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探求知识。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大胆尝试,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学生自学、演示操作、教师讲解、总结延伸”四步教学法,下面以我的一节信息技术课为例,浅谈一下我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面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在 Excel 《如何使用函数》一课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函数的概念比较陌生,所以这节课中从一个学生们都感兴趣的实用事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函数的操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1. 激发兴趣,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
信息技术课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学中长”的思想,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完成任务相结合,必将有力地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具体做法:首先,结合各科考试的成绩表,教师通过演示展现 Excel 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让学生们有初步的认识,学生看到考试成绩原来是通过 Excel 统计出来的,产生强烈的操作欲望,跃跃欲试。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一下个人的总分(较简单的任务),来满足学生“一试身手”的愿望。由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两名水平较高的同学,遇到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研究,使学生积极协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这时候,教师要走下讲台,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
2. 学生当堂演示,教师适当讲解
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引导者、促进者。“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鼓舞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由于学生间的水平差异,导致有的学生已经完成任务了,有的没有完成或完成的不好。这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找有代表性的学生来作演示并适当指导,教师的讲解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Excel 中求和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找到最简便、快捷的方法。此时,让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3. 出示课堂练习,进行分组实习
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部分知识。这时,课堂练习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巡回指导,纠错答疑。
目标:对所示题目进行计算,初步掌握几种常用函数的实际用法。学生通过分组实习操作完成本课任务,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并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习惯。另外在教学中也要需注意:由于主、客观原因,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不同的需要,在分组时要合理分配。组员有问题,可以寻求组长的帮助。组长解决不了,可以让组员参与讨论在组内得到解决。经大家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组长向教师汇报,由教师来解答或是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一举两得。
4. 教师总结评价,延伸学习经验
在学生实习操作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及时对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技能技巧,又能通过良好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还要全面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让评价成为对学生的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知识的延伸上,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使有些学生能脱颖而出,发展和培养特长生。
在 Excel 《如何使用函数》一课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函数的概念比较陌生,所以这节课中从一个学生们都感兴趣的实用事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函数的操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1. 激发兴趣,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
信息技术课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学中长”的思想,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完成任务相结合,必将有力地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具体做法:首先,结合各科考试的成绩表,教师通过演示展现 Excel 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让学生们有初步的认识,学生看到考试成绩原来是通过 Excel 统计出来的,产生强烈的操作欲望,跃跃欲试。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一下个人的总分(较简单的任务),来满足学生“一试身手”的愿望。由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两名水平较高的同学,遇到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研究,使学生积极协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这时候,教师要走下讲台,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
2. 学生当堂演示,教师适当讲解
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引导者、促进者。“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鼓舞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由于学生间的水平差异,导致有的学生已经完成任务了,有的没有完成或完成的不好。这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找有代表性的学生来作演示并适当指导,教师的讲解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Excel 中求和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找到最简便、快捷的方法。此时,让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3. 出示课堂练习,进行分组实习
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部分知识。这时,课堂练习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巡回指导,纠错答疑。
目标:对所示题目进行计算,初步掌握几种常用函数的实际用法。学生通过分组实习操作完成本课任务,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并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习惯。另外在教学中也要需注意:由于主、客观原因,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不同的需要,在分组时要合理分配。组员有问题,可以寻求组长的帮助。组长解决不了,可以让组员参与讨论在组内得到解决。经大家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组长向教师汇报,由教师来解答或是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一举两得。
4. 教师总结评价,延伸学习经验
在学生实习操作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及时对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技能技巧,又能通过良好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还要全面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让评价成为对学生的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知识的延伸上,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使有些学生能脱颖而出,发展和培养特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