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天性来说,孩子生来就是探索者,有着强烈的探究和学习欲望,好奇心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直到掌握为止。正像孩子学走路,绝不因畏惧摔跤而放弃。这比很多成年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要强得多。孩子往往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在做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并把新的信息储藏在大脑中。这些信息储存得越多,他将来的智力水平就会越高、学习新的技能就会越快。家长如果没有充分利用孩子喜欢探索的特点,在他玩耍时限制过多,那么孩子就不会从游戏中得到足够的刺激,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做事会变得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躁。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真正的学习过程。孩子通过玩耍全身心体验式的去认识环境、探索环境并学习自我创新。他们的玩耍看似随意,其实在不经意中获得了信息、发展了智力、开启了思维。当然孩子的思维是单项的,而正是靠了众多的单项思维,使其不断地丰富认识,积累经验,产生智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大脑有7个“小区”,分别控制着语言运用智能、数学运算智能、音乐智能、空间直观智能、身体活动智能、个人控制感情和体察他人情绪的智能。各种智能既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又能相互协作,对客观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这就是有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其中前两种智能因素被普遍关注,而其他智能因素开发却被忽视了。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主动而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儿童绘画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从70年代末起步,发展到今天已将近20年。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 育的风气,以及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这项事业得到蓬勃迅猛的发展。如今,全国接受业余、专业等各种形 式的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要以千万计,各种美术培训班、学校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 相对落后和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师的素质不够高,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儿童美术模 式化、成人化、需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 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 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 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 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 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 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 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 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以上教学 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伴随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面对美术新课程,美术教师应转变观念和教学行为,体现人文精神,从生活美术的视角实施美术课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未来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完善人格,使学生富于创新精神,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美术新课程的特点。面对更为人文化、更生活化的新课程,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功能,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无论什么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都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充分意识并做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孩子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要逐步地培养他们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孩子们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可以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独立性。新时期教学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学习的潜力,学习的要求,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理念上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基本操作是这样的: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感受发现――尝试验证――评价反思――大胆表现。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体验、思考、判断、发现、讨论、搜集、尝试、反思等活动完成学习目标。
2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是人们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教师应适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和体验。课堂需要纪律,但课堂纪律必须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能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传统学科教师经常开玩笑说你们美术课程比较好教学啊,孩子们都喜欢上。那么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美术课程是可以而且相对容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而且美术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所以说在美术教学阶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情境教学,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教学情景模式,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在美术的课堂上提高对美的追求。
2.1创设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例如在四年级《可爱的家乡》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花时间收集家乡楼房结构特征的信息,建立家乡有哪些不同风格的房建筑的信息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去搜集房建筑的资料,然后回到课堂以记忆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一次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家乡地方文化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机会。
2.2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当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时,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欢乐有趣。在一年级的《漂漂亮亮迎新年》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结伴组合,在教室或校园的任何地方,互助学习制作饰品,为新年准备赠送同学的礼物。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小组里、小组间互帮互助,创造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将美术课堂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班集体的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也是学生的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
2.3创设激发想象、创造的情境。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给学生创造大胆想象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谈话中设境、在欣赏中设境,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通过在和学生交流中设境,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让自己的作品标新立异。在学生的习作里,令人惊喜地看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的练习辅导
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宣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4在课程上要注意多元解读,尊重个性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开放变化发展的,课堂的生成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因为学生们生活环境和个性的不同,每个人理解事物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多元解读新课程的标准,把小学美术课程上的更加多元,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部分,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学对小学教学基本适用,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这种特殊性。真正把美术课程上成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学生们感兴趣的课,把学生潜质发挥出来,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
5积极评价,促进发展
5.1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全班之间,以儿童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5.2多元的激励评价。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出发进行评价。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性纵向发展的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 ,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让我们用新的姿态、新的方式去引导新一代的学生对美的热爱!打造最有魅力的美术课堂
——我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感悟
隋红娟
(山东省武城县武城镇中心小学 山东武城253300)美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遵循着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其自身的职能。小学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有一位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看待生活,使学生的情感与表现对象产生共鸣,让学生的审美的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展。纵观现今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根据我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还应向纵深发展。以下是我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适当的情境可以让人由情入境,在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迅速的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调节者和控制者,教师应当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感知,使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尽快了解,产生学习兴趣,并明确学习的目标。
我认为美术课最终还应上成“美术课”,上成艺术课,不应将美术课上成思品课,甚至语文课。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让学生对于美术的技能、技法有所了解,从而使他们学会欣赏、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美术《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我让学生在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还刻意让学生穿上自己比较喜欢的衣服。让同学们欣赏周围同学的服装,说一说你对哪位同学的衣服比较感兴趣,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服装的创意,然后我打开大屏幕,介绍了古代服装、近代服装、现代服装、创意服装,讲解这些服装的面料、颜色、款式、历史特征。学生在感觉到不同的服装给我们带来美国感的同时,既学到了不同的服装的不同创意,也增长了知识。
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始讨论怎样做一件有创意的服装。分组讨论汇报完毕。他们很快投入到紧张的制作中。剪刀、针线、锥子、绳子齐上阵,好一派繁忙的景象,孩子们都非常投入。这时教师适时地对服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而这实质上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老师也加入其中,我把一个废旧的大红色灯笼,改制成一件漂亮的裙子。先把里面的竹条拆掉,把灯笼的上口用铁丝撑圆。灯笼的中间,只留一条竹条,为的是把裙子撑起来。再缝上吊带,用绿色的亮光纸做花边。一件漂亮的灯笼裙子做成功了。
还剩下最后五分钟了。模特们都穿上漂亮的、款式各异的、不同颜色的创意的服装准备展示。优美的乐曲声回荡在教室里。这时我也穿上漂亮的裙子,戴上了鲜艳的帽子,面带微笑自信地走上了“T”台。学生们跟在老师的后面相继出场,也走向“T”台。孩子们制作的服装有创意、滑稽而独特:蓝剑易拉罐裙子、扑克马甲、皮球挎包、报纸书法大袍、毛笔项链、塑料袋裙子、太空服、筷子裙子……同学们激情高涨,非常自信地走着优美的模特步。仿佛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模特儿。
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给了学生极大的发挥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让每个学生都建立了自信,都觉得自己也能行。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如书写对联,不但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有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究是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方法,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入深,最终目的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了兴趣,才能学好美术,美术课堂上首先就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得益于各种教学手段,诸如音乐、游戏、表演、故事、谜语、课件、视频影视资料,以及教师的范作。我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对实施多种教学手段作了尝试,例如:导入这一环节尤其重要,因为刚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还不集中,你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导入把学生紧紧吸引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为下一步实施教学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评价的过程,我在教学中一般让学生上台表演或展示,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锻炼学生的说话、表演等各方面的能力。评价方式上,首先让学生自评,然后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教师进行部分评价,最后大家集体评价,而且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美术作品袋,把每一次在课堂上完成的美术作品,都收集到这个袋中,到了期末积累了厚厚一袋作品,学生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尤其对于那些在其他功课方面较弱的后进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参与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
3表现发挥,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表现发挥是一种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要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老师要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要在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学《小鸟的家》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森林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状不同的小鸟的窝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森林”中。鸟窝有大有小,形状也不尽相同,同学们通过学习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森林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同学们不时发出赞叹声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趣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泼,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4分组协作,注重合作,扬长避短
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学生班容量过大,教室空间小,又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室,美术学习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没有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还有许多“兼职”的美术教师,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美术教学,由于太注重美术技能、技巧的教授,导致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比高年级的学生敢想敢画。
针对这些困难,我在教学中对症下药,班容量大,就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大家一起动手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当然课堂就少了“开小差”的同学,而且每个小组长有一个小组长,让小组长组织大家分工合作,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另外,天气条件如果允许的话,尽量带学生到室外去,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亲身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5讲评拓展,提高审美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堂课中的讲评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讲评拓展是对整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会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不但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还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我们美术教师。因此我们美术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认真体现自己的价值,更好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老师劳动的创造辉煌!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真正的学习过程。孩子通过玩耍全身心体验式的去认识环境、探索环境并学习自我创新。他们的玩耍看似随意,其实在不经意中获得了信息、发展了智力、开启了思维。当然孩子的思维是单项的,而正是靠了众多的单项思维,使其不断地丰富认识,积累经验,产生智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大脑有7个“小区”,分别控制着语言运用智能、数学运算智能、音乐智能、空间直观智能、身体活动智能、个人控制感情和体察他人情绪的智能。各种智能既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又能相互协作,对客观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这就是有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其中前两种智能因素被普遍关注,而其他智能因素开发却被忽视了。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主动而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儿童绘画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从70年代末起步,发展到今天已将近20年。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 育的风气,以及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这项事业得到蓬勃迅猛的发展。如今,全国接受业余、专业等各种形 式的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要以千万计,各种美术培训班、学校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 相对落后和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师的素质不够高,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儿童美术模 式化、成人化、需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 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 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 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 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 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 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 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 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以上教学 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伴随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面对美术新课程,美术教师应转变观念和教学行为,体现人文精神,从生活美术的视角实施美术课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未来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完善人格,使学生富于创新精神,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美术新课程的特点。面对更为人文化、更生活化的新课程,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功能,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无论什么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都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充分意识并做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孩子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要逐步地培养他们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孩子们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可以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独立性。新时期教学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学习的潜力,学习的要求,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理念上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基本操作是这样的: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感受发现――尝试验证――评价反思――大胆表现。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体验、思考、判断、发现、讨论、搜集、尝试、反思等活动完成学习目标。
2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是人们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教师应适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和体验。课堂需要纪律,但课堂纪律必须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能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传统学科教师经常开玩笑说你们美术课程比较好教学啊,孩子们都喜欢上。那么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美术课程是可以而且相对容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而且美术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所以说在美术教学阶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情境教学,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教学情景模式,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在美术的课堂上提高对美的追求。
2.1创设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例如在四年级《可爱的家乡》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花时间收集家乡楼房结构特征的信息,建立家乡有哪些不同风格的房建筑的信息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去搜集房建筑的资料,然后回到课堂以记忆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一次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家乡地方文化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机会。
2.2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当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时,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欢乐有趣。在一年级的《漂漂亮亮迎新年》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结伴组合,在教室或校园的任何地方,互助学习制作饰品,为新年准备赠送同学的礼物。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小组里、小组间互帮互助,创造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将美术课堂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班集体的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也是学生的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
2.3创设激发想象、创造的情境。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给学生创造大胆想象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谈话中设境、在欣赏中设境,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通过在和学生交流中设境,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让自己的作品标新立异。在学生的习作里,令人惊喜地看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的练习辅导
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宣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4在课程上要注意多元解读,尊重个性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开放变化发展的,课堂的生成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因为学生们生活环境和个性的不同,每个人理解事物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多元解读新课程的标准,把小学美术课程上的更加多元,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部分,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学对小学教学基本适用,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这种特殊性。真正把美术课程上成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学生们感兴趣的课,把学生潜质发挥出来,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
5积极评价,促进发展
5.1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全班之间,以儿童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5.2多元的激励评价。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出发进行评价。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性纵向发展的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 ,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让我们用新的姿态、新的方式去引导新一代的学生对美的热爱!打造最有魅力的美术课堂
——我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感悟
隋红娟
(山东省武城县武城镇中心小学 山东武城253300)美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遵循着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其自身的职能。小学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有一位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看待生活,使学生的情感与表现对象产生共鸣,让学生的审美的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展。纵观现今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根据我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还应向纵深发展。以下是我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适当的情境可以让人由情入境,在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迅速的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调节者和控制者,教师应当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感知,使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尽快了解,产生学习兴趣,并明确学习的目标。
我认为美术课最终还应上成“美术课”,上成艺术课,不应将美术课上成思品课,甚至语文课。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让学生对于美术的技能、技法有所了解,从而使他们学会欣赏、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美术《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我让学生在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还刻意让学生穿上自己比较喜欢的衣服。让同学们欣赏周围同学的服装,说一说你对哪位同学的衣服比较感兴趣,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服装的创意,然后我打开大屏幕,介绍了古代服装、近代服装、现代服装、创意服装,讲解这些服装的面料、颜色、款式、历史特征。学生在感觉到不同的服装给我们带来美国感的同时,既学到了不同的服装的不同创意,也增长了知识。
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始讨论怎样做一件有创意的服装。分组讨论汇报完毕。他们很快投入到紧张的制作中。剪刀、针线、锥子、绳子齐上阵,好一派繁忙的景象,孩子们都非常投入。这时教师适时地对服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而这实质上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老师也加入其中,我把一个废旧的大红色灯笼,改制成一件漂亮的裙子。先把里面的竹条拆掉,把灯笼的上口用铁丝撑圆。灯笼的中间,只留一条竹条,为的是把裙子撑起来。再缝上吊带,用绿色的亮光纸做花边。一件漂亮的灯笼裙子做成功了。
还剩下最后五分钟了。模特们都穿上漂亮的、款式各异的、不同颜色的创意的服装准备展示。优美的乐曲声回荡在教室里。这时我也穿上漂亮的裙子,戴上了鲜艳的帽子,面带微笑自信地走上了“T”台。学生们跟在老师的后面相继出场,也走向“T”台。孩子们制作的服装有创意、滑稽而独特:蓝剑易拉罐裙子、扑克马甲、皮球挎包、报纸书法大袍、毛笔项链、塑料袋裙子、太空服、筷子裙子……同学们激情高涨,非常自信地走着优美的模特步。仿佛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模特儿。
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给了学生极大的发挥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让每个学生都建立了自信,都觉得自己也能行。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如书写对联,不但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有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究是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方法,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入深,最终目的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了兴趣,才能学好美术,美术课堂上首先就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得益于各种教学手段,诸如音乐、游戏、表演、故事、谜语、课件、视频影视资料,以及教师的范作。我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对实施多种教学手段作了尝试,例如:导入这一环节尤其重要,因为刚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还不集中,你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导入把学生紧紧吸引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为下一步实施教学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评价的过程,我在教学中一般让学生上台表演或展示,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锻炼学生的说话、表演等各方面的能力。评价方式上,首先让学生自评,然后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教师进行部分评价,最后大家集体评价,而且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美术作品袋,把每一次在课堂上完成的美术作品,都收集到这个袋中,到了期末积累了厚厚一袋作品,学生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尤其对于那些在其他功课方面较弱的后进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参与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
3表现发挥,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表现发挥是一种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要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老师要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要在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学《小鸟的家》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森林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状不同的小鸟的窝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森林”中。鸟窝有大有小,形状也不尽相同,同学们通过学习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森林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同学们不时发出赞叹声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趣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泼,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4分组协作,注重合作,扬长避短
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学生班容量过大,教室空间小,又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室,美术学习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没有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还有许多“兼职”的美术教师,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美术教学,由于太注重美术技能、技巧的教授,导致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比高年级的学生敢想敢画。
针对这些困难,我在教学中对症下药,班容量大,就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大家一起动手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当然课堂就少了“开小差”的同学,而且每个小组长有一个小组长,让小组长组织大家分工合作,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另外,天气条件如果允许的话,尽量带学生到室外去,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亲身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5讲评拓展,提高审美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堂课中的讲评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讲评拓展是对整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会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不但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还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我们美术教师。因此我们美术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认真体现自己的价值,更好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老师劳动的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