引发两个需要解决的联发问题:一个是从短期来看,被抽调者编制在原单位,其年终业绩考核必须在原单位进行,这会让原单位领导难以处理;另一个则是从长期看,被抽调者人事关系滞留原单位,还会影响其未来在职级晋升和工资、福利等调整方面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从而直接影响被抽调人员对工作的态度。
4 会计集中核算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对策措施
4.1 宏观层面——国家财政应该采取的措施
4.1.1 建立健全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
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家对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力行推出的一项先进管理模式。为了保证推广运行不面临根本性的阻碍,其前提就是,必须拥有强大的法律法规配套支持。因此,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从宏观上加快立法步伐,对现有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修订、增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有法可依。
4.1.2 通过试点不断探索更科学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会计集中核算的改革,是一项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从法规完善到实际运行各个方面、阶段、繁多项目的综合协调,它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求不断完善,不能一蹴而就,只有这样,集中核算的路才能越走越稳定。
因此,建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组织政策研究人员和专家,对上市公司或者大型企业,在集中核算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在充分吸取其成功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实际情况的考察研究,去粗取精、务实求真、分门别类,设计出适合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科学管理模式,完善出台配套的具体法规和操作细则,并在各类单位、组织操作试点,及时解决理论与操作问题,待试点成功后,再向全国普遍推广。
4.2 微观层面——具体单位应该采取的措施
4.2.1 提高领导层的集中核算意识
领导层的意识,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走向。加强领导层对会计集中核算重要性的宣传与普及,对强化相关人员的集中核算意识,全面理解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具有显著和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下属单位的领导,应该从自己思想观念上,转变对核算中心的认识,并积极发挥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坚决要求下属配合核算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 维护会计核算中心与事业单位的协调合作关系。
4.2.2 加强单位财务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对于下属单位来说,资金控制权上交了,也不能甩手了事。下属单位“一把手”,应该在实行集中核算管理后,带头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和完善本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同时,以身作则,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审批单位每一笔支出,发现不合理的,及时制止和纠正,并积极配合核算部门,定期开展财务检查、整改情况“回头看”,从源头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4.2.3 增强财会队伍水平建设
集中核算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增强队伍建设力量。对主管单位:其一,应要求定期开展或组织外出财务知识的培训,提升人员的专业能力;其二,加大财务培训的资金支持,设立适当奖惩措施,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对下属单位来说:其一,要加强对出纳的会计知识培训。在集中核算中,充分发挥出纳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其二,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筑牢财务管控的底线思维和纪律意识。
4.2.4 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
随着集中核算的逐步推进,主管单位领导应下大力气,重视会计集中核算部门的组织机构建设。在完善用人机制方面,通过合理增设编制、招考、遴选、选调等方式,给予集中核算部门足够的人力支持。对“抽借”这类只能在过渡期解决人员来源的暂时性方式,不应长期存在。在集中核算部门组建全面完成后,对“抽借”人员,应尽快通过编制渠道,明确其人事关系定位,实现人、岗位与人事关系的统一。在过渡时期,被抽借单位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编制招考人员,努力解决抽调人员调出后出现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5 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将更有效筑牢财务防线,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降低廉政风险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当然,尽管在实际中,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具有诸多管理优势,但总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很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要不断通过健全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推进职能职责转变,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职业和道德素养,不断推进单位组织管理的优化和改进,就一定能确保会计集中核算这一模式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促进财务会计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卢建国.乌兰察布气象局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及改进措施[J].财会学习,2018(1):102-103.
[2]刘姝彤.浅议会计集中核算在地方财政工作中的局限性[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8):31-32.
[3]郭瑛.关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时代金融, 2015(11):171,175.
[4]周程.论政府机关的借调现象——编制背后的利益博弈[J].法制与社会, 2011(9):198,200.
[5]万欣慰.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问题[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3):67-69.
[6]杨晓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1):93-94.
[作者简介]付丽涵(1988—),女,四川乐山人,四川省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中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