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课堂环节 促教学成绩

来源 :名校·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那么究竟该怎样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呢, 语文在各个学科中扮演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开发一个人的智力,必先培养一个人的阅读”。 本文将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述。
  一、课前预习的效度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自觉的预习,教会学生如何预习乃是教学生如何学,课前的预习是否有效直接就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性,如何才有效呢?首先,应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难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如预习《寡人之于国也》,必先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虚词”这就需要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或者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初步理解文中的重要实、虚词的意义,这就将为有效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还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这篇课文的难点“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解决这个难点,就首先要让学生去搜集有关儒家的代表人物,著作,以及其思想的发展过程。有了这个背景的知识之后,课堂上探究讨论时学生才可能侃侃而谈,才可能在交谈中擦出思想的火花,才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仁政”思想的时代意义。其次还要指导学生预习时,做好预习笔记,留有空白,注意标出每个知识和理解的盲点,以便课堂上认真听取,顺利解决。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4个“于”字,学生的理解难免困难,但是又是本文的重点,这就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将其清晰地标注在书上。最后,课前预习还应该有广度,应引导每位学生努力完成预习的任务,真正的把课堂的基础夯实。
  二、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有了课前的充分预习,重要的就是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互动,新的课程条件下,老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助探讨,探究学习,这些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学生的参与度问题,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与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成正比例关系,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学习的有效性就越强,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体会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学习的主人,能够感受到学有所获时的快乐与幸福。如学习《劝学》,首先是通过对题目的解读,“劝学”是什么意思,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做声旁的字,论文格式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通过劝这个兴趣点,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学习的参与度。其次,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营造三个左右的兴奋点,主要在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为宜,在三十分钟的时候应该是达到课堂学习的高潮,又如《劝学》这一篇,第一个高潮在于对题目的解读,第二个高潮在设计在二十分钟左右,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第三段中关于学习的作用时布置学生热烈的讨论,相信学生学习了十几年,非常热衷于对学习作用的讨论,老师可以投其所好,顺势点拨,定能攫取一个兴奋点,此文学习的高潮设计在三十分钟左右,此为学习《劝学》第四段后孟子所所提倡的积累、专心,好的态度,除此之外引导学生讨论此种说法是否符合现代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需要补充。学生对于学习的成绩的追求是永恒的,每个学生更是希望自己能学取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同学们在讨论此此问题的时候必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充分而细致地各抒己见,有补充良好学习习惯,有补充好的学习氛围,有刻苦勤奋,有补充智力开发,等等,不一而足,相信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这堂课的课题效率将会不言而喻。
  三、课后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度
  课后的巩固学习,其实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延伸,想要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长效的掌握,就需课后对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这就充分说明学习之后的及时巩固是课堂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过程。如在学习完《师说》后,就要求学生总结本文重要的实词如“师”的意义,“之”出现了25次,每一次是什么意思,以及倒装句等知识。对课后知识的巩固应该形成一个习惯,把对知识的巩固变成自觉性与长期性的学习“三天一小看,一周一大看,一月一串联”,如《过秦论》中重要的实词“亡”“固”“度”虚词“以”的巩固就需要学生一天之后,三天之后,一月之后认真的巩固复习,只有学生在课后认真的巩固之后才能变老师的知识为学生的知识,有了知识武装大脑,能力才能够得以提高,这样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考试场,对于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高考皆不在话下。
  总之,只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重视课前预习的效度,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课后知识的巩固度,每个学生将会信心满满,成竹在胸地走进考场,去创造属于他们的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辉煌。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即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学生的主动发展问题。只有主动发展,才能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发展,实际上就是主动学习,也就是“爱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新课标》谈到,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注重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 要】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识字要求为“多认少写”。为了让枯燥的识字难点简易化,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关键词】快乐 识字 兴趣 效率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
期刊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
期刊
近期以来,不少教育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呼吁,国民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1、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  由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国民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文中所说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
期刊
进入初中后数学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  一、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地直接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实新课导入法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问题悬疑法或趣味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
期刊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激情。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
期刊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本人将结合在具体教学中所得的几点体会谈谈我对数学创新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首先是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切实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因素。笔者认为,情感因素是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就必须靠真挚的情感去体验。  首先,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情感依赖于认识。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去准备,去追求充满生命活力及高效率的课堂呢?  “正确的角色定位”、“选准突破口”、“确定聚集点”、“广积博学,做个知识型的教师”,初看似乎与课堂效率关系不大。但处理好了这几个方面,必将大大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角色定位 突破口 聚焦点 知识型教师 效率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教学的目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