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81-01
“想象”这个词,在《普通心理学》中的定义是这样的:“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实行科教兴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富国强民、振兴民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想象能力的培养又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然而想象能力的熏陶、渲染和培养并非一蹶而就的,要从一个人的启蒙阶段抓起,尤其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且付诸实施。本文就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读词句,拓展想象
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简略,但内涵却很丰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想象,既加深对词句、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在教学《雨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这一课的时候,我抓住重点描写雨点动态的四个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让学生在朗读时想象雨点的四种动态,从而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美。教学片断如下:
师:睡觉、散步、奔跑、跳跃是雨点的四种动态,你能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发挥你的想象,想象一下雨点的这四种动态吗?并且把感受读出来么?
生1:老师,我奶奶家的屋子后面就有一个小池塘,小池塘很平静,一点波纹都没有,我可以想象到雨点在池塘里睡觉一定是很安适的……
生2:老师,去年我和爸爸去连云港花果山玩的时候看到过小溪,小溪的水是缓缓流淌的,我可以想象得到雨点在小溪里散步的那种悠闲自得、轻松舒适的情景……
生3:老师,我爸爸去年暑假带我去看过长江,当时我看到江水滚滚流淌,奔腾不息,我可以想象到小雨点落在江河里,就像我们举行的跑步比赛一样奔跑着。
……
就这样,孩子们抓住了重点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通过想象雨点的这四种动态,想象雨点静止和流动的不同画面,学生仿佛把自己也融进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朗读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二、抓“空白”,补充想象
不少课文的情节存在“空白”处,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我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充想象,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如《木兰从军》(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第2自然段讲木兰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课文没叙述木兰“说服了家人”的具体内容,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填补故事情节发展的空白的形式来进行补充想象。
师:故事中说木兰说服了家人,你能把木兰如何说服家人的画面想象出来吗?
生1:花木兰坚定地对父亲说:“父亲,你老了,还经常生病,不要再去打仗了,我要去替你从军。”
生2: 花木兰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弟弟,你还很小,不能去当兵,姐姐比你大,姐姐要上战场杀敌,你在家里可要听父亲和母亲的话呀!”
生3: 花木兰温柔地对母亲说:“母亲,女儿我年轻力壮,应该为国家和家人分忧,我会小心的。”
……
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我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表演木兰说服家人的场景。这样,把一个报效国家、关爱家人的花木兰的鲜明形象就塑造出来了。
三、续结尾,延伸想象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尽而意未了,余音不绝,耐人寻味。教师可抓住结尾循着文路展开合理的想象,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在教学时,我借这个未完的结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同学们的想象大胆而奇特:
生1:狼正要向小羊扑去,忽然一声枪响,狼重重地倒在地上,原来猎人赶来了。
生2:狼向小羊扑去,小羊敏捷地一闪,狼用力过猛,一下子扑进小溪里,等狼从溪水中挣扎出来,小羊已经逃远了。
生3:愚蠢的狼正要向小羊扑去,聪明的小羊灵机一动,骗狼说小溪里又来了一只狼,还要和他分享羊肉呢。羊上了当,冲着溪里自己的影子大嚷大叫,小羊趁机溜走了。
……
在一个个各有特色的故事结尾里,我看到了一颗颗嫉恶如仇的童心在闪动,我也看到了孩子们那无穷的想象力原来竟是那样的源源不断……
四、凭画面,直观想象
小学生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心理特点,所想象的内容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练习6》中的《学用字词句》就是一幅文字画。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凭借文字画的画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直观地想象小鹿和小乌龟之间发生的故事。果然,学生们的思路大开:有的学生说是小乌龟迷路了,小鹿送他回家的;有的学生说是小乌龟受伤了,小鹿带他去医院看病的;有的学生说是小乌龟被狗咬伤了,小鹿送他去防疫站打狂犬疫苗的;有的学生说是小鹿和小乌龟约好去给他们的好朋友小猪过生日的……听到此,你怎么能不由衷地赞叹起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呢?总而言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于別人的想象,而且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了一个又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让我听了由衷地对孩子们的想象力赞叹不已。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发明创造离不开想象:鲁班就是由草叶边的齿而想象发明了锯子;瓦特就是由壶盖的跳动而想象发明了蒸汽机;科学家由蝙蝠想象发明了雷达……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去飞翔!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3]美国A.J斯塔科著.《创造能力教与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想象”这个词,在《普通心理学》中的定义是这样的:“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实行科教兴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富国强民、振兴民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想象能力的培养又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然而想象能力的熏陶、渲染和培养并非一蹶而就的,要从一个人的启蒙阶段抓起,尤其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且付诸实施。本文就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读词句,拓展想象
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简略,但内涵却很丰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想象,既加深对词句、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在教学《雨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这一课的时候,我抓住重点描写雨点动态的四个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让学生在朗读时想象雨点的四种动态,从而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美。教学片断如下:
师:睡觉、散步、奔跑、跳跃是雨点的四种动态,你能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发挥你的想象,想象一下雨点的这四种动态吗?并且把感受读出来么?
生1:老师,我奶奶家的屋子后面就有一个小池塘,小池塘很平静,一点波纹都没有,我可以想象到雨点在池塘里睡觉一定是很安适的……
生2:老师,去年我和爸爸去连云港花果山玩的时候看到过小溪,小溪的水是缓缓流淌的,我可以想象得到雨点在小溪里散步的那种悠闲自得、轻松舒适的情景……
生3:老师,我爸爸去年暑假带我去看过长江,当时我看到江水滚滚流淌,奔腾不息,我可以想象到小雨点落在江河里,就像我们举行的跑步比赛一样奔跑着。
……
就这样,孩子们抓住了重点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通过想象雨点的这四种动态,想象雨点静止和流动的不同画面,学生仿佛把自己也融进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朗读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二、抓“空白”,补充想象
不少课文的情节存在“空白”处,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我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充想象,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如《木兰从军》(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第2自然段讲木兰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课文没叙述木兰“说服了家人”的具体内容,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填补故事情节发展的空白的形式来进行补充想象。
师:故事中说木兰说服了家人,你能把木兰如何说服家人的画面想象出来吗?
生1:花木兰坚定地对父亲说:“父亲,你老了,还经常生病,不要再去打仗了,我要去替你从军。”
生2: 花木兰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弟弟,你还很小,不能去当兵,姐姐比你大,姐姐要上战场杀敌,你在家里可要听父亲和母亲的话呀!”
生3: 花木兰温柔地对母亲说:“母亲,女儿我年轻力壮,应该为国家和家人分忧,我会小心的。”
……
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我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表演木兰说服家人的场景。这样,把一个报效国家、关爱家人的花木兰的鲜明形象就塑造出来了。
三、续结尾,延伸想象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尽而意未了,余音不绝,耐人寻味。教师可抓住结尾循着文路展开合理的想象,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在教学时,我借这个未完的结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同学们的想象大胆而奇特:
生1:狼正要向小羊扑去,忽然一声枪响,狼重重地倒在地上,原来猎人赶来了。
生2:狼向小羊扑去,小羊敏捷地一闪,狼用力过猛,一下子扑进小溪里,等狼从溪水中挣扎出来,小羊已经逃远了。
生3:愚蠢的狼正要向小羊扑去,聪明的小羊灵机一动,骗狼说小溪里又来了一只狼,还要和他分享羊肉呢。羊上了当,冲着溪里自己的影子大嚷大叫,小羊趁机溜走了。
……
在一个个各有特色的故事结尾里,我看到了一颗颗嫉恶如仇的童心在闪动,我也看到了孩子们那无穷的想象力原来竟是那样的源源不断……
四、凭画面,直观想象
小学生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心理特点,所想象的内容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练习6》中的《学用字词句》就是一幅文字画。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凭借文字画的画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直观地想象小鹿和小乌龟之间发生的故事。果然,学生们的思路大开:有的学生说是小乌龟迷路了,小鹿送他回家的;有的学生说是小乌龟受伤了,小鹿带他去医院看病的;有的学生说是小乌龟被狗咬伤了,小鹿送他去防疫站打狂犬疫苗的;有的学生说是小鹿和小乌龟约好去给他们的好朋友小猪过生日的……听到此,你怎么能不由衷地赞叹起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呢?总而言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于別人的想象,而且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了一个又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让我听了由衷地对孩子们的想象力赞叹不已。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发明创造离不开想象:鲁班就是由草叶边的齿而想象发明了锯子;瓦特就是由壶盖的跳动而想象发明了蒸汽机;科学家由蝙蝠想象发明了雷达……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去飞翔!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3]美国A.J斯塔科著.《创造能力教与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