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8日上午10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层金色大厅,2015年中国首场“主场外交”正式拉开序幕。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这里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及地区组织外长或代表、中方相关部门负责人等500余人出席开幕式,其参会人员规格之高、人数之多,在中拉交往史上实属少见。众人不远万里、齐聚北京共谋合作发展大计,给隆冬的北京带来了浓浓暖意。
中国-拉共体论坛的出现
拉共体,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2011年12月,是目前唯一涵盖所有33个拉美和加勒比独立国家的地区组织,也是世界上首个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的美洲地区组织。拉共体的成立,为加速推进中国与拉美地区整体合作提供了条件。
拉共体的主要机制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外长会、轮值主席国、国家协调员会议等。为协助轮值主席国工作,设立了“四驾马车”机制,由现任、前任、候任轮值主席国和加勒比共同体(加共体)轮值主席国共同担任。现任“四驾马车”由哥斯达黎加、古巴、厄瓜多尔和巴哈马组成。
2012年6月,中方领导人就开展中拉整体合作提出系列倡议,得到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积极响应。同年8月,中国同拉共体“三驾马车”(即现在“四驾马车”的前身)外长建立定期对话制度。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等中方领导人同拉共体成员国领导人就推进中拉整体合作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2014年1月,拉共体第二届峰会通过《关于支持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特别声明》,为中拉开启整体合作进程奠定了基础。
2014年7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在巴西利亚举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次集体会晤。与会领导人一致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会晤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主旨讲话,宣布中方对促进中拉合作的倡议和举措,提出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打造中拉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并宣布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
会晤中,习近平指出,中拉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全有理由实现更大发展。他倡议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1”是“一个规划”,即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 2019)》。“3”是“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力争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力争实现10年内对拉美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推动扩大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和本币互换。“6”是“六大领域”,即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推进中拉产业对接。
中拉领导人首次集体会晤还决定尽早召开中拉论坛首次部长级会议。仅仅时隔半年,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就在北京召开,其进程之快体现了中拉双方高度的积极性,预示着中拉关系将会迅速发展。
新平台 新起点
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主题是“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共同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反映了中拉论坛的特点和双方对整体合作的期望。
拉美和加勒比地大物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地区之一。近年来,拉美地区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拉共体等地区组织引领下,联合自强和一体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这将给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增长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
关于中拉论坛的未来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提出4点建议。一是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和友好协商、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理念,打牢整体合作的政治基础。二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争取早期收获,实现“1+1>2”的效果。三是坚持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通过双多边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四是坚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充分考虑相关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欢迎拉美和加勒比其他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积极参与中拉整体合作。中拉论坛不仅有利于双方团结协作和南南合作,也必将为促进世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这四个“坚持”蕴含着对中拉彼此国情和发展现实的深刻把握,也贯穿着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贯理念;不但致力于实现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历史机遇与拉美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的完美对接,为中国治国智慧与拉美发展战略互鉴搭建平台,也充分显示出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团结发展中国家力量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大国担当。
中拉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八分之一,这是中拉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宝贵资源。
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拉经贸合作规模持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了相互倚重、共同发展的经贸关系格局,迎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据相关材料统计,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
目前双方的贸易仍以传统进出口产品为主,未来应共同努力,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提高产品档次,实现贸易均衡发展。此外,双方还应扩大合作领域,尤其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统计显示,1979年,中拉贸易额仅为12.6亿美元。2000年到2007年,双边贸易完成了从100亿到1000亿美元的飞跃。2013年中拉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615.7亿美元,是2000年126亿美元的近21倍。2014年1至11月,中拉贸易额达到24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000年中拉贸易占拉美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7%,2012年上升到了11.9%。
随着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拉美地区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新热点之一。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拉美国家进行了油气、电力、矿业、农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投资。根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中国在拉美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100亿美元,2012年则达到682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2.8%。2013年,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2.9%,连续第4年超过100亿美元。仅2014年1- 11月,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就达124亿美元。
目前拉美多数国家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先进的技术。在此背景下,工程承包成为中拉经贸合作中的新亮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去年,中国累计在拉美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946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54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总体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和实际完成额的8.1%和6.9%。目前中国工程承包业务主要涉及天然气管道、电站、公路、港口疏浚、住房、通讯设施等多个领域。
中拉双方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内需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而拉美各国也在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这既成为不断拓展中拉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础,也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发展双边合作的最大优势。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2013年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拉动拉美经济增长零点五个百分点,可见“中国因素”已成为拉动拉美经济的新的重要引擎。
中拉论坛成果丰硕
1月9日,中国-拉美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于北京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中国同拉美共同体各成员国深入讨论并通过了《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 2019)》、《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三个重要成果文件,为双方进一步推进全面整体合作和建立紧密友好的伙伴关系跨出了坚实一步。
自2013年7月中拉论坛正式宣布成立以来,在习近平主席积极倡导和各方共同努力下,中拉“1+3+6”合作新框架不断构建完善。《北京宣言》确定了整体合作和论坛建设的总体方向和指导原则,《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明确了论坛协调合作机制,《合作规划》则确定了今后5年中拉开展整体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分别从合作的总体方向、指导原则、制度保障、内容措施等方面全面细化了合作内涵。这与“1+3+6”合作新框架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为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的三大引擎增加了动力,与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的六大领域合作重点相呼应。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双方国家全面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结语: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辽阔的太平洋,见证数十年来新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深情厚谊;合作的大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团结协作、发展振兴的拉美梦交相辉映。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展现了大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发展、互为助力的大势所趋,凝结着中拉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坚定信心和迫切愿望。
诚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上所强调的,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双方整体合作由构想变为现实,向世界发出中拉深化合作、携手发展的积极信号,并对促进南南合作和世界繁荣进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方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以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为新起点,推动中拉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发展。
中国-拉共体论坛的出现
拉共体,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2011年12月,是目前唯一涵盖所有33个拉美和加勒比独立国家的地区组织,也是世界上首个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的美洲地区组织。拉共体的成立,为加速推进中国与拉美地区整体合作提供了条件。
拉共体的主要机制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外长会、轮值主席国、国家协调员会议等。为协助轮值主席国工作,设立了“四驾马车”机制,由现任、前任、候任轮值主席国和加勒比共同体(加共体)轮值主席国共同担任。现任“四驾马车”由哥斯达黎加、古巴、厄瓜多尔和巴哈马组成。
2012年6月,中方领导人就开展中拉整体合作提出系列倡议,得到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积极响应。同年8月,中国同拉共体“三驾马车”(即现在“四驾马车”的前身)外长建立定期对话制度。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等中方领导人同拉共体成员国领导人就推进中拉整体合作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2014年1月,拉共体第二届峰会通过《关于支持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特别声明》,为中拉开启整体合作进程奠定了基础。
2014年7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在巴西利亚举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次集体会晤。与会领导人一致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会晤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主旨讲话,宣布中方对促进中拉合作的倡议和举措,提出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打造中拉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并宣布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
会晤中,习近平指出,中拉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全有理由实现更大发展。他倡议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1”是“一个规划”,即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 2019)》。“3”是“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力争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力争实现10年内对拉美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推动扩大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和本币互换。“6”是“六大领域”,即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推进中拉产业对接。
中拉领导人首次集体会晤还决定尽早召开中拉论坛首次部长级会议。仅仅时隔半年,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就在北京召开,其进程之快体现了中拉双方高度的积极性,预示着中拉关系将会迅速发展。
新平台 新起点
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主题是“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共同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反映了中拉论坛的特点和双方对整体合作的期望。
拉美和加勒比地大物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地区之一。近年来,拉美地区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拉共体等地区组织引领下,联合自强和一体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这将给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增长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
关于中拉论坛的未来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提出4点建议。一是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和友好协商、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理念,打牢整体合作的政治基础。二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争取早期收获,实现“1+1>2”的效果。三是坚持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通过双多边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四是坚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充分考虑相关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欢迎拉美和加勒比其他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积极参与中拉整体合作。中拉论坛不仅有利于双方团结协作和南南合作,也必将为促进世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这四个“坚持”蕴含着对中拉彼此国情和发展现实的深刻把握,也贯穿着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贯理念;不但致力于实现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历史机遇与拉美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的完美对接,为中国治国智慧与拉美发展战略互鉴搭建平台,也充分显示出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团结发展中国家力量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大国担当。
中拉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八分之一,这是中拉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宝贵资源。
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拉经贸合作规模持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了相互倚重、共同发展的经贸关系格局,迎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据相关材料统计,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
目前双方的贸易仍以传统进出口产品为主,未来应共同努力,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提高产品档次,实现贸易均衡发展。此外,双方还应扩大合作领域,尤其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统计显示,1979年,中拉贸易额仅为12.6亿美元。2000年到2007年,双边贸易完成了从100亿到1000亿美元的飞跃。2013年中拉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615.7亿美元,是2000年126亿美元的近21倍。2014年1至11月,中拉贸易额达到24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000年中拉贸易占拉美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7%,2012年上升到了11.9%。
随着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拉美地区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新热点之一。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拉美国家进行了油气、电力、矿业、农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投资。根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中国在拉美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100亿美元,2012年则达到682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2.8%。2013年,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2.9%,连续第4年超过100亿美元。仅2014年1- 11月,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就达124亿美元。
目前拉美多数国家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先进的技术。在此背景下,工程承包成为中拉经贸合作中的新亮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去年,中国累计在拉美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946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54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总体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和实际完成额的8.1%和6.9%。目前中国工程承包业务主要涉及天然气管道、电站、公路、港口疏浚、住房、通讯设施等多个领域。
中拉双方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内需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而拉美各国也在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这既成为不断拓展中拉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础,也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发展双边合作的最大优势。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2013年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拉动拉美经济增长零点五个百分点,可见“中国因素”已成为拉动拉美经济的新的重要引擎。
中拉论坛成果丰硕
1月9日,中国-拉美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于北京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中国同拉美共同体各成员国深入讨论并通过了《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 2019)》、《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三个重要成果文件,为双方进一步推进全面整体合作和建立紧密友好的伙伴关系跨出了坚实一步。
自2013年7月中拉论坛正式宣布成立以来,在习近平主席积极倡导和各方共同努力下,中拉“1+3+6”合作新框架不断构建完善。《北京宣言》确定了整体合作和论坛建设的总体方向和指导原则,《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明确了论坛协调合作机制,《合作规划》则确定了今后5年中拉开展整体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分别从合作的总体方向、指导原则、制度保障、内容措施等方面全面细化了合作内涵。这与“1+3+6”合作新框架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为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的三大引擎增加了动力,与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的六大领域合作重点相呼应。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双方国家全面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结语: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辽阔的太平洋,见证数十年来新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深情厚谊;合作的大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团结协作、发展振兴的拉美梦交相辉映。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展现了大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发展、互为助力的大势所趋,凝结着中拉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坚定信心和迫切愿望。
诚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上所强调的,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双方整体合作由构想变为现实,向世界发出中拉深化合作、携手发展的积极信号,并对促进南南合作和世界繁荣进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方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以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为新起点,推动中拉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发展。