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通过广采博收外来语扩大自身词汇量,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汉语及中国文化对英语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英语借用汉语借词的方式、语言文化特征,揭示了英语中汉语借词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语义理据。
关键词:汉语借词 借词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b)-0190-02
Abstract: Loanword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reflect the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s, while 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upon the Western culture. This thesis mainly analyses the borrowing form, languag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borrowings, thus brings light to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 as well as the semantic reasons.
Key Words: Chinese borrowings; Borrowing form
借词也称外来词,是借用外国或外族词汇来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英语通过广采博收外来语扩大的词汇量数量可能占到英语词汇总量的80%以上。据语言学家分析统计,英语中90%以上的借词都来自印欧语系,仅有极少部分来自亚洲国家语言,如汉语、日语、韩语等。各种语言中的借词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互相影响,而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则反映了汉语及中国文化对英语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1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来源
英语从汉语借入词汇大多数采用音译,也有少部分由意译、音意结合和音译加词缀方式产生。这些词语进入英语后,经历一定程度的“英化”改造后渐渐融入英语语言词汇系统。
1.1 音译借词
音译产生的汉语借词与汉语拼音从基本吻合到完全吻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充分显示了其语源特征。在早期,有些汉语借词可能来源于汉语方言如粤语、闽南语等。如众所周知的tea(茶)一词,就是根据闽南语音译的。另外的较常见的音译借词有litchi(荔枝)、silk(丝)、jiaozi(饺子)、kongfu(功夫)、kowtow(叩头)、mahjong(麻将)、typhoon(台风)、Yin and Yang(阴阳)等等。
1.2 意译借词
即根据英语中不存在的汉语词汇的意思翻译成英语,由于它是用英语中现有的词汇形式表示借用来的意思,有部分学者认为不能归为借词类。常见的意译汉语借词有beancurd(豆腐)、steamed bread(馒头)、moon cake(月饼)、the Summer Palace(颐和园)、the Great Wall(长城),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等。
1.3 音意结合借词
即混合成词,词汇的一部分来自原始语言词汇,另一部分借用而来。例如: Beijing Opera(京剧),tung oil(桐油)、suonahom(唢呐)等。tea为我们贡献了众多音意结合的词汇,如Lungching tea(龙井茶)、tea cake(茶点)、tea cart(茶具车)、brick tea(砖茶),等等。
1.4 音译加词缀借词
此类方式将借入英语的汉语词汇由音译的汉语加英语构词成分(一般为后缀)派生而成。如Taoism(道教)=Tao(道)+-ism(宗教),Confucianism(儒教)=Confucius(孔子)+-ism(宗教),Pekingology(北京学:中国问题研究)=Peking(北京)+-ology(……學)。从某种意义上讲,音译加词缀的汉语借词更像是汉语融入英语后被英语同化后的产物。
随着中国语言政策的发展,普通话以及拼音的普及、网络媒体的便捷加速了世界各语言间的交流,一个流行词语可能在一夜之间传遍全球,也成为音译汉语借词被英语接受的助推器。
2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语言文化特征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体现了中国文化、政治宗教、地理概貌等方面的内容,随着近年来政治、贸易、科技、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特色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社会文化内容也有增长的态势,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2.1 具有不可分割的文化特色
物质文化的流行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国古代的茶文化、瓷器文化和丝绸文化无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的汉语借词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和tea有关的:brick tea(砖茶),oolong(乌龙茶),bohea(武夷茶)等各种茶饮料;有关瓷器的词汇包括Chien ware(宋瓷),有制作瓷器的原料如kaolin(高岭土),也有瓷器上的装饰材料如wutsai(五彩釉)。有关丝绸的借词有shantung(山东绸),pekin(北京宽条子绸),tsatlee(生丝)等。还有很多有关中国饮食的词汇如dim sum(点心)、tofu(豆腐)、lo mein(拉面),有关文化习俗的如chop sticks(筷子)、pipa(琵琶)等。
2.2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词汇
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重大社会变革,中华民族的崛起、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增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借词带入英语国家。有关政治的汉语借词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paper tiger(纸老虎),the 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等,有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新现象open-door policy(对外开放),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一国两制)等;有表示各种政治派别的the Kuomintang party(国民党)等。“lianghui”一词最早被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使用,现在也成为各大国际媒体的通用词汇。
2.3 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代表中国社会文化的汉语借词越来越为外国人所熟知。十多年前“guanxi”(关系)在英语口语中已经广泛使用,不同于英语中的”relationship”,”guanxi”特用来描绘中国社会特有的复杂关系网。今日关于”tuhao””Dama”等汉语借词可能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消息也引发了学者专家的关注。”dama”(大妈)们由于其对黄金的购买需求和旺盛的购买力而闻名于世,在英语释义中也被赋予了“贪婪、盲从”等贬义的内容在里面。然而毋庸置疑,社会文化新现象的汉语借词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影响着中西方文化。曾几何时,原来被认为是Chinglish的Longtime no see.(好久不见)已经变成英语中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而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也逐渐被老外所理解和使用。
3 结语
英语词汇系统典型的低理据特征既是英语大量吸收外来语的动因,也是其大量吸收外来语的结果。汉语借词以语音系统最薄弱的环节为契合点进入英语,这也符合外来语借词的经济理据原则。英语这一强势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带动了英语对汉语借词的借入,而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必将带动英汉借词的平等交流,促进汉语文化对英语文化的渗透。
参考文献
[1] 汪榕培,王之江.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范勇.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Cannon,G. 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J]. American Speech. No.67,1988.
[4] 汪榕培,常骏跃.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4).
[5] 熊文华.汉语和英语中的借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6] 顾菊华.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文化渊源和语言特征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关键词:汉语借词 借词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b)-0190-02
Abstract: Loanword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reflect the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s, while 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upon the Western culture. This thesis mainly analyses the borrowing form, languag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borrowings, thus brings light to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 as well as the semantic reasons.
Key Words: Chinese borrowings; Borrowing form
借词也称外来词,是借用外国或外族词汇来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英语通过广采博收外来语扩大的词汇量数量可能占到英语词汇总量的80%以上。据语言学家分析统计,英语中90%以上的借词都来自印欧语系,仅有极少部分来自亚洲国家语言,如汉语、日语、韩语等。各种语言中的借词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互相影响,而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则反映了汉语及中国文化对英语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1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来源
英语从汉语借入词汇大多数采用音译,也有少部分由意译、音意结合和音译加词缀方式产生。这些词语进入英语后,经历一定程度的“英化”改造后渐渐融入英语语言词汇系统。
1.1 音译借词
音译产生的汉语借词与汉语拼音从基本吻合到完全吻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充分显示了其语源特征。在早期,有些汉语借词可能来源于汉语方言如粤语、闽南语等。如众所周知的tea(茶)一词,就是根据闽南语音译的。另外的较常见的音译借词有litchi(荔枝)、silk(丝)、jiaozi(饺子)、kongfu(功夫)、kowtow(叩头)、mahjong(麻将)、typhoon(台风)、Yin and Yang(阴阳)等等。
1.2 意译借词
即根据英语中不存在的汉语词汇的意思翻译成英语,由于它是用英语中现有的词汇形式表示借用来的意思,有部分学者认为不能归为借词类。常见的意译汉语借词有beancurd(豆腐)、steamed bread(馒头)、moon cake(月饼)、the Summer Palace(颐和园)、the Great Wall(长城),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等。
1.3 音意结合借词
即混合成词,词汇的一部分来自原始语言词汇,另一部分借用而来。例如: Beijing Opera(京剧),tung oil(桐油)、suonahom(唢呐)等。tea为我们贡献了众多音意结合的词汇,如Lungching tea(龙井茶)、tea cake(茶点)、tea cart(茶具车)、brick tea(砖茶),等等。
1.4 音译加词缀借词
此类方式将借入英语的汉语词汇由音译的汉语加英语构词成分(一般为后缀)派生而成。如Taoism(道教)=Tao(道)+-ism(宗教),Confucianism(儒教)=Confucius(孔子)+-ism(宗教),Pekingology(北京学:中国问题研究)=Peking(北京)+-ology(……學)。从某种意义上讲,音译加词缀的汉语借词更像是汉语融入英语后被英语同化后的产物。
随着中国语言政策的发展,普通话以及拼音的普及、网络媒体的便捷加速了世界各语言间的交流,一个流行词语可能在一夜之间传遍全球,也成为音译汉语借词被英语接受的助推器。
2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语言文化特征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体现了中国文化、政治宗教、地理概貌等方面的内容,随着近年来政治、贸易、科技、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特色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社会文化内容也有增长的态势,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2.1 具有不可分割的文化特色
物质文化的流行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国古代的茶文化、瓷器文化和丝绸文化无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的汉语借词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和tea有关的:brick tea(砖茶),oolong(乌龙茶),bohea(武夷茶)等各种茶饮料;有关瓷器的词汇包括Chien ware(宋瓷),有制作瓷器的原料如kaolin(高岭土),也有瓷器上的装饰材料如wutsai(五彩釉)。有关丝绸的借词有shantung(山东绸),pekin(北京宽条子绸),tsatlee(生丝)等。还有很多有关中国饮食的词汇如dim sum(点心)、tofu(豆腐)、lo mein(拉面),有关文化习俗的如chop sticks(筷子)、pipa(琵琶)等。
2.2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词汇
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重大社会变革,中华民族的崛起、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增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借词带入英语国家。有关政治的汉语借词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paper tiger(纸老虎),the 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等,有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新现象open-door policy(对外开放),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一国两制)等;有表示各种政治派别的the Kuomintang party(国民党)等。“lianghui”一词最早被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使用,现在也成为各大国际媒体的通用词汇。
2.3 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代表中国社会文化的汉语借词越来越为外国人所熟知。十多年前“guanxi”(关系)在英语口语中已经广泛使用,不同于英语中的”relationship”,”guanxi”特用来描绘中国社会特有的复杂关系网。今日关于”tuhao””Dama”等汉语借词可能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消息也引发了学者专家的关注。”dama”(大妈)们由于其对黄金的购买需求和旺盛的购买力而闻名于世,在英语释义中也被赋予了“贪婪、盲从”等贬义的内容在里面。然而毋庸置疑,社会文化新现象的汉语借词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影响着中西方文化。曾几何时,原来被认为是Chinglish的Longtime no see.(好久不见)已经变成英语中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而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也逐渐被老外所理解和使用。
3 结语
英语词汇系统典型的低理据特征既是英语大量吸收外来语的动因,也是其大量吸收外来语的结果。汉语借词以语音系统最薄弱的环节为契合点进入英语,这也符合外来语借词的经济理据原则。英语这一强势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带动了英语对汉语借词的借入,而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必将带动英汉借词的平等交流,促进汉语文化对英语文化的渗透。
参考文献
[1] 汪榕培,王之江.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范勇.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Cannon,G. 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J]. American Speech. No.67,1988.
[4] 汪榕培,常骏跃.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4).
[5] 熊文华.汉语和英语中的借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6] 顾菊华.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文化渊源和语言特征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