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方法:将134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7例加用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67例口服平肝潜阳,滋阴降火的汤药治疗,对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的症状,而且耳穴压豆的用具简单易得,副作用少,无创伤,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耳穴疗法;肝阳上亢/ 耳穴疗法;耳廓穴位
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所致。主要证候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等。具有以上4项主症者,即可辩为肝阳上亢证。本科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运用中医耳穴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67人,男13人,女54人,年龄42—72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15年;对照组67人,男17人,女50人,年龄30—71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6年。以上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治疗方法
分组与治疗:按病人住院先后,双号为治疗组,单号为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王不留行子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口服汤药治疗。
2.1耳穴压豆治疗操作:暴露耳部,观察耳部的皮肤,选择神门、肝、肾、心、降压沟的耳穴位置,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血管钳取耳贴,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侧耳穴交替贴压。
2.2症状疗效观察及评价:对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肝阳上亢证进行观察评价。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改变。
2.3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显示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好。
3 讨论:
耳穴压豆疗法是通过在耳廓穴位上贴压各种药豆,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科学实用疗法。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通过临床疗效研究表明,耳穴压豆能明显的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主要临床症状,而且耳穴压豆使用安全,无创伤,副作用少,经济实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丽春.耳穴诊断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64.
2. 管遵信.耳穴疗法/中国民间疗法丛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
胡随瑜,张翔等.肝阳上亢证实验诊断指标研究.中国杂志.1998:39(11):680
关键词:高血压/耳穴疗法;肝阳上亢/ 耳穴疗法;耳廓穴位
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所致。主要证候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等。具有以上4项主症者,即可辩为肝阳上亢证。本科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运用中医耳穴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67人,男13人,女54人,年龄42—72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15年;对照组67人,男17人,女50人,年龄30—71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6年。以上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治疗方法
分组与治疗:按病人住院先后,双号为治疗组,单号为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王不留行子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口服汤药治疗。
2.1耳穴压豆治疗操作:暴露耳部,观察耳部的皮肤,选择神门、肝、肾、心、降压沟的耳穴位置,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血管钳取耳贴,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侧耳穴交替贴压。
2.2症状疗效观察及评价:对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肝阳上亢证进行观察评价。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改变。
2.3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显示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好。
3 讨论:
耳穴压豆疗法是通过在耳廓穴位上贴压各种药豆,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科学实用疗法。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通过临床疗效研究表明,耳穴压豆能明显的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主要临床症状,而且耳穴压豆使用安全,无创伤,副作用少,经济实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丽春.耳穴诊断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64.
2. 管遵信.耳穴疗法/中国民间疗法丛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
胡随瑜,张翔等.肝阳上亢证实验诊断指标研究.中国杂志.1998:39(1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