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由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同时又把其与专政对立起来;公正观建立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触动所有制的公正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互助观隐含的团结互助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但超越阶级、时代和民族的互助是不科学的。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对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论进行了简析。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 自由 公正 相助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在看来,德国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运动,具有典型意义。因为从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来看,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理论色彩最浓,理论本身也最系统,对社会党国际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也最大。从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来看,这一运动之所以能扩展到欧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是与德国社会党主席勃兰特长期担任社会党国际主席分不开的。尽管民主社会主义本身在不断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形式多样,但相对而言,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有较为坚实的理论体系,如政治有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经济理论有混合经济理论等,当所有这些比起其基本价值论来说,都处于从属地位。1959年《哥德斯堡纲领》正式把自由、公正、和相助明确地确定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几十年来,一直是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一、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一)自由。
德国社会民主党认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作为人,必须而且有能力获得自由。自由不但包括了摆脱依附和困苦,也包括要求能够获得施展自己才能,在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活动的机会,即所谓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个方面。社会应该给个人提供同等的生活机会和足够的社会保障,为个人争取自由创造条件。总的说,德国民主党人认为,自由要符合人的尊严;自由已发展个性为目的;自由不能违背公正和互助的原则。
(二)公正。
德国民主党人认为,公正与自由一样,应该建立在所有人具有尊严的基础之上。公正要求人人享有同等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享有社会所提供的同等的社会保障。公正包含着平等,但平等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个性的同等机会,男女平等,收入、财产和权力的分配的平等都应包括在其中。同时,除了物质需求的平等外,公正还追求人的精神享受的平等,如接受教育和提高文化修养的平等机会等。
(三)相助。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互助除了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外,它也是保证民主社会主义运动之所以在世界上不断得以发展的法宝。它曾经创建和鼓舞了为争取自由与平等而斗争的工人运动,而且至今在争取人道的社会的斗争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分工和合作是相助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基础,相助是各阶层同舟共济,它不但但意味着一种社会斗争的武器,它更意味着,作为平等的人,在意识到彼此间的责任感的时候,相互帮助和睦相处。民主党人还认为,相助无国界。相助是自愿的,不强加于人。对于全社会而言,相助要求社会为陷入困难中的单个的人承担责任,而不许把风险和责任推到乐于助人的身上。
就三者的关系而言,自由是首位的。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享受的,而首先应是维护人的尊严,即尊重人的自由,没有自由,就谈不上公正和相助。当然自由并不是无限的。1989年柏林纲领中写道;“他人的自由是个人自由的界限和条件。”同时,自由也不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不承担社会责任。公正和互助是个人实现自由的条件,因为自由的实现需要社会创造一定的条件,而个人实现自由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公正意味着平等的自由。公正包含着平等,但不是平均主义,公正只有在社会全体成员都有平等的和真正的机会自我实现时才能达到,公正和自由是无为条件的。相助是自由和公正的中间环节。因为只有社会成员间互相承担义务和责任,个人的自由和公正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总之,三个基本价值的出发点都是个人,他强调人的个体性,发对那种“集体无意识”的实现客观历史规律。在人基础上,三者关系协调一致。三者互为条件,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又相互充实,共同指向并构成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二、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析
(一)自由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同时又把其与专政对立起来。
民主社会主义针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不均而使大多数人丧失自由权利的情况,提出在保障人尊严的基础上,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摆脱人依附于人的各种关系的观点,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但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民主,捍卫人民各项自由权利,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国家人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民主社会党人所提倡的政治自由、个人自由、集体自由,特别是将个人自由建立在他人自由基础之上的辩证自由观,以及将个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明确区分开来,对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性运行有积极的作用。
民主社会主义的自由观把自由和专政绝对对立起来,丑化无产阶级专政。民主社会主义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出发认为:自由和专政是一对对立物,两者水火不容,在任何专政形式的国家内自由都是不存在的,无论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均不能成立。而且,民主社会主义从意识形态出发,指责社会主义国家是极权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是独裁政权,有失偏颇。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思是从人类历史长河发展的高度来提出自由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人类摆脱自然界异己力量的束缚,走向人类自我解放的这样一种精神和社会状态。马克思的自由观是高于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自由观的,只有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二)公正观建立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触动所有制的公正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强调,平等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而是指所有人都有发挥个人爱好和个人才能的可能性。公平并不意味着平等,公平也承认才能不同而造成的差别。应该说社会党人的这一思想还是比较客观和正确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要注意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既要保证公平合理分配,又要兼顾效率,保持经济的活力。在公平分配问题上要牢记过去我们的教训,不能再犯那种人为拉平人们收入之间差距的错事了。对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也要正确认识,采取一系列经济、法律的手段逐步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使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内。
民主社会主义不主张变革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主张在经济领域通过经济参与决定、混合经济和计划民主化等改良手段加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从而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民主社会主义力量在与资产阶级的政治博弈中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广大中低收入者阶层和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措施,但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未从根本上有所改变,这种回避所有制问题的公正是抽象的、不存在的的。
(三)互助观隐含的团结互助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但超越阶级、时代和民族的互助是不科学的。
德国民主党人主张有关各方相互合作,以建设性态度处理问题和控制事态升级的做法则值得肯定。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后并不能确保社会各个方面的具体利益都相一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等在具体利益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综合协调,避免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另外,民主社会主义互助观所倡导的国家之间友好相处、互利互助,以对话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对保持良好的国际政治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共同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民族国家的相互合作,发扬人类友爱精神,谋求一致和团结。社会党人宣称:“社会党国际各成员党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世界政府。”“对社会民主党人来说,只有共处是不够的,国际合作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即利益的分化和斗争是产生阶级冲突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里,互助以互利为前提,各阶级、阶层和民族国家之间都有自己不同的利益驱使,以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没有共同的利益,互助合作是谈不上的。
(作者: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修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赵永清.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梁志豪.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评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3]冯祥武. 试论当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社会主义观中共中央党校, 2003年(学位论文).
[4]殷叙彝.社会党国际文件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董石桂.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 自由 公正 相助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在看来,德国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运动,具有典型意义。因为从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来看,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理论色彩最浓,理论本身也最系统,对社会党国际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也最大。从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来看,这一运动之所以能扩展到欧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是与德国社会党主席勃兰特长期担任社会党国际主席分不开的。尽管民主社会主义本身在不断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形式多样,但相对而言,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有较为坚实的理论体系,如政治有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经济理论有混合经济理论等,当所有这些比起其基本价值论来说,都处于从属地位。1959年《哥德斯堡纲领》正式把自由、公正、和相助明确地确定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几十年来,一直是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一、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一)自由。
德国社会民主党认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作为人,必须而且有能力获得自由。自由不但包括了摆脱依附和困苦,也包括要求能够获得施展自己才能,在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活动的机会,即所谓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个方面。社会应该给个人提供同等的生活机会和足够的社会保障,为个人争取自由创造条件。总的说,德国民主党人认为,自由要符合人的尊严;自由已发展个性为目的;自由不能违背公正和互助的原则。
(二)公正。
德国民主党人认为,公正与自由一样,应该建立在所有人具有尊严的基础之上。公正要求人人享有同等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享有社会所提供的同等的社会保障。公正包含着平等,但平等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个性的同等机会,男女平等,收入、财产和权力的分配的平等都应包括在其中。同时,除了物质需求的平等外,公正还追求人的精神享受的平等,如接受教育和提高文化修养的平等机会等。
(三)相助。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互助除了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外,它也是保证民主社会主义运动之所以在世界上不断得以发展的法宝。它曾经创建和鼓舞了为争取自由与平等而斗争的工人运动,而且至今在争取人道的社会的斗争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分工和合作是相助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基础,相助是各阶层同舟共济,它不但但意味着一种社会斗争的武器,它更意味着,作为平等的人,在意识到彼此间的责任感的时候,相互帮助和睦相处。民主党人还认为,相助无国界。相助是自愿的,不强加于人。对于全社会而言,相助要求社会为陷入困难中的单个的人承担责任,而不许把风险和责任推到乐于助人的身上。
就三者的关系而言,自由是首位的。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享受的,而首先应是维护人的尊严,即尊重人的自由,没有自由,就谈不上公正和相助。当然自由并不是无限的。1989年柏林纲领中写道;“他人的自由是个人自由的界限和条件。”同时,自由也不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不承担社会责任。公正和互助是个人实现自由的条件,因为自由的实现需要社会创造一定的条件,而个人实现自由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公正意味着平等的自由。公正包含着平等,但不是平均主义,公正只有在社会全体成员都有平等的和真正的机会自我实现时才能达到,公正和自由是无为条件的。相助是自由和公正的中间环节。因为只有社会成员间互相承担义务和责任,个人的自由和公正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总之,三个基本价值的出发点都是个人,他强调人的个体性,发对那种“集体无意识”的实现客观历史规律。在人基础上,三者关系协调一致。三者互为条件,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又相互充实,共同指向并构成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二、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析
(一)自由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同时又把其与专政对立起来。
民主社会主义针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不均而使大多数人丧失自由权利的情况,提出在保障人尊严的基础上,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摆脱人依附于人的各种关系的观点,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但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民主,捍卫人民各项自由权利,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国家人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民主社会党人所提倡的政治自由、个人自由、集体自由,特别是将个人自由建立在他人自由基础之上的辩证自由观,以及将个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明确区分开来,对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性运行有积极的作用。
民主社会主义的自由观把自由和专政绝对对立起来,丑化无产阶级专政。民主社会主义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出发认为:自由和专政是一对对立物,两者水火不容,在任何专政形式的国家内自由都是不存在的,无论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均不能成立。而且,民主社会主义从意识形态出发,指责社会主义国家是极权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是独裁政权,有失偏颇。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思是从人类历史长河发展的高度来提出自由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人类摆脱自然界异己力量的束缚,走向人类自我解放的这样一种精神和社会状态。马克思的自由观是高于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自由观的,只有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二)公正观建立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触动所有制的公正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强调,平等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而是指所有人都有发挥个人爱好和个人才能的可能性。公平并不意味着平等,公平也承认才能不同而造成的差别。应该说社会党人的这一思想还是比较客观和正确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要注意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既要保证公平合理分配,又要兼顾效率,保持经济的活力。在公平分配问题上要牢记过去我们的教训,不能再犯那种人为拉平人们收入之间差距的错事了。对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也要正确认识,采取一系列经济、法律的手段逐步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使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内。
民主社会主义不主张变革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主张在经济领域通过经济参与决定、混合经济和计划民主化等改良手段加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从而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民主社会主义力量在与资产阶级的政治博弈中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广大中低收入者阶层和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措施,但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未从根本上有所改变,这种回避所有制问题的公正是抽象的、不存在的的。
(三)互助观隐含的团结互助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但超越阶级、时代和民族的互助是不科学的。
德国民主党人主张有关各方相互合作,以建设性态度处理问题和控制事态升级的做法则值得肯定。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后并不能确保社会各个方面的具体利益都相一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等在具体利益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综合协调,避免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另外,民主社会主义互助观所倡导的国家之间友好相处、互利互助,以对话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对保持良好的国际政治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共同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民族国家的相互合作,发扬人类友爱精神,谋求一致和团结。社会党人宣称:“社会党国际各成员党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世界政府。”“对社会民主党人来说,只有共处是不够的,国际合作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即利益的分化和斗争是产生阶级冲突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里,互助以互利为前提,各阶级、阶层和民族国家之间都有自己不同的利益驱使,以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没有共同的利益,互助合作是谈不上的。
(作者: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修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赵永清.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梁志豪.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评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3]冯祥武. 试论当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社会主义观中共中央党校, 2003年(学位论文).
[4]殷叙彝.社会党国际文件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董石桂.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