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无数党员干部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光四川省就有700多官员遇难,其中有500多位是乡镇和县级系统干部。许多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中冲锋陷阵,不畏牺牲,无私为民的壮举,感动了海内外。中组部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展党员和大胆提拔表现突出的干部。于是,在艰难的抢险工作刚告一段落时,“火线入党”、“火线提拔”,成了与救灾相伴的关键词。火线上提拔的,绝大部分是年轻干部。此时火线提拔的干部,得到公众广泛的理解与肯定。因为他们是从死亡线上爬出来的,是在救援群众中凸现出来的,是在忠诚于自己的岗位上闯出来的……在国家和人民最危难的时候,他们经受了大考。
火线上提拔使用干部,是我们党一个优良传统。翻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履历,哪一个不是在20来岁的年龄,就已经是师长、军长、军团长,或其他高级职位了。火线,意味着生死考验;火线,能展现人的意志能力;火线,能检验被下属和群众拥戴的程度。正因为有火线这一条硬邦邦的尺度,才会诞生出无数中华民族的英才。当然,在“文革”那个极不正常年代里,王洪文一步登天;个别普通工人、农民直升为国家副总理;一些演员、运动员跃身当部长的“火线提拔”,则令当别论。
一段时间以来,年轻干部的选拔成为公众关注的目标。每当中央或地方的换届选举,都会在互联网上引来网民的议论纷纷。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民主政治透明和开放的表现。大家关心和进行比较的,其实这不是年龄问题,而是更关注年轻干部在成长历程中,到底做过什么令群众满意的事实,有过哪些被群众公认的建树,经历过什么艰难困苦的考验,特别是血与火的考验。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在和平年代如果没有大灾大难,哪来的血与火考验?这其实是一个思想误区。在和平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年代,并非都是风平浪静,歌舞升平,也有许多看不见的战场硝烟,面临着思想与灵魂的“生死抉择”。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能否经受金钱、美色的考验,是一道特殊的火线;能否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特殊的火线;当国家和民族利益遭受损失的时候,能否挺身而出勇敢捍卫挽救?当人民群众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否坚定地站出来维护?当公正正义受到蒙蔽和亵渎的时候,能否冒着风险来告诉公众真相?当某些重大的问题由于错误的导向呈一边倒的时候,能否坚定站在真理一边?等等。这些都是特殊的火线,令广大年轻干部面临的考验,甚至远超过战争或自然灾害。只不过这些火线并非腥风血雨、山崩地裂,不容易为公众所了解和掌握。正因为如此,如果在年轻干部的提拔中,向公众详细公布他们在这些“特殊火线”经受考验的经历,以细化的考核公开他们的“得分”情况,而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笼统空洞的履历式介绍,是多么地重要。公众对他们的表现与业绩看到了,了解了,于是就能接受了。
在上月召开的共青团十六大上,最受关注的人物是来自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团委书记马晓燕。她在大地震发生后,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组织团员青年奋不顾身地营救被困人员,夜以继日地转移受灾群众。她就是在火线上由团县委副书记提拔为书记的。她的事迹令千万人动容,她以自己纤弱的身体挺起了中国人压不跨的脊梁,得到了从总书记到普通民众的赞叹与钦佩。这样的年轻干部火线提拔,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
其实,在新时代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干部何止马晓燕。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响应时代的召唤,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创优争先、开拓奋进,奏响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是对中国青年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未来寄予的无限希望。
多难兴邦。并非是国家多灾多难才会兴旺,而是指灾难能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青年人的成长历程。难中求才,难中思良将,我们的年轻干部就应该在此脱颖而出。
(作者为本刊评论员)
领导干部,请常上网看看
孙聚成
6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人民日报社,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在与网民交流时,他谈道:“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胡锦涛还告诉大家:“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一些帖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
总书记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学习网络知识,学会运用互联网这个最前沿的现代化平台,去倾听民声,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成为当代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互联网就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也是媒介社会的重要载体,它不但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且对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互联网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已具有重要地位,互联网也成为了当今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领导干部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掌握新的知识,观察分析社会变化,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古语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在互联网时代,作为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还应该养成上网的习惯,通过网络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为提高执政水平打好基础。
目前,互联网正在改变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与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网民表达民意的助推器,它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对信息的垄断,使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变得更加自由和平等,在网上人们有了更多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作为资讯及民意的最大集散地,互联网以其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高效率,特别是互动性强的特点,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现代社会民意疏通管道和公共领域的意见表达平台。
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月份,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参与到了社会事务管理之中,表达他们对利益的诉求,网民已经成为干预现实社会的重要力量,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背后,都可以看到网络所汇集的巨大民意,这也对领导干部如何认识与利用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网络如潮涌的时代趋势面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是“网盲”。这些领导干部为什么不上网?有的领导连打字都不会,只会在电脑上玩扑克牌和电子游戏以及上网炒股;有的会说平时的工作太忙了,没时间上网;有的认为上网,对做好领导工作没有多大作用,没有什么意义,是浪费时间;有的认为上网与己无关,我不上网,还不是官照当、车照坐、酒照喝?还有的对网络有天生的敌意,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以权压网、堵网、封网,更有甚者,还在感叹“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培养上网与网民沟通还有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在网上,不问职务高低,官居几品,放下架子,“屈尊”为一个网民去了解民意,对领导干部也是一种心理考验,
当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手段。领导干部重不重视网络、懂不懂得网络、上不上网、用不用网,这不仅仅是个个人习惯的问题,而是说明领导干部是否具备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提高执政水平,身为领导干部,必须努力适应时代要求,做到重视网络,学习网络,了解网络,用好网络,让每天上网看看、网上聊聊成为自己的习惯。
领导干部,请常上网看看
(作者为新闻学博士、政治传播研究学者)
火线上提拔使用干部,是我们党一个优良传统。翻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履历,哪一个不是在20来岁的年龄,就已经是师长、军长、军团长,或其他高级职位了。火线,意味着生死考验;火线,能展现人的意志能力;火线,能检验被下属和群众拥戴的程度。正因为有火线这一条硬邦邦的尺度,才会诞生出无数中华民族的英才。当然,在“文革”那个极不正常年代里,王洪文一步登天;个别普通工人、农民直升为国家副总理;一些演员、运动员跃身当部长的“火线提拔”,则令当别论。
一段时间以来,年轻干部的选拔成为公众关注的目标。每当中央或地方的换届选举,都会在互联网上引来网民的议论纷纷。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民主政治透明和开放的表现。大家关心和进行比较的,其实这不是年龄问题,而是更关注年轻干部在成长历程中,到底做过什么令群众满意的事实,有过哪些被群众公认的建树,经历过什么艰难困苦的考验,特别是血与火的考验。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在和平年代如果没有大灾大难,哪来的血与火考验?这其实是一个思想误区。在和平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年代,并非都是风平浪静,歌舞升平,也有许多看不见的战场硝烟,面临着思想与灵魂的“生死抉择”。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能否经受金钱、美色的考验,是一道特殊的火线;能否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特殊的火线;当国家和民族利益遭受损失的时候,能否挺身而出勇敢捍卫挽救?当人民群众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否坚定地站出来维护?当公正正义受到蒙蔽和亵渎的时候,能否冒着风险来告诉公众真相?当某些重大的问题由于错误的导向呈一边倒的时候,能否坚定站在真理一边?等等。这些都是特殊的火线,令广大年轻干部面临的考验,甚至远超过战争或自然灾害。只不过这些火线并非腥风血雨、山崩地裂,不容易为公众所了解和掌握。正因为如此,如果在年轻干部的提拔中,向公众详细公布他们在这些“特殊火线”经受考验的经历,以细化的考核公开他们的“得分”情况,而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笼统空洞的履历式介绍,是多么地重要。公众对他们的表现与业绩看到了,了解了,于是就能接受了。
在上月召开的共青团十六大上,最受关注的人物是来自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团委书记马晓燕。她在大地震发生后,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组织团员青年奋不顾身地营救被困人员,夜以继日地转移受灾群众。她就是在火线上由团县委副书记提拔为书记的。她的事迹令千万人动容,她以自己纤弱的身体挺起了中国人压不跨的脊梁,得到了从总书记到普通民众的赞叹与钦佩。这样的年轻干部火线提拔,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
其实,在新时代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干部何止马晓燕。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响应时代的召唤,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创优争先、开拓奋进,奏响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是对中国青年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未来寄予的无限希望。
多难兴邦。并非是国家多灾多难才会兴旺,而是指灾难能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青年人的成长历程。难中求才,难中思良将,我们的年轻干部就应该在此脱颖而出。
(作者为本刊评论员)
领导干部,请常上网看看
孙聚成
6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人民日报社,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在与网民交流时,他谈道:“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胡锦涛还告诉大家:“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一些帖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
总书记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学习网络知识,学会运用互联网这个最前沿的现代化平台,去倾听民声,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成为当代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互联网就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也是媒介社会的重要载体,它不但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且对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互联网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已具有重要地位,互联网也成为了当今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领导干部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掌握新的知识,观察分析社会变化,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古语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在互联网时代,作为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还应该养成上网的习惯,通过网络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为提高执政水平打好基础。
目前,互联网正在改变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与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网民表达民意的助推器,它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对信息的垄断,使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变得更加自由和平等,在网上人们有了更多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作为资讯及民意的最大集散地,互联网以其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高效率,特别是互动性强的特点,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现代社会民意疏通管道和公共领域的意见表达平台。
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月份,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参与到了社会事务管理之中,表达他们对利益的诉求,网民已经成为干预现实社会的重要力量,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背后,都可以看到网络所汇集的巨大民意,这也对领导干部如何认识与利用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网络如潮涌的时代趋势面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是“网盲”。这些领导干部为什么不上网?有的领导连打字都不会,只会在电脑上玩扑克牌和电子游戏以及上网炒股;有的会说平时的工作太忙了,没时间上网;有的认为上网,对做好领导工作没有多大作用,没有什么意义,是浪费时间;有的认为上网与己无关,我不上网,还不是官照当、车照坐、酒照喝?还有的对网络有天生的敌意,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以权压网、堵网、封网,更有甚者,还在感叹“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培养上网与网民沟通还有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在网上,不问职务高低,官居几品,放下架子,“屈尊”为一个网民去了解民意,对领导干部也是一种心理考验,
当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手段。领导干部重不重视网络、懂不懂得网络、上不上网、用不用网,这不仅仅是个个人习惯的问题,而是说明领导干部是否具备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提高执政水平,身为领导干部,必须努力适应时代要求,做到重视网络,学习网络,了解网络,用好网络,让每天上网看看、网上聊聊成为自己的习惯。
领导干部,请常上网看看
(作者为新闻学博士、政治传播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