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班牙朝圣之路
台湾/赖丽娜
不久前和朋友看了德国电影《我出去一下》(I'm Off Then),当下便有股冲动,要去剧中主角所走的Camino,也就是朝圣之路。也许是上天的美意,在没有太多时间做准备的情况下,我们二人还是上路了!
朝圣之路有多条路线,其中大部分人走的是法国路,起点位于法国南部的圣让皮耶德波尔小镇( St Jean Pied de Port)。翻越庇里牛斯山后一路往西徒步,途经西班牙北部几个著名大城,例如以奔牛节盛名的潘普洛纳(Pamplona)、布尔格斯(Burgos),以及里昂(Leon)等,以至数不清的地方特色小镇。所有路线的终点,是圣地牙哥康波斯特拉的主座教堂,据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圣雅各的遗体就安葬于此。此线全程大概800公里,行走约需一个月。除了以宗教之名而走,愈来愈多人是因为不同的信念、想法而来:可能是为了探索自我,或是在生活上遇到瓶颈,需要暂时脱离调整心境,当然,也有人是纯粹爱好健行,甚至不用特殊理由就来了!
这条已超过千年历史的路,虽然没有太大的高低起伏,但大部分路面布满砾石,所以,不论是脚上穿的登山鞋,还是作为替换用的凉鞋,往往蒙上一层挥褪不去的尘灰。而脚起水泡、磨破皮、肿胀等,成了徒步者共同的印记。背包上的贝壳和包里收集戳章的护照,是来自世界各地朝圣者共同的信物。在相同的時空下相遇,一句简单的「Buen Camino!」(朝圣之路愉快),代表了问候与祝福。有的只是擦身而过,有些一见如故,甚或结伴同行。这群人,彼此陌生,却互相鼓舞;不是团队,却有群体般的作息。这条路,使人变得勇敢,让人流露真善情怀。
圣地归来,生活的困恼依旧,但是,就像朝圣之路上依循的箭头,相信,「祂一一必指引我的路」!
追忆的苹果
香港\张立健
阿拉木图(Almaty)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旧都,名称源自Alma和Ata两个词,分别指苹果和祖父,故又称为「苹果之城」。有趣的是,游人在当地会看到各式各样以苹果造型的装饰和雕塑。
说起阿拉木图大苹果(Aport),当地人都会有怀旧的感觉,大苹果能唤起那些年的甜蜜回忆。朋友的妈妈,会想起她的一众同学,当时哈萨克仍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学生有义务于课余作集体劳动。以前学校会安排学生到阿拉木图的郊野同度暑假,大批学生会被送到苹果园,一起下田,采摘苹果,共享时间和玩耍,无形中,苹果记载了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
在哈族人的记忆中,阿拉木图盛产的苹果较一般为大,清甜多汁。当年它出口可换外汇,被视为国家的标志。香甜的大苹果更成为哈萨克族的集体回忆,象征哈族农耕和劳动的成果。
就像歌曲《五月之初》(First of May),苹果曾经一个接一个的掉下,时光亦如此飞逝。近年随着阿拉木图政策以及农地用途的改变,苹果园用作城市发展,苹果树无一幸免,连种子也没了。大苹果绝种,是哈萨克城市化的代价。
在哈萨克斯坦的市集,你仍可看到大苹果Aport的名字,而其后科学家亦有重新研发,可是这大苹果已成昨日之果了!大概就是哲学家所说:「人不能重踏同一条河流,因为那条河和那人都已改变。」
台湾/赖丽娜
不久前和朋友看了德国电影《我出去一下》(I'm Off Then),当下便有股冲动,要去剧中主角所走的Camino,也就是朝圣之路。也许是上天的美意,在没有太多时间做准备的情况下,我们二人还是上路了!
朝圣之路有多条路线,其中大部分人走的是法国路,起点位于法国南部的圣让皮耶德波尔小镇( St Jean Pied de Port)。翻越庇里牛斯山后一路往西徒步,途经西班牙北部几个著名大城,例如以奔牛节盛名的潘普洛纳(Pamplona)、布尔格斯(Burgos),以及里昂(Leon)等,以至数不清的地方特色小镇。所有路线的终点,是圣地牙哥康波斯特拉的主座教堂,据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圣雅各的遗体就安葬于此。此线全程大概800公里,行走约需一个月。除了以宗教之名而走,愈来愈多人是因为不同的信念、想法而来:可能是为了探索自我,或是在生活上遇到瓶颈,需要暂时脱离调整心境,当然,也有人是纯粹爱好健行,甚至不用特殊理由就来了!
这条已超过千年历史的路,虽然没有太大的高低起伏,但大部分路面布满砾石,所以,不论是脚上穿的登山鞋,还是作为替换用的凉鞋,往往蒙上一层挥褪不去的尘灰。而脚起水泡、磨破皮、肿胀等,成了徒步者共同的印记。背包上的贝壳和包里收集戳章的护照,是来自世界各地朝圣者共同的信物。在相同的時空下相遇,一句简单的「Buen Camino!」(朝圣之路愉快),代表了问候与祝福。有的只是擦身而过,有些一见如故,甚或结伴同行。这群人,彼此陌生,却互相鼓舞;不是团队,却有群体般的作息。这条路,使人变得勇敢,让人流露真善情怀。
圣地归来,生活的困恼依旧,但是,就像朝圣之路上依循的箭头,相信,「祂一一必指引我的路」!
追忆的苹果
香港\张立健
阿拉木图(Almaty)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旧都,名称源自Alma和Ata两个词,分别指苹果和祖父,故又称为「苹果之城」。有趣的是,游人在当地会看到各式各样以苹果造型的装饰和雕塑。
说起阿拉木图大苹果(Aport),当地人都会有怀旧的感觉,大苹果能唤起那些年的甜蜜回忆。朋友的妈妈,会想起她的一众同学,当时哈萨克仍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学生有义务于课余作集体劳动。以前学校会安排学生到阿拉木图的郊野同度暑假,大批学生会被送到苹果园,一起下田,采摘苹果,共享时间和玩耍,无形中,苹果记载了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
在哈族人的记忆中,阿拉木图盛产的苹果较一般为大,清甜多汁。当年它出口可换外汇,被视为国家的标志。香甜的大苹果更成为哈萨克族的集体回忆,象征哈族农耕和劳动的成果。
就像歌曲《五月之初》(First of May),苹果曾经一个接一个的掉下,时光亦如此飞逝。近年随着阿拉木图政策以及农地用途的改变,苹果园用作城市发展,苹果树无一幸免,连种子也没了。大苹果绝种,是哈萨克城市化的代价。
在哈萨克斯坦的市集,你仍可看到大苹果Aport的名字,而其后科学家亦有重新研发,可是这大苹果已成昨日之果了!大概就是哲学家所说:「人不能重踏同一条河流,因为那条河和那人都已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