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都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去解读美、体验美,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美术素养,形成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有真实效果的活力课堂。
【关键词】美术教学 活力课堂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3-01
“活力课堂”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实验”中提出的课堂教学理念。它强调从生命的高度关注可课堂,认为课堂同生命一样拥有活力;它追求过程真实、尊重个体差异、发展个性潜能;它强调互动生成,使师生在互动中生成生命价值,实现幸福生活。因此,构建美术“活力课堂”是我们美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美术的活力课堂,应该包括老师的教学活力,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力,还包括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这三个方面的活力综合起来,才是真正有活力的美术课堂。所以,我们说,有活力的课堂一定是学生为主体、学生个性得到培育与发展的课堂,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提高的课堂,也必将是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终身幸福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美术活力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通常教材在编定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但科学技术和当今社会正在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作适当变动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总之,只要教师用创新思路来处理教材,一定会使教学内容得到创新。
二、体现课堂教学主体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而这一实践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作为教师传授之对象不仅是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而且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
例如,在“人体比例”教学中,创设学生相互观察的机会,体验人体的活力与美感;通过观看人体的视觉体验,丰富了学生对人体各种站姿、坐姿、跪姿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体验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是活力课堂的主要支柱。课堂生命力的强弱,取决于师生互动环节的好坏。合适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低头苦学的教学方式了,而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学生是渔船,那么教师就是耀眼灯塔。学生有自由航行的权利,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导航。教师应运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觉的接受知识,使课堂的活力始终贯穿于师生的互动当中。
例如,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我们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又如: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手绘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物体结构素描,使学生弄清结构素描与结构素描的差异。通过仔细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四、开展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新课程主张个性的体验,同样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所以,我的首要任务是创设出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的具有情趣和美感的氛围,能够在此间激发学生对作品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能夠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产生多向交流。
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应用能增加学生知识的沟通和交流,也许还会有奇思妙想的生成,可以说恰当的讨论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然而我们的课堂中,有时的“小组讨论”则成为调节时间的一个重要武器。当时间充足时,就“讨论讨论”,时间紧张时,无论学生的问题讨论到什么程度,都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要求停止。这样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五、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它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和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一切可利用的物品。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学生会想再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热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画一些人物、动物。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创造,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加油,让全体学生为他们敢想、敢画的求异精神鼓掌。
这样,教师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本节课需要注意的地方教授给了学生,让学生真的的做到了寓学于乐,快乐成长。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活力课堂是师生灵魂的碰撞;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说白了,让我的课堂成为学生喜欢、学生爱玩、会玩的课。
总之,构建活力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快乐成长,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更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美术教师,应清楚的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才能使美术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才能使教育者热爱自己的职业,时刻感受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
【关键词】美术教学 活力课堂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3-01
“活力课堂”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实验”中提出的课堂教学理念。它强调从生命的高度关注可课堂,认为课堂同生命一样拥有活力;它追求过程真实、尊重个体差异、发展个性潜能;它强调互动生成,使师生在互动中生成生命价值,实现幸福生活。因此,构建美术“活力课堂”是我们美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美术的活力课堂,应该包括老师的教学活力,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力,还包括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这三个方面的活力综合起来,才是真正有活力的美术课堂。所以,我们说,有活力的课堂一定是学生为主体、学生个性得到培育与发展的课堂,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提高的课堂,也必将是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终身幸福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美术活力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通常教材在编定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但科学技术和当今社会正在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作适当变动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总之,只要教师用创新思路来处理教材,一定会使教学内容得到创新。
二、体现课堂教学主体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而这一实践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作为教师传授之对象不仅是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而且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
例如,在“人体比例”教学中,创设学生相互观察的机会,体验人体的活力与美感;通过观看人体的视觉体验,丰富了学生对人体各种站姿、坐姿、跪姿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体验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是活力课堂的主要支柱。课堂生命力的强弱,取决于师生互动环节的好坏。合适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低头苦学的教学方式了,而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学生是渔船,那么教师就是耀眼灯塔。学生有自由航行的权利,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导航。教师应运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觉的接受知识,使课堂的活力始终贯穿于师生的互动当中。
例如,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我们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又如: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手绘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物体结构素描,使学生弄清结构素描与结构素描的差异。通过仔细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四、开展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新课程主张个性的体验,同样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所以,我的首要任务是创设出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的具有情趣和美感的氛围,能够在此间激发学生对作品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能夠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产生多向交流。
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应用能增加学生知识的沟通和交流,也许还会有奇思妙想的生成,可以说恰当的讨论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然而我们的课堂中,有时的“小组讨论”则成为调节时间的一个重要武器。当时间充足时,就“讨论讨论”,时间紧张时,无论学生的问题讨论到什么程度,都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要求停止。这样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五、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它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和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一切可利用的物品。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学生会想再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热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画一些人物、动物。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创造,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加油,让全体学生为他们敢想、敢画的求异精神鼓掌。
这样,教师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本节课需要注意的地方教授给了学生,让学生真的的做到了寓学于乐,快乐成长。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活力课堂是师生灵魂的碰撞;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说白了,让我的课堂成为学生喜欢、学生爱玩、会玩的课。
总之,构建活力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快乐成长,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更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美术教师,应清楚的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才能使美术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才能使教育者热爱自己的职业,时刻感受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