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包疹的实际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62例新生儿脓包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门诊组和住院组,再根据患儿就诊的先后各自分为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患儿依次进行中药浴、5%新霉素软膏以及炉甘石洗剂治疗。结果:住院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的治愈时间分别为:4.29±0.89天、5.34±0.86天、5.33±0.90天;住院炉甘石组、新霉素组与住院药浴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1),门诊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的有效率依次为:86.36%、50.00%、54.54%,门诊炉甘石组、新霉素组与住院药浴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窑峪治疗新生儿脓包疹具有疗效好、治疗快速的特点。
关键词:中药浴;新生儿;脓包疹
由于新生儿脓包疹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研究分析就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1】。为了研究分析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包疹的实际疗效,笔者选取于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60例新生儿脓包疹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现特此作出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62例新生儿脓包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门诊组66例、住院祖96组,住院组患儿的一般为皮疹面积超过10%,或者伴随腹泻和发热等病症,而门诊组患儿皮疹面积大都<10%且没有其他症状。门诊组患儿随机分为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个22例,住院组患儿则随机分为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各32组。
1.2 方法
所有住院组患儿均需实施10万U/(kg·次)的霉素G钠且每日进行静滴两次。对于炉甘石组患儿,需要在早晚各进行一次炉甘石洗剂的外涂;对于新霉素组,则需要在早晚各进行一次新霉素的外涂;药浴组患儿需要用中药煎水进行外洗,中药煎水主要通过黄参、朴硝、大黄、蛇床子、川黄柏、地肤子等各自20g并2000ml水进行煎熬半小时取得【2】。患儿治愈药液中以后慢慢的擦拭其患处部位以及整个身体,保持药液能够发生渗透,中药浴必须早晚分别进行为期10分钟的治疗。
为门诊组患儿服用头孢克洛30毫克每千克每日,每日服用三次,与此同时令三组患儿家属分别进行新霉素、炉甘石的外涂,以及中药液的治疗,中药液的治疗同住院组。门诊组患儿需要每两天进行一次复诊,四天以后进行效果评估若无效时则令其住院接受治疗。
1.3 评价标准
住院组患儿以至于时间为评价标准,门诊组患儿则以治愈效果进行评价,治疗效果分为无效、好转、治愈三种情况。其中无效是指症状未出现好转;好转指患儿腹泻发热症状减轻,皮疹面积也有所减少;治愈则表示患儿腹泻发热消失,皮疹也完全消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当P<0.01时,则组间差异极显著,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以后,住院中药浴组患儿与住院炉甘石组及新霉素组患儿的至于时间花费差异较大,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住院炉甘石组和新霉素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差异并不明显,该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内各组患儿治愈时间长短对比情况如下表1所示。
门诊组中全部22例炉甘石组患儿经4天治疗后4例治愈,7例好转,11例无效,有效率50.00%;全部22例新霉素组患儿经4天治疗后5例治愈,7例好转,10例无效,有效率54.54%;全部22例中药浴组患儿经4天治疗后12例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有效率86.36%。其中门诊药浴组与门诊炉甘石组的差异,门诊药浴组与新霉素组间的差异均较明显,且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炉甘石组与门诊新霉素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业务统计下意义(P>0.05).
3 结论
黄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是目前新生儿脓包疹患病的主要起因【3】,临床中多采用0.5%的新霉素软膏或者2%的龙胆紫溶液进行外涂,也有专家使用炉甘石加利福平等进行治疗【4】。笔者总结了诸多治疗方法后根据其各自特点,提出使用中药浴的方法进行新生儿脓包疹的治疗。
为了研究分析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包疹的实际疗效,笔者选取了于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62例新生儿脓包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门诊组和住院组,再根据患儿就诊的先后各自分为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患儿依次进行中药浴、5%新霉素软膏以及炉甘石洗剂治疗。结果发现,住院炉甘石组、新霉素组与住院药浴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住院炉甘石组与住院新霉素组的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炉甘石组、新霉素组与住院药浴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门诊炉甘石组与门诊新霉素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笔者认为,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包疹具有疗效好、治疗快速的特点,因此该方法只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丽.24例新生儿脓疱疹临床治疗体会[J].健康之路,2014:1946-1946.
关键词:中药浴;新生儿;脓包疹
由于新生儿脓包疹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研究分析就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1】。为了研究分析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包疹的实际疗效,笔者选取于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60例新生儿脓包疹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现特此作出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62例新生儿脓包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门诊组66例、住院祖96组,住院组患儿的一般为皮疹面积超过10%,或者伴随腹泻和发热等病症,而门诊组患儿皮疹面积大都<10%且没有其他症状。门诊组患儿随机分为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个22例,住院组患儿则随机分为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各32组。
1.2 方法
所有住院组患儿均需实施10万U/(kg·次)的霉素G钠且每日进行静滴两次。对于炉甘石组患儿,需要在早晚各进行一次炉甘石洗剂的外涂;对于新霉素组,则需要在早晚各进行一次新霉素的外涂;药浴组患儿需要用中药煎水进行外洗,中药煎水主要通过黄参、朴硝、大黄、蛇床子、川黄柏、地肤子等各自20g并2000ml水进行煎熬半小时取得【2】。患儿治愈药液中以后慢慢的擦拭其患处部位以及整个身体,保持药液能够发生渗透,中药浴必须早晚分别进行为期10分钟的治疗。
为门诊组患儿服用头孢克洛30毫克每千克每日,每日服用三次,与此同时令三组患儿家属分别进行新霉素、炉甘石的外涂,以及中药液的治疗,中药液的治疗同住院组。门诊组患儿需要每两天进行一次复诊,四天以后进行效果评估若无效时则令其住院接受治疗。
1.3 评价标准
住院组患儿以至于时间为评价标准,门诊组患儿则以治愈效果进行评价,治疗效果分为无效、好转、治愈三种情况。其中无效是指症状未出现好转;好转指患儿腹泻发热症状减轻,皮疹面积也有所减少;治愈则表示患儿腹泻发热消失,皮疹也完全消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当P<0.01时,则组间差异极显著,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以后,住院中药浴组患儿与住院炉甘石组及新霉素组患儿的至于时间花费差异较大,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住院炉甘石组和新霉素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差异并不明显,该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内各组患儿治愈时间长短对比情况如下表1所示。
门诊组中全部22例炉甘石组患儿经4天治疗后4例治愈,7例好转,11例无效,有效率50.00%;全部22例新霉素组患儿经4天治疗后5例治愈,7例好转,10例无效,有效率54.54%;全部22例中药浴组患儿经4天治疗后12例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有效率86.36%。其中门诊药浴组与门诊炉甘石组的差异,门诊药浴组与新霉素组间的差异均较明显,且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炉甘石组与门诊新霉素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业务统计下意义(P>0.05).
3 结论
黄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是目前新生儿脓包疹患病的主要起因【3】,临床中多采用0.5%的新霉素软膏或者2%的龙胆紫溶液进行外涂,也有专家使用炉甘石加利福平等进行治疗【4】。笔者总结了诸多治疗方法后根据其各自特点,提出使用中药浴的方法进行新生儿脓包疹的治疗。
为了研究分析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包疹的实际疗效,笔者选取了于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62例新生儿脓包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门诊组和住院组,再根据患儿就诊的先后各自分为药浴组、新霉素组、炉甘石组,患儿依次进行中药浴、5%新霉素软膏以及炉甘石洗剂治疗。结果发现,住院炉甘石组、新霉素组与住院药浴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住院炉甘石组与住院新霉素组的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炉甘石组、新霉素组与住院药浴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门诊炉甘石组与门诊新霉素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笔者认为,中药浴治疗新生儿脓包疹具有疗效好、治疗快速的特点,因此该方法只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丽.24例新生儿脓疱疹临床治疗体会[J].健康之路,2014:1946-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