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性还是非理性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受尽自然和社会磨难的人们因为伤痛而放弃了直觉,选择了理性。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学会从现象看到本质,其中,学会“理性”地做决定算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了。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人是理性动物,在做决定的时候会衡量收益和损失,从而做出用最少损失得到最大收益的选择。比如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同样品质的商品,一个理性人应该选择那个价钱最低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项理论,很容易就会发现其过于关注外界环境刺激,而“人”作为做出决定的主体被忽略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纳入人的内在动机和需求这样的“非理性”因素,从更复杂的角度解释了人的“抉择”行为,并由此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收益和损失如此分明的经济学领域都是如此,更别说在其他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了。真实的情况是——人们做出的大多数决定都是非理性的,随心所欲的。畅销书《精明思维与行动》(Think Smart-Act Smart)的作者Jim Nightingale在书中说:“大多数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并不按常理出牌。”那做决定的“常理”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做决定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目标;(2)列出自己的所有选择;(3)收集信息分析每个选择与目标的契合度;(4)选择与目标契合度最高的决定,并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样的四部曲,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一步要做好都非常艰难。这里想重点说一下信息的收集和整合。
收集收集再收集
做决定之前必须要收集一定的信息。古人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收集和信息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比如,心理学家Scott Plous在1993年提出了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说明了“人只会看见自己想看见的”这一无奈的事实。这在做决定的过程中表现为,自己心里其实早就凭借直觉做好了决定,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就会无意识地收集那些对自己决定有利的信息,从而忽略了那些默默抗议的声音。这种对信息的不公平待遇很有可能让人们忽略选择带来的风险,从而为日后埋下隐患。再比如,人们常用“走得远了就忘了初衷”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对当时选择的迷茫。其实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将注意力放在当前环境刺激的处理上,从而遗忘“最初的梦想”。再比如还有一个叫做选择偏见(availability bias)的坏家伙,这个偏见说的是,如果什么常在你面前出现,你就会觉得什么一定会发生,并且在做决定的时候倾向于这件事情。比如经常看警匪片的人会感觉周围犯罪更多,更不安全。
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每一步似乎都充满了陷阱和考验,稍有不慎也许就会满盘皆输,那信息是不是收集得越多越好呢?如果人是一台超级计算机的话,当然是收集越多的信息越有利于做出更好的决定。但是,别忘了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过多的信息输入对于做决定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很多研究发现“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与做决定好坏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信息过载的程度越大,做出的决定更加不理性。2007年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提出了“知识幻觉”(the illusion of knowledge)的概念,该研究认为一个人摄入的知识会与做决定的能力相互干扰。
对应到生活中,收集信息不足是懒惰;而过于收集引起信息过载是穷忙。在大学校园中,这两种人都很常见。大四来临,很多人再次面临选择,究竟是考研、就业还是出国呢?一些人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清晰的规划,甚至没有期待,可能看着哪个更方便,更省力就进行了抉择,完全不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顾及未来的发展。另外一些人,面对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有着兴奋,有着期待,但是也有着恐惧。在焦虑的驱使下,他们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做准备,每天把自己搞得疲累不堪,很多人却发现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做好。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做决定的时候到底该如何来收集信息呢?在这里我想提一个观点——人有的时候是需要一点儿“个人中心主义”。这里的个人中心并非是自私,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你是你,周围的都是可用的资源,你要去选择,学会为自己打算从而为自己负责。除了有这样的姿态,更要有适合的方法。上文谈到了做决定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其实理性和非理性是相对的,它们都是生活中的变量,只不过“理性”的变量更容易被人看到,而“非理性”却躲躲藏藏,若隐若现。也许我们应该将其一视同仁,逐个击破。所以如果你正面临选择考研和工作,不如学会做一个“计划”。将自己从网上和他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列出来,分析其中的利弊,但是别忘了在其中加入“我自己”这一栏,将自己的性格、需求等纳入选择的体系。在参考老师和前辈的信息时,一定要清楚每个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存在自我的偏好和立场,不要去迷信前辈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
激动人心的时刻
你收集了所有选择的资料,找到与自身相契合的那一个,内心无比激动,心想终于可以做出决定了。但在喜悦的同时,哪怕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有些人却开始了犹豫,他们会开始怀疑:这个决定适合我吗?我后悔了怎么办?有人甚至因为这一点儿犹豫而患上了选择困难症(Analysis paralysis)。
了解如何做出好的决定是一码事,有勇气做决定是另一码事。在这里我们并非倡导意气用事冲动行事,而是想谈谈犹豫背后的文化和人性。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写过一本名为《逃避自由》的书,他在书中针对当代人因为面对众多选择而出现的逃避心理进行了探讨。自由这个概念在人类史中是非常暧昧的存在,早期人类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哪有什么自由可言。近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得到解除,所以人才能得到一些“自由”。但是这种自由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可以学习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任何你想要成为的人。这种自由带来了生活的焦虑。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而不是其他呢?为什么我要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其他呢?很多人迷失在这样的选择中而失去了深入了解生活的机会。在大学时代,我们并非不愿鼓励大家去尝试多种生活和身份,而是更怕一个人迷失在众多选择中,浅尝辄止地生活,最终失去将生活链接和贯穿的能力。
除了逃避自由,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做决定源于过于理想化。其实很少有人会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存在较高的满意度,每个人似乎都在期待新的生活。做决定就是通向新生活的第一步,所以很多人把做决定看得很重很重。但是别忘了,做决定并不能带来美好的生活,现在的你和读研的你、工作的你以及出国的你,都是你。你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并不会因为做了什么决定,你就不是原来的你了。除此之外,这个世界上并没有100%正确的决定,任何的决定背后都承载着风险和责任。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任何的决定都会在后来的日子里将你打得措手不及。不要去理想化一个决定,就像当初高考毕业的你幻想大学生活那样,如果四年的大学教育还没有给你一个理性的思维和强大的分析取舍能力,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所以如果选择了,当某一天晚上,那些后悔和害怕像潮水一样涌来的时候,你只能承受着、煎熬着,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出路。当一切柳暗花明之后,你感受到的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成长。
大学从一个选择中开始,也会从一个选择中结束。只愿站在大学末班车站台上的你,在做后一个决定的时候更独立、更主动、更理性,也更有担当。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受尽自然和社会磨难的人们因为伤痛而放弃了直觉,选择了理性。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学会从现象看到本质,其中,学会“理性”地做决定算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了。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人是理性动物,在做决定的时候会衡量收益和损失,从而做出用最少损失得到最大收益的选择。比如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同样品质的商品,一个理性人应该选择那个价钱最低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项理论,很容易就会发现其过于关注外界环境刺激,而“人”作为做出决定的主体被忽略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纳入人的内在动机和需求这样的“非理性”因素,从更复杂的角度解释了人的“抉择”行为,并由此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收益和损失如此分明的经济学领域都是如此,更别说在其他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了。真实的情况是——人们做出的大多数决定都是非理性的,随心所欲的。畅销书《精明思维与行动》(Think Smart-Act Smart)的作者Jim Nightingale在书中说:“大多数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并不按常理出牌。”那做决定的“常理”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做决定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目标;(2)列出自己的所有选择;(3)收集信息分析每个选择与目标的契合度;(4)选择与目标契合度最高的决定,并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样的四部曲,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一步要做好都非常艰难。这里想重点说一下信息的收集和整合。
收集收集再收集
做决定之前必须要收集一定的信息。古人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收集和信息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比如,心理学家Scott Plous在1993年提出了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说明了“人只会看见自己想看见的”这一无奈的事实。这在做决定的过程中表现为,自己心里其实早就凭借直觉做好了决定,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就会无意识地收集那些对自己决定有利的信息,从而忽略了那些默默抗议的声音。这种对信息的不公平待遇很有可能让人们忽略选择带来的风险,从而为日后埋下隐患。再比如,人们常用“走得远了就忘了初衷”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对当时选择的迷茫。其实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将注意力放在当前环境刺激的处理上,从而遗忘“最初的梦想”。再比如还有一个叫做选择偏见(availability bias)的坏家伙,这个偏见说的是,如果什么常在你面前出现,你就会觉得什么一定会发生,并且在做决定的时候倾向于这件事情。比如经常看警匪片的人会感觉周围犯罪更多,更不安全。
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每一步似乎都充满了陷阱和考验,稍有不慎也许就会满盘皆输,那信息是不是收集得越多越好呢?如果人是一台超级计算机的话,当然是收集越多的信息越有利于做出更好的决定。但是,别忘了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过多的信息输入对于做决定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很多研究发现“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与做决定好坏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信息过载的程度越大,做出的决定更加不理性。2007年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提出了“知识幻觉”(the illusion of knowledge)的概念,该研究认为一个人摄入的知识会与做决定的能力相互干扰。
对应到生活中,收集信息不足是懒惰;而过于收集引起信息过载是穷忙。在大学校园中,这两种人都很常见。大四来临,很多人再次面临选择,究竟是考研、就业还是出国呢?一些人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清晰的规划,甚至没有期待,可能看着哪个更方便,更省力就进行了抉择,完全不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顾及未来的发展。另外一些人,面对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有着兴奋,有着期待,但是也有着恐惧。在焦虑的驱使下,他们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做准备,每天把自己搞得疲累不堪,很多人却发现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做好。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做决定的时候到底该如何来收集信息呢?在这里我想提一个观点——人有的时候是需要一点儿“个人中心主义”。这里的个人中心并非是自私,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你是你,周围的都是可用的资源,你要去选择,学会为自己打算从而为自己负责。除了有这样的姿态,更要有适合的方法。上文谈到了做决定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其实理性和非理性是相对的,它们都是生活中的变量,只不过“理性”的变量更容易被人看到,而“非理性”却躲躲藏藏,若隐若现。也许我们应该将其一视同仁,逐个击破。所以如果你正面临选择考研和工作,不如学会做一个“计划”。将自己从网上和他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列出来,分析其中的利弊,但是别忘了在其中加入“我自己”这一栏,将自己的性格、需求等纳入选择的体系。在参考老师和前辈的信息时,一定要清楚每个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存在自我的偏好和立场,不要去迷信前辈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
激动人心的时刻
你收集了所有选择的资料,找到与自身相契合的那一个,内心无比激动,心想终于可以做出决定了。但在喜悦的同时,哪怕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有些人却开始了犹豫,他们会开始怀疑:这个决定适合我吗?我后悔了怎么办?有人甚至因为这一点儿犹豫而患上了选择困难症(Analysis paralysis)。
了解如何做出好的决定是一码事,有勇气做决定是另一码事。在这里我们并非倡导意气用事冲动行事,而是想谈谈犹豫背后的文化和人性。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写过一本名为《逃避自由》的书,他在书中针对当代人因为面对众多选择而出现的逃避心理进行了探讨。自由这个概念在人类史中是非常暧昧的存在,早期人类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哪有什么自由可言。近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得到解除,所以人才能得到一些“自由”。但是这种自由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可以学习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任何你想要成为的人。这种自由带来了生活的焦虑。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而不是其他呢?为什么我要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其他呢?很多人迷失在这样的选择中而失去了深入了解生活的机会。在大学时代,我们并非不愿鼓励大家去尝试多种生活和身份,而是更怕一个人迷失在众多选择中,浅尝辄止地生活,最终失去将生活链接和贯穿的能力。
除了逃避自由,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做决定源于过于理想化。其实很少有人会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存在较高的满意度,每个人似乎都在期待新的生活。做决定就是通向新生活的第一步,所以很多人把做决定看得很重很重。但是别忘了,做决定并不能带来美好的生活,现在的你和读研的你、工作的你以及出国的你,都是你。你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并不会因为做了什么决定,你就不是原来的你了。除此之外,这个世界上并没有100%正确的决定,任何的决定背后都承载着风险和责任。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任何的决定都会在后来的日子里将你打得措手不及。不要去理想化一个决定,就像当初高考毕业的你幻想大学生活那样,如果四年的大学教育还没有给你一个理性的思维和强大的分析取舍能力,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所以如果选择了,当某一天晚上,那些后悔和害怕像潮水一样涌来的时候,你只能承受着、煎熬着,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出路。当一切柳暗花明之后,你感受到的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成长。
大学从一个选择中开始,也会从一个选择中结束。只愿站在大学末班车站台上的你,在做后一个决定的时候更独立、更主动、更理性,也更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