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是培养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和运用性等特点。幼儿因年龄小,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缺乏兴趣。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数学游戏化可以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有趣、具体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热爱数学,并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 幼儿;游戏教学;趣味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地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发现幼儿对于喜欢的游戏,都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采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法来渗透数学活动的知识学习,让幼儿能在游戏活动中通过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来吸收数学知识的内涵。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获取有益的数学知识。
一、角色游戏教学
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将数学活动的概念、知识和内容融入到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情,在轻松自然、富有兴趣的情境中感知、体验、积累、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数学效果,最终使幼儿成为数学活动的学习和发展主体。
例如:在“6的形成”活动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小白兔过生日的角色情境。教师根据教学情境讲述故事,用形象逼真的道具,再加上音乐背景,幼儿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很快进入到角色中。每一个孩子,扮演着不同小动物,都在为帮助小兔过生日而开心不已,每个幼儿都十分认真地听着游戲规则,为接下来的“按数取物”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良好的角色氛围中,让孩子扮演其他不同的小动物亲自动手给小兔过生日,并根据蛋糕上的数字插上相应的蜡烛。教师赋予孩子学习方法的情境化,带着角色,身临其境,这样孩子会更加投入。
二、区域游戏教学
区域游戏是以操作材料、摆弄学具等方式来开展自主游戏,其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游戏环境轻松愉悦。将有趣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区域游戏中,使幼儿在学习当中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激发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能力,从而促进其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如“帮妈妈捡蛋”的活动中,融入了区域游戏“母鸡下蛋”,教师为孩子创设母鸡下蛋的情境,孩子们扮演鸡妈妈一边唱歌一边游戏,在音乐声一停时,被老师摸到头的孩子扮演蛋宝宝,并且一起数数“鸡妈妈”下了几个蛋宝宝,接着不断增加游戏的难度,幼儿不仅会数数蛋宝宝还会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做相应模仿。这种欢快学习,减轻了孩子的负担,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自始至终孩子都很感兴趣,既解决了孩子学习的烦恼,又提高了孩子的接受能力。
三、户外游戏教学
户外游戏是一种以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有规则游戏,它最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并能满足幼儿身心的需要。将户外游戏与数学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灵活渗入到户外活动中,让幼儿在户外玩得快乐、学得高兴。满足幼儿喜欢游戏和爱好运动的多种需求,提高幼儿的动作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潜移默化中建立初步的数学意识,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大班的数学活动“5的组成”,以往组织这样的活动,都是由老师在黑板上一边出示教具一边教授,讲了好多内容,孩子还是不理解,不会运用。《纲要》指出:“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为孩子创设“饺子店”有趣的户外游戏的场景,把幼儿带到创设的“饺子店”中,让每一位孩子都来体验在店里做厨师分饺子,特别是对于5个饺子如何来分给两个小朋友,有多少种分法,让每一位孩子都来体验,都来参与,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孩子既积累了生活经验,又能够在非常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数字“5”的四种分法。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学习。
四、生活游戏教学
生活游戏就是指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幼儿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但幼儿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更不会去思考其中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把其中的概念扩大化,让他们善于发现数学、感知数学,同样也引导幼儿学习数学。
例如:大班幼儿教学活动“复习6以内的加法”,教师创设“超市购物”的买卖游戏,孩子自由进入“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买两件商品,能说出两件东西加起来是多少钱才能买走,孩子为了能买到东西不停计算着,当营业员说算错了时,他们认真重算,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感觉。在教师创设的买卖游戏情境中,孩子们积极与材料互动,在与材料、同伴的互动中巩固数字“6”以内加法的运算,既提高了计算能力,又体验了活动的乐趣。充分让孩子去感受、理解、运用。
五、操作游戏教学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可见,幼儿熟练的操作活动对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操作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明确操作规则下,借助操作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运用视、听、嗅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结合具体明确的操作游戏,获得相应的数学感性经验,整理数学表象,通过不断的积累,主动发现,才能建立起数学意识,并逐步体验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在小班数学活动“美丽的太阳花”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五种颜色的花瓣,以及五种颜色的标记,先让幼儿按照颜色给太阳宝宝送花瓣,并进行颜色分类,再让孩子根据老师提供的花蕊,先看颜色,再数一数花蕊里面的圆点有几个就给它贴几片花瓣,让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又如小班幼儿喜欢摆弄“娃娃家”的餐具,老师就可以趁机引导幼儿来区分碗的大小,把碗和杯子分类摆放。在拼图游戏中,老师可事先拼好简单的图形,制成一张张样卡,然后让幼儿寻找相应的图形片放在样卡上,并引导幼儿数数、比较数值。让孩子在操作游戏中形成概念,快乐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整材料、添加辅助材料或变化规则要求等方法,让幼儿通过反复操作练习的方式来达到熟练。这样的操作活动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述,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寻找,自我发现。幼儿学得会更积极、主动,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准确,还能够举一反三,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幼儿愉快地通过操作实践获取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深厚兴趣。
数学活动游戏化,将数学教育渗透到游戏中,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有趣、具体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数学。结合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游戏,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吴晶晶
[关键词] 幼儿;游戏教学;趣味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地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发现幼儿对于喜欢的游戏,都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采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法来渗透数学活动的知识学习,让幼儿能在游戏活动中通过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来吸收数学知识的内涵。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获取有益的数学知识。
一、角色游戏教学
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将数学活动的概念、知识和内容融入到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情,在轻松自然、富有兴趣的情境中感知、体验、积累、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数学效果,最终使幼儿成为数学活动的学习和发展主体。
例如:在“6的形成”活动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小白兔过生日的角色情境。教师根据教学情境讲述故事,用形象逼真的道具,再加上音乐背景,幼儿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很快进入到角色中。每一个孩子,扮演着不同小动物,都在为帮助小兔过生日而开心不已,每个幼儿都十分认真地听着游戲规则,为接下来的“按数取物”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良好的角色氛围中,让孩子扮演其他不同的小动物亲自动手给小兔过生日,并根据蛋糕上的数字插上相应的蜡烛。教师赋予孩子学习方法的情境化,带着角色,身临其境,这样孩子会更加投入。
二、区域游戏教学
区域游戏是以操作材料、摆弄学具等方式来开展自主游戏,其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游戏环境轻松愉悦。将有趣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区域游戏中,使幼儿在学习当中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激发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能力,从而促进其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如“帮妈妈捡蛋”的活动中,融入了区域游戏“母鸡下蛋”,教师为孩子创设母鸡下蛋的情境,孩子们扮演鸡妈妈一边唱歌一边游戏,在音乐声一停时,被老师摸到头的孩子扮演蛋宝宝,并且一起数数“鸡妈妈”下了几个蛋宝宝,接着不断增加游戏的难度,幼儿不仅会数数蛋宝宝还会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做相应模仿。这种欢快学习,减轻了孩子的负担,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自始至终孩子都很感兴趣,既解决了孩子学习的烦恼,又提高了孩子的接受能力。
三、户外游戏教学
户外游戏是一种以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有规则游戏,它最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并能满足幼儿身心的需要。将户外游戏与数学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灵活渗入到户外活动中,让幼儿在户外玩得快乐、学得高兴。满足幼儿喜欢游戏和爱好运动的多种需求,提高幼儿的动作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潜移默化中建立初步的数学意识,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大班的数学活动“5的组成”,以往组织这样的活动,都是由老师在黑板上一边出示教具一边教授,讲了好多内容,孩子还是不理解,不会运用。《纲要》指出:“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为孩子创设“饺子店”有趣的户外游戏的场景,把幼儿带到创设的“饺子店”中,让每一位孩子都来体验在店里做厨师分饺子,特别是对于5个饺子如何来分给两个小朋友,有多少种分法,让每一位孩子都来体验,都来参与,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孩子既积累了生活经验,又能够在非常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数字“5”的四种分法。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学习。
四、生活游戏教学
生活游戏就是指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幼儿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但幼儿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更不会去思考其中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把其中的概念扩大化,让他们善于发现数学、感知数学,同样也引导幼儿学习数学。
例如:大班幼儿教学活动“复习6以内的加法”,教师创设“超市购物”的买卖游戏,孩子自由进入“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买两件商品,能说出两件东西加起来是多少钱才能买走,孩子为了能买到东西不停计算着,当营业员说算错了时,他们认真重算,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感觉。在教师创设的买卖游戏情境中,孩子们积极与材料互动,在与材料、同伴的互动中巩固数字“6”以内加法的运算,既提高了计算能力,又体验了活动的乐趣。充分让孩子去感受、理解、运用。
五、操作游戏教学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可见,幼儿熟练的操作活动对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操作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明确操作规则下,借助操作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运用视、听、嗅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结合具体明确的操作游戏,获得相应的数学感性经验,整理数学表象,通过不断的积累,主动发现,才能建立起数学意识,并逐步体验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在小班数学活动“美丽的太阳花”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五种颜色的花瓣,以及五种颜色的标记,先让幼儿按照颜色给太阳宝宝送花瓣,并进行颜色分类,再让孩子根据老师提供的花蕊,先看颜色,再数一数花蕊里面的圆点有几个就给它贴几片花瓣,让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又如小班幼儿喜欢摆弄“娃娃家”的餐具,老师就可以趁机引导幼儿来区分碗的大小,把碗和杯子分类摆放。在拼图游戏中,老师可事先拼好简单的图形,制成一张张样卡,然后让幼儿寻找相应的图形片放在样卡上,并引导幼儿数数、比较数值。让孩子在操作游戏中形成概念,快乐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整材料、添加辅助材料或变化规则要求等方法,让幼儿通过反复操作练习的方式来达到熟练。这样的操作活动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述,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寻找,自我发现。幼儿学得会更积极、主动,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准确,还能够举一反三,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幼儿愉快地通过操作实践获取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深厚兴趣。
数学活动游戏化,将数学教育渗透到游戏中,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有趣、具体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数学。结合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游戏,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