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小微企业数控人才需求的特点,通过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将各门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对课程内容提炼并进行项目化处理、企业真实产品实训教学等课程建设方法,探索出一条面向小微企业的数控灰领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小微企业;灰领人才;数控技术;课程建设
一、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小微企业发展迅速。14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一份名为《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称,小微企业解决了中国1.5亿就业人口,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小微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是:单一专业用人数量少,但专业种类不少。虽然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没有大中型企业严格,但其综合性要求却较高。对于数控行业的小微企业来说,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同时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技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灰领人才”。
二、灰领的含义及数控灰领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对灰领的解释有若干种,其中李景元教授提出的“中国灰领”概念[1]得到了国内学术界及相关领域专家的普遍认可。
他认为灰领具体来讲是作业现场劳动群体中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熟练技能、既能借鉴继承又能创新开发、既善于动手又勤于动脑、既懂组织管理又会运行操作、既有较强的专门技术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底蕴的复合性人才。
目前有不少学者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灰领人才的培养做过研究[2、3],但大都很少考虑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企业及岗位需求才是我们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因此,经过对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数控人才需求的调研,我们制定了针对小微企业用人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三、面向小微企业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一)建立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数控“灰领”人才属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我们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改变单科独进式专业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
首先,建立通用素质和职业素质课程模块,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加强计算机、高数、英语等工具类课程和机械制图、金属工艺、电工、电子等职业素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知识的提升打好基础。
其次,重新分析梳理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将职业能力课程分成三大模块: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块、CAD/CAM软件应用模块、数控机床诊断与维护模块。在课程安排上按先工艺,再编程、操作,最后自动编程的顺序来安排,期间配合安排数控机床、电气设备控制、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
再次,建立职业能力拓展模块,注重学生能力的拓展。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开设企业管理、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机电产品市场营销等课程。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本模块中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二)注重加强各模块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围绕产品展开的。所以,各模块课程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被产品加工这一主线联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注重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比如,我们通过企业调研,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机械零件,在讲授数控加工工艺时,让学生以这些典型零件为对象编制工艺,在接下来的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编好的工工艺来编制程序,并加工。对于那些复杂的零件,则要求学生利用CAD/CAM课程进行三维绘图和计算机辅助编程。最后,在拓展课程学生再得用自己加工出的零件,进行检测,练习检测能力;在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课程中,将所有学生加工的零件作为一个批次,让学生对其质量进行分析,了解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三)以实用有效为原则,精心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核心课程,重新对其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注重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去除重复性内容,共建资源共享平台。以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为学习载体,构建学习项目。以《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为例,设置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工作任务组成,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床的维护保养,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学习内容贯穿于每项工作任务当中,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任务的实施步骤为:零件图样分析、工艺方案制定、编程、仿真、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检测。整个任务按照由基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安排。
(四)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数控在现有校内实训室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训教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包括熟悉设备、材料选取、工具量具的使用,基本设备操作等技能。这部分实训内容设置在各核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完成;二是专业技能实训。这个实训内容我们放置在综合实训周进行。例如,数车加工操作,采用为期4周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这段时间内,学生要独立从头至尾完成一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三是企业顶岗实训。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后,学生要到企业完成规定时间的顶岗实训。学生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继续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零距离就业,成为满足企业要求的合格数控人才。
四、总结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数控灰领人才的培养,既不能只注重操作技术的培养,也不能只侧重理论学习,放松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良好职业素质和自我提升能力。按照数控技术“灰领”人才要求,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行课程建设,科学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景元.中国灰领的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4-25.
[2]陈美谦.试论数控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8-71.
[3]陈艳红.数控“灰领”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2(4):140-141.
(作者单位:山东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关键词:小微企业;灰领人才;数控技术;课程建设
一、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小微企业发展迅速。14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一份名为《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称,小微企业解决了中国1.5亿就业人口,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小微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是:单一专业用人数量少,但专业种类不少。虽然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没有大中型企业严格,但其综合性要求却较高。对于数控行业的小微企业来说,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同时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技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灰领人才”。
二、灰领的含义及数控灰领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对灰领的解释有若干种,其中李景元教授提出的“中国灰领”概念[1]得到了国内学术界及相关领域专家的普遍认可。
他认为灰领具体来讲是作业现场劳动群体中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熟练技能、既能借鉴继承又能创新开发、既善于动手又勤于动脑、既懂组织管理又会运行操作、既有较强的专门技术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底蕴的复合性人才。
目前有不少学者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灰领人才的培养做过研究[2、3],但大都很少考虑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企业及岗位需求才是我们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因此,经过对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数控人才需求的调研,我们制定了针对小微企业用人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三、面向小微企业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一)建立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数控“灰领”人才属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我们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改变单科独进式专业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
首先,建立通用素质和职业素质课程模块,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加强计算机、高数、英语等工具类课程和机械制图、金属工艺、电工、电子等职业素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知识的提升打好基础。
其次,重新分析梳理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将职业能力课程分成三大模块: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块、CAD/CAM软件应用模块、数控机床诊断与维护模块。在课程安排上按先工艺,再编程、操作,最后自动编程的顺序来安排,期间配合安排数控机床、电气设备控制、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
再次,建立职业能力拓展模块,注重学生能力的拓展。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开设企业管理、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机电产品市场营销等课程。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本模块中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二)注重加强各模块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围绕产品展开的。所以,各模块课程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被产品加工这一主线联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注重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比如,我们通过企业调研,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机械零件,在讲授数控加工工艺时,让学生以这些典型零件为对象编制工艺,在接下来的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编好的工工艺来编制程序,并加工。对于那些复杂的零件,则要求学生利用CAD/CAM课程进行三维绘图和计算机辅助编程。最后,在拓展课程学生再得用自己加工出的零件,进行检测,练习检测能力;在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课程中,将所有学生加工的零件作为一个批次,让学生对其质量进行分析,了解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三)以实用有效为原则,精心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核心课程,重新对其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注重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去除重复性内容,共建资源共享平台。以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为学习载体,构建学习项目。以《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为例,设置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工作任务组成,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床的维护保养,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学习内容贯穿于每项工作任务当中,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任务的实施步骤为:零件图样分析、工艺方案制定、编程、仿真、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检测。整个任务按照由基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安排。
(四)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数控在现有校内实训室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训教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包括熟悉设备、材料选取、工具量具的使用,基本设备操作等技能。这部分实训内容设置在各核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完成;二是专业技能实训。这个实训内容我们放置在综合实训周进行。例如,数车加工操作,采用为期4周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这段时间内,学生要独立从头至尾完成一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三是企业顶岗实训。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后,学生要到企业完成规定时间的顶岗实训。学生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继续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零距离就业,成为满足企业要求的合格数控人才。
四、总结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数控灰领人才的培养,既不能只注重操作技术的培养,也不能只侧重理论学习,放松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良好职业素质和自我提升能力。按照数控技术“灰领”人才要求,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行课程建设,科学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景元.中国灰领的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4-25.
[2]陈美谦.试论数控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8-71.
[3]陈艳红.数控“灰领”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2(4):140-141.
(作者单位:山东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