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差生转化探微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452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任,而且体现着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要求。由于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发展结果。如何在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从而解决数学教学中差生这一老大难问题是摆在我们所有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1困难剖析中帮助差生确立目标
  
  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对学科学习充满信心,但是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学习方法运用的偏差等原因,一部分学生发现继续学习对于他们而言似乎已经变得力不从心,也因此在困惑以及彷徨中逐渐掉队,成为差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数学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当问题不断堆积而得不到尽早解决的时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学生逐渐迷失了数学学习的方向,丢掉了数学学习信心,在他们身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更是荡然无存,差生的称号从此与他们相伴。作为教师,我们尽快帮助他们认识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确立数学学习目标意义重大,包括我们要让差生在知晓高中数学学习重要性基础上,了解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差异;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面对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合理的发展方向;课堂上,要掌握数学学习主动权,要讲究听课质量,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在课堂上解决学习问题;在数学学习时间安排上,要合理紧凑,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克服数学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2因材施教中提供差生发展契机
  
  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方式,并且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也是截然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如果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不顾学生数学素质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良莠不齐的事实,并坚持沿用传统的统一教学要求,必将导致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与掌握差距越拉越大。应该说,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助于弥补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差生逐步发展,不断跟上,并最终为差生的有效学习和可能转化提供机会。诚然,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它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数学学习的预习阶段,可以体现在数学课堂提问阶段,可以体现在教师课后作业要求阶段。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数学预习分层要求时,考虑到差生数学学习的实际基础,我们要适当降低要求,只要他们通过预习实现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复习,以及通过对教材例题的理解,尝试着完成一般难度的练习题即可,对于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求他们做好记号,力争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而领悟;对于中等及以上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通过预习,基本能独立按照教材上的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内化,并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
  
  3兴趣培养中实现差生稳步发展
  
  一般而言,差生数学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参与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基本无兴趣可言,他们怕数学、讨厌数学,关键是缺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解决他们学习困难的重要前提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差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要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数学不是靠教师传授而使学生学会的,它是在教师引导下,靠学生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对于差生而言更是如此。例如,教师讲完一个概念后,可要求差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鼓励差生归纳其解法,甚至可以尝试提问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次,教师要把学习与鼓励联系起来。由于数学教学的抽象性特点,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构建情境,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对于差生而言,有些数学题从正面不好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恰当地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实现数形的合理结合,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或抓住差生理解的“软肋”给予简练,和较为深刻的分析,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促使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差生表现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必要的鼓励;当他们的作业做得进步时、当他们的解题方法略有新意时、当他们的成绩稍许提高时、当他们愿意刻苦钻研时,我们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信心,实现数学学习的稳步发展。
  
  4结语
  
  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过程就必须探讨数学教学中的差生的转化方法,从而实现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一个民族惟有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关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正如有的人所说,一个没有创新思维的人,就像一头拉磨的驴,只能沿着磨道转,永远走不出新路,永远不能像千里马那样显示出力与美的神韵,总是低着头走路的人,总也享受不到秀色。
1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端    经过数次改革,语文教学质量确有显著的提高,但是语文教学仍存在着“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仍被“讲读课堂”和“串讲课堂”等语文教学传统的基础课型主宰。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端,既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是,这两种课型仍被广泛采用,正是因循守旧的思想导致语文课型单调、机械,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2语
1981年,市农科院作物所粮食栽培室、市农业局技术推广站会同各县技术推广部门和部分公社农科站,在过去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原丰早为主的高产联合试验,编写了“原丰早增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广播电视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全面革新的新时期。近几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通过国外经验的借鉴和自身素质的提升,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技
每年高考,都是媒体按捺不住寂寞的时节。与往年不同,今年泉州晚报在高考期间的报道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为不干扰考生,本社媒体高考结束前不对考题进行分析点评。”此举赢得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作为语文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引导督促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让课外阅读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把孩子从教材这一方小得可怜的“水池”引到广阔无垠的大海里。  根据我校近几年开展的振兴阅读活动的情况,本人在安排好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有如下的体会。  
当前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但思品课的长期灌输说教使教师教得“枯燥无味”,学生也学得“索然无趣”。而多媒体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那在思品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际作以下尝试。   
“M112”是我所于1974年秋,用晚籼矮秆品种“5450”作母本,高秆品种“印尼水田谷”作父本进行杂交,当代种子再用钻~(60)γ射线3万伦琴、28.2伦/分的剂量率进行辐照,经过六代
目的:  本研究旨在论证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衔接的可行性,为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养方案提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清晰明确,规范严格
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笔者自幼热爱朗读,也长期将朗读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之中,深深感受到朗读的巨大作用,虽不能说朗读万能,然而它那潜移默化的威力真是“妙不可言”。然而,因为目前评价体系的不健全等诸多原因,朗读教学得不到重视,且问题多多: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课堂朗读的参与面窄;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