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呈现结构性短缺的局面,如何建立与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结合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践,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作一个初步探索。
关键词:结构性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在多元经济的碰撞、冲击、磨合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更和调整,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结构需求的变化,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的要求达到了历史新高,而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产能过剩,企业对实战型人才需求短缺,这就是说传统的“学校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较难适应新的形势和企业用人的要求。这一新的现象成为许多专家学者讨论研究的热点焦点问题,由此人们的视野转向校企合作或产学合作上。笔者拟以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的办学实践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作一个初步探索。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求视野
首先,从传统的模式培养方式看,主要采取“学校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实习(实训)”模式,已很难适脱离市场的需求,有些专业设置不适用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需求,因此建立具有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是当前在培养方式上的迫切需求。其次,从人才培养目的看,尽管当前各高职院校也都提出把实践型、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但事实上,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起较完整的、具有实战意义的实验、实训体系,无法达到校企合作能够依托企业先进的、完整的实验和生产设备体系将实践性教学贯穿始终,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和效率,真正培养实战型学生。因此,建立“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终极目标上的迫切需要。再次,从产能和需求上看,企业需要合适的人才,各高职院校需要合适的就业岗位满足学生的就业愿望。传统办学模式造成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使用相分离,使很多人学非所用。虽然近几年教育体制改革,取消了分配制度,实行就业双向选择,但旧的办学模式仍然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根深蒂固,影响很难消除。不少学校在办学理念和实践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但其办学模式并没有改变,学校仍然只管培养,至于培养的人才社会究竟需不需要却心中无数,即对于社会需要何种规格的人才,各规格的人才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具备什么能力研究不够。因此造成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因此建立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紧密对接双赢模式是供求平衡的迫切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以福州海峡学院为案例: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主要是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共享资源等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灵活多样的合作,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在专业建设上,“专业群”的建设和规划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学院以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等工科类专业为重点,巩固管理、服务优势专业,积极培植财经大类等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协调发展艺术、文化教育类专业,形成应用性强、适应面广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同时,为适应当前“工学结合”、“2+1”的教学改革模式,学院积极深入开展通识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将基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综合知识融入于通识素养模块,通识素养模块课程包含两课、心理健康教育、个性与职业、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军事理论、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将专业基础知识、相关行业基础知识课程分别融入于行业素养模块和岗位技能模块,将专业岗位知识和行业知识分别融入于岗位技能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将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融入于职业适应模块。这些课程有机地构成了该院通识素养课程的整体,它表明该院培养的人才方向,不单是具备高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同时是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社会人,是一个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的新世纪职业人才。
2、在考试考核方面,实现了考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改革通过“工学结合”、“2+1”的形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某项技能或多项技能进行滚动式的考核方式,改变一考定成败的局面。
3、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视“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教师本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对岗位工作内容的需求,该院推行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已成功地将计算机通信工程系的部分教师轮流派往集团公司相应岗位,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相关专业的新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在“送出去”的同时,积极采取“请进来”的战略,根据各专业需求,不定期邀请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我校进行技术交流、举办专业技术讲座等,并聘请部分企业资深人员到我校兼职任教,过去的一年中,闽江工程局等单位曾先后安排8人次专业技术人员为学院学生讲授理论课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获得学生的好评。通过这样的知识与技能结合方式,不仅提升了该院教师的实战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能够让学生准确、及时地接收到当前相关行业的最新资讯,并让他们在接受专业知识中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要求。
4、在教学内容上,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所谓模块化教学改革是让学生在岗位工作上学习操作知识,在学习操作知识的同时认识岗位特点,为对口的“订单”式企业生产打基础。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掌握适应、适用、适合于行业人才需求规格的一技之长,做到有业可就。这样做从传统的、封闭的仿本科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行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的真实社会与工作环境之中,通过教学、实训与社会实际嵌入式胶合而不是模拟式、仿真式结合。
课程体系由五大课程模块构成:
(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行业技术课程模块:即修习本专业或专业方向应具备的铺垫性课程、入门性课程、基础课程并非全部为理论性课程,而是指修习本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提前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3)岗位技术课程模块:即从事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企业岗位或者行业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或技能。
(4)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即选修课程模块,此模块含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写入教学计划表,并有学分规定,计入总体教学时数;公共选修课不排入教学计划,但有学分规定,学生必须修习规定的学分,不计入总体教学时数,但超过规定学分应按相关文件要求缴交超修费。
(5)生产性专业实习实训模块:军事训练(由学生处组织实施,一般为两周)、课程设计(实践)(由教师根据实际授课需要拟定)、生产性专业实训(在工作岗位上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训部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专业实验、专业实训(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社会实践(由团委会组织实施)、毕业论文(设计)(由系主任组织实施)、创新活动等。
(6)、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一般按3年制的进程设置并以此分配学分。对同一专业目录下的不同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制订,采取“2+1”方式:第一年按学科专业大类打通培养设置课程,主要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和行业技术课程;第二年由各专业根据学科发展、专业培养的“校企合作”要求等进行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应尽量体现模块式,由若干个课程链或课程组有机组成,能够并课的课程应重新确认课程名称并编写好课程大纲、教师授课计划、考试大纲;第三年进入实习单位完成生产性专业实习实训模块的教学任务。该院目前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要呈现出三种形态,一种是学生进厂式,学院的课程、教师、管理、学生进企业,在企业建立与学院相同的教室,实践课全部在车间授课,理论课老师在企业的专用教室授课,企业教师与学院教师交替授课,企业环境与学院环境结合,企业资源。与学院资源结合,是一种学训在企业的工学结合形式。另一种是企业进校式,即企业的文化、管理、课程、设备、技师、员工进入学院,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交替授课,学院环境与企业环境结合,学院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学生在学院与企业共建的教室、实训室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学训在校内进行的学工结合的形式。还有一种是校企合一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学制,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管理机构,灵活恰当地安排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厂、进校,学院即是工厂,工厂即是学院,校企合一,它是工学结合的较高层次。学院当前“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已经进入由企业进校式向校企合一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形成经历了主动外置、耦合互动、合一共鸣三个发展阶段,特点是进厂进校结合、显性付酬与隐性付酬结合、实习与顶岗实训结合。
5、在就业上,形成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外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完备的具一定规模的实验实训环境。该院先后与福建建筑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福建八闽通信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福建海峡人才派遣有限责任公司等政府行业人才中介机构分别建立“福建基础建筑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福建通信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福建财经大类基础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还与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中国铝业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福建清禄集团公司、福建飞毛腿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汽车(福建)工业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了10多个长期的联合办学协议,以“就业为导向”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切乎学生及学院长远发展利益的重大工程。为真正落实此目标,该院始终秉持以基地建设为保障的理念,深入探索“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的操作和运行方式。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该院自创办起就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多个“工学结合”、“2+1”的实训教学基地。如:投资方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IT行业通信实训基地、通信服务与运营实训基地;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福建海峡人才派遣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财经大类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合作成立建筑工程人才实训基地;与福建通信管理局下属福建八闽通信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合作成立通信人才实训基地。行业人才市场、行业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与该院的通力合作,使得该院“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改革已初见成效,首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启示及思路
启示:“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按照“三位一体五段式”模式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就是实验、实训、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机整体,“五段式”就是按照认知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分“认识实习、理论教学、实验验证理解、技能训练实训、技术实践”五个阶段循序渐进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全真或仿真的教学方法”。在校内,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普通教室与实验室合二为一;在校外,建立校企合作,学生到实验基地或企业,在企业师傅和教师的指导下,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校企合作。
思路:
1、转变培养方式,走“企业下订单——参与人才培养建设——校内教学——企业实训(或校内仿真实训)——校内或企业教学——毕业就业”之路,真正实现校企合作,才能够有效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使高校有能够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把握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及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当前社会经济各领域发展变化迅速,人们的需求、产品的性能、技术的更新等都呈现快捷状,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依托企业先进的、完整的实验和生产设备体系将实践性教学贯穿始终,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和效率,真正培养实战型学生。
3、把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紧密对接,达到校企双方的互利双赢。对校方来讲,校企合作既使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要求更加明晰,又能借助企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及其它力量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成功的嫁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来,让学生逐步培养成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扩大办学效果,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讲,由于企业全程参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相应地缩短了对员工的考察和培养过程,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能以便捷的方式获取优秀技能人才,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实力。通过合作,达到了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使校企双方都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推动校企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坚.高职开放式“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06(14)。
[2]刘克勤.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
(作者通讯地址: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福建350014)
关键词:结构性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在多元经济的碰撞、冲击、磨合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更和调整,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结构需求的变化,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的要求达到了历史新高,而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产能过剩,企业对实战型人才需求短缺,这就是说传统的“学校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较难适应新的形势和企业用人的要求。这一新的现象成为许多专家学者讨论研究的热点焦点问题,由此人们的视野转向校企合作或产学合作上。笔者拟以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的办学实践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作一个初步探索。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求视野
首先,从传统的模式培养方式看,主要采取“学校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实习(实训)”模式,已很难适脱离市场的需求,有些专业设置不适用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需求,因此建立具有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是当前在培养方式上的迫切需求。其次,从人才培养目的看,尽管当前各高职院校也都提出把实践型、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但事实上,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起较完整的、具有实战意义的实验、实训体系,无法达到校企合作能够依托企业先进的、完整的实验和生产设备体系将实践性教学贯穿始终,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和效率,真正培养实战型学生。因此,建立“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终极目标上的迫切需要。再次,从产能和需求上看,企业需要合适的人才,各高职院校需要合适的就业岗位满足学生的就业愿望。传统办学模式造成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使用相分离,使很多人学非所用。虽然近几年教育体制改革,取消了分配制度,实行就业双向选择,但旧的办学模式仍然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根深蒂固,影响很难消除。不少学校在办学理念和实践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但其办学模式并没有改变,学校仍然只管培养,至于培养的人才社会究竟需不需要却心中无数,即对于社会需要何种规格的人才,各规格的人才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具备什么能力研究不够。因此造成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因此建立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紧密对接双赢模式是供求平衡的迫切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以福州海峡学院为案例: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主要是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共享资源等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灵活多样的合作,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在专业建设上,“专业群”的建设和规划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学院以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等工科类专业为重点,巩固管理、服务优势专业,积极培植财经大类等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协调发展艺术、文化教育类专业,形成应用性强、适应面广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同时,为适应当前“工学结合”、“2+1”的教学改革模式,学院积极深入开展通识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将基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综合知识融入于通识素养模块,通识素养模块课程包含两课、心理健康教育、个性与职业、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军事理论、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将专业基础知识、相关行业基础知识课程分别融入于行业素养模块和岗位技能模块,将专业岗位知识和行业知识分别融入于岗位技能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将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融入于职业适应模块。这些课程有机地构成了该院通识素养课程的整体,它表明该院培养的人才方向,不单是具备高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同时是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社会人,是一个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的新世纪职业人才。
2、在考试考核方面,实现了考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改革通过“工学结合”、“2+1”的形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某项技能或多项技能进行滚动式的考核方式,改变一考定成败的局面。
3、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视“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教师本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对岗位工作内容的需求,该院推行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已成功地将计算机通信工程系的部分教师轮流派往集团公司相应岗位,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相关专业的新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在“送出去”的同时,积极采取“请进来”的战略,根据各专业需求,不定期邀请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我校进行技术交流、举办专业技术讲座等,并聘请部分企业资深人员到我校兼职任教,过去的一年中,闽江工程局等单位曾先后安排8人次专业技术人员为学院学生讲授理论课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获得学生的好评。通过这样的知识与技能结合方式,不仅提升了该院教师的实战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能够让学生准确、及时地接收到当前相关行业的最新资讯,并让他们在接受专业知识中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要求。
4、在教学内容上,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所谓模块化教学改革是让学生在岗位工作上学习操作知识,在学习操作知识的同时认识岗位特点,为对口的“订单”式企业生产打基础。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掌握适应、适用、适合于行业人才需求规格的一技之长,做到有业可就。这样做从传统的、封闭的仿本科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行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的真实社会与工作环境之中,通过教学、实训与社会实际嵌入式胶合而不是模拟式、仿真式结合。
课程体系由五大课程模块构成:
(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行业技术课程模块:即修习本专业或专业方向应具备的铺垫性课程、入门性课程、基础课程并非全部为理论性课程,而是指修习本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提前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3)岗位技术课程模块:即从事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企业岗位或者行业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或技能。
(4)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即选修课程模块,此模块含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写入教学计划表,并有学分规定,计入总体教学时数;公共选修课不排入教学计划,但有学分规定,学生必须修习规定的学分,不计入总体教学时数,但超过规定学分应按相关文件要求缴交超修费。
(5)生产性专业实习实训模块:军事训练(由学生处组织实施,一般为两周)、课程设计(实践)(由教师根据实际授课需要拟定)、生产性专业实训(在工作岗位上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训部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专业实验、专业实训(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社会实践(由团委会组织实施)、毕业论文(设计)(由系主任组织实施)、创新活动等。
(6)、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一般按3年制的进程设置并以此分配学分。对同一专业目录下的不同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制订,采取“2+1”方式:第一年按学科专业大类打通培养设置课程,主要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和行业技术课程;第二年由各专业根据学科发展、专业培养的“校企合作”要求等进行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应尽量体现模块式,由若干个课程链或课程组有机组成,能够并课的课程应重新确认课程名称并编写好课程大纲、教师授课计划、考试大纲;第三年进入实习单位完成生产性专业实习实训模块的教学任务。该院目前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要呈现出三种形态,一种是学生进厂式,学院的课程、教师、管理、学生进企业,在企业建立与学院相同的教室,实践课全部在车间授课,理论课老师在企业的专用教室授课,企业教师与学院教师交替授课,企业环境与学院环境结合,企业资源。与学院资源结合,是一种学训在企业的工学结合形式。另一种是企业进校式,即企业的文化、管理、课程、设备、技师、员工进入学院,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交替授课,学院环境与企业环境结合,学院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学生在学院与企业共建的教室、实训室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学训在校内进行的学工结合的形式。还有一种是校企合一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学制,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管理机构,灵活恰当地安排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厂、进校,学院即是工厂,工厂即是学院,校企合一,它是工学结合的较高层次。学院当前“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已经进入由企业进校式向校企合一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形成经历了主动外置、耦合互动、合一共鸣三个发展阶段,特点是进厂进校结合、显性付酬与隐性付酬结合、实习与顶岗实训结合。
5、在就业上,形成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外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完备的具一定规模的实验实训环境。该院先后与福建建筑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福建八闽通信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福建海峡人才派遣有限责任公司等政府行业人才中介机构分别建立“福建基础建筑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福建通信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福建财经大类基础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还与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中国铝业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福建清禄集团公司、福建飞毛腿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汽车(福建)工业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了10多个长期的联合办学协议,以“就业为导向”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切乎学生及学院长远发展利益的重大工程。为真正落实此目标,该院始终秉持以基地建设为保障的理念,深入探索“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的操作和运行方式。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该院自创办起就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多个“工学结合”、“2+1”的实训教学基地。如:投资方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IT行业通信实训基地、通信服务与运营实训基地;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福建海峡人才派遣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财经大类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合作成立建筑工程人才实训基地;与福建通信管理局下属福建八闽通信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合作成立通信人才实训基地。行业人才市场、行业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与该院的通力合作,使得该院“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改革已初见成效,首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启示及思路
启示:“工学结合”、“2+1”教学模式按照“三位一体五段式”模式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就是实验、实训、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机整体,“五段式”就是按照认知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分“认识实习、理论教学、实验验证理解、技能训练实训、技术实践”五个阶段循序渐进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全真或仿真的教学方法”。在校内,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普通教室与实验室合二为一;在校外,建立校企合作,学生到实验基地或企业,在企业师傅和教师的指导下,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校企合作。
思路:
1、转变培养方式,走“企业下订单——参与人才培养建设——校内教学——企业实训(或校内仿真实训)——校内或企业教学——毕业就业”之路,真正实现校企合作,才能够有效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使高校有能够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把握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及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当前社会经济各领域发展变化迅速,人们的需求、产品的性能、技术的更新等都呈现快捷状,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依托企业先进的、完整的实验和生产设备体系将实践性教学贯穿始终,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和效率,真正培养实战型学生。
3、把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紧密对接,达到校企双方的互利双赢。对校方来讲,校企合作既使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要求更加明晰,又能借助企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及其它力量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成功的嫁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来,让学生逐步培养成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扩大办学效果,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讲,由于企业全程参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相应地缩短了对员工的考察和培养过程,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能以便捷的方式获取优秀技能人才,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实力。通过合作,达到了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使校企双方都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推动校企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坚.高职开放式“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06(14)。
[2]刘克勤.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
(作者通讯地址: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福建3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