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强化绿色要素投入、生产过程绿色化、科技创新等举措,多维度促进农业GTFP(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助推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9年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GTFP测算方法,检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多数年份中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农业GTFP增长;(2)从地区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10个地市农业GTFP正增长,仅衢州为负增长;(3)从效果看,农业GTFP对宁波、杭州和湖州等3地市农业实际产出贡献较大。因此,要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要素配置的生态环境,提高绿色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指数法;浙江农业
中图分类号:S435.121.4+5; S32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9.008
Impa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n Agricultural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FU Hongliang1,2, ZHOU Jianhua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Zhejiang 313000, China; 2. Institute of nomics and Management, Huzhou, Zhejiang 313000,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GTFP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y strengthening green input factors, green production proce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 on, and then boost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new era.This paper took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used the panel data from 2005 to 2019 of 11 cities , constructed the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GTFP based on DEA-Malmquist model, and tested the impa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n agricultural GTFP.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d promoted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GTFP in most of time;(2)There were 10 cities of Zhejiang with positiv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GTFP,only Quzhou with negative growth;(3)Agricultural GTFP had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actual agricultural output of Ningbo, Hangzhou and Huzhou.Therefore, it is urgent and necessary to persist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ptimi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factors alloc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gree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A-Malmquist model; agriculture of Zhejiang
黨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以独立篇幅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这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农业部曾下发《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资源利用强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这是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因此,新发展阶段,即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要形成高效、低碳的现代农业发展技术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战略目标。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而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是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方式,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与利用传统TFP指标相比,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用GTFP指标评价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更为科学。一方面,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势必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应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制定绿色农业生产标准与制度等多方面来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1],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投入资源配置效率,消除制约劳动、资本等要素创造价值的制度障碍,从而提高绿色农业技术水平、技术效率以及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而且还可以重新配置农业资源要素,提高农业GTFP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农业GTFP,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内涵上,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决定着农业GTFP的变化快慢,更事关农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农业GTFP的提升,反之,农业GTFP难以提升。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GTFP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研究。在阐释绿色发展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既有探究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2-4],也有探讨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5-6]。二是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与创新发展机制。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在建立指标体系评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揭示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短板[7-8],并提出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9-10]。三是实证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影响的研究。当前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GTFP相结合的研究并不多,已有研究主要以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作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变量,测算农业GTFP的变化。在模型中考虑碳排放变量,利用超对数函数模型[11]、随机前沿函数模型[12]、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13-14]和MEBM-Luenberger模型[15],通常以我国31个省市为对象,测算农业GTFP,其研究结论几乎一致认为由于农业碳排放量上升导致农业GTFP依赖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水平亟待提高,因而需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农业GTFP的提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很少见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GTFP实证分析的成果;同时,有关对农业GTFP测算的成果基本以省域为研究对象,鲜有以省域内地市为研究对象的。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二者相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地深入。已有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GTFP的理论阐释与实证方法方面提供借鉴。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本研究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9年浙江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GTFP测算方法,检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农业GTFP增长的建议。有关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供了有利的经验证据支撑。
1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1.1 研究方法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用来识别农业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从而确定农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农业效率型增长是指来自于生产投入要素以外的体制机制、要素配置效率、规模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TFP的估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索罗残差法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为代表的参数法;另一种是以DEA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法为代表的非参数法。参数法需要考虑随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这种方法有时会高估技术进步指数,而非参数法则不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Malmquist指数法不需要设定影响因素的具体函数关系,只要正确选择投入产出指标,也不需要考虑各指标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即可求解出TFP,且可以对TFP增长进行因素分解,故而在TFP的测算中广泛应用[16-17]。考虑到浙江已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维度影响农业GTFP。因此,本研究也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浙江农业各地市的GTFP。
DEA-Malmquist指数法的理论基础是Shephard距离函数以及方向性距离函数,在保证期望产出增加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非期望产出,较好地估算资源环境约束下的TFP水平。
假定在t时期中有m种投入向量xt=(x1,x2 ,…,xm)∈Rm + ,且存在s种期望产出向量yt=( y1,y2,…,ys)∈Rs +,也有k种非期望产出向量ut=(u1,u2,…,uk)∈Rk +,于是,生产可能集为Tt={(xt,yt,ut), yt、ut是xt的产出},因此,生产投入集可表示为Pt(y)={xt:(xt, yt)∈Tt},生产期望产出集可表示为Pt(x)={yt:(yt, xt)∈Tt}。所以t時期和t+1时期的产出距离函数为:
dt(x,y)=min{θ:(xt, yt/θ)∈P(x)}(1)
dt+1(x,y)=min{θ:(xt+1, yt+1/θ)∈P(x)} (2)
式中,θ表示技术效率指数,θ取最小值时,yt/θ和yt+1/θ为最大值。对指数进一步分解,可以得到:
M(xt+1, yt+1,ut+1, xt, yt, ut)=)×[×](3) 式中,(xt, yt, ut)和(xt+1, yt+1, u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投入和产出向量;Dt和Dt+1 表示为第t期和t+1期决策单位的距离函数。根据公式(4)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可分别计算出Dt(xt,yt,ut)、Dt+1(xt+1,
yt+1,ut+1)、Dt+1(xt+1,yt+1,ut+1)和Dt(xt+1,yt+1,ut+1)的值。
[Di(xk'i',yk'i')]-1=θk
s.t.θk' i' ,yk'i'≤
zkiym k i, m=1,2,…,M
zkiym k i≤yn k' i' , n=1,2,…,M
zki≥0,k=1,2,…,K
i,i'=s,t(4)
Malmquist指数(TFP)可分为两部分:技术进步指数(TE)和技术效率指数(EFF)。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条件下,Fare等[18]将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和规模效率指数(SE)。因此,绿色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GTFP=GTE*GEFF=GTE (GPE*GSE)(5)
当GTFP指数大于1,即绿色Malmquist指数大于1,表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当GTFP指数小于1,则说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当GTE指数大于1,表示绿色技术相对进步,当GTE指数小于1,则表示绿色技术相对落后;同样,GEFF指数大于1,表示绿色技术效率相对提高,当GEFF指数小于1,则表示绿色技术效率相对下降。
1.2 变量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利用浙江省各地市2005—2019年农业部门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历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浙江环境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市统计年鉴。选取如下投入和产出变量。
1.2.1 农业投入变量 农业投入包括6个变量,分别为农业从业人数(万人)、农作物面积(千hm2)、农用机械总动力(万kW)、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为t)、农药使用量(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t)和农用柴油使用量(t)。
1.2.2 农业产出变量 农业产出包括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期望产出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示,并用第一产业价值指数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得到不变价格总产值。非期望产出主要是指农业污染排放物。参考梁流涛[19]、郭文华等[20]和龙少波等[21]的研究,本文将农业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农业碳排放主要包括上述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产生的碳排放,将这些碳排放量进行加总,即为非期望产出,公式为:
E=∑Ei =∑Si ×βi(6)
式中,E为农业碳排放总量;Ei 为农业中各类型的碳排放量;Si 为各类型的碳源;βi为各类型碳源排放系数,加总各类型碳源的碳排放量可得农业非期望产出,如表1所示。
2 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影响的实证分析
新世纪以来,浙江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引,有计划、分阶段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生态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而且带动了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和农業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下面从3个方面考察2005—2019年期间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的影响,并与农业TFP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2.1 不同时期农业GTFP指数变化
在2005—2019年期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浙江农业GTFP指数波动起伏,如表2所示。考虑农业碳排放时,全省GTFP平均增速为2.2%,不考虑农业碳排放时,全省TFP平均增速4.3%,且后者高于农业产值的平均增速,反映了当前农业GTFP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农业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业GTFP增长率的峰值出现在2014—2015年度,增幅达到6.3%;其次是在2006—2007年度,GTFP增长6.0%;而在2005—2006、2009—2010、2013—2014和2017—2018年度农业GTFP是下降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农业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农业TFP的较高增长分别出现在2010—2011和2011—2012年度,增幅高达11.9%和11.3%,说明资源要素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贡献非常大;而在2005—2006和2017—2018年度出现农业TFP负增长,降幅分别为2%,3.5%,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两者下降是造成负增长的原因。
测算结果表明,浙江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与GTFP的变化是一致的,而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基本没有变化,其分解变量绿色纯技术效率和绿色规模效率也没有变化。因此,表明农业GTFP的增长主要由农业绿色技术进步驱动的。在不考虑碳排放时,浙江农业TFP在大多数年份是增长的,农业技术进步平均增长4.8%,但农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下降了0.4%,0.2%,0.3%。纯技术效率下降反映的是农业生产达到最优规模时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下降,这是由于在已有的组织制度安排下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产出下降造成的,说明农业投入要素出现边际报酬下降的现象。规模效率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存在的差距,规模效率下降,说明浙江农业生产实际规模未达到最优规模水平。在不考虑碳排放时,TFP增长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的下降则拉低了TFP增幅。
2.2 各地市农业GTFP指数变化
浙江各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各异,推进维度和力度不尽相同,农业生产条件和产业结构差别较大,导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迥异,进而对农业GTFP的影响也大相径庭。如表3所示,在考虑农业碳排放时,有10个地市农业GTFP为正增长,平均增幅为2.2%,其中,宁波市农业GTFP增幅最大,高达6.7%;舟山市的增幅为4.9%,位列第2;杭州和湖州市农业GTFP增幅超过4.0%,这些地市农业GTFP远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表明这些地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嘉兴、绍兴和台州市农业GTFP增幅在0~2.2%之间,低于全省平均增幅;而在这段时期,温州、金华和丽水三地市农业GTFP基本没有变化,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这些地市农业发展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衢州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农业GTFP指数下降的地区,降幅达到2%,从分解因素看,主要因为衢州农业技术进步较慢造成的,这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因素紧密相关。 在不考虑碳排放时,各地市农业TFP平均增幅为4.3%,明显高于GTFP增幅。其中,舟山市农业TFP增幅为8.1%,是全省最高的;宁波市为7.7%,排名第2;杭州、湖州和台州市农业TFP增幅均高于平均增幅。而衢州农业TFP下降1%,仍是全省唯一下降的地区,究其原因,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相对落后、农业生产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存在差距等方面的原因所导致。总体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各地市农业TFP的增长,是各地农业增长的动力源泉,也应证了农业TFP增长的源泉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的观点。
2.3 GTFP、TFP与农业实际产出的关系
从2005年到2019年,浙江各地市农业实际产出都实现了正增长,但增速基本都低于各地GDP增长速度。农业实际产出增幅最大是舟山市,增速为8.69%,台州市增速为6.90%,位居第2,增幅最低的是嘉兴市,平均增速仅为0.54%,衢州市的增幅为2.68%,仅高于嘉兴市。农业GTFP和TFP差距最大的是台州市,二者相差5.5个百分点,舟山市相差3.2个百分点,接下来依次是温州、金华和丽水市,反映出这些地区的农业增长仍以农药化肥等要素投入增长为特征,农业绿色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宁波、杭州、湖州和嘉兴等4市农业TFP增长率高于实际产出增长率,说明这些地市TFP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较大;其余7地市TFP增长率均低于农业实际产出增长率,表明这些地市农业TFP的贡献作用较小,农业发展中投入要素增长的贡献仍起到重要作用。衢州市农业GTFP和TFP均为负增长,虽然农业实际产出有所增长,但仍属投入型增长,TFP未能对农业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嘉兴市农业增长已出现瓶颈,且嘉兴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23],因而亟需提高GTFP增长率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图1显示了2005—2019年期间浙江农业GTFP与TFP的变化关系。总体上,二者走势基本相同,二者对农业实际产出的贡献趋势也基本相同。农业TFP要高于GTFP的增幅,在2006—2007、2010—2011、2011—2012和2014—2015年度二者增幅均较大,但差距也较大,这既表明TFP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又表明浙江农业绿色生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在2005—2006和2017—2018年度浙江农业TFP和GTFP不仅同为负增长,而且前者要比后者下降幅度更大,根据指数构成因素分解,发现这些时期由于农业生产实际规模与最优生产规模之间存在差距,导致规模效率指数明显下降造成的。2009—2010年与2013—2014年度出现农业GTFP为负值而TFP为正值的情形,相比其他年份,这两时期的TFP增长率都比较小,环境约束对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影响,同样也表明需要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水平。
3 结论与政策含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全面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直接或间接传导机制影响着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农业技术以及农业非期望产出等方面,从而从多个方面对农業GTFP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2005—2019年浙江省11个地市农业投入产出截面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实证检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从时间维度看,总体上,生态文明建促进了浙江农业GTFP的增长。具体来看,农业GTFP出现了10期正增长,其中,2014-2015年度增幅最大;而TFP出现了12期正增长,其中,2010-2011年度增幅最大,但GTFP的增幅基本都小于TFP,意味着浙江农业绿色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从各地市看,生态文明建设几乎对浙江各地市农业GTFP具有溢出效应。宁波、舟山、杭州和湖州市农业GTFP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值,而温州、金华和丽水市农业GTFP变化不明显。台州市农业GTFP与TFP二者相差最为悬殊,需要重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衢州市农业GTFP和TFP为负值,农业经济仍属投入型增长,要强化GTFP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3)从对农业实际产出的贡献看,杭州、宁波、湖州和嘉兴市农业GTFP和TFP增幅显著,GTFP对这些地市农业实际产出贡献大,而其他地市GTFP增幅都小于农业实际产出增幅,GTFP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相对较小。
从上述分析结论看,虽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促进了浙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农业GTFP,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重视农业GTFP的变化。TFP是农业增长的源泉已成共识,但要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高度重视农业GTFP的变化;同时,由于GTFP与TFP仍有较大差距,也表明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识,逐渐提高农业GTFP的贡献率。因此,要切实控制农业要素投入数量,尤其是农业、化肥、农膜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投入物资,全面落实好“肥药”实名制购买和定额制施用“两制”县域全覆盖和农膜的全面回收制度,从而倒逼农业绿色发展。
二要加快绿色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提升。GTFP增长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通过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使用更高效、更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高质量的生产要素,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同时,也要重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优化要素配置的生态环境,完善农业技术转让市场,加快建立农业技术的公益化制度,推动农业技术的扩散,防止农业技术的长期垄断,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三要加快落后地市农业GTFP增长。因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等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溢出效果存在明显区域差异,GTFP对各地农业实际产出贡献显著不同。对于农业GTFP增长落后地区如衢州市,需要采取提高投入要素质量,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以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举措;而对于农业GTFP与TFP二者存在较大差距的地区如台州市,要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的污染排放,提高绿色要素投入,进而逐渐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维明, 高世楫, 杨艳, 等. 十八大以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改善: 2020年第238号[R].2020.
[2] 于法稳. 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J]. 中国农村观察, 2016(5): 2-9, 94.
[3] 李益求. 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1): 40-42.
[4] 王飞, 石祖梁, 王久臣, 等.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考[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8): 17-22.
[5] 翁伯琦, 张伟利.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农业发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6(4): 1-4.
[6] 刘嘉敏, 刘巍. 论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J]. 理论观察, 2017(4): 37-39.
[7] 巩前文, 李学敏.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 2005—2018年[J]. 改革, 2020(1): 133-145.
[8] 魏琦, 张斌, 金书秦.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及区域比较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11-20.
[9] 徐雪高, 郑微微. 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创新:浙江实践[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6): 293-296.
[10] 黄国勤.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699-1706.
[11] 王留鑫, 姚慧琴, 韩先锋. 碳排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经济增长[J]. 经济问题探索, 2019, 439(2): 142-149.
[12] 展进涛, 徐钰娇, 葛继红. 考虑碳排放成本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变化[J]. 资源科学, 2019, 41(5): 884-896.
[13] 张林, 冉光和, 蓝震森. 碳排放约束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 22-32.
[14] 孟祥海, 周海川, 杜丽永, 等. 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迁——基于种养结合视角的再考察[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6): 9-22.
[15] 杨万平, 李冬.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9): 80-99.
[16] 高帆. 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5): 3-19, 53.
[17] 葛鹏飞, 王颂吉, 黄秀路.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5): 66-74.
[18] F?RE R, GROSSKOPF S, NORRIS M, et al.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1): 66-83.
[19] 梁流涛, 马凯, 杨渝红. 经济增长与耕地消耗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的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6): 63-67.
[20] 潘丹, 应瑞瑶.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J]. 资源科学, 2013, 35(7): 1329-1338.
[21] 梁俊, 龙少波.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3): 1-12.
[22] 伍芬琳, 李琳, 张海林, 等.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释放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7, 26(12): 2035-2039.
[23]付洪良, 周建华. 县域视角下浙江乡村生态治理评价及差异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33(5): 146-150.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指数法;浙江农业
中图分类号:S435.121.4+5; S32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9.008
Impa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n Agricultural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FU Hongliang1,2, ZHOU Jianhua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Zhejiang 313000, China; 2. Institute of nomics and Management, Huzhou, Zhejiang 313000,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GTFP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y strengthening green input factors, green production proce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 on, and then boost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new era.This paper took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used the panel data from 2005 to 2019 of 11 cities , constructed the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GTFP based on DEA-Malmquist model, and tested the impa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n agricultural GTFP.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d promoted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GTFP in most of time;(2)There were 10 cities of Zhejiang with positiv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GTFP,only Quzhou with negative growth;(3)Agricultural GTFP had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actual agricultural output of Ningbo, Hangzhou and Huzhou.Therefore, it is urgent and necessary to persist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ptimi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factors alloc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gree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A-Malmquist model; agriculture of Zhejiang
黨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以独立篇幅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这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农业部曾下发《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资源利用强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这是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因此,新发展阶段,即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要形成高效、低碳的现代农业发展技术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战略目标。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而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是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方式,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与利用传统TFP指标相比,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用GTFP指标评价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更为科学。一方面,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势必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应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制定绿色农业生产标准与制度等多方面来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1],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投入资源配置效率,消除制约劳动、资本等要素创造价值的制度障碍,从而提高绿色农业技术水平、技术效率以及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而且还可以重新配置农业资源要素,提高农业GTFP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农业GTFP,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内涵上,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决定着农业GTFP的变化快慢,更事关农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农业GTFP的提升,反之,农业GTFP难以提升。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GTFP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研究。在阐释绿色发展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既有探究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2-4],也有探讨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5-6]。二是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与创新发展机制。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在建立指标体系评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揭示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短板[7-8],并提出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9-10]。三是实证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影响的研究。当前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GTFP相结合的研究并不多,已有研究主要以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作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变量,测算农业GTFP的变化。在模型中考虑碳排放变量,利用超对数函数模型[11]、随机前沿函数模型[12]、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13-14]和MEBM-Luenberger模型[15],通常以我国31个省市为对象,测算农业GTFP,其研究结论几乎一致认为由于农业碳排放量上升导致农业GTFP依赖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水平亟待提高,因而需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农业GTFP的提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很少见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GTFP实证分析的成果;同时,有关对农业GTFP测算的成果基本以省域为研究对象,鲜有以省域内地市为研究对象的。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二者相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地深入。已有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GTFP的理论阐释与实证方法方面提供借鉴。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本研究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9年浙江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GTFP测算方法,检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农业GTFP增长的建议。有关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供了有利的经验证据支撑。
1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1.1 研究方法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用来识别农业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从而确定农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农业效率型增长是指来自于生产投入要素以外的体制机制、要素配置效率、规模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TFP的估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索罗残差法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为代表的参数法;另一种是以DEA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法为代表的非参数法。参数法需要考虑随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这种方法有时会高估技术进步指数,而非参数法则不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Malmquist指数法不需要设定影响因素的具体函数关系,只要正确选择投入产出指标,也不需要考虑各指标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即可求解出TFP,且可以对TFP增长进行因素分解,故而在TFP的测算中广泛应用[16-17]。考虑到浙江已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维度影响农业GTFP。因此,本研究也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浙江农业各地市的GTFP。
DEA-Malmquist指数法的理论基础是Shephard距离函数以及方向性距离函数,在保证期望产出增加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非期望产出,较好地估算资源环境约束下的TFP水平。
假定在t时期中有m种投入向量xt=(x1,x2 ,…,xm)∈Rm + ,且存在s种期望产出向量yt=( y1,y2,…,ys)∈Rs +,也有k种非期望产出向量ut=(u1,u2,…,uk)∈Rk +,于是,生产可能集为Tt={(xt,yt,ut), yt、ut是xt的产出},因此,生产投入集可表示为Pt(y)={xt:(xt, yt)∈Tt},生产期望产出集可表示为Pt(x)={yt:(yt, xt)∈Tt}。所以t時期和t+1时期的产出距离函数为:
dt(x,y)=min{θ:(xt, yt/θ)∈P(x)}(1)
dt+1(x,y)=min{θ:(xt+1, yt+1/θ)∈P(x)} (2)
式中,θ表示技术效率指数,θ取最小值时,yt/θ和yt+1/θ为最大值。对指数进一步分解,可以得到:
M(xt+1, yt+1,ut+1, xt, yt, ut)=)×[×](3) 式中,(xt, yt, ut)和(xt+1, yt+1, u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投入和产出向量;Dt和Dt+1 表示为第t期和t+1期决策单位的距离函数。根据公式(4)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可分别计算出Dt(xt,yt,ut)、Dt+1(xt+1,
yt+1,ut+1)、Dt+1(xt+1,yt+1,ut+1)和Dt(xt+1,yt+1,ut+1)的值。
[Di(xk'i',yk'i')]-1=θk
s.t.θk' i' ,yk'i'≤
zkiym k i, m=1,2,…,M
zkiym k i≤yn k' i' , n=1,2,…,M
zki≥0,k=1,2,…,K
i,i'=s,t(4)
Malmquist指数(TFP)可分为两部分:技术进步指数(TE)和技术效率指数(EFF)。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条件下,Fare等[18]将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和规模效率指数(SE)。因此,绿色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GTFP=GTE*GEFF=GTE (GPE*GSE)(5)
当GTFP指数大于1,即绿色Malmquist指数大于1,表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当GTFP指数小于1,则说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当GTE指数大于1,表示绿色技术相对进步,当GTE指数小于1,则表示绿色技术相对落后;同样,GEFF指数大于1,表示绿色技术效率相对提高,当GEFF指数小于1,则表示绿色技术效率相对下降。
1.2 变量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利用浙江省各地市2005—2019年农业部门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历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浙江环境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市统计年鉴。选取如下投入和产出变量。
1.2.1 农业投入变量 农业投入包括6个变量,分别为农业从业人数(万人)、农作物面积(千hm2)、农用机械总动力(万kW)、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为t)、农药使用量(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t)和农用柴油使用量(t)。
1.2.2 农业产出变量 农业产出包括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期望产出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示,并用第一产业价值指数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得到不变价格总产值。非期望产出主要是指农业污染排放物。参考梁流涛[19]、郭文华等[20]和龙少波等[21]的研究,本文将农业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农业碳排放主要包括上述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产生的碳排放,将这些碳排放量进行加总,即为非期望产出,公式为:
E=∑Ei =∑Si ×βi(6)
式中,E为农业碳排放总量;Ei 为农业中各类型的碳排放量;Si 为各类型的碳源;βi为各类型碳源排放系数,加总各类型碳源的碳排放量可得农业非期望产出,如表1所示。
2 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影响的实证分析
新世纪以来,浙江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引,有计划、分阶段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生态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而且带动了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和农業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下面从3个方面考察2005—2019年期间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的影响,并与农业TFP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2.1 不同时期农业GTFP指数变化
在2005—2019年期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浙江农业GTFP指数波动起伏,如表2所示。考虑农业碳排放时,全省GTFP平均增速为2.2%,不考虑农业碳排放时,全省TFP平均增速4.3%,且后者高于农业产值的平均增速,反映了当前农业GTFP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农业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业GTFP增长率的峰值出现在2014—2015年度,增幅达到6.3%;其次是在2006—2007年度,GTFP增长6.0%;而在2005—2006、2009—2010、2013—2014和2017—2018年度农业GTFP是下降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农业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农业TFP的较高增长分别出现在2010—2011和2011—2012年度,增幅高达11.9%和11.3%,说明资源要素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贡献非常大;而在2005—2006和2017—2018年度出现农业TFP负增长,降幅分别为2%,3.5%,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两者下降是造成负增长的原因。
测算结果表明,浙江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与GTFP的变化是一致的,而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基本没有变化,其分解变量绿色纯技术效率和绿色规模效率也没有变化。因此,表明农业GTFP的增长主要由农业绿色技术进步驱动的。在不考虑碳排放时,浙江农业TFP在大多数年份是增长的,农业技术进步平均增长4.8%,但农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下降了0.4%,0.2%,0.3%。纯技术效率下降反映的是农业生产达到最优规模时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下降,这是由于在已有的组织制度安排下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产出下降造成的,说明农业投入要素出现边际报酬下降的现象。规模效率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存在的差距,规模效率下降,说明浙江农业生产实际规模未达到最优规模水平。在不考虑碳排放时,TFP增长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的下降则拉低了TFP增幅。
2.2 各地市农业GTFP指数变化
浙江各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各异,推进维度和力度不尽相同,农业生产条件和产业结构差别较大,导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迥异,进而对农业GTFP的影响也大相径庭。如表3所示,在考虑农业碳排放时,有10个地市农业GTFP为正增长,平均增幅为2.2%,其中,宁波市农业GTFP增幅最大,高达6.7%;舟山市的增幅为4.9%,位列第2;杭州和湖州市农业GTFP增幅超过4.0%,这些地市农业GTFP远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表明这些地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嘉兴、绍兴和台州市农业GTFP增幅在0~2.2%之间,低于全省平均增幅;而在这段时期,温州、金华和丽水三地市农业GTFP基本没有变化,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这些地市农业发展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衢州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农业GTFP指数下降的地区,降幅达到2%,从分解因素看,主要因为衢州农业技术进步较慢造成的,这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因素紧密相关。 在不考虑碳排放时,各地市农业TFP平均增幅为4.3%,明显高于GTFP增幅。其中,舟山市农业TFP增幅为8.1%,是全省最高的;宁波市为7.7%,排名第2;杭州、湖州和台州市农业TFP增幅均高于平均增幅。而衢州农业TFP下降1%,仍是全省唯一下降的地区,究其原因,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相对落后、农业生产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存在差距等方面的原因所导致。总体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各地市农业TFP的增长,是各地农业增长的动力源泉,也应证了农业TFP增长的源泉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的观点。
2.3 GTFP、TFP与农业实际产出的关系
从2005年到2019年,浙江各地市农业实际产出都实现了正增长,但增速基本都低于各地GDP增长速度。农业实际产出增幅最大是舟山市,增速为8.69%,台州市增速为6.90%,位居第2,增幅最低的是嘉兴市,平均增速仅为0.54%,衢州市的增幅为2.68%,仅高于嘉兴市。农业GTFP和TFP差距最大的是台州市,二者相差5.5个百分点,舟山市相差3.2个百分点,接下来依次是温州、金华和丽水市,反映出这些地区的农业增长仍以农药化肥等要素投入增长为特征,农业绿色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宁波、杭州、湖州和嘉兴等4市农业TFP增长率高于实际产出增长率,说明这些地市TFP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较大;其余7地市TFP增长率均低于农业实际产出增长率,表明这些地市农业TFP的贡献作用较小,农业发展中投入要素增长的贡献仍起到重要作用。衢州市农业GTFP和TFP均为负增长,虽然农业实际产出有所增长,但仍属投入型增长,TFP未能对农业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嘉兴市农业增长已出现瓶颈,且嘉兴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23],因而亟需提高GTFP增长率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图1显示了2005—2019年期间浙江农业GTFP与TFP的变化关系。总体上,二者走势基本相同,二者对农业实际产出的贡献趋势也基本相同。农业TFP要高于GTFP的增幅,在2006—2007、2010—2011、2011—2012和2014—2015年度二者增幅均较大,但差距也较大,这既表明TFP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又表明浙江农业绿色生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在2005—2006和2017—2018年度浙江农业TFP和GTFP不仅同为负增长,而且前者要比后者下降幅度更大,根据指数构成因素分解,发现这些时期由于农业生产实际规模与最优生产规模之间存在差距,导致规模效率指数明显下降造成的。2009—2010年与2013—2014年度出现农业GTFP为负值而TFP为正值的情形,相比其他年份,这两时期的TFP增长率都比较小,环境约束对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影响,同样也表明需要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水平。
3 结论与政策含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全面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直接或间接传导机制影响着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农业技术以及农业非期望产出等方面,从而从多个方面对农業GTFP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2005—2019年浙江省11个地市农业投入产出截面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实证检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GTFP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从时间维度看,总体上,生态文明建促进了浙江农业GTFP的增长。具体来看,农业GTFP出现了10期正增长,其中,2014-2015年度增幅最大;而TFP出现了12期正增长,其中,2010-2011年度增幅最大,但GTFP的增幅基本都小于TFP,意味着浙江农业绿色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从各地市看,生态文明建设几乎对浙江各地市农业GTFP具有溢出效应。宁波、舟山、杭州和湖州市农业GTFP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值,而温州、金华和丽水市农业GTFP变化不明显。台州市农业GTFP与TFP二者相差最为悬殊,需要重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衢州市农业GTFP和TFP为负值,农业经济仍属投入型增长,要强化GTFP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3)从对农业实际产出的贡献看,杭州、宁波、湖州和嘉兴市农业GTFP和TFP增幅显著,GTFP对这些地市农业实际产出贡献大,而其他地市GTFP增幅都小于农业实际产出增幅,GTFP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相对较小。
从上述分析结论看,虽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促进了浙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农业GTFP,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重视农业GTFP的变化。TFP是农业增长的源泉已成共识,但要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高度重视农业GTFP的变化;同时,由于GTFP与TFP仍有较大差距,也表明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识,逐渐提高农业GTFP的贡献率。因此,要切实控制农业要素投入数量,尤其是农业、化肥、农膜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投入物资,全面落实好“肥药”实名制购买和定额制施用“两制”县域全覆盖和农膜的全面回收制度,从而倒逼农业绿色发展。
二要加快绿色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提升。GTFP增长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通过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使用更高效、更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高质量的生产要素,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同时,也要重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优化要素配置的生态环境,完善农业技术转让市场,加快建立农业技术的公益化制度,推动农业技术的扩散,防止农业技术的长期垄断,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三要加快落后地市农业GTFP增长。因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等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溢出效果存在明显区域差异,GTFP对各地农业实际产出贡献显著不同。对于农业GTFP增长落后地区如衢州市,需要采取提高投入要素质量,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以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举措;而对于农业GTFP与TFP二者存在较大差距的地区如台州市,要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的污染排放,提高绿色要素投入,进而逐渐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维明, 高世楫, 杨艳, 等. 十八大以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改善: 2020年第238号[R].2020.
[2] 于法稳. 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J]. 中国农村观察, 2016(5): 2-9, 94.
[3] 李益求. 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1): 40-42.
[4] 王飞, 石祖梁, 王久臣, 等.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考[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8): 17-22.
[5] 翁伯琦, 张伟利.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农业发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6(4): 1-4.
[6] 刘嘉敏, 刘巍. 论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J]. 理论观察, 2017(4): 37-39.
[7] 巩前文, 李学敏.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 2005—2018年[J]. 改革, 2020(1): 133-145.
[8] 魏琦, 张斌, 金书秦.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及区域比较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11-20.
[9] 徐雪高, 郑微微. 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创新:浙江实践[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6): 293-296.
[10] 黄国勤.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699-1706.
[11] 王留鑫, 姚慧琴, 韩先锋. 碳排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经济增长[J]. 经济问题探索, 2019, 439(2): 142-149.
[12] 展进涛, 徐钰娇, 葛继红. 考虑碳排放成本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变化[J]. 资源科学, 2019, 41(5): 884-896.
[13] 张林, 冉光和, 蓝震森. 碳排放约束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 22-32.
[14] 孟祥海, 周海川, 杜丽永, 等. 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迁——基于种养结合视角的再考察[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6): 9-22.
[15] 杨万平, 李冬.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9): 80-99.
[16] 高帆. 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5): 3-19, 53.
[17] 葛鹏飞, 王颂吉, 黄秀路.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5): 66-74.
[18] F?RE R, GROSSKOPF S, NORRIS M, et al.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1): 66-83.
[19] 梁流涛, 马凯, 杨渝红. 经济增长与耕地消耗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的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6): 63-67.
[20] 潘丹, 应瑞瑶.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J]. 资源科学, 2013, 35(7): 1329-1338.
[21] 梁俊, 龙少波.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3): 1-12.
[22] 伍芬琳, 李琳, 张海林, 等.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释放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7, 26(12): 2035-2039.
[23]付洪良, 周建华. 县域视角下浙江乡村生态治理评价及差异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33(5): 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