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李斯上奏给秦王嬴政的一篇奏议书。李斯,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人,曾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后以统一中国之帝业游说秦王嬴政,得到信任,拜为客卿。此时,秦的近邻韩国慑于秦国强大,就派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做间谍。郑国要为秦国修一条长达三百里的灌溉渠,企图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实施“疲秦计划”,使秦国无力攻打韩国。这一计谋被秦国发现,于是秦国的宗室大臣要求秦王下达逐客令,驱逐在秦国的所有客卿,李斯自然也在被逐之列。而后,他毅然写下这篇千古流传的《谏逐客书》。李斯,本是一介羁旅之客、被逐之臣,却抗言陈词,批龙鳞,逆圣听,冒天下之“大不韪”,何其鲠直,何其勇敢!不过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封仅八百多字的谏书究竟以怎样的论辩阐述,能让盛怒凌人、逐客坚决的秦王看后幡然醒悟,收回成命,进而恢复了李斯的官职呢?
通过品读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发:
一、缘情入理,切中肯綮。文章开宗明义,简洁痛快地表明了“窃以为过矣”的立场。但“逐客”本是秦王之令,而他却说成是“吏议”,锋芒指向官吏,避开应担重责的秦王,这样一来,既点出了问题又不至于尖锐,既表明了态度又不至于强硬,直接的语言便显出几分委婉、智慧和人情。秦王容易听下去,李斯就见机论析,从秦朝的历史出发,站在强国的高度,精举秦国四君以客致强的事实,阐明不应逐客的深层次原因。这对于一心要“制六合”、壮国威、帝万代的秦王来说,可谓正中下怀,闻之则喜。极具针对性和借鉴性的事例,自然会让秦王产生共鸣,深受启发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李斯提议表态,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安危,客卿的命运,而是秦王的感受,秦国的未来。从情入理,合乎机宜,言语中的,真可谓“顺情入机,动言中务”(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二、论据切实,论证深透。本文首段,举出了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的实例: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四代国君,在秦国发展史上,可谓最有成就,最为突出,再提其皆因重用贤客而宏图大展,自然会最有力地论证重客之利、逐客之弊。这铁一般的史实,一件重于一件,一层深比一层,气势逼人,冲力强大,让人不得不信服。接下来,作者反面假设式推论“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又让论述显得腾挪跌宕,回转灵变。李斯扣紧中心,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多面论证,便把驱逐客卿毫无道理,任用客卿意义重大的道理阐述得极为透彻。
三、类喻明理,正中要害。说理透辟了,已见李斯论说的功底,但更可贵的是,李斯并未局限于此,草结章议。接着,他陡转开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展开更深层的论证。先是铺陈了异国“色乐珠玉”为秦王所好之事实,又转而写到:“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秦王取物不问产于何国,全以他国者为乐;而取人却排异逐客,以外来者为患。两相类比,秦王重物轻人,舍本逐末,态度不一,自相矛盾,是多么显而易见啊!而段尾李斯“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求也”的论断又是多么高屋见瓴、语重心长。李斯类比直击要害,一针见血,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这让心志雄壮、欲统天下的秦王不再脑热冲动,犯下大错,而能冷静不来,再次思虑,明晓利害,重做指令。这种类比论法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文中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来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进而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道理,比对一下,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壤而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而就其深之喻,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才能明其德,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之喻,说明逐客只能是“资敌国”“益雠”的愚蠢之举,抽象的道理瞬时变得形象可知,更易入脑入心。而五帝三王无敌天下的原因“地无四方,民无异国”的阐述也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类比论证,形象说理,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字字直达秦王心底,句句点中秦王要害,秦王听之,自然会明了接纳四方之士,任用异国之才,对成就“大一统”的梦想来说是多么重要。
四、对比增力,阐述严实。李斯为了增强论说的力度,让秦王信服,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角度不同、时空有别、类别各异,可谓丰富鲜明,极尽表达论证之能事。像四君纳客与秦王逐客的对比、秦王重物与轻人的对比、五帝三王不却众庶与秦王弃黔首却宾客的对比、逐客导致“资敌国”与逐客致使“内自虚”的对比等等,不一而足。无论是古今做法的对比,还是自身态度的对比,还是敌我变化对比,都在反复论证强调,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比得全面充分、关键到位,论得厚重稳固、深刻有力。如果横段类比例证为纬,那么纵段对比论证便为经,正是这经纬交织,才让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得失之理阐述得更加严密合实。
此外,李斯的语言表达铺排严整、铿锵华美,渀荡着一股雄放的气势,有如长江大河,悬瀑急流,一泻千里,动人心魄,不禁让人击节连赞,久久难以忘怀,无怪乎后人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的劝谏陈辞闪耀着缜密思辨的光辉,说理论证彰显着雄隽华瞻的文采,真可谓挟战国说辞纵横之风,兼具汉代辞赋富丽之美。高考在即,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方面,可能还存在说不清、道不严、论不深的问题,此时,深化思辨意识而严密有力地论证,仍是我们不能放弃研究的课题。不妨来仔细读一读、学一学此篇文章,通过理悟和训练,也许会心品之而成色,笔运之而成景,这样在考前有效的时间里,你就能为这个课题交上一份属于自己的满意答卷。
通过品读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发:
一、缘情入理,切中肯綮。文章开宗明义,简洁痛快地表明了“窃以为过矣”的立场。但“逐客”本是秦王之令,而他却说成是“吏议”,锋芒指向官吏,避开应担重责的秦王,这样一来,既点出了问题又不至于尖锐,既表明了态度又不至于强硬,直接的语言便显出几分委婉、智慧和人情。秦王容易听下去,李斯就见机论析,从秦朝的历史出发,站在强国的高度,精举秦国四君以客致强的事实,阐明不应逐客的深层次原因。这对于一心要“制六合”、壮国威、帝万代的秦王来说,可谓正中下怀,闻之则喜。极具针对性和借鉴性的事例,自然会让秦王产生共鸣,深受启发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李斯提议表态,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安危,客卿的命运,而是秦王的感受,秦国的未来。从情入理,合乎机宜,言语中的,真可谓“顺情入机,动言中务”(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二、论据切实,论证深透。本文首段,举出了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的实例: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四代国君,在秦国发展史上,可谓最有成就,最为突出,再提其皆因重用贤客而宏图大展,自然会最有力地论证重客之利、逐客之弊。这铁一般的史实,一件重于一件,一层深比一层,气势逼人,冲力强大,让人不得不信服。接下来,作者反面假设式推论“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又让论述显得腾挪跌宕,回转灵变。李斯扣紧中心,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多面论证,便把驱逐客卿毫无道理,任用客卿意义重大的道理阐述得极为透彻。
三、类喻明理,正中要害。说理透辟了,已见李斯论说的功底,但更可贵的是,李斯并未局限于此,草结章议。接着,他陡转开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展开更深层的论证。先是铺陈了异国“色乐珠玉”为秦王所好之事实,又转而写到:“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秦王取物不问产于何国,全以他国者为乐;而取人却排异逐客,以外来者为患。两相类比,秦王重物轻人,舍本逐末,态度不一,自相矛盾,是多么显而易见啊!而段尾李斯“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求也”的论断又是多么高屋见瓴、语重心长。李斯类比直击要害,一针见血,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这让心志雄壮、欲统天下的秦王不再脑热冲动,犯下大错,而能冷静不来,再次思虑,明晓利害,重做指令。这种类比论法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文中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来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进而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道理,比对一下,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壤而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而就其深之喻,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才能明其德,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之喻,说明逐客只能是“资敌国”“益雠”的愚蠢之举,抽象的道理瞬时变得形象可知,更易入脑入心。而五帝三王无敌天下的原因“地无四方,民无异国”的阐述也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类比论证,形象说理,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字字直达秦王心底,句句点中秦王要害,秦王听之,自然会明了接纳四方之士,任用异国之才,对成就“大一统”的梦想来说是多么重要。
四、对比增力,阐述严实。李斯为了增强论说的力度,让秦王信服,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角度不同、时空有别、类别各异,可谓丰富鲜明,极尽表达论证之能事。像四君纳客与秦王逐客的对比、秦王重物与轻人的对比、五帝三王不却众庶与秦王弃黔首却宾客的对比、逐客导致“资敌国”与逐客致使“内自虚”的对比等等,不一而足。无论是古今做法的对比,还是自身态度的对比,还是敌我变化对比,都在反复论证强调,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比得全面充分、关键到位,论得厚重稳固、深刻有力。如果横段类比例证为纬,那么纵段对比论证便为经,正是这经纬交织,才让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得失之理阐述得更加严密合实。
此外,李斯的语言表达铺排严整、铿锵华美,渀荡着一股雄放的气势,有如长江大河,悬瀑急流,一泻千里,动人心魄,不禁让人击节连赞,久久难以忘怀,无怪乎后人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的劝谏陈辞闪耀着缜密思辨的光辉,说理论证彰显着雄隽华瞻的文采,真可谓挟战国说辞纵横之风,兼具汉代辞赋富丽之美。高考在即,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方面,可能还存在说不清、道不严、论不深的问题,此时,深化思辨意识而严密有力地论证,仍是我们不能放弃研究的课题。不妨来仔细读一读、学一学此篇文章,通过理悟和训练,也许会心品之而成色,笔运之而成景,这样在考前有效的时间里,你就能为这个课题交上一份属于自己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