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例良性胆道狭窄(良性组)和31例恶性胆道狭窄(恶性组)患者的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和CT动态增强扫描的相关资料,比较狭窄段的厚度及长度等。结果:51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恶性组狭窄段的壁厚、长度以及上方扩张最末端胆管管径显著小于良性组;恶性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长期的CT差值均大于良性组;而良性组和恶性组的上方扩张段全程最宽处的胆管管径差异不显著。结论: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进行分析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别,临床作用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增强CT; 良恶性胆道狭窄
胆道狭窄是胆道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淤积从而引起黄疸、继发性胆管解释等[1]。医学上对于胆道狭窄一般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两者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科学有效地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联合CT动态增强扫描(DCE-CT)成为了临床鉴别胆道狭窄最为可靠的方式[2]。为进一步了解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价值,我们开展了以下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研究资料
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1例胆道狭窄患者的MRCP以及DCE-CT的资料。其中20例为良性胆道狭窄(良性组)男性为11例,女性为9例,年龄范围52~69岁,炎性狭窄7例,医源性狭窄5例,胆结石症8例;31例为恶性胆道狭窄(恶性组)患者男性为19例,女性为12例,年龄范围52~71岁,胆管癌11例,胰头癌7例,转移癌18例。
本次患者资料的纳入标准:MRCP和DCE-CT的检查间隔时间小于1周,两种影像学检查资料清晰合格,可阅读。
排除标准:在影像学检查前曾经接受过影响胆管管经的检查或者进行过相关的手术,比如胆道支架植入或者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病灶的形态呈现十分不规则,比较难分辨。
1.2仪器和检查方法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选用Scemens Magnetom Trio 3.0T超导MRI仪,为八道体线圈。CG Discovery CT 750 HD能谱CT仪为增强CT动态扫描,应用能谱成像相关的技术做三七动态加强扫描和平腹扫描。
扫描结束后由经验丰富的责任一是对图像进行盲法阅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估。51例胆道狭窄患者通过手术或者内镜治疗,经胆道刷片和病理组织的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并参照患者超过三个月的随访结果和相关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
1.3数据分析
收集的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相比P<0.05表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RCP、DCE-CT与病理结果比较
病理活检的结果显示来那个行的胆道狭窄为20例,其中炎性狭窄7例,医源性狭窄5例,胆结石症8例;恶性的胆道狭窄为31例,其中胆管癌11例,胰头癌7例,转移癌18例。因此51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与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一致。
2.2各变量结果比较
恶性组狭窄段的壁厚、长度以及上方扩张最末端胆管管径显著小于良性组;恶性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长期的CT差值均大于良性组;而良性组和恶性组的上方扩张段全程最宽处的胆管管径差异不显著。
3.讨论
一般而言良性的胆道狭窄是由非肿瘤因素引起的胆管局限性狭窄[3],恶性胆道狭窄一般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由于良性和恶性胆道狭窄的诊断方法以及预后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这种检验对于胆道狭窄的原因进行诊断显得比较重要。
伴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升高,因为MRCP联合CE-CT的图像比较清晰易辨,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本次的资料分析中我们发现MRCP联合CE-CT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一致,这说明该种检查方法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并且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对于后期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恶性组狭窄段的壁厚、长度以及上方扩张最末端胆管管径显著小于良性组,引起这些差异可能是因为恶性胆管主要是由肿瘤引起的。而良性组和恶性组的上方扩张段全程最宽处的胆管管径差异不显著,可能与本次验证机恶性胆管狭窄的部位不同有关;恶性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长期的CT差值均大于良性组,可能是由于组织学上恶性肿瘤主要有肿瘤细胞、纤维组织、凝固性坏死以及粘蛋白构成,肿瘤外主要有大量的肿瘤细胞,是肿瘤产生早期强化的病理基础;中央部存在的纤维组织存在的纤维组织使得肿瘤形成延迟性强化;良性组大多数的胆管无明显的强化,仅有少数存在局部炎症、纤维素蛋白成分,因此强化方式不典型。
总之,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认为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进行分析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别,临床作用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宏昭,任利. 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临床诊断现状[J].医疗装备,2015,7(9);11-13.
[2] 卢敬红.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价值[J]. 医疗装备,2015,28(9):24-25.
[3] Hu B, Gao DJ, Wu J, et al. Intraduc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refractory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 pilot feasibility study[J].Dig Endosc,2014,26(4):581-585
作者信息;
洪屹(1985-),男,江苏省无锡市人,民 族:汉 职称:住院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放射医学。 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省名 浙江省市名杭州市萧山区 邮编 311200
[关键词]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增强CT; 良恶性胆道狭窄
胆道狭窄是胆道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淤积从而引起黄疸、继发性胆管解释等[1]。医学上对于胆道狭窄一般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两者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科学有效地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联合CT动态增强扫描(DCE-CT)成为了临床鉴别胆道狭窄最为可靠的方式[2]。为进一步了解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价值,我们开展了以下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研究资料
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1例胆道狭窄患者的MRCP以及DCE-CT的资料。其中20例为良性胆道狭窄(良性组)男性为11例,女性为9例,年龄范围52~69岁,炎性狭窄7例,医源性狭窄5例,胆结石症8例;31例为恶性胆道狭窄(恶性组)患者男性为19例,女性为12例,年龄范围52~71岁,胆管癌11例,胰头癌7例,转移癌18例。
本次患者资料的纳入标准:MRCP和DCE-CT的检查间隔时间小于1周,两种影像学检查资料清晰合格,可阅读。
排除标准:在影像学检查前曾经接受过影响胆管管经的检查或者进行过相关的手术,比如胆道支架植入或者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病灶的形态呈现十分不规则,比较难分辨。
1.2仪器和检查方法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选用Scemens Magnetom Trio 3.0T超导MRI仪,为八道体线圈。CG Discovery CT 750 HD能谱CT仪为增强CT动态扫描,应用能谱成像相关的技术做三七动态加强扫描和平腹扫描。
扫描结束后由经验丰富的责任一是对图像进行盲法阅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估。51例胆道狭窄患者通过手术或者内镜治疗,经胆道刷片和病理组织的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并参照患者超过三个月的随访结果和相关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
1.3数据分析
收集的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相比P<0.05表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RCP、DCE-CT与病理结果比较
病理活检的结果显示来那个行的胆道狭窄为20例,其中炎性狭窄7例,医源性狭窄5例,胆结石症8例;恶性的胆道狭窄为31例,其中胆管癌11例,胰头癌7例,转移癌18例。因此51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与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一致。
2.2各变量结果比较
恶性组狭窄段的壁厚、长度以及上方扩张最末端胆管管径显著小于良性组;恶性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长期的CT差值均大于良性组;而良性组和恶性组的上方扩张段全程最宽处的胆管管径差异不显著。
3.讨论
一般而言良性的胆道狭窄是由非肿瘤因素引起的胆管局限性狭窄[3],恶性胆道狭窄一般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由于良性和恶性胆道狭窄的诊断方法以及预后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这种检验对于胆道狭窄的原因进行诊断显得比较重要。
伴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升高,因为MRCP联合CE-CT的图像比较清晰易辨,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本次的资料分析中我们发现MRCP联合CE-CT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一致,这说明该种检查方法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并且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对于后期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恶性组狭窄段的壁厚、长度以及上方扩张最末端胆管管径显著小于良性组,引起这些差异可能是因为恶性胆管主要是由肿瘤引起的。而良性组和恶性组的上方扩张段全程最宽处的胆管管径差异不显著,可能与本次验证机恶性胆管狭窄的部位不同有关;恶性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长期的CT差值均大于良性组,可能是由于组织学上恶性肿瘤主要有肿瘤细胞、纤维组织、凝固性坏死以及粘蛋白构成,肿瘤外主要有大量的肿瘤细胞,是肿瘤产生早期强化的病理基础;中央部存在的纤维组织存在的纤维组织使得肿瘤形成延迟性强化;良性组大多数的胆管无明显的强化,仅有少数存在局部炎症、纤维素蛋白成分,因此强化方式不典型。
总之,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认为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进行分析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别,临床作用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宏昭,任利. 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临床诊断现状[J].医疗装备,2015,7(9);11-13.
[2] 卢敬红.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价值[J]. 医疗装备,2015,28(9):24-25.
[3] Hu B, Gao DJ, Wu J, et al. Intraduc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refractory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 pilot feasibility study[J].Dig Endosc,2014,26(4):581-585
作者信息;
洪屹(1985-),男,江苏省无锡市人,民 族:汉 职称:住院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放射医学。 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省名 浙江省市名杭州市萧山区 邮编 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