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共体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潜山县水吼镇下基层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实行县域医共体政策下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医院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队伍的现状,将水吼镇医务人员队伍的现状与现有政策要求进行对比,发现医共体政策下农村地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究影响农村地区基层医务人员队建设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队伍提出对策以及可行性的建议,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关键词:县域医共体 乡镇医生 队伍建设
  一、引言
  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是农村地区健康的“守护天使”,肩负着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重大责任,县域医共体的实行,给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因此基层医疗机构人员队伍的质量关系到县域医共体实行的效果,同时也关系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是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开展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基层最重要的医疗服务队伍。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公平性等,县域医共体政策的实行,一方面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治机制让居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县域医共体下,分析基层人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一方面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的技术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缓解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二、縣域医共体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1.调研设计。
  1.1资料来源。以潜山县水吼镇的基层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了解该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现状,共收回有效问卷113份。
  1.2分析方法。对调研所得数据,采用SPSS分析法加以分析。
  2.县域医共体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现状。
  2.1调查对象总体情况。本次调查的113名基层医务人员中,占比最多的要属于临床医生(43.36%),其次就是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18.58%)。而在这些基层医务人员中,还有5.31%的工作者,同时肩负着意愿的管理与诊治工作。
  2.2学历职称情况。医院医务人员学历、职称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医疗水平。从下表2可以看出,水吼镇医务人员总体学历水平不高,46.02%的医务人员并非是医学学历,有医学学历的34.51%的学历水平都在中专及以下,能达到本科及以上的仅仅占比2.65%。而技术职称能够直观的体现出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高低,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水吼镇的医务人员技术职称级别普遍偏低,67.26%的人都只有技术员级别,而拥有副高级、中级级别的医务人员分别只有1.77%、9.73%。
  三、县域医共体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知,水吼镇基层医务人员总体学历、技术职称都比较低,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不充足很难满足当地居民看病的需求。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教育背景主要是中学,调研结果显示,近40%的人是非医务专业人员,虽然有些人是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但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致使人才补给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满足,严重的还会造成人才断层。
  2.培养制度不健全。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而且水吼镇基层医务人员本身整体素质就较低,要整体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助力于县域医共体,那么完善的培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以水吼镇为代表的农村地区,目前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养制度还不够健全,继续教育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因为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基本无法得到落实。受制于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都是一切从简,具体如何执行都是受命于上级卫生主管的指示,然后依照指示由乡镇卫生院临时安排,但是那些有培训需求的医务人员,却往往无法得到培训机会。比如水吼镇到目前为止该都没有实现规范的培训制度。另一方面,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乡镇卫生人员大都以中专学历为主,服务对象以农村患者为主,非差异化的课程设置难以适应现有乡镇卫生人员的接受水平和广大农村患者的需求。
  3.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引进和队伍稳定面临困境。从对水吼镇卫生院的调查得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面临着新医务人员引进难、老医务人员留住难的双重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农村基层卫生院,其经济发展水平低,比如所调查的水吼镇卫生院就职其医疗条件、工资收入水平、工作条件与城市地区的医院相比较而言差别甚大,那些高学历、高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不愿意在此就职,导致新医务人员引进难。第二,农村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在职称评定上所受的限制较多,要想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基本是空想,无法为子女就学、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导致老医务人员留住难。
  四、县域医共体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对策
  1.切实加强对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注重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改善农村卫生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实施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相关政策。同时,定向医学院校应立足于农村基本卫生需求的发展,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建立创新课程,拓宽普通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突出综合学科特色,培养高层次的农村实用医学卫生人才。
  2.规范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培养制度。农村基层卫生院要很好的响应县域医共体的号召,必须要对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培养制度加以规范。首先,要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通过做培训需求分析,能够切实了解各医务人员的实际业务能力与要胜任其所在的岗位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进而制定出具有实用性的培训内容、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需求分析可分为工作分析与人员分析:工作分析就是结合乡镇医务人员所遇到常见工作与其工作特征:难度不大、大多都是常见比病例,那么就要求医务人员对这些常见病情有扎实的医疗知识,对于一些常见的突发病能高效率的处理控制,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快将其转移到上级医院。那么培训方案的制定,就需要满足扩展乡镇医生知识面、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需求,并且在培训内容与手段上做一些调整,以确保培训的内容能被培训者学以致用。人员分析就是要对每个在职医务人员所在的岗位需求,其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进行客观的分析,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调动参训人员主观能动性。其次,要加大对培训费用的补贴力度。针对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培训所需要支付的培训费,可视具体情况给予不同比例的补贴。比如,针对学历教育可以给予年度补贴,而对于短期培训,为调动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尽量给予他们免费培训的优惠。
  3.建立激励机制,引进和留住人才。基层医务人员是公共卫生服务的执行者。因此,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达到引进和留住人才。(1)优化医院的薪酬和奖惩机制,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通过物质的满足吸引人才;(2)给每个优秀的医务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的机会,开拓眼界,通过深造学习提升其医疗水平,增强其工作成就感;(3)通过政策给予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职称评定一定的优惠。结合农村医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单独设计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职称考评系统,在理论研究、科研、英语这些方面放款限制,并给予他们相应的职称,以减少他们的职业落差。
  五、结语
  本文以实行医共体的潜山县水吼镇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开展有效的调查访谈等,在县域医共体政策背景下分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队伍现状,探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队伍,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更有效地解决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给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建光.周口市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6):196-197.
  [2]齐慧颖,李瑞锋.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5,(6):33-35.
  [3]陈镭. 基层医改下安徽省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
  作者简介:余何俊(1996.10—)男。民族:汉。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通讯作者:吴美珍,女。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等,基本告别了粗放的增长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我国企业数量众多,企业内部控制也最为混乱,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探讨,以此为新常态下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企业内部 创新  一、引言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摘 要:经济发展使得企业管理的方式发展的改变,很多企业已经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转而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指的是在日常管理中更加关注员工个人诉求,尊重员工的个人感受,凸显出员工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分析以人为本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目前企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并且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看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 管理方式 管理
期刊
国内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化机构养老的短板、家庭养老功能的薄弱推动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快速发展。且重庆既有社区养老需求突出,国家及地方政策引导下,利用既有社区商业改建日间照料中心已成为普遍现象,公共空间作为此设施老年人活动交流的主要场所,是改建设计的重要空间,但因既有空间的形式、尺寸、环境、结构限制的不同,缺乏针对性的改建设计指导。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整体改建的选址规划建筑设计,医养结合,消防疏散,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既有社区商业改建日间照料中心公共空间设计进行针对性研究,提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作为西蜀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绿地,对树立城市的特色面貌、公园城市的规划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现实状况是园林本体受到了良好保护,外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外围环境对纪念园林来说,是保护其历史文化积淀、成就造园艺术的重要部分。探讨对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外围环境进行适当的保护性干预应和园林本体的保护是一样重要的。该文运用遗产保护学、历史学与建筑学科结合的方式,主要基于园林与其相关行政机构的现状调研、方志、文物保护规划、相关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
近些年来,随着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入与推广,中国中学教学理念越发强调知识的自主建构,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逐渐转向多元化发展。这使得传统中学教学楼学习空间的功能定位、空间形态及组织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中学生的需求。本文正是立足于当前时代背景,以环境行为学及学习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满足当代中学生学习行为及心理需求、促进中学育人效果的学习空间设计策略,希望为日后的中学学习空间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本文运用了文献调查、实地调查、语义分析及归纳分析等
西南山地小城镇在近些年的城镇化发展中建设成果显著,其地理位置、山水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在增添了地域魅力的同时也为建设发展增加了复杂度和难度。偏处西南群山阻隔的环境之中,强烈的地域自然独特性和人文独特性使得西南地区对外部的先进理念与技术的接受产生时空障碍,因此城镇发展,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在整体进程上同东部发达地区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在小城镇的空间环境上,使得在外部空间中出现一种由于环境凋敝或空间使用不合理而使人产生消极感受,给人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空间,并发展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性问题
社区农贸市场作为最具有人间烟火气息的公共建筑,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城市社区人流最繁杂的公共场所。农贸市场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通过前期观察与调研发现,传统农贸市场空间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中人们的使用需求,表现在空间环境质量较低、购物行为体验较差、重要空间缺乏相应的关注与设计,以及空间利用自发性高、利用效率低、部分空间闲置浪费等。针对上述种种现状,探究如何提高空间适应性让农贸市场空间来适应人民生活及城市发展的需求,给人们创造更舒适、高效、人性化的购物空间环境,
老龄社会背景下,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部分老人开始尝试旅居养老、“抱团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作为居家养老的补充,这种自主养老方式丰富了老人晚年生活,平衡了区域发展,缓解了城市养老压力。国家在部署川渝地区旅游与养老事业中重点提出“康养”概念,发展城市周边旅游,鼓励老人在外休闲养老,可以说川渝地区凭借优良的自然人文资源为旅居养老提供了天然的“试验田”,对社会积极老龄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旅居养老居所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与建设盲区。尤其在川渝地区,合院型的旅居养老居所凭
黔西南是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的区域,而布依族作为黔西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其长久以来都在崇山峻岭的自然环境中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由于黔西南复杂的自然地貌以及闭塞的交通,其村寨聚落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机会。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乡村发展的愈发重视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黔西南布依族村寨也将迎来更新和发展的最佳契机。
  而村寨聚落的更新发展不仅仅是要从物质空间上改善和提高村寨的空间环境,更是通过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域和文化资源,进行产业转型,进而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并使其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保
摘 要: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关键方式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企业员工培训,对于企业人才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该模式原理、特点、实施流程等进行浅要分析,并希望以此对员工培训的提升带来启发。  关键词:胜任力 胜任力培训体系 传统培训  人力资源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说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早已不再适用,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相较于传统的人力资源来说,在人力资源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