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题阅读中善良情感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题阅读教学要深入文本,挖掘文本中的真善美,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合理引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善良的情感。通过善良情感的发现与熏陶,从而提升阅读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善良、主题阅读、道德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3
  随着时代的变革,在更多人的思想主流中,金钱名利逐渐占了上风。而一些人类美好的道德情感,如“善良”“仁爱”“友善”,似乎日渐被我们淡忘和忽视。学校、家庭一味的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道德情感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语文课堂,渗透善良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当前学生在道德上的三大缺失: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二是抑郁浮躁,耐挫力不够,三是知行脱节的问题。很多学者指出,当前很多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敬,不懂得珍惜等。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课堂倡导的是文道合一,即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道德品质必须同时进行。如何将学生美好的心灵、健康的思想情感正确引导好,我们倍感责任重大。因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文本中关于善良的挖掘与熏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善良的存在和珍贵,把培养学生的善良,重拾一颗善良的心,作为一个重要的使命,去做一些积极的探索,以期待提高学生美好的审美情趣,明辨真善美,做一个有良知和正义感的时代新人。
  一、 在主题阅读中感知善良
  现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和语文读本基本上是以“同类主题”为一单元的编写形式出现的。这样,有利于显现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渗透人类的美德。将文章组合编排,发现善良认识善良。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课本中,有很多篇目可以挖掘出善良的人和事,如:《丑小鸭》中一个种田人的善良救活了丑小鸭的生命,《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善良感化了我(小弗朗士)的爱国之心,《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善良叙写了美丽的巾帼英雄故事,《社戏》中六一公公的善良留给我美好得童年记忆,《背影》中父亲的善良使我流泪感慨……
  通过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感知人物身上善良的品质,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文本进一步探讨善良的意义,最后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际人物并写作来进一步体验善良。
  二、反思当今社会的道德缺失现象
  有意识的让同学记录身边不道德的行为,如不让座,用恶意的话来攻击别人,对家庭困难的同学不关心,对身边的事比较冷漠,不问是非凭义气做事,敲诈别人财物,欺负弱小同学等。记录收集身边不良事例,一方面增强了是非判断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记叙表达的能力。学会收集资料,也是初中语文学习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三、再生活中实践善良
  教育应当把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看作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善良作为一种道德情操,也只有经过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才能真正进入个体的心灵。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体察和实践善良的言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学校志愿者活动、团支部活动,在5.4青年节和重阳节等节日,让学生深入社区、敬老院去体察人世间的善良、温暖,善良的情感不是说教,更大的在于行动。这样做,也符合了两条教学理念:一是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二是创作源于生活。
  (一)、依据课文教学,布置体验作业
  朱自清的《背影》,很多老师反映难上,说学生没有情感体验,甚至一些争论是否取消《背影》选编,荒唐的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合教育等,可悲的误导。父亲为何要翻越铁道的栅栏,父亲努力的攀爬的细节蕴含的情感,教师分析讲解到位了吗?其实,不是学生没有情感体验,而是学生的认识不对,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想法就如文中朱自清说自己那时觉得父亲很迂,有点不耐烦。现在的学生缺少的就是不懂得感激,认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没达到他的要求,反而会责怪父母。基于此,我在上《背影》前,布置了一个特殊的预习作业:回家时向父母问一声好,给父母倒一杯茶,为父母夹一次菜,替父母洗一次腳……然后观察父母的神态、语言等,结合自己的感受,将它写下来。
  这样,我让他们先读自己的日记,再上《背影》,感觉很好。很多同学,都体察到了父母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决心要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二)、联系生活实际,采访普通人物
  上完《老王》和《信客》后,要求学生去观察和采访生活中最普通的人。有的采访了周围的邻居,有的采访了外来打工者,有的采访了独居老人等。在采访中,他们感受最深的是普通人生活得很艰难也很开心。学生有了第一手材料,在他们的内心感觉也会充实写,真切些。通过这次随笔写作,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了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一面——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
  (三)、凭借多种途径,进行写作情感体验
  上文提到的写作有体验后的日记,采访后的随笔,在写作上,我还采用了两条途径,给雨果写信和测试时以“善良”为话题作文。多种途径进行写作体验,能从多角度去理解感悟善良。如:写日记,是讲述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感受;写随笔,是赞美普通人的平凡故事;给雨果回信,是颂扬人道主义精神;写话题作文,是一次综合的提升,即对主题阅读和平时练笔的一次新水平的发挥。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设计善良情感的主题阅读,是实施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主题阅读和体验的方式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阅读与道德之间的转化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与体验来实现的。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中学生善良情感之培养,也是与语文教学目的想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语文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适当地围绕思想道德的主题来组织教育教学,通过语言(言语)的魅力来渗透道德美、情感美,这不失为一种有意义、有创新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情感教育论纲》(朱小蔓 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论青少年家庭道德情感的培养》(俞梅芳 2000年第6期《上海教育科研》)
  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钱源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其他文献
本文以沙漠植物约书亚树(Yucca brevifolia)幼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沙土配比对2年生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
摘要:语文学科的特点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又要赋予学生思维品格的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充分的应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注重思维锻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生 阅读 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主体,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在阅读教学过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多年实践和体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
摘要:作文写作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容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丰富生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项目,值得教师努力思考更好的教学策略,下面就将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
摘要:随着国家对运动员文化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学日益得到各级训练单位的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写作能力作为运动员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基本能力,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们在毕业后中专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分析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必须培养中专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在工作中有发展的空间,得到领导的器重。这样才可以适应社会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经济正在向全球化方向迈进。各种高新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竞相产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在大学教育阶段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文学写作教学中则需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这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学写作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大学;文学写作;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化素
Abstract: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reading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lies in the clear intention and the right way of reading. Unclear reading intentions and simple reading method directly affect
【中图分类号】G623.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教师一谈到作文都摇头,一副不知怎么教的表情,一谈到作文,学生则表现出一副痛苦的表情,“作文难”这几乎成了大多数小学中年级教学的普遍现象。每当语文教师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时,大
内容摘要:文章分析了老师生气的五个原因:一是因不了解而生气,二是为面子而生气,三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生气,四是为管理学生和树立威信而生气,五是因过于追求完美而生气。避免生气的方法是:一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是要用宽容对待学生。  关键词:生气 生气原因 宽容  【中图分类号】G625.1  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寺院里栽种了数百盆不同品种的兰花。每次外出弘法讲经之余,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