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锐敏的感觉。”,语感是人类理解运用语言的整体感知能力,初中学生正时思维活跃形成的时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64-01
  引言
  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是无法有具体的公式进行传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中针对课程目标和实践建议中都提高的了加强学生语文教育时语感的培养,至于怎样培养良好的语感,至今仍没有现成固定的答案,值得我们教研人员与时俱进的研究。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应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1 重视语文意识的培养
  语感不是技能,不是定律,也不是研究总结数来的既定规则,无从传授,可以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意识。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性,从而由此及彼,融会贯通。语文意识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和提前的根本,它是通向学生语感形成的阶梯。语文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语文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语文教学就是要从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句,每一个句子中逐步构建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延伸至学生运用基础语文知识构建语句,将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以及看法勾勒成行。长久以来,语文的教育只局限在课堂内容的死记硬背,造词填空甚至必须要求特定的答案才能得分,这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极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有单一的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
  2 多度多背诵,增强语感
  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有读才能培养出下笔如有神助,其中的“神”指的便是语言感知能力。在背诵中体会语意,体会比喻句,感叹句,疑问句,以及各种句式的运用,体会文章中语气的运用或平缓,或低沉,或高亢。引导学生在朗诵课文的时候体会作者心境,借由学生还原作者所要表述的意境。读书指引学生每多读一遍要多一些收获,不能停留在对字句表面的理解的肤浅认知之中。要在读书中会其意,领其神,明其理。长久坚持的朗诵之中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感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提升,对语句中词句的组合,句型的运用,语音的抑扬顿挫无意识的得到了训练,语感真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如同人类初学语言,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领悟。当然了,任何事物的掌握和知识的获得都和懒人无缘,只有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背诵才能将知识引流到意识之中,并为己所用。
  3 在写作中培养语感
  语言的运用最集中的表现便是写作能力,写作是语言掌握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下笔时常常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相信这是大学数学生最头疼的事情,这正是语言感知能力不强的体现。指导学生有目的的写作,不是简单的日常记事。要针对每个语法,每个知识点作为主体来命题,并在之后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引用课文中相应的实例讲解对比。让学生从深层次理解语言运用的多样性以及美妙性。
  写作不要局限在常规的写作,同样可以指导学生仿写和改写优美文章,这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能力起到不而忽视的作用。可以使学生融入意境之中,这是语言组织能力的一个嫁接方法。
  4 教师要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筛选必要的语文知识,有目的性、计划性的指导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常常是模仿和崇拜的对象,因此教师的方向性指导以及教学知识经验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有知识以及阅历各方面的优势,教师往往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肤浅的表层,教师的点拨往往能使学生开窍。
  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容易产生惰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培养更要起到督促作用,语感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学生的学习一旦中断便会功亏于溃。教师应该实施:作业布置课堂交流作业检查课外跟踪学习结果综合分析,促使他们逐步养成朗读的标准意识,表达的达情意识,书写的规范意识,词语的积累意识,语言运用的通顺、得体意识,与常见文体相关的审美、评价意识等等。
  5 组织课堂.课外交流,丰富教学方式
  多组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课堂、课外交流。通过交流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可以根据时事新闻组织课堂辩论会,学生之间分组讨论和辩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利用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提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品鉴中外优秀文章,并积极开展交流探讨课堂。将学生对某一文章的理解在课堂上公开讨论,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实际理解和运用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的兴趣。
  小结,语言感知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好学生的语感是个长期的过程。所有的方法不外乎教学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内课外的资源以语文基础知识为起点步步为营的构建一套完整灵活的教学体系,诱发学生自主探索语言这一门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78-0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水资源的状况,知道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水。  2、能力目标:能用比较、调查、小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讲述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节约用水意识和行动。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用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中的数学内容,这些具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推动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生活 数学 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课堂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和互动的最佳平台。通过有效的互动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燃起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探析在教学中如何进行互动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75-01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一种交往、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最有效动力。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其乐学、爱学,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培养 数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80-01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指个体
期刊
【摘要】说到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下面谈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课堂教学 口语交际 走出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88-01  1 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期刊
【摘要】在当今这个法制的社会、竞争的世界模式之下,所谓的多面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而对人才的选拔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孕育基地,它对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提高起到全局性的控制作用,只有构建出和谐完善的教育机制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小学教学阶段好比是建筑的根基,只有打好根基才能建造出惊人的巨著。为此,完善小学教务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人才 小学教学 教务管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关键词】低年级 兴趣 轻松识字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
期刊
【摘要】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好奇,好动)和儿童认知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既夯实了语文基础,又培养学语文的兴趣和学语文的方法,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用多元评价激励实践探索,在“四性和谐”环境下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评价从简单激励发展到更加具体,适当、灵活、有效。  【关键词】开放 情趣 实践 多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寻求知识的动力源泉,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动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制约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意义重大,下面我们主要进行分析新课改下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判定作为重要语言考点,其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和感受英语语言,还能为英语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关系词的高效判定和教法顺序探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崭新角度阐述定语从句的教法原则和关系词高效判定的教法探究成果。  【关键词】定语从句 关系词 教法原则 高效判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