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三条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批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场合、方式方法和技巧。
一、批评前的准备
批评必须实事求是、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弄清错误事实,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和片面之辞枉下结论,否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恰当地选择批评的方式、方法和场合
1、当众批评。这种批评方法适用于犯错的性质比较严重、影响范围大,并带有共性的问题,威力较大,不仅能使当事人受到深刻教育,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敲响警钟的作用。这种方法除了犯错的问题严重或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外,一般不宜采用。
2、商讨式批评。这种批评是带有商量讨论性质、用温和的口气进行的批评,适用于脾气暴躁、个性和对抗性很强的学生。
3、即时式或延时式批评。即时式或延时式也称热处理或冷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要根据错误的性质、犯错学生当时的情绪和学生的性格而定。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火候,如果火候掌握得不准,批评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4、含蓄式批评。这种批评也叫旁敲侧击式,它是一种含而不露、柔中带刚的影射批评。当发现学生有某种错误苗头,但还不能确定时,采用含蓄暗示、提醒学生注意的批评方法,可以打消学生的某种不良动机和错误行为。
5、幽默诙谐式批评。幽默诙谐式批评,是教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改正。这种批评方式不但不会让犯错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反而会使其在愉快中自责,心情舒畅地接受批评,从而提高批评效果。对于严重的错误,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三、批评的注意事项
1、先表扬后批评。在批评前,教师要找到犯错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指出其问题.这样,犯错学生往往易于接受批评。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批评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教师要从关爱学生的目的出发,对学生要和蔼可亲、语气温和;要平等商讨、消除对抗;要正确引导,多加鼓励和希望;要注意语言分寸,留有余地;要换位思考,切忌讽刺挖苦、枉下结论。
3、刚柔相济,把握火候。教师要准确掌握犯错学生的个性和错误的性质,恰当地选择批评时的态度。如果犯错学生是无理取闹、明知故犯、屡犯不改,不妨先严厉地批评,这样能“杀一儆百”,然后讲清道理,最后和颜悦色地提出希望,这种方法容易被犯错学生接受。
4、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情感变化,批评要适时适度。在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其态度与心理变化而适时调整批评的策略,不能将准备好的方式、方法和语言一成不变地进行下去,要以变应变,灵活准确地把握批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批评取得最佳效果。
5、批评完学生后要找他们谈心。批评要注意安抚的技巧。首先,切忌批评后万事大吉,而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等,有了进步及时表扬。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批评他(她)、为什么这样批评,教师一定要给他(她)点出来,并告诉他(她)为什么错了、应该怎么做,这样,他(她)才有可能心服口服,你的批评才能起到效果。
6、一般不要在教室门口批评学生。我曾做过,在教室门口批评学生,看似争分夺秒,其实事倍功半。本来是想及时批评学生,及时纠正他的错误,可是在你批评他(她)的时候,不知不觉周围已经围了不少同学看笑话,这样很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
7、别在学生犯错后动不动就通知家长。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在一次英语课堂上折纸飞机,弄得整个课堂一团糟,英语老师气得哭了。我了解了情况后,马上就要通知他的爸爸。他一见我拨他爸爸的电话,马上就认错,可这时的我哪里听得进他的话,等我电话一打完,这位同学人已经不见了。这时我才慌了,发动班上的同学去找,费了好大的劲才在食堂背后的暗角找到他。原来他很怕他的爸爸打他。经过这次,我明白请家长也要因人而异,不能动不动就请家长。
一、批评前的准备
批评必须实事求是、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弄清错误事实,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和片面之辞枉下结论,否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恰当地选择批评的方式、方法和场合
1、当众批评。这种批评方法适用于犯错的性质比较严重、影响范围大,并带有共性的问题,威力较大,不仅能使当事人受到深刻教育,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敲响警钟的作用。这种方法除了犯错的问题严重或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外,一般不宜采用。
2、商讨式批评。这种批评是带有商量讨论性质、用温和的口气进行的批评,适用于脾气暴躁、个性和对抗性很强的学生。
3、即时式或延时式批评。即时式或延时式也称热处理或冷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要根据错误的性质、犯错学生当时的情绪和学生的性格而定。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火候,如果火候掌握得不准,批评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4、含蓄式批评。这种批评也叫旁敲侧击式,它是一种含而不露、柔中带刚的影射批评。当发现学生有某种错误苗头,但还不能确定时,采用含蓄暗示、提醒学生注意的批评方法,可以打消学生的某种不良动机和错误行为。
5、幽默诙谐式批评。幽默诙谐式批评,是教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改正。这种批评方式不但不会让犯错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反而会使其在愉快中自责,心情舒畅地接受批评,从而提高批评效果。对于严重的错误,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三、批评的注意事项
1、先表扬后批评。在批评前,教师要找到犯错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指出其问题.这样,犯错学生往往易于接受批评。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批评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教师要从关爱学生的目的出发,对学生要和蔼可亲、语气温和;要平等商讨、消除对抗;要正确引导,多加鼓励和希望;要注意语言分寸,留有余地;要换位思考,切忌讽刺挖苦、枉下结论。
3、刚柔相济,把握火候。教师要准确掌握犯错学生的个性和错误的性质,恰当地选择批评时的态度。如果犯错学生是无理取闹、明知故犯、屡犯不改,不妨先严厉地批评,这样能“杀一儆百”,然后讲清道理,最后和颜悦色地提出希望,这种方法容易被犯错学生接受。
4、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情感变化,批评要适时适度。在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其态度与心理变化而适时调整批评的策略,不能将准备好的方式、方法和语言一成不变地进行下去,要以变应变,灵活准确地把握批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批评取得最佳效果。
5、批评完学生后要找他们谈心。批评要注意安抚的技巧。首先,切忌批评后万事大吉,而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等,有了进步及时表扬。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批评他(她)、为什么这样批评,教师一定要给他(她)点出来,并告诉他(她)为什么错了、应该怎么做,这样,他(她)才有可能心服口服,你的批评才能起到效果。
6、一般不要在教室门口批评学生。我曾做过,在教室门口批评学生,看似争分夺秒,其实事倍功半。本来是想及时批评学生,及时纠正他的错误,可是在你批评他(她)的时候,不知不觉周围已经围了不少同学看笑话,这样很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
7、别在学生犯错后动不动就通知家长。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在一次英语课堂上折纸飞机,弄得整个课堂一团糟,英语老师气得哭了。我了解了情况后,马上就要通知他的爸爸。他一见我拨他爸爸的电话,马上就认错,可这时的我哪里听得进他的话,等我电话一打完,这位同学人已经不见了。这时我才慌了,发动班上的同学去找,费了好大的劲才在食堂背后的暗角找到他。原来他很怕他的爸爸打他。经过这次,我明白请家长也要因人而异,不能动不动就请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